高楼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96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楼逃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救生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楼逃生器。
技术背景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和日趋密集,楼房的安全隐患也越发增加。在发生火灾时,高楼上的人们缺乏有效的逃生手段,高楼逃生器是一种可将人们从高楼外缓降到地面的一种设备。目前现有技术中已有存在不少高楼逃生设备,但分别存在着问题,归结起来可为以下几点一是结构复杂,部件多、制造费时费工;二是缓降过程中速度不均衡,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惊吓;三是下降过程需人工操作,不适应快速逃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降落过程均速稳定、结构简单实用的高楼逃生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楼逃生器,包括机架、定滑轮和绕设在定滑轮上的钢丝索,所述的定滑轮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主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滑轮的两侧圆盘上分别设置有定滑轮制动机构,所述的制动机构是圆盘的两上均设置有与圆盘固连的制动盘,机架主轴上设置有刹车间隙可调且对制动盘进行刹车的制动片。本实用新型制动机构是采用摩托车的鼓刹系统并进行了改进,利用制动片去接触摩擦与定滑轮相固定的制动盘使得定滑轮转动速度平缓稳定,避免了因高楼降落给逃生者带来的恐惧,因此降落过程均速稳定且结构简单实用。在上述的高楼逃生器中,所述的制动片是一对呈弧状的摩擦蹄块凹面相对设置,分别通过间隙调节杆相固定,所述的间隙调节杆上连接有刹车线,刹车线与固定于机架上的弹簧相连接。在上述的高楼逃生器中,所述的弹簧套设于螺栓杆部、顶于螺栓的头部,螺栓的尾部设有可旋紧或旋松弹簧的螺母。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机构是采用摩托车的鼓刹系统并进行了改进,利用制动片去接触摩擦与定滑轮相固定的制盘使得定滑轮转动速度平缓稳定,避免了因高楼降落给逃生者带来的恐惧。2、本实用新型的刹车线是与可通过螺母旋紧或旋松的弹簧的相连接,根据人体的不同体重,可事先调节刹车线的长度,达到良好的逃生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简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高楼逃生器,包括机架I、定滑轮2和绕设在定滑轮上的钢丝索3,所述的定滑轮2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主轴4上,所述的定滑轮I的两侧圆盘5上分别设置有定滑轮制动机构,所述的制动机构是圆盘5的两上均设置有与圆盘5固连的制动盘6,机架主轴4上设置有刹车间隙可调且对制动盘6进行刹车的制动片。本实用新型制动机构是采用摩托车的鼓刹系统并进行了改进,利用制动片去接触摩擦与定滑轮相固定的制动盘6使得定滑轮I转动速度平缓稳定,避免了因高楼降落给逃生者带来的恐惧,因此降落过程均速稳定且结构简单实用。在上述的制动片是一对呈弧状的摩擦蹄块7凹面相对设置,分别通过间隙调节杆8相固定,所述的间隙调节杆8上连接有刹车线9,刹车线9与固定于机架上的弹簧10相连接。在上述的弹簧10套设于螺栓11杆部、顶于螺栓的头部,螺栓11的尾部设有可旋紧或旋松弹簧的螺母12。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高楼逃生器,包括机架(I)、定滑轮(2)和绕设在定滑轮上的钢丝索(3),所述的定滑轮(2)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主轴(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滑轮(I)的两侧圆盘(5)上分别设置有定滑轮制动机构,所述的制动机构是圆盘(5)的两上均设置有与圆盘(5)固连的制动盘(6),机架主轴(4)上设置有刹车间隙可调且对制动盘(6)进行刹车的制动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片是一对呈弧状的摩擦蹄块(7 )凹面相对设置,分别通过间隙调节杆(8 )相固定,所述的间隙调节杆(8 )上连接有刹车线(9 ),刹车线(9 )与固定于机架上的弹簧(IO )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楼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10)套设于螺栓(11)杆部、顶于螺栓的头部,螺栓(11)的尾部设有可旋紧或旋松弹簧的螺母(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楼逃生器,属于安全、救生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结构复杂、缓降过程中速度不均衡、下降过程需人工操作等问题。本高楼逃生器,包括机架、定滑轮和绕设在定滑轮上的钢丝索,所述的定滑轮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主轴上,所述的定滑轮的两侧圆盘上分别设置有定滑轮制动机构,所述的制动机构是圆盘的两上均设置有与圆盘固连的制动盘,机架主轴上设置有刹车间隙可调且对制动盘进行刹车的制动片。本实用新型具有降落过程均速稳定、结构简单实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2B1/08GK202751704SQ20122024069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陈顺德 申请人:陈顺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