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6266发布日期:2018-06-15 21:3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高层火灾逃生迫降装置主要有固定阻力式和阻力手动可调式两种。其中,固定阻力式的高层火灾逃生迫降装置对绳索拉出时的阻力为一固定阻力大小,采用这种方式不能很好的适应迫降者不同的体重,会导致体重小的下降慢,体重大的下降快,或者体重小的重力不足直接导致无法迫降的结果。而阻力手动可调式的高层火灾逃生迫降装置一般要根据自身体重对绳索拉出时的阻力进行设置,或往往需要两个人合作完成,一个绑上绳索下降,另外一个人实时手动控制绳索拉出时的阻力大小,这种手动可调式的高层火灾逃生迫降装置虽然能够实现根据迫降者的体重进行调节绳索拉出时的阻力大小,使迫降者的降落速度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在火灾发生的危急情况下,人们通常不能准确的进行判断和对不经常使用的设备快速的进行操作,使得逃生效率不高,容易延误火灾中逃生的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根据迫降者体重调节绳索拉出时阻力实现匀速下降的高层火灾逃生迫降装置。

一种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包括外壳体、嵌套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弹性部、刹车部以及拉绳制动部;

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至少在一个方向上滑动连接;

所述弹性部连接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以施加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滑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所述刹车部包括用于传导扭矩的动部和用于对所述动部施加反向作用力的制动部;

所述制动部与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动部与所述内壳体连接,或者,所述制动部与所述内壳体连接,所述动部与所述外壳体连接,以使所述制动部和所述动部随着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滑动而产生相对位移和/或偏转,从而改变所述制动部与所述动部之间的作用力大小;

所述拉绳制动部设置有用于对通过其中的拉绳施加反向作用力的至少一个旋转部件;

所述旋转部件在圆周方向与拉绳无滑动摩擦连接以使旋转角速度与通过其中的拉绳速度一一对应;

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动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绳制动部设置有第一齿轮组;

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的每个轮齿在相同位置上沿径向均设置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齿轮的每个轮齿在相同位置上沿径向均设置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齿轮的齿顶圆半径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顶圆半径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旋转轴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模数相同;

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齿轮的轮齿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轮齿相对时构成用于阻挡拉绳通过的卡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或所述第二齿轮还同轴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形状相同为圆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绳制动部还设置有第二齿轮组;

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

所述第三齿轮的每个轮齿在相同位置上沿径向均设置有第三凹槽;

所述第四齿轮的每个轮齿在相同位置上沿径向均设置有第四凹槽;

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的旋转轴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齿轮的齿顶圆半径与所述第四齿轮的齿顶圆半径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旋转轴间的距离;

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的模数相同;

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的模数相同;

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在所述第一齿轮的轮齿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轮齿相对时构成用于阻挡拉绳通过的卡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部设置有预紧模块;

所述预紧模块用于施加并调节所述制动部对所述动部的预设阻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将拉绳绕圈后储存在吊装装置内的绕绳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绕绳盘施加预设的转动阻力的阻力器,以使所述绕绳盘与所述拉绳制动部之间的拉绳保持直线状态。如此设置还能够在拉绳拉出时,给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之间施加相对滑动的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绕绳盘主动旋转的驱动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拉绳;所述拉绳包括柔性绳和在所述柔性绳上等间距固定设置的多个串珠;

所述串珠用于阻挡所述拉绳从所述卡口中通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减速部;

所述减速部分别与所述动部和所述拉绳制动部连接;

所述减速部用于在拉绳承受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减小所述制动部对所述动部的反向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速部的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速部的传动比在1:150至1:260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设置有两根滑动连接杆;

所述滑动连接杆之间平行设置且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内壳体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连接杆滑动连接的通孔和/或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刹车部,或所述内壳体,或所述外壳体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制动部与所述动部压力过大而导致卡死的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在同一方向的相邻壁面分别设置有用于通过绳子的孔洞;

所述孔洞在开口处为平滑过渡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进绳孔或外壳体出绳孔或所述内壳体进绳孔或内壳体出绳孔在开口处为平滑过渡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进绳孔或外壳体出绳孔或所述内壳体进绳孔或内壳体出绳孔在开口处额外安装有用于防止绳子割伤的防割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割配件沿轴孔方向包括漏斗形结构,所述漏斗形结构与孔之间曲面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进绳孔或外壳体出绳孔和所述内壳体进绳孔或内壳体出绳孔在开口处为平滑过渡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进绳孔或外壳体出绳孔和所述内壳体进绳孔或内壳体出绳孔在开口处额外安装有用于防止绳子割伤的防割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在任意两个对立面均设置有至少一根滑动杆;

所述外壳体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杆位置相对应的孔和/或凹槽,用于与所述滑动杆构成滑动连接。

上述提供的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通过设置嵌套的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使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能够产生相对滑动。并设置弹性部连接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以施加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滑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将刹车部中的所述制动部和所述动部分别设置在可以相对滑动的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上,从而使所述制动部和所述动部随着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滑动而产生相对位移和/或偏转,从而改变所述制动部与所述动部之间的作用力大小。此外,还设置有拉绳制动部。所述拉绳制动部设置有用于对通过其中的拉绳施加反向作用力的至少一个旋转部件,且所述旋转部件在圆周方向与拉绳无滑动摩擦连接以使旋转角速度与通过其中的拉绳速度一一对应,并设置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动部连接。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通过改变内外壳体滑动的相对位移量大小改变所述制动部与所述动部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当所述制动部对所述动部的预设摩擦力大小一定时,内外壳体滑动的相对位移量大小与此时内壳体或外壳体承受的重力大小呈正相关,即所述制动部对所述动部的摩擦力大小和绳索上承受的拉力大小呈正相关),从而使得高层火灾逃生迫降装置的绳索拉出时的阻力能够自动适应绳索上拉力大小的变化,即适应迫降者的体重,使体重轻和体重重的迫降者的降落速度差减小。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拉绳制动部对拉绳施加反向作用力代替传统的采用绕绳盘自身对拉绳施加反向作用力,能够避免因绕绳盘上的拉绳越来越少时因拉绳对绕绳盘旋转力臂的减小而导致拉绳的速度不平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外壳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内壳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制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刹车部、减速部和拉绳制动部以及拉绳之间的组装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拉绳制动部内设置的第一齿轮组结构以及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拉绳制动部内设置的第一齿轮组与设置有串珠的拉绳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拉绳制动部内设置有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时两个齿轮组的齿轮结构以及与设置有串珠的拉绳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外壳体;110.外壳体弹簧安装槽;121.外壳体进绳孔;122.外壳体出绳孔;131.第一定位孔;132.第二定位孔;200.内壳体;211.第一通孔;212.第二通孔;221.内壳体进绳孔;222.内壳体出绳孔;231.第三通孔;232.第四通孔;300.弹性部;400.刹车部;410.动部;420.制动部;421.第一滑杆;422.第二滑杆;430.制动模块;500.拉绳制动部;510.第一齿轮;511.第一凹槽;520.第二齿轮;521.第二凹槽;530.第三齿轮;531.第三凹槽;540.第四齿轮;541.第四凹槽;600.减速部;700.拉绳;710.锁扣;720.柔性绳;730.串珠;810.第一滑动轴;820.第二滑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文件中,下面讨论的图1-9和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或方法的各种实施例只用于说明,而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了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原理或方法可在任何适当布置的机械结构中实现。参考附图,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将在下文中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省略众所周知的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以免以不必要的细节混淆本公开的主题。而且,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将根据本发明的功能定义。因此,所述术语可能会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向或用法而不同。因此,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必须基于本文中所作的描述来理解。

如图1所示,一种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包括外壳体100、嵌套在外壳体100内的内壳体200、弹性部300、刹车部400以及拉绳700制动部420。内壳体200与外壳体100至少在一个方向上滑动连接。弹性部300连接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以施加与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滑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刹车部400包括用于传导扭矩的动部410和用于对动部410施加反向作用力的制动部420。制动部420与外壳体100连接,动部410与内壳体200连接,或者,制动部420与内壳体200连接,动部410与外壳体100连接,以使制动部420和动部410随着内壳体200与外壳体100之间的滑动而产生相对位移和/或偏转,从而改变制动部420与动部410之间的作用力大小。拉绳700制动部420设置有用于对通过其中的拉绳700施加反向作用力的至少一个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在圆周方向与拉绳700无滑动摩擦连接以使旋转角速度与通过其中的拉绳700速度一一对应。旋转部件与动部410连接。在本公开内容中,外壳体100和内壳体200既可以是具有连续封闭表面的面结构的壳体(比如套筒类结构),也可以是简单的骨架结构(骨架包围的空间可设想为虚拟的表面),即外骨架与内骨架之间至少在一个方向上滑动连接。一般情况下,滑动连接主要包括在滑动方向上分别在内外壳体100设置与滑动方向相同的滑动杆和孔构成滑动结构,或者在垂直于滑动方向上分别在内外壳体100设置与滑动方向垂直滑动杆和与滑动方向相同的长孔或长槽结构构成滑动结构。由于本公开中的高层火灾逃生迫降装置在受到迫降者的重力时,内外壳体100会产生相对滑动,为了使内外壳体100相对滑动的位移量能够根据重力的大小不同而不同,设置了弹性部300连接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以施加与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滑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利用弹性部300件的形变量与受力大小呈正相关的特性,使内外壳体100的相对位移量与内外壳体100承受的重力呈正相关。而内外壳体100的相对位移量越大,与内外壳体100分别连接的刹车部400中的制动部420与动部410之间的位移和/或偏移量就越大,制动部420对动部410的作用力就越大,进而使高层火灾逃生迫降装置中的绳索拉出时的阻力增大,以减缓较大体重迫降者的下降速度,防止下降速度过快对迫降者造成额外的伤害。相反地,迫降者体重越轻,内外壳体100受到的重力就越小,从而使高层火灾逃生迫降装置中的绳索拉出时的阻力降低,增加体重较轻的迫降者的速度,以防止迫降速度过慢降低迫降速率,同时也能够防止高层火灾逃生迫降装置中的绳索拉出时的阻力过大造成的卡死,使迫降中断。此外,本公开中的迫降装置设置有拉绳700制动部420(一般设置在绕绳盘的拉绳700拉出方向的下游),拉绳700制动部420设置有用于对通过其中的拉绳700施加反向作用力的至少一个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在圆周方向与拉绳700无滑动摩擦连接以使旋转角速度与通过其中的拉绳700速度一一对应。旋转部件与动部410连接。通过设置拉绳700制动部420对拉绳700施加反向作用力代替传统的采用绕绳盘自身对拉绳700施加反向作用力,能够避免因绕绳盘上的拉绳700越来越少时因拉绳700对绕绳盘旋转力臂的减小而导致拉绳700的速度不平衡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7所示,拉绳700制动部420设置有第一齿轮510组。第一齿轮510组包括第一齿轮510和第二齿轮520。第一齿轮510的每个轮齿在相同位置上沿径向均设置有第一凹槽511。第二齿轮520的每个轮齿在相同位置上沿径向均设置有第二凹槽521。第一齿轮510和第二齿轮520的旋转轴平行设置,且第一齿轮510的齿顶圆半径与第二齿轮520的齿顶圆半径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齿轮510和第二齿轮520旋转轴间的距离。第一齿轮510和第二齿轮520的模数相同。第一凹槽511和第二凹槽521在第一齿轮510的轮齿与第二齿轮520的轮齿相对时构成用于阻挡拉绳700通过的卡口。通过将两个模数相同,且各个轮齿上沿径向均设置有一个位置、大小和形状均相同的凹槽的齿轮的旋转轴平行设置,并使两个齿轮的齿顶圆半径之和小于或等于两个齿轮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能够使两个齿轮的轮齿相对时构成用于阻挡拉绳700通过的卡口,即使拉绳700在齿轮的圆周方向上为非滑动摩擦,且拉绳700对两个齿轮各自施加的旋转力臂大小不变。从而能够利用拉绳700带动两个齿轮转动,并且,两个齿轮各自转动的的角速度与通过其中的拉绳700速度一一对应。此外,通过检测两个齿轮中任意一个的转动圈数,根据旋转周长还能够计算出从两个齿轮间通过的拉绳700的长度。(一般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10组配套使用的拉绳700需要在柔性绳720上等间距固定设置多个串珠730。串珠730用于阻挡拉绳700从卡口中通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第一齿轮510和/或第二齿轮520还同轴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第一齿轮510和第二齿轮520中任意一个或两个同时同轴固定设置传动齿轮都能够将拉动拉绳700的动能转化成两个齿轮的旋转动能,即使两个齿轮产生了旋转的扭力。通过设置传动齿轮或传动轴,能够将产生的旋转的扭力输送出来。一方面能够对外输出功,另一方面也能使外部功对两个齿轮产生制动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8图9所示,第一凹槽511和第二凹槽521的形状相同为圆弧形。一般情况下,绳索的形状都为圆柱形,本公开中第一凹槽511和第二凹槽521的形状采用圆弧形,能够使第一凹槽511和第二凹槽521在第一齿轮510的轮齿与第二齿轮520的轮齿相对时构成的卡口形状更加规整,且符合一般绳索的形状,从而使吊装装置的运行更加顺畅,减少吊装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齿轮将拉绳700缴断的几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10的分度圆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齿轮520的分度圆直径。由于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力臂大小不同,当拉绳700的拉力一定时将拉绳700制动部420的扭矩输出切换至大齿轮能够产生更大的输出扭矩。而当拉绳700制动部420的输入扭矩一定时,切换至小齿轮能够对拉绳700产生更大的制动阻力。通过切换拉绳700制动部420的大齿轮输出大扭矩,一方面能够在本公开迫降装置长时间不使用导致内部旋转机构粘接或卡死状态下时,通过大齿轮的大扭矩输出使本公开迫降装置内部的旋转机构恢复运转。另一方面能够使本公开迫降装置适应体重较轻的迫降者(比如小孩)。而通过切换拉绳700制动部420的小齿轮输入大扭矩,一方面能够使本公开迫降装置适应体重较重的迫降者(比如肥胖人员)。另一方面能够在将本公开迫降装置用作吊装提升重物时,在电机的额定功率下通过小圆周齿轮直接输出较大的扭矩,从而对拉绳700产生较大的拉力以提升重物。此外,将本公开迫降装置用作吊装提升重物时,还能够在吊装过程中,通过采集分度圆大的第一齿轮510旋转的圈数计算拉绳700通过齿轮的长度(采用大圆周的齿轮计数,能够有效减少计算误差,也能够降低计数采集设备对反应速度的要求,从而节省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拉绳700制动部420还设置有第二齿轮520组。第二齿轮520组包括第三齿轮530和第四齿轮540。第三齿轮530的每个轮齿在相同位置上沿径向均设置有第三凹槽531。第四齿轮540的每个轮齿在相同位置上沿径向均设置有第四凹槽541。第三齿轮530和第四齿轮540的旋转轴平行设置,且第三齿轮530的齿顶圆半径与第四齿轮540的齿顶圆半径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齿轮530和第四齿轮540旋转轴间的距离。第三齿轮530和第四齿轮540的模数相同。第三齿轮530和第一齿轮510的模数相同。第三凹槽531和第四凹槽541在第一齿轮510的轮齿与第二齿轮520的轮齿相对时构成用于阻挡拉绳700通过的卡口。本发明迫降装置中可以设置多个齿轮组,并通过拉绳700将多个齿轮组串联起来。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对本公开迫降装置进行冗余设置,使可靠性提高。另一方面能够将用于对拉绳700制动的力分散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刹车部400,减小每个刹车部400的受力,防止刹车受力过大而导致过热失效。此外,本公开迫降装置不仅能够在拉动拉绳700时产生多个输出,也能够在收回拉绳700时产生更大的收回拉力。同时,也能够使拉绳700在齿轮组中的运动更加平稳和吊装装置可靠性的提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动部420设置有预紧模块。预紧模块用于施加并调节制动部420对动部410的预设阻力。由于本公开装置需要依靠迫降者自身重力施加使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产生相对滑动的力才能使本公开根据迫降者自身体重改变制动部420对动部410施加力的大小。因此,为了使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能够根据迫降者自身体重对绳索的拉力产生相对滑动,需要对制动部420设置有用于对动部410调节预设阻力的预紧模块,以设置初始摩擦力。例如,在预紧模块内设置用于施加预紧力的螺纹柱。采用设置有螺纹的螺纹柱调节预紧力,一方面能够方便通过转动实现预紧力的调节,另一方面能够实现预紧力的无极调节。工作方式一般为:螺纹柱穿过制动部420壳体制动部420壳体纹啮合。制动部420壳体为螺纹柱旋转时提供轴向运动的推动力。螺纹柱在制动部420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有刹车弹簧安装台用于固定刹车弹簧。螺纹柱伸出制动部420壳体外的一端设置有把手。从把手施加扭力将带动螺纹主转动,在制动部420壳体为螺纹柱提供的轴向推力下,螺纹柱沿轴向运动,以通过改变刹车弹簧安装台的高度改变刹车弹簧的预紧力,从而改变刹车部400的预设刹车阻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刹车弹簧的外围设置有用于防止刹车弹簧受剪切力而歪倒的固定套。如此设置,能够防止刹车弹簧在受到较大的非轴向力而出现轴弯曲导致弹力反向改变,从而导致刹车力度改变,影响刹车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动部420设置有制动模块430。制动模块430包括弹性件和固定在弹性件一端的摩擦件。摩擦件与动部410接触以对动部410施加摩擦力阻碍动部410转动。弹性件的另外一端与预紧模块连接。设置摩擦件一方面能够获取一个稳定的摩擦系数,使本公开迫降装置的摩擦力与摩擦件对动部410的垂直压力呈正比(系数一定的正比函数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制动部420至少固定设置有一根滑杆。滑杆远离制动部42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栓孔。滑杆穿过内壳体200上设置的通孔与通孔滑动连接或间隙连接后与外壳体100上的定位孔连接,并将螺栓从定位孔底端设置的螺栓孔穿过后与滑杆远离制动部420的一端设置的螺栓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制动部420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杆421和第二滑杆422。第一滑杆421和第二滑杆422远离制动部42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栓孔。第一滑杆421穿过内壳体200上设置的第三通孔231与第三通孔231滑动连接或间隙连接后与外壳体100上的第一定位孔131连接,并将螺栓从第一定位孔131底端设置的螺栓孔穿过后与第一滑杆421远离制动部420的一端设置的螺栓孔连接。第二滑杆422穿过内壳体200上设置的第四通孔232与第四通孔232滑动连接或间隙连接后与外壳体100上的第二定位孔132连接,并将螺栓从第二定位孔132底端设置的螺栓孔穿过后与第二滑杆422远离制动部420的一端设置的螺栓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将拉绳700绕圈后储存在吊装装置内的绕绳盘。本公开内容是指,本公开的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中的绕绳盘是可拆装的,一般指易拆装的情况。既可以将使用过的绕绳盘在装置内旋转是绳索重新绕到绕绳盘上,也可以将绕绳盘取出后进行绕绳,绕好后在重新装入上述迫降装置内重复使用。另外,将绕绳盘直接固定在本公开装置内(比如将绕绳盘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等),可以将本公开装置更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用于给绕绳盘施加预设的转动阻力的阻力器,以使绕绳盘与拉绳700制动部420之间的拉绳700保持直线状态。如此设置还能够在拉绳700拉出时,给内壳体200和外壳之间施加相对滑动的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带动绕绳盘主动旋转的驱动装置。本公开迫降装置中的驱动装置能够与绕绳盘直接连接产生绕绳的扭力以将拉绳700收回本公开装置内。优选地,此时将拉绳700制动部420与刹车部400之间的扭矩专递关系切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还包括拉绳700。拉绳700包括柔性绳720和在柔性绳720上等间距固定设置的多个串珠730。串珠730用于阻挡拉绳700从卡口中通过。拉绳700的一端还设置有锁扣710,以方便迫降者快速将拉绳700捆绑在身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减速部600。减速部600分别与动部410和拉绳700制动部420连接。减速部600用于在拉绳700承受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减小制动部420对动部410的反向作用力。如此设置,能够使本公开装置中的刹车部400施加较小的力就能够对拉绳700产生足够的平衡阻力(拉力)。能够防止本公开装置中的刹车部400中的相互摩擦的部件过热而失效,或使用寿命缩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减速部600的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减速部600的传动比在1:150至1:260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所示,至少设置有两根滑动连接杆。滑动连接杆之间平行设置且与外壳体100固定连接。内壳体200设置有与滑动连接杆滑动连接的通孔和/或凹槽。该实施例中,两根滑动连接杆即第一滑动连接杆和第二滑动轴820。第一滑动轴810和第二滑动轴820之间平行设置且与两端或一端分别与外壳体100固定连接。第一滑动轴810和第二滑动轴820的轴向方向与本公开迫降装置中内壳体200与外壳体100之间的滑动方向平行。如图4所示,内壳体200设置有与滑动杆滑动连接的通孔和/或凹槽。如此设置,使得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之间能够构成一个方向上的滑动连接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刹车部400,或内壳体200,或外壳体100设置有用于防止制动部420与动部410压力过大而导致卡死的挡块。当使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产生相对滑动的力不均匀时,会导致制动部420对动部410施加力产生相应的变化,进一步使本公开装置绳索拉出时的阻力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迫降者产生下降速度上的变化,加速度的产生会导致冲量的产生,由于人体的质量较大,加速度即使发生微小的变化也将产生较大的冲量,一方面会使绳索承受的拉力瞬间增大,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增多,另一方面,对绳索的拉力瞬间增大也会使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产生相对滑动的位移量瞬间增大,进一步导致制动部420对动部410施加力瞬间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由于摩擦力过大而导致刹车卡死。为了防止制动部420与动部410产生较大的位移和/或偏移量,在刹车部400,或内壳体200,或外壳体100设置有用于防止制动部420与动部410压力过大而导致卡死的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所示,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在同一方向的相邻壁面分别设置有用于通过绳子的孔洞。如图3所示,外壳体100上分别设置有外壳体进绳孔121和外壳体进绳孔122。内壳体200上分别设置有内壳体进绳孔221和内壳体出绳孔222。其中,外壳体进绳孔121和内壳体进绳孔221为前述同一方向的相邻壁面分别设置有用于通过绳子的孔洞。外壳体进绳孔122和内壳体出绳孔222为前述同一方向的相邻壁面分别设置有用于通过绳子的孔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体进绳孔121或外壳体进绳孔122或内壳体进绳孔221或内壳体出绳孔222在开口处为平滑过渡结构。外壳体进绳孔121或外壳体进绳孔122或内壳体进绳孔221或内壳体出绳孔222在开口处为平滑过渡结构。迫降者在下降过程中,绳索要承受整个人体的重量。较大的拉力会让绳索在弯曲处承受更大的剪切力,如果此时使绳索被迫弯曲处为粗糙表面或有棱角,则容易对绳索产生较大的损伤。因此,需要将用于通过绳子的外壳体进绳孔121或外壳体进绳孔122和内壳体进绳孔221或内壳体出绳孔222开口处设置为平滑过渡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体进绳孔121或外壳体进绳孔122或内壳体进绳孔221或内壳体出绳孔222在开口处额外安装有用于防止绳子割伤的防割配件。在工艺处理中,一般情况下单独加工一个小配件要比在一个大的且复杂的结构中加工出一个结构要简单的多。该实施例采用防割配件在外壳体进绳孔121或外壳体进绳孔122或内壳体进绳孔221或内壳体出绳孔222与或组合安装的方式,能够简化本公开装置的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另外,一般情况下,由于依靠重力降落时大多保持垂直降落,在孔洞,即外壳体进绳孔121或外壳体进绳孔122较大时,外壳体进绳孔121或外壳体进绳孔122也可以不安装防割配件,以节省成本和减少生产和组装步骤。由于该实施例中的设置在中,所以将设置在以防止绳索从内壳体进绳孔221或内壳体出绳孔222拉出时内壳体进绳孔221或内壳体出绳孔222开口处的棱角割伤绳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割配件沿轴孔方向包括漏斗形结构,漏斗形结构与孔之间曲面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体进绳孔121或外壳体进绳孔122和内壳体进绳孔221或内壳体出绳孔222在开口处为平滑过渡结构。沿轴孔方向包括漏斗形结构,漏斗形结构与孔之间曲面过渡或平滑过渡,以减少孔洞边缘棱角对绳索的损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体进绳孔121或外壳体进绳孔122和内壳体进绳孔221或内壳体出绳孔222在开口处额外安装有用于防止绳子割伤的防割配件。该实施例中,外壳体进绳孔121或外壳体进绳孔122和内壳体进绳孔221或内壳体出绳孔222处均将开口处设置为平滑过渡结构。一般情况下,按照绳索拉出的方向(从外壳体进绳孔121到内壳体进绳孔221,绕后再从内壳体出绳孔222到外壳体进绳孔122),只需要将绳索进入时外壳体进绳孔121进绳开口处和内壳体进绳孔221的出绳开口处,以及内壳体出绳孔222的进绳开口处和外壳体进绳孔122的出绳开口处设置为平滑过渡结构即能在保障可靠性的前提下满足大部分条件下的迫降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内壳体200在任意两个对立面均设置有至少一根滑动杆。在该实施例中,外壳体100设置有与滑动杆位置相对应的孔和/或凹槽,用于与滑动杆构成滑动连接。

上述提供的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通过设置嵌套的外壳体100和内壳体200使外壳体100和内壳体200能够产生相对滑动。并设置弹性部300连接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以施加与内壳体200和外壳体100滑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将刹车部400中的制动部420和动部410分别设置在可以相对滑动的外壳体100和内壳体200上,从而使制动部420和动部410随着内壳体200与外壳体100之间的滑动而产生相对位移和/或偏转,从而改变制动部420与动部410之间的作用力大小。此外,还设置有拉绳700制动部420。拉绳700制动部420设置有用于对通过其中的拉绳700施加反向作用力的至少一个旋转部件,且旋转部件在圆周方向与拉绳700无滑动摩擦连接以使旋转角速度与通过其中的拉绳700速度一一对应,并设置旋转部件与动部410连接。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通过改变内外壳体100滑动的相对位移量大小改变制动部420与动部410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当制动部420对动部410的预设摩擦力大小一定时,内外壳体100滑动的相对位移量大小与此时内壳体200或外壳体100承受的重力大小呈正相关,即制动部420对动部410的摩擦力大小和绳索上承受的拉力大小呈正相关),从而使得高层火灾逃生迫降装置的绳索拉出时的阻力能够自动适应绳索上拉力大小的变化,即适应迫降者的体重,使体重轻和体重重的迫降者的降落速度差减小。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拉绳700制动部420对拉绳700施加反向作用力代替传统的采用绕绳盘自身对拉绳700施加反向作用力,能够避免因绕绳盘上的拉绳700越来越少时因拉绳700对绕绳盘旋转力臂的减小而导致拉绳700的速度不平衡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