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78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过滤器,尤其是一种内置式鼻用过滤器,其可用于在空气进入人体呼吸系统中之前对空气进行过滤以保护人体健康,也可用作医疗或保健目的的给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污染已给世界上很多地区的人们造成了健康威胁,人们迫切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呼吸到干净的空气。为此,有些人戴上口罩以过滤受污染的空气,但是戴上口罩后会使人感觉到不舒适,而且口罩与面部的贴合往往也并不紧密,导致过滤效果不佳;此外,存在一些需要空气过滤但又不便戴口罩的工作岗位,例如在公路上执勤的交警,他们需要用嘴来吹哨子,但是口罩显然会妨碍他们的工作。目前已提出了各种内置式鼻用过滤器,例如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CN1819857B中公开了一种内置式鼻用过滤器,其过滤面积大且成本低廉,能够置于鼻中使用以代替口罩。但是现有内置式鼻用过滤器都依然存在缺点。例如在使用中,人体呼出的气体会接触现有鼻用过滤器的过滤元件并部分经过过滤元件滤出,导致过滤元件受到人体呼出气体(其中含有潮气以及数百种细菌)的二次污染,从而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而且在过滤元件上带有药物的情况下,药物成分会被呼出气体吹散到外部环境中,导致药效下降。还例如,过滤元件往往与其保持装置固定连接而不可更换,在过滤元件使用寿命到期时,保持装置也并一并丢弃,导致过滤器的使用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的提出一种气体过滤器,包括:通气管;气密设置在该通气管外部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元件;第一单向阀,用于打开和关闭通气管;以及第二单向阀,用于在打开时允许气体透过过滤元件,且在关闭时阻挡气体透过过滤元件,其中,在过滤器的工作中,当第一单向阀打开时第二单向阀关闭,且当第一单向阀关闭时第二单向阀打开。优选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阀瓣,其用于封闭和打开通气管,以及第一阀座,其用于将第一单向阀固定在通气管上并支撑第一阀瓣。优选地,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阀瓣,其分布在通气管外部;以及第二阀座,其用于将第二单向阀固定在通气管上并支撑第二阀瓣。优选地,第二阀座包括内环形件、外环形件以及连接内、外环形件的辐条,该第二阀座通过内环形件而气密套设在通气管上,并通过外环形件与过滤元件气密连接,所述第二阀瓣与内环形件、外环形件和辐条之一连接。优选地,第二阀座具有气孔,过滤元件罩住该气孔,且第二阀瓣用于打开和关闭该气孔。该气孔被过滤元件气密地罩住,所以第二阀瓣打开或关闭该气孔时,能够允许或阻止气体透过过滤元件。
优选地,第一和第二阀瓣是柔性的。第一和第二阀瓣可以由硅胶制成。优选地,气体过滤器还包括固定套筒,用于套设在所述通气管上或插入通气管中,以将过滤元件和第二单向阀气密地夹持在所述固定套筒与通气管之间。优选地,过滤元件的过滤表面具有增加过滤面积的皱褶。更优选地,过滤元件包括彼此嵌套的内筒体和外筒体,在内、外筒体之间存在间隙,用于供气体流通,外筒体的一端与内筒体的一端连接。优选地,所述通气管、过滤元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构成过滤装置,该气体过滤器包括两个所述过滤装置以及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过滤装置;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与所述两个过滤装置的通气管连接,并具有夹持部,该夹持部用于固定保持所述两个过滤装置。在本发明的气体过滤器中,通过采用单向阀形成两个完全隔离的气体通路(例如用于人吸入气体的通路与用于人呼出气体的通路)分别用于进入过滤器进行过滤的气体以及使用后排出的废气,避免废气对过滤元件造成二次污染,从而成倍延长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而且,过滤元件在过滤器中是可拆卸安装的,使得使用者能够容易更换过滤元件,大大降低了过滤器的使用成本。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立体图。图3和图4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纵向剖视图和分解图。图5-9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变型的主视图、仰视立体图、俯视立体图、纵向剖视图和分解图。图10-13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侧视图、仰视图、纵向剖视图和分解图。图14和图15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通气管及保持装置的仰视图和俯视图。图16和图17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过滤元件的仰视图和俯视图。图18和图19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第二单向阀的纵向剖视图和俯视图。图20和图21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气体过滤状态图和废气排出状态图。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变型,其中使用了具有不同形式皱褶的过滤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立体图,图3-4分别示出该气体过滤器的纵向剖视图以及分解图。该气体过滤器包括:通气管110,气密设置在该通气管110外部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元件130,以及用于在打开时允许气体透过过滤元件130且在关闭时阻挡气体透过该过滤元件130的第二单向阀120,并且通气管110的一端设有由第一 阀座114和第一阀瓣112构成的第一单向阀,用于打开和关闭通气管110。在过滤器的工 作中,当第一单向阀打开时第二单向阀120关闭,且当第一单向阀关闭时第二单向阀120打 开。
本发明的气体过滤器可以用于各种需要对流入气体进行过滤并排出废气的情形 中,例如,本发明的气体过滤器可沿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即纵向)放入鼻孔中使用。在本文 中,术语“废气”表示由过滤器过滤后的气体在使用后要经由该过滤器排出的气体(例如人 呼出气体),术语“近端”表示该过滤器在使用中时,该过滤器本身或其部件的、在待过滤气 体的流入方向上(即废气排出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的前端,而术语“远端”表示该过滤器本身 或其部件的、在待过滤气流的流入方向上的后端。例如,在该过滤器用于鼻孔中使用时,“近 端”表示更靠近人体的一端,而“远端”表示离人体较远的一端。术语“纵向”方向即为从近 端至远端的方向。
如图1-4所示,通气管110大致为圆筒形,具有用于废气排出的内部通路111。第 一单向阀的第一阀座114设置在通气管110的远端,与第一阀瓣112连接并支撑第一阀瓣 112。第一阀座114具有与通气管110的内部通路111连通的气孔,第一阀瓣112是可活动 的,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一阀座114 (具体而言,打开或关闭第一阀座114的气孔),从而打开 或关闭通气管110,第一阀瓣112在关闭第一阀座114时与该阀座气密接合。优选地,第一 阀瓣112是柔性的,易受其两侧的气压差作用而弹性变形,当然也可以是硬质的。在废气从 通气管110的近端流向远端时,第一阀瓣112的自由端113易被废气吹起,从而打开通气管 110 ;相反,在通气管110内形成负压时,该自由端113易被吸附在第一阀座114上从而关闭 通气管110。第一阀座114可以与通气管110气密连接或者一体形成。第一阀座114也可 以作为通气管110的一部分,此时,第一阀瓣112直接与通气管110连接,用于打开和关闭 通气管110。
如图1-4所示,第二单向阀120包括:第二阀瓣121,以及与第二阀瓣121连接并 支撑第二阀瓣121的第二阀座123,第二单向阀120通过该第二阀座123与通气管110气密 接合。第二阀座123还包括固定孔126,用于供通气管110穿过而使第二阀座123套设在通 气管110上。第二阀座123还包括密封唇缘124,用于与容纳该过滤器的腔室的壁(例如鼻 孔的壁)气密接合,该密封唇缘124优选是柔性的,使得更利于形成所述气密接合。第二阀 座123具有分布于通气管110外部的气孔,该气孔被过滤元件130气密地罩住,使得过滤元 件130能够对经过该气孔流入的气体进行过滤。第二阀瓣121是可活动的,能够打开或关 闭第二阀座123,具体而言是打开或关闭第二阀座123的气孔,从而允许气体经过第二单向 阀进而透过过滤元件130或阻止废气透过过滤元件130进而从第二单向阀排出。第二阀瓣 121在关闭第二阀座123时与该阀座气密接合。优选地,第二阀瓣121是柔性的,易受其两 侧的气压差作用而弹性变形,例如,在过滤器排出废气时,在容纳该过滤器的腔室中的气压 (也就是通气管110中的气压)稍高于环境气压,从而将第二阀瓣121压在第二阀座123上 而关闭第二阀座123 ;相反,在容纳该过滤器的腔室中形成负压时,该自由端122被掀起从 而打开第二阀座123。第二阀座123可以与通气管110和/或第一阀座114气密连接或者 一体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座123包括内环形件127、外环形件128以及连接内、外环形件的辐条129,如图1和4所示。该内环形件127包括固定孔126。该第二阀座123通过内环形件127中间的固定孔126而固定套设在所述通气管110上,并通过外环形件与过滤元件130气密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阀瓣122可与所述内环形件127、外环形件128和辐条129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连接,只要保证第二阀瓣122能够在其两侧的气压差作用下而打开或关闭第二阀座123即可。过滤元件130为半球形,通过将该半球形上的开口 131的边缘132 (即过滤元件130的远端)嵌入第二阀座123的外环形件128的近端侧面上的环形凹槽125,将过滤元件130与第二阀座123连接,优选是气密连接。该过滤元件130还通过其上的固定孔133而套设在通气管11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座114构成通气管110的凸缘,通气管110的近端穿过固定孔126和133,且固定套管140从通气管110的近端套接设在通气管110上,从而将固定孔126和133的边缘夹持在通气管110与固定套管140之间,从而形成通气管110、第二阀座123、过滤元件130之间的气密连接。 优选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由硅胶树脂制成。为了便于组装以及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通气管110可以由硬质材料制成。下面以过滤器用于鼻孔中时来说明其工作原理。在过滤器沿图3中的箭头方向放置于鼻孔中时,密封唇缘124与鼻孔内壁形成气密接合。在人体吸气时,在鼻孔内形成负压,因此第一阀瓣112被吸附而关闭通气管110,但是第二阀瓣121打开,从而允许空气经过第二阀座123的气孔而到达过滤元件130,经过过滤元件130过滤后进入人体;在人体呼气时,鼻孔内的气压稍高于环境气压,从而第一阀瓣112打开以打开通气管110供废气排出,但是第二阀瓣121关闭,从而阻止废气经过过滤元件130从第二阀座123的气孔排出。由此可见,本发明的过滤器使得过滤气体的通道与排出废气的通道的完全隔离,避免了对过滤元件130的二次污染,延长了过滤元件130的使用寿命。并且过滤元件130是被可拆卸地夹持在第二阀座123和通气管110上,可在需要时进行更换。在本发明中,可以对过滤器进行各种修改。例如,通气管110的形状不限于圆筒形,可以具有多面体形、锥台形等其它形状。第一单向阀未必一定设置在通气管的远端,也可以设置在通气管的近端、甚至远端与近端之间的任何位置,只要能够实现废气经过通气管110顺利排出但阻止未过滤气体进入通气管110即可。第二单向阀未必如第一实施例中所示设置在过滤器的远端,也可设置在过滤器的近端,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所示。过滤元件130也可以具有其它形状,例如为锥台形、抛物面形、柱体形等等。过滤元件130与第二单向阀120之间的气密接合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或者过滤元件130与第二单向阀120在过滤器纵向上的相对位置也可以改变,只要保证过滤元件130能够罩住第二单向阀120的气孔即可,从而实现第二阀瓣121在打开和关闭该气孔时能够允许和阻止气体透过过滤元件130。下面结合图5-9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一种变型。该变型与上述气体过滤器的区别在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集成在通气管上,而且固定套管是插入到通气管中用于固定过滤元件。下面具体说明所述区别。如图所述,该变型例中的气体过滤器包括:通气管110,气密设置在该通气管110外部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元件130,以及用于在打开时允许气体透过过滤元件130且在关闭时阻挡气体透过该过滤元件130的第二单向阀120,其与通气管110 —体形成,并且通气管110的一端设有第一阀瓣112从而构成第一单向阀,用于打开和关闭通气管110。在过滤 器的工作中,当第一单向阀打开时第二单向阀120关闭,且当第一单向阀关闭时第二单向 阀120打开。
第二单向阀120包括:第二阀瓣121,以及与第二阀瓣121连接并支撑第二阀瓣 121的第二阀座123,第二阀座123包括外环形件128和辐条129,外环形件128通过该辐 条129与通气管110连接。第二阀座123具有分布于通气管110外部的气孔,该气孔被过 滤元件130气密地罩住,使得过滤元件130能够对经过该气孔流入的气体进行过滤。
过滤元件130为半球形,通过将该半球形上的开口 131的边缘132 (即过滤元件 130的远端)嵌入第二阀座123的外环形件128的近端侧面上的环形凹槽125,将过滤元件 130与第二阀座123连接,优选是气密连接。该过滤元件130还具有固定孔133,固定套管 140穿过该固定孔133并插入通气管110中,从而将固定孔133的边缘夹持在通气管110与 固定套管140之间,从而形成通气管110和过滤元件130之间的气密连接。
该变型例中的气体过滤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气体过滤器的工作原理相同,因此不 再赘述。
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气体过滤器或者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中的气体过滤器可以 多个一起使用,通过保持装置来固定多个气体过滤器,从而将气体过滤器保持在例如鼻孔 中。
下面结合图10-21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如图10-13所示, 第二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包括两个相同的过滤装置501和502以及固定连接这两个过滤装 置的保持装置215。其中每个过滤装置501或502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过滤器类似,主要区 别在于该过滤装置的第二单向阀220位于通气管210的近端,过滤元件230与第二单向阀 220在过滤器纵向上的相对位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过滤元件130与第二单向阀120的相对 位置相反,并且过滤元件230具有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皱褶。
具体而言,过滤装置501或502包括:通气管210,气密设置在该通气管210外部 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元件230,以及用于在打开时允许气体透过过滤元件230且在关闭时 阻挡气体透过该过滤元件230的第二单向阀220。通气管210的一端(例如远端)设有由第 一阀座214和第一阀瓣212构成的第一单向阀503,用于打开和关闭通气管210。在过滤器 的工作中,当第一单向阀503打开时第二单向阀220关闭,且当第一单向阀503关闭时第二 单向阀220打开。
保持装置215与过滤装置501和502的第一阀座214均连接,进而与过滤装置501 和502的通气管210连接,从而固定连接这两个过滤装置501和502。当然,保持装置215 也可通过与过滤装置501和502的其它部件固定连接来实现与过滤装置501和502的固定 连接。优选地,该保持装置215具有夹持部216,用于例如在该过滤器用于鼻孔中时夹住鼻 小柱,从而将过滤装置501和502保持与鼻孔中,并且防止过滤装置501和502被吸入鼻腔 中。
如图10-15所示,通气管210大致为圆筒形,具有用于废气排出的内部通路211。 第一单向阀503的第一阀座214设置在通气管210的远端,与第一阀瓣212连接并支撑第 一阀瓣212。第一阀座214具有与通气管210的内部通路211连通的气孔,第一阀瓣212是 可活动的,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一阀座(具体而言,打开或关闭第一阀座的气孔),从而打开或关闭通气管210,第一阀瓣212在关闭第一阀座时与阀座气密接合。优选地,第一阀瓣212是柔性的,易受其两侧的气压差作用而弹性变形,例如,在废气从通气管210的近端流向远端时,第一阀瓣212的自由端213易被废气吹起,从而打开通气管210 ;相反,在通气管210内形成负压时,该自由端213易被吸附在第一阀座214上从而关闭通气管210。第一阀座214可以与通气管210气密连接或者一体形成。第一阀座214也可以作为通气管210的一部分,此时,第一阀瓣212直接与通气管210连接,用于打开和关闭通气管 210。如图10-13、18-19所示,第二单向阀220包括:第二阀瓣221,以及与第二阀瓣221连接并支撑第二阀瓣221的第二阀座223,第二单向阀220通过该第二阀座223与通气管210气密接合。第二阀座223包括密封唇缘224,用于与容纳该过滤器的腔室的壁(例如鼻孔的壁)气密接合,该密封唇缘224优选是柔性的,使得更利于形成所述气密接合。第二阀座223具有分布于通气管210外部的气孔,该气孔被过滤元件230气密地罩住,使得过滤元件230能够对经过该气孔流入的气体进行过滤。第二阀瓣221是可活动的,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二阀座223,具体而言是打开或关闭第二阀座223的气孔,从而允许气体经过滤元件230过滤后通过第二单向阀的气孔或阻止废气从第二单向阀的气孔排出而污染过滤元件230。第二阀瓣221在关闭第二阀座223时与该阀座气密接合。优选地,第二阀瓣221是柔性的,易受其两侧的气压差作用而弹性变形,例如,在过滤器排出废气时,在容纳该过滤器的腔室中的气压(也就是通气管210中的气压)稍高于环境气压,从而将第二阀瓣221压在第二阀座223上而关闭第二阀座223 ;相反,在容纳该过滤器的腔室中形成负压时,第二阀瓣221的自由端122被掀起从而打开第二阀座223。第二阀座223可以与通气管210气密连接。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座223包括内环形件227、外环形件228以及连接内、夕卜环形件的辐条229,如图18和19所示。该内环形件227包括固定孔226,用于供固定套管240穿过,当固定套管240穿过该固定孔226,并且从通气管210的近端插入通气管210而固定时,该固定孔226的边缘被夹持在固定套管240近端的凸缘与通气管210的近端之间,如图12所示,从而该第二阀座223与通气管210气密连接。第二阀瓣222可与所述内环形件227、外环形件228和辐条229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连接,只要保证第二阀瓣222能够在其两侧的气压差作用下而打开或关闭第二阀座223即可。过滤元件240包括外筒体234以及套在外筒体234内部的内筒体235,在内、外筒体235和234之间存在间隙供气体流通,外筒体234的远端与内筒体235的远端连接,夕卜筒体234的近端气密地插入到第二阀座234的外环形件228上的环形凹槽235中,内筒体235的近端具有固定孔233,固定套管240也可穿过该固定孔233,从而在固定套管240从通气管210的近端插入通气管210而固定时,该固定孔233的边缘也被夹持在固定套管近端的凸缘与通气管210的近端之间,与固定孔226的边缘类似,如图12所示,从而该过滤元件230与第二单向阀220气密连接,并且罩住第二单向阀220的气孔。过滤元件230可以具有很多皱褶。具体而言,内、外筒体234、235的筒壁上具有很多皱褶,例如直式皱褶、如图22所示的过滤元件230’环形皱褶等等,以增大过滤元件的过滤面积。当然,过滤元件230可以具有相互嵌套且依次相连的三个或更多筒体,而不仅仅是两个筒体。其原理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在这里,固定套管240可以是硬质的,用于在从通气管210的近端插入通气管210中固定时,在第二单向阀的第二阀座223、通气管210和过滤元件230之间形成气密接合,而 在将固定套管240从通气管210中拔下时,可容易更换过滤元件230。
本发明中的各个单向阀可以采用硅胶制成,以实现灵敏的单向过滤功能,但是也 可采用橡胶、塑料等其它材料制成。本发明中的过滤单元可以采用各种材料例如聚酯纤维 制成,以实现气体过滤;并且可带有用于治疗和保健作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和保健目的。
下面以本实施例的过滤器用于鼻孔中时来说明其工作原理。在过滤器沿图10中 的箭头方向放置于鼻孔中时,密封唇缘224与鼻孔内壁形成气密接合。在人体吸气时,在鼻 孔内形成负压,因此第一阀瓣212关闭通气管210,但是第二阀瓣221打开,从而允许空气经 过过滤元件230过滤后从第二阀座223的气孔中进入人体,如图20中所示,其中的箭头表 示气流流向;在人体呼气时,鼻孔内的气压稍高于环境气压,从而第一阀瓣212打开以打开 通气管210供废气顺利排出,但是第二阀瓣221关闭,从而阻止废气从第二阀座223的气孔 排出而污染过滤元件230,如图21中所示,其中的箭头表示气流流向。由此可见,本发明的 过滤器使得过滤气体的通道与排出废气的通道的完全隔离,避免了过滤元件230的二次污 染,延长了过滤元件230的使用寿命。
并滤元件230是被夹持在第二阀座223的凹槽225中以及被夹持在固定套管240 的凸缘与通气管210的近端之间,通过将固定套管240从通气管210中拔出,可以很容易将 过滤元件230与凹槽225脱离,从而能够换上新的过滤元件230。在组装新的过滤元件230 时,将过滤元件230的外筒体234的近端卡在凹槽225中,并将固定套管240穿过第二单向 阀的第二阀座223的固定孔226和过滤元件230的内筒体235的固定孔233,并插入通气管 210中,从而将固定孔226和233的边缘夹持在固定套管240近端的凸缘与通气管210的近 端之间,于是过滤元件230更换完成。
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体过滤器的变型,其与第二实施例中气体 过滤器的区别在于使用了具有不同形式皱褶的过滤元件230。
上文中已通过多个实施例来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然,本发明不限于 所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可以基于本发明的原理对各个实施例进行 各种修改和替换,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过滤器,包括: 通气管; 气密设置在该通气管外部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元件; 第一单向阀,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通气管;以及 第二单向阀,用于在打开时允许气体透过所述过滤元件,且在关闭时阻挡气体透过所述过滤元件, 其中,在过滤器的工作中,当第一单向阀打开时第二单向阀关闭,且当第一单向阀关闭时第二单向阀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 第一阀瓣,其用于封闭和打开所述通气管,以及 第一阀座,其用于将第一单向阀固定在所述通气管上并支撑第一阀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 第二阀瓣,其分布在所述通气管外部;以及 第二阀座,其用于将第二单向阀固定在所述通气管上并支撑第二阀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二阀座包括内环形件、外环形件以及连接内、外环形件的辐条,该第二阀座通过内环形件而气密套设在所述通气管上,并通过外环形件与所述过滤元件气密连接,所述第二阀瓣与所述内环形件、外环形件和辐条之一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气体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二阀座具有气孔,所述过滤元件罩住所述气孔,且所述第二阀瓣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气孔。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气体过滤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阀瓣是柔性的。
7.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气体过滤器,还包括固定套筒,用于套设在所述通气管上或插入所述通气管中,以将所述过滤元件和所述第二单向阀气密地夹持在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通气管之间。
8.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气体过滤器,其中,所述过滤元件的过滤表面具有增加过滤面积的皱褶。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气体过滤器,其中,所述过滤元件包括彼此嵌套的内筒体和外筒体,在内、外筒体之间存在间隙,外筒体的一端与内筒体的一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气体过滤器,其中,所述通气管、过滤元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构成过滤装置,该气体过滤器包括两个所述过滤装置以及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过滤装置;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与所述两个过滤装置的通气管连接,并具有夹持部,该夹持部用于固定保持所述两个过滤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提出一种气体过滤器,包括通气管;气密设置在该通气管外部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元件;第一单向阀,用于打开和关闭通气管;以及第二单向阀,用于在打开时允许气体透过过滤元件,且在关闭时阻挡气体透过过滤元件,其中,在过滤器的工作中,当第一单向阀打开时第二单向阀关闭,且当第一单向阀关闭时第二单向阀打开。
文档编号A62B23/06GK103203082SQ2013101512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6日
发明者周立新 申请人:周立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