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式自适应高楼逃生缓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2096阅读:1147来源:国知局
可回收式自适应高楼逃生缓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楼逃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回收式自适应高楼逃生缓降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不仅商业中心、高新技术园区等高楼林立,普通的住宅区居民楼也开始逐渐趋于高层化。但由于高层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性灾害,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高层建筑的安全逃生成为人们愈加关注的社会问题。

目前,国内外研究领域比较热门的小型高楼逃生装置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机械摩擦阻尼式逃生装置、电磁阻尼式逃生装置、液压阻尼式逃生装置。其中,液压阻尼式逃生装置对设备的精度要求非常高,液压油与液压系统密封元件对温度的敏感度很高,易受环境的影响,在火灾高温状态下很难保证装置正常工作,且使用繁琐费时、成本高。电磁阻尼式逃生装置,其可靠性较差,使用的绕组及电器元件一旦出现绝缘性问题就会给逃生者带来安全隐患,工作稳定性很难保证。市面上的高楼逃生缓降器多数是属于机械摩擦阻尼式这一类,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摩擦阻力力矩,将下降的速度限定在一个安全范围内,没有考虑人的体重问题,致使下降速度过快或过慢,不能自适应;而且钢丝绳索的回收结构大多采用的是往复式,即人系在绳索的一端下降,绳索的另一端随之上升,然后下一个人就利用升上去的另一端下降,如此往复循环,这样的往复式回收结构需要一个外置的卷筒,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少数采用自动回收绳索结构的缓降器在收回绳索时速度过快,极易损坏周边住户的窗户及外置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式自适应高楼逃生缓降器,用以解决缓降器由于人的体重不同在安全速度范围内下降时过快或过慢,不能自适应的缺陷,以及钢丝绳索自动回收过快的问题。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安全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可回收式自适应高楼逃生缓降器,包括传动机构、制动机构、绳索自动回收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心轴2通过螺钉固定于箱体11上,内齿轮4与箱体11螺钉固定连接,太阳轮10与心轴2通过过盈配合连接,线轮3与行星轮轴为固定一体,行星轮轴上安装有三个行星轮5,行星轮5与内齿轮4向内啮合,且与太阳轮10向外啮合;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摩擦中心块9与太阳轮10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太阳轮阶梯轴限制了摩擦中心块9的轴向移动,摩擦块8套在摩擦中心块9四周伸出的四根轴上,并由螺钉固定在摩擦中心块9上,螺钉头与摩擦块外留有一定空隙,且在该空隙处套有弹簧7;所述绳索自动回收机构,包括线轮3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在心轴2上,涡卷弹簧1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心轴2上,另一端固定在线轮3上。

上述摩擦块8有四个槽,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摩擦中心块9所伸出的四个轴上。

上述弹簧7套在螺钉与摩擦块槽之间,通过弹簧压缩产生的作用力调整摩擦力矩的大小,以自适应调整逃生者在安全速度范围内的下降速度。

上述太阳轮10本身为阶梯状,阶梯的右端可以限制摩擦机构的轴向移动。

上述线轮3与行星轮轴是一体的,通过线轮3带动行星轮系的转动。

上述心轴2为阶梯轴,使得太阳轮10与心轴2通过轴肩定位。

上述心轴2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在箱体壳11上。

上述线轮3绕线宽度为三倍线宽,绳索自动回收时,可自动缠绕在线轮上,其排布较为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可回收式自适应高楼逃生缓降器利用线轮旋转快慢产生的离心力不同改变摩擦力矩的大小,同时利用弹簧压缩产生的作用力调整摩擦力矩,自适应调整逃生者在安全速度范围内的下降速度使人匀速下降。人在安全着陆后,钢丝绳在涡卷弹簧回弹的作用力下重新缠绕在线轮上,本发明的优势在于钢丝绳可回收,可重复利用,下降速度可自适应,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可回收式高楼缓降器的摩擦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可回收式高楼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涡卷弹簧,2-心轴,3-线轮,4-内齿轮,5-行星轮,6-螺钉,7-弹簧,8-摩擦块,9-摩擦中心块,10-太阳轮,11-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可回收式自适应高楼逃生缓降器,包括传动机构、制动机构、绳索自动回收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心轴2通过螺钉固定于箱体11上,内齿轮4与箱体11螺钉固定连接,太阳轮10与心轴2通过过盈配合连接,线轮3与行星轮轴为固定一体,行星轮轴上安装有三个行星轮5,行星轮5与内齿轮4向内啮合,且与太阳轮10向外啮合;钢丝绳下降时拉动线轮3转动,线轮3带动行星轮5转动,行星轮5带动与其外啮合的太阳轮10转动,以实现增速。

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摩擦中心块9与太阳轮10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太阳轮阶梯轴限制了摩擦中心块9的轴向移动,摩擦块8套在摩擦中心块9四周伸出的四根轴上,并由螺钉固定在摩擦中心块9上,螺钉头与摩擦块外留有一定空隙,且在该空隙处套有弹簧7;钢丝绳下降时,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太阳轮10增速,带动摩擦中心块9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摩擦块8紧紧压住箱体板11内壁产生摩擦阻力力矩,实现减速制动目标;根据人体重的不同产生的离心力不同,弹簧8的作用力也不同,可以调整摩擦力矩的大小,以自适应调整逃生者在安全速度范围内的下降速度;且由于弹簧8的存在,钢丝绳回收时,涡卷弹簧回弹产生的离心力较小,克服弹簧8的作用力后的摩擦力矩较小,摩擦机构几乎不起作用,当绳索回收过快时,离心力大于弹簧的作用力,产生摩擦力矩控制绳索的回收速度。

所述绳索自动回收机构,包括线轮3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在心轴2上,涡卷弹簧1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心轴2上,另一端固定在线轮3上;钢丝绳下降时拉动线轮转动,涡卷弹簧1压缩,回收钢丝绳时,涡卷弹簧回弹,带动线轮反向转动,钢丝绳一圈圈缠绕入线条内直至全部回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可回收式高楼缓降器,包括传动机构、制动机构、绳索自动回收机构。通过绳索拉动卷筒转动,卷筒带动行星轮转动,通过行星轮带动与其啮合的太阳轮及心轴的转动。此时摩擦块与箱体内壁产生摩擦阻力,实现减速制动,使逃生者可以安全速度着陆。当逃生者为二人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得连接摩擦块内部螺钉的弹簧紧固,摩擦块与箱体内部摩擦产生阻力,获得二人逃生下降的安全速度。逃生者着陆后,空载绳索在绳索回收机构的钢卷弹簧带动下反向运动,最终均匀缠绕在卷筒上,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本发明的优势在于绳索可以自动回收、可以根据逃生者人数不同自动调节下降速度、体积小、性能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沈景才;田静昀;于佳鹏;刘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巨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6.14
技术公布日:2017.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