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过滤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674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过滤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具体涉及了一种电动过滤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口罩和面具、面罩,都是捂住嘴和鼻的器具,虽然有一定的过滤功效,却阻碍了空气的流通,其缺陷和不足是,它们都是用肺脏作动力,通过肺脏吸气,使需净化的空气通过过滤器材进入气管。因此,肺脏增添了工作压力,口罩内或面具内空气流量小,换气慢,口罩和面具与面部贴合不严,会造成漏气,特别是,普通口罩对二鼻沟很难捂严实,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动踏板,其目的:提高换气速度,增长使用寿命,自身具有换气动力,提高与面部的贴合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过滤口罩,包括硅胶基体、内壳和外壳,内壳和外壳均安插在硅胶基体的一侧,外壳套在内壳的外侧,硅胶基体内侧顶部设有沿着至内壳内的弹性弧形片;

内壳上部设有进气孔,内壳下部设有排气孔;

外壳中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内侧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片和滤片盖板,内壳和外壳之间设有与进气口相连通的换气装置,换气装置上设有与进气孔相通的进气管,外壳设有与换气装置相应的按钮,换气装置的下部设有与换气装置电连接的蓄电池;

外壳的下部设有充电接口和排气口,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排气孔相连通,排气口上设有排气盖,排气盖与排气口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片;

外壳两侧设有链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工点击按钮启动换气装置,换气装置对内壳内输送空气,并通过第一过滤片进行过滤,提高了换气速度,换气装置通过蓄电池进行供电,自身具有换气动力,硅胶基体内侧顶部设有沿着至内壳内的弹性弧形片,提高了与面部的贴合度,该电动过滤口罩能更换第一过滤片,使该电动过滤口罩能长时间使用,增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电动过滤口罩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沿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电动过滤口罩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沿图3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硅胶基体 11.弹性弧形片 2.内壳 21.进气孔 22.排气孔 3.外壳 31.进气口 32.第一过滤片 33.滤片盖板 34.按钮 35.充电接口 36.排气盖 37.链环 4.换气装置 41.进气管 42.蓄电池 5.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电动过滤口罩,包括硅胶基体1、内壳2和外壳3,内壳2和外壳3均安插在硅胶基体1的一侧,外壳3套在内壳2的外侧,硅胶基体1内侧顶部设有沿着至内壳2内的弹性弧形片11,弹性弧形片11能使该电动过滤口罩与鼻部的贴合度较高,提高了与面部的贴合度。

内壳2上部设有进气孔21,内壳2下部设有排气孔22。

外壳3中部设有进气口31,进气口31内侧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片32和滤片盖板33,内壳2和外壳3之间设有与进气口31相连通的换气装置4,换气装置4上设有与进气孔21相通的进气管41,外壳3设有与换气装置4相应的按钮34,换气装置4的下部设有与换气装置4电连接的蓄电池42,人工点击按钮34启动换气装置4,换气装置4对内壳2内输送空气,并通过第一过滤片32进行过滤,提高了换气速度,换气装置4通过蓄电池42进行供电,自身具有换气动力。该电动过滤口罩能更换第一过滤片32,使该电动过滤口罩能长时间使用,增长了使用寿命。

外壳3的下部设有充电接口35和排气口,充电接口35与蓄电池42电连接,充电接口35能使蓄电池42快速充电。

排气口通过排气管5与排气孔22相连通,排气口上设有排气盖36,排气盖36与排气口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片,第二过滤片防止了倒灌的外部空气将毒素带入至内壳2内。

外壳3两侧设有链环37,链环37能连接固定带。

以上就是一种电动过滤口罩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效果,其优点:提高了换气速度,增长了使用寿命,自身具有换气动力,提高了与面部的贴合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