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主式气体灭火装置及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0974发布日期:2020-02-18 13:2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主式气体灭火装置及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领域,具体是一种自主式气体灭火装置及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气体灭火系统是指平时灭火剂以液体、液化气体或气体状态存贮于压力容器内,灭火时以气体(包括蒸汽、气雾)状态喷射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并能在防护区空间内形成一定的气体浓度,同时保持该灭火浓度达到规范规定的浸渍时间,实现扑灭该防护区的空间、立体火灾,主要用在不适于设置水灭火系统等其他灭火系统的环境中,比如计算机机房、重要的图书馆档案馆、移动通信基站、ups室、电池室、一般的柴油发电机房等。

目前技术中的灭火系统采用管网式结构形式,这就需要搭建大量的管道系统连通气体存储室和火灾保护区,搭建成本较高,同时为了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管道中始终存在着大量的灭火气体,这些气体最终不会被利用,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主式气体灭火装置及灭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主式气体灭火装置,包括底座、外壳、气瓶、气瓶固定架、压力阀、激光测距导航仪和旋转喷头;所述外壳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气瓶通过气瓶固定架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旋转喷头通过气管连接到气瓶上;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装置、无线载波定位装置和mcu微处理器;所述驱动装置和无线载波定位装置分别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压力阀为智能电磁压力阀,且压力阀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旋转喷头和气瓶之间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分为上下两个连接口,且上下两个连接口通过气密轴承连接,连接头上端通过高压软管连接旋转喷头;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灭火装置移动;所述激光测距导航仪和无线载波定位装置具有躲避障碍和室内定位的作用;所述压力阀具有控制气瓶开启和检测气体含量的作用;所述连接头具有防止软管打结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内还设有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采用锂电池方式供电,供电模块与驱动装置、通信模块、无线载波定位装置和激光测距导航仪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轮,驱动装置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与驱动轮连接;所述通信模块采用无线wifi通信模块,且通信模块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通信模块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到监控中心;所述无线载波定位装置采用localsense无线脉冲技术定位灭火装置在室内的位置,无线载波定位装置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外壳为钢板围成的圆筒状腔体,且外壳侧壁上设有充气阀;所述气瓶固定架固定在外壳上;所述充气阀固定在外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瓶为惰性气体压缩气瓶,气瓶内充满高压惰性气体,且气瓶上设有压力阀;所述压力阀上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通过螺纹连接到压力阀、充气阀和连接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喷头包括高压喷头、角度调节架、旋转调节架和旋转机构;所述高压喷头固定在角度调节架上,高压喷头通过高压软管连接到连接头上;所述角度调节架和旋转调节架通过铰链连接,且铰链轴连接有角度调节电机;所述角度调节电机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旋转调节架固定在旋转机构上,且旋转调节架上设有齿轮;所述旋转机构内设有微型旋转电机;所述微型旋转电机通过齿轮连接到旋转调节架上,且微型旋转电机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一种包括上述自主式气体灭火装置的自主式气体灭火系统,还包括火灾检测装置和监控中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火灾检测装置包括宽带红外传感器、近红外传感器、可见光传感器、360度全景摄像头、通信模块、mcu微处理器和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宽带红外传感器、近红外传感器、可见光传感器、360度全景摄像头、通信模块和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为火灾检测装置供电;所述宽带红外传感器通过a/d转换模块连接mcu微处理器,用于检测火灾情况;所述近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传感器风别通过a/d数模转换模块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检测虚假火警;所述360度全景摄像头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确定火源位置;所述mcu微处理器连接通信模块,并通过通信模块连接监控中心,用于工作人员掌握火灾情况;所述监控中心连接火警报警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灭火装置设为可自主移动式灭火装置,免除了大量的管道搭建,节约了建造成本,同时避免了管道内灭火气体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传感器和360度全景摄像头定位火源位置,同时通过定位导航装置定位灭火系统位置,火灾检测装置和灭火装置的协同工作使灭火系统更具精准化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自主式气体灭火装置工作图。

图2为自主式气体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主式气体灭火系统中火灾检测装置的工作图。

图4为自主式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底座,2-外壳,3-气瓶,4-气瓶固定架,5-三通管,51-充气阀,6-压力阀,7-连接头,8-激光测距导航仪,9-喷头,91-高压喷头,92-角度调节架,93-旋转调节架,94-旋转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自主式气体灭火装置,包括底座1、外壳2、气瓶3、气瓶固定架4、三通管5、压力阀6、连接头7、激光测距导航仪8和旋转喷头9;

所述底座1内设有驱动装置、通信模块、无线载波定位装置、mcu微处理器和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采用锂电池方式供电,供电模块与驱动装置、通信模块、无线载波定位装置和激光测距导航仪8电性连接,用于为气体灭火装置提供工作电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轮,驱动装置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与驱动轮连接;所述通信模块采用无线wifi通信模块,且通信模块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通信模块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到监控中心;所述无线载波定位装置采用localsense无线脉冲技术定位灭火装置在室内的位置,无线载波定位装置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所述外壳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外壳2为钢板围成的圆筒状腔体,且外壳2侧壁上设有充气阀51,外壳2内壁上设有气瓶固定架4;所述气瓶固定架4焊接在外壳2上;所述充气阀51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在外壳2上;

所述气瓶3为惰性气体压缩气瓶,气瓶3内充满高压惰性气体,且气瓶3上设有压力阀6;所述压力阀6为智能电磁压力阀,压力阀6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气瓶3内的气体压力;所述三通管5通过螺纹分别连接到压力阀6、充气阀51和连接头7上;所述连接头7分为上下两个连接口,且上下两个连接口通过气密轴承连接,使上下两个连接口可以互相旋转,连接头7上端通过高压软管连接旋转喷头9;所述旋转喷头9包括高压喷头91、角度调节架92、旋转调节架93和旋转机构94;所述高压喷头91固定在角度调节架92上,高压喷头91通过高压软管连接到连接头7上;所述角度调节架92和旋转调节架93通过铰链连接,且铰链轴连接有角度调节电机;所述角度调节电机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旋转调节架93固定在旋转机构94上,且旋转调节架93上设有齿轮;所述旋转机构94内设有微型旋转电机;所述微型旋转电机通过齿轮连接到旋转调节架93上,且微型旋转电机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灭火装置在室内移动;所述激光测距导航仪采用激光测量灭火装置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防止灭火装置碰撞障碍物,以达到躲避障碍物的目的;所述无线载波定位装置采用无线脉冲定位的方式识别灭火装置在室内的位置,从而有效的规划初始位置到火源的路径,达到快速到达现场的目的;当灭火装置到达现场后,mcu微处理器控制旋转喷头9指向火源,同时打开气瓶3上的压力阀6释放惰性气体,达到灭火的目的。

实施例2

一种自主式气体灭火系统,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自主式气体灭火装置及灭火系统,还包括火灾检测装置和监控中心;

所述火灾检测装置包括宽带红外传感器、近红外传感器、可见光传感器、360度全景摄像头、通信模块、mcu微处理器和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宽带红外传感器、近红外传感器、可见光传感器、360度全景摄像头、通信模块和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为火灾检测装置供电;所述宽带红外传感器通过a/d转换模块连接mcu微处理器,用于检测火灾情况;所述近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传感器风别通过a/d数模转换模块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检测虚假火警;所述360度全景摄像头与mcu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确定火源位置;所述mcu微处理器连接通信模块,并通过通信模块连接监控中心,用于工作人员掌握火灾情况,同时启动灭火装置灭火;

所述监控中心连接火警报警系统,工作人员通过火警报警系统联系消防机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