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319发布日期:2018-10-16 17:3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逃生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缓降器上没有配备防火装置,在使用缓降器的时候,不能进行防火自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在使用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的同时能够进行自救,以达到安全逃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包括背包本体和高层逃生缓降器,背包本体包括背包主体和背包安全带,背包安全带连接于背包主体,背包主体具有缓降器放置区和用于设置防火装置的第一放置区,高层逃生缓降器设置于缓降器放置区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防火装置包括灭火器、手电筒、消防手套和防毒面罩。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背包主体还具有用于设置防火装置的第二放置区,缓降器放置区位于背包本体的中部,第一放置区和第二放置区位于缓降器放置区的两侧,且第一放置区和第二放置区的上端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灭火器设置于第一放置区,手电筒、消防手套和防毒面罩设置于第二放置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背包安全带包括连接带,两根肩部绑带、两根腰部绑带和两根裆部绑带,连接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每根肩部绑带的一端与背包主体连接,另一端设置于第一端,每根腰部绑带的一端与背包主体连接,另一端设置于第一端,每根裆部绑带的一端与背包主体连接,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端,且肩部绑带、腰部绑带和裆部绑带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高层逃生缓降器包括绳索、绕绳机构和变速机构,绕绳机构包括架体以及转动设置于架体的绕绳盘,架体设置于缓降器放置区内,绳索绕设于绕绳盘且一端固定于绕绳盘,另一端穿过缓降器放置区与固定件连接,变速机构包括与绕绳盘同步运动的主动轮和至少一个减速机构,每个减速机构均包括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设置于从动轮的连接轴、摩擦轮和用于与架体产生摩擦力的摩擦部,主动轮的直径大于从动轮的直径,摩擦轮套设于连接轴的远离从动轮的一侧,摩擦部位于摩擦轮与架体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摩擦轮的外轮面设置有安装槽,摩擦部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位于摩擦轮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摩擦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摩擦部间隔设置并通过弹簧连接。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摩擦部包括摩擦块和摩擦片,摩擦块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位于摩擦轮外,摩擦片设置于摩擦块外并位于架体内,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摩擦部的摩擦块。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减速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减速机构分别设置于主动轮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的有益效果是: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时候,先将背包安全带背在用户的背上,进行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的使用,同时,可以将第一放置区内的防火装置取出,进行灭火或其他防护措施,用户在使用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的同时能够进行自救,以达到安全逃生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层逃生缓降器的第一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层逃生缓降器的第二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层逃生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200-背包本体;300-高层逃生缓降器;210-背包安全带;220-背包主体;221-缓降器放置区;222-第一放置区;223-第二放置区;211-连接带;212-肩部绑带;213-腰部绑带;214-裆部绑带;215-第一端;216-第二端;217-卡扣;218-绑扣;310-固定件;320-绳索;340-绕绳机构;360-变速机构;350-架体;351-第一安装板;352-第二安装板;353-端盖;354-连接杆;342-第一挡板;343-第二挡板;341-绕绳环;344-转动轴;361-主动轮;370-减速机构;371-从动轮;372-连接轴;373-摩擦轮;374-摩擦部;354-盖板;355-侧壁板;375-摩擦块;376-摩擦片;377-安装槽;378-弹簧;379-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能够在高层逃生的同时使用防火装置进行自救,以达到逃生的目的。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第二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包括背包本体200和高层逃生缓降器300,背包本体200包括背包主体220和背包安全带210,背包安全带210连接于背包主体220,背包主体220具有缓降器放置区221和用于设置防火装置的第一放置区222,高层逃生缓降器300设置于缓降器放置区221内。

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时候,先将背包安全带210背在用户的背上,进行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的使用,同时,可以将第一放置区222内的防火装置取出,进行灭火或其他防护措施,用户在使用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的同时能够进行自救,以达到安全逃生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防火装置包括灭火器、手电筒、消防手套和防毒面罩。在火灾来临的时候,使用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的时候,墙体或窗户内可能会有火苗,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并进行逃生。同时,火灾来临通常会烧坏电线,从而造成停电现象,直接使用第一放置区222内的手电筒,可以方便用户逃生。还可以将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内的消防手套戴在手上,避免手部烧伤。火灾来临的时候,烧毁物品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通过防毒面罩的佩戴,使用户能够安全逃生。

背包主体220还具有用于设置防火装置的第二放置区223,缓降器放置区221位于背包本体220的中部,第一放置区222和第二放置区223位于缓降器放置区221的两侧,中部放置较重的高层逃生缓降器300,两侧放置较轻的防火装置,能够保持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的使用平衡,进一步提高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的使用安全性,以达到安全逃生的目的。

灭火器设置于第一放置区222,手电筒、消防手套和防毒面罩设置于第二放置区223。使第一放置区222内的东西和第二放置区223内的东西质量平衡,避免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使用的时候发生晃动,进一步提高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的使用安全性,以达到安全逃生的目的。

在第一放置区222和第二放置区223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方便防火装置的取用,为用户提供方便,在火灾现场争分夺秒的时候,能够很快将第一放置区222和第二放置区223内的防火装置从开口处取出,方便使用。

详细地,请参阅图2,背包安全带210包括连接带211,两根肩部绑带212、两根腰部绑带213和两根裆部绑带214,连接带211具有第一端215和第二端216,每根肩部绑带212的一端与背包主体220连接,另一端设置于第一端215,每根腰部绑带213的一端与背包主体220连接,另一端设置于第一端215,每根裆部绑带214的一端与背包主体220连接,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端216,且肩部绑带212、腰部绑带213和裆部绑带214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即肩部绑带212用于固定用户肩部,裆部绑带214用于固定用户裆部,腰部绑带213用于固定用户的腰部。用户在高层逃生的时候,由于重力作用拉动背包主体220,背包主体220会朝上运动到用户的上方,会对用户造成束缚感,并且,造成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不能安全稳定的下降,所以,背包安全带210具有裆部绑带214,裆部绑带214的设置,可以对用户的裆部进行捆绑,避免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在使用的过程中朝上运动,用户的使用更加舒适,使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能够安全稳定的下降。

第一端215设置有卡扣217,第二端216设置有绑扣218。即为了使背包主体220均匀承受用户的重力,肩部绑带212与腰部绑带213通过卡扣217与第一端215连接,裆部绑带214通过绑扣218与第二端216连接。同时,卡扣217和绑扣218的设置还可以调节连接带211的长度,不同身高、体重的用户都能够进行使用。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第一剖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第二剖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3-图5,本实施例中,高层逃生缓降器300设置在背包主体220的缓降器放置区221内,包括绳索320、绕绳机构340和变速机构360,绳索320设置于绕绳机构340,通过变速机构360的作用,达到制动的作用。

绕绳机构340包括架体350以及转动设置于架体350的绕绳盘,架体350是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其他部件安装的基础。架体350设置于缓降器放置区221内,请参阅图3,架体3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351和第二安装板352以及端盖353,绕绳盘转动设置于第一安装板351和第二安装板352之间,即绕绳盘可以相对于第一安装板351和第二安装板352发生转动,端盖353设置于第二安装板352的远离第一安装板351的一侧,即第一安装板351、第二安装板352以及端盖353依次设置。

第一安装板351可以是背板,第二安装板352可以是面板,端盖353设置在面板的远离背板的一侧,即当用户使用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时候,靠近背部的第一安装板351为背板,远离背部的第二安装板352为面板,端盖353设置在面板的远离背板的一侧,不会对用户造成挤压,用户能够舒适、安全平稳的下降。

第一安装板351和第二安装板352之间设置多根连接杆354,连接杆35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351和第二安装板352连接,增加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强度,方便对其进行安装。

在第一安装板351和第二安装板352之间进行绕绳盘的设置,绳索320绕设于绕绳盘且一端固定于绕绳盘,另一端穿过缓降器放置区221与固定件310连接。使用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时候,将固定件310挂在事先安装的挂钩上进行逃生。

请参阅图3和图4,绕绳盘包括第一挡板342、第二挡板343、中空的绕绳环341和转动轴344,第一挡板342、绕绳环341和第二挡板343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51和第二安装板352之间,第一挡板342和第二挡板343分别设置于绕绳环341的两侧,且第一挡板342与第一安装板351接触,第二挡板343与第二安装板352接触,当绳索320缠绕在绕绳环341上的时候,第一挡板342和第二挡板343阻隔绳索320与第一安装板351和第二安装板352接触,避免绳索320与第一安装板351和第二安装板352之间产生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转动轴344穿过第一挡板342和第二挡板343转动设置于第一安装板351和第二安装板352,且转动轴344设置于绕绳盘内,用户从高层跳下的时候,绳索320不断拉伸出来,使饶设绳索320的绕绳盘不断转动,绕绳盘内的转动轴344发生转动。

第一安装板351和第二安装板352均设置有轴槽,轴槽内设置轴套,两个轴套与转动轴344同轴设置,转动轴344设置在两个轴套内。方便转动轴344的设置,使转动轴344更加容易转动。

变速机构360设置于端盖353内,使整个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且不会影响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外观,使高层逃生缓降器300能够安全稳定的下降。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机构36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变速机构360包括与绕绳盘同步运动的主动轮361和至少一个减速机构370,即主动轮361设置于转动轴344的远离绕绳环341的一端,绕绳环341转动的时候,与绕绳环341连接的第一挡板342和第二挡板343发生转动,则与第一挡板342和第二挡板343连接的转动轴344发生转动,从而使传动轴上的主动轮361转动。

每个减速机构370均包括与主动轮361啮合的从动轮371、设置于从动轮371的连接轴372、摩擦轮373和用于与架体350产生摩擦力的摩擦部374,主动轮361的直径大于从动轮371的直径,摩擦轮373套设于连接轴372的远离从动轮371的一侧,摩擦部374位于摩擦轮373与架体350之间,即摩擦部374位于摩擦轮373与端盖353之间,即从内到外依次设置连接轴372、摩擦轮373、摩擦部374和端盖353。

将固定件310挂在事先安装的挂钩上,用户从高层跳下的时候,绳索320不断拉伸出来,使饶设绳索320的绕绳盘不断转动,从而带动与绕绳盘同步运动的主动轮361转动,由于主动轮361的直径大于从动轮371的直径,与主动轮361啮合的从动轮371就会更加快速的转动,从而使连接轴372快速转动,套设在连接轴372上的摩擦轮373也快速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摩擦部374高速转动时,摩擦部374会朝向远离摩擦轮373的径向方向即朝向远离摩擦轮373的方向运动,从而使摩擦部374与端盖353接触,使摩擦部374与端盖353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达到减缓下降速度的目的。通过摩擦部374与端盖353之间的摩擦,用户能够安全稳定地下降,达到高层逃生的目的。

优选地,主动轮361的直径是从动轮371直径的5-8倍,在能够有效安装的基础上,尽可能成倍提高从动轮371的转动速度,以便能够达到制动,使用户能够安全稳定的降落。

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端盖353包括盖板354以及围设在盖板354外周的侧壁板355,侧壁板355的远离盖板354的一侧设置于第二安装板352,摩擦部374沿摩擦轮373的径向方向运动的时候与侧壁板355的内壁摩擦,使摩擦部374与侧壁板355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对高层逃生缓降器300进行制动。

本实施例中,侧壁板355上与摩擦部374接触的内壁设置有多条圆环形的槽壁,即侧壁板355上与摩擦部374接触的内壁不光滑,可以增大摩擦部374与侧壁板355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如果不设置圆环形的槽壁,则摩擦部374长时间与侧壁板355摩擦的时候,则会使摩擦部374表面上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粉末粘在侧壁板355的内壁,使其打滑,所以,在侧壁板355的内壁设置圆环形的槽壁,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粉末掉入圆环形的槽壁,不会影响摩擦部374与侧壁板355内壁之间的摩擦,达到匀速下降的目的。

优选地,减速机构370设置有两个,两个减速机构370分别设置于主动轮361的两侧。即从动轮371、摩擦轮373和摩擦部374均设置两个,每个减速机构370的从动轮371、摩擦轮373以及摩擦部374的连接方式相同,两个从动轮371的轴线通过主动轮361的轴线对称设置,进一步提高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使用安全性,用户在使用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时候,能够更加安全稳定的下降,避免用户在使用的时候造成恐慌。

与减速机构370配合的是:侧壁板355为两个环形的侧板,一个减速机构370的摩擦部374沿相应的摩擦轮373的径向方向运动的时候与一个侧板的内壁摩擦。则在制动的时候,两个减速机构370的摩擦部374都能够与侧板进行摩擦,进一步提高高层逃生缓降器300制动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使用安全性,达到更加平稳的下降的效果。

优选地,每个减速机构370的摩擦部374设置有两个,两个摩擦部374间隔设置并通过弹簧378连接。在摩擦轮373高速转动的时候,两个摩擦部374都朝向远离摩擦轮373的方向运动,如果摩擦轮373的转动速度过快,则摩擦部374的离心力则会过大,那么摩擦部374就会与侧壁板355紧密接触,从而容易发生抱死现象,而不能使摩擦部374与侧壁板355之间产生摩擦力,所以,在两个摩擦部374之间设置弹簧378,即两个摩擦部374之间设置两个弹簧378,每个弹簧378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摩擦部374,当摩擦部374与侧壁板355之间的接触过于紧密的时候,由于弹簧378的作用,会对摩擦部374产生拉力,将摩擦部374往回拉,保持摩擦部374与侧壁板355之间位于合适的位置,使其能够相互摩擦,达到制动的目的。

优选地,摩擦轮373的外轮面设置有两个安装槽377,一个摩擦块375分别设置于一个安装槽377内,通过安装槽377的设置,可以限制摩擦部374朝向主动轮361或盖板354的方向运动,使摩擦部374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下,只能朝向远离摩擦轮373的径向方向运动,与端盖353的侧壁板355的摩擦力更大,缓降效果更好,从而达到安全稳定的下降的目的。

更佳地,摩擦部374包括摩擦块375和摩擦片376,摩擦块375设置于安装槽377内并位于摩擦轮373外,摩擦片376设置于摩擦块375外并位于侧壁板355内。摩擦块375是金属摩擦块,摩擦片376为石棉摩擦片。金属摩擦块的重力较大,在摩擦轮373高速转动的情况下,摩擦块375的离心力更大,摩擦块375朝向远离摩擦轮373的方向运动的效果更好;而石棉摩擦片的设置,可以增大摩擦片376与侧壁板355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高层逃生缓降器300的下降平稳性,同时,石棉摩擦片有很好的耐高温效果,能够承受由于摩擦力产生的高温,增加摩擦片376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在每个摩擦部374的摩擦块375的两端均设置固定环379,弹簧37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摩擦块375的固定环379内,对弹簧378进行安装,也使两个摩擦块375之间的弹力分布更加均匀。本实施例中,摩擦片376和摩擦块375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也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能够将其结合在一起,并且方便拆卸和更换。

本实施例中,火灾用高层逃生背包100使用的材料均为防火材料,以便能够在火灾现场进行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