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5945发布日期:2020-07-17 16:0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火气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气囊,通过覆盖燃烧物表面达到灭火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生火灾时常用的灭火方法有用水浇,或者用泡沫灭火器等。使用水灭火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水源问题,对于高层建筑尤其突出,另外水会造成财物损失,火场面积大,温度高时,水还会被迅速蒸发,影响了灭火效果;此外,水灭火容易对现场的证据造成破坏,不利于事后追查起火点及对起火原因的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火气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灭火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用防火布制备而成的气囊,设置在气囊内部的气体发生装置;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主气体发生室、副气体发生室,在主气体发生室内填充有主气体发生剂,在副气体发生室内填充有副气体发生剂,在主气体发生室、副气体发生室之间设置有带阀门的通道,所述壳体上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囊包括空心框架和与框架相连接的囊体,空心框架与气体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在空心框架上设有气体散逸出口,且气体散逸的速度小于进气的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囊体有两层,且内层的尺寸大于外层,在两层囊体上错位设置有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可遥控控制的阀门。

进一步的:在气囊外侧设置有多个副气囊,副气囊与主气囊一体设置或粘接连接;副气囊为双层防火布制备而成,中间空腔与空心框架相连通,副气囊的内部与主气囊的内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中,通过气囊的膨胀覆盖起火房间,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泡沫或水来灭火所带来的二次损失,并提高了灭火效果,减少了浓烟的扩散。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低,可反复使用,容易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囊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气体发生装置部分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为气囊、2为空心框架、3为囊体、4为气体出口、5为气孔、6为气体发生装置、7为壳体、8为阀门、9为主气体发生室、10为副气体发生室、11为主气体发生剂、12为副气体发生剂、13为副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灭火气囊,包括用防火布制备而成的气囊1,设置在气囊内部的气体发生装置6;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壳体7,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主气体发生室9、副气体发生室10,在主气体发生室内填充有主气体发生剂11,在副气体发生室内填充有副气体发生剂12,在主气体发生室、副气体发生室之间设置有带阀门8的通道,所述壳体上设有气体出口4;所述气囊包括空心框架2和与框架相连接的囊体3,空心框架上设置有进气口21,与气体发生装置的气体出口4相连通,从而为空心框架充气,具体可通过套接或粘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的:在空心框架上设有朝向气囊内部的气体散逸出口,出口的尺寸较小,使整体气体散逸的速度小于空心框架进气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囊体有两层(可以只在囊体的部分需要通气的位置设置有双层,不必整体都是双层),两层之间间断粘接连接;且内层囊体的尺寸大于外层,在两层囊体上错位设置有气孔5;该结构可以使气体从外向内进入,而不会从内向外跑出;因为当空心框架支撑起来后,外层的囊体被拉紧,而内层还是松弛状态,外层的空气容易通过气孔进入两层之间的空腔进而进入到内部;而相反,内部如果压力大,会将松弛的内层吹贴到外层上,因气孔位置错位,两块贴紧的防火布会互相堵住气孔,从而防止了漏气。最终,实现了气体只能只外部进入到内部,而不能反应流出或溢出很少。

优选的:所述阀门为可遥控控制的阀门,带有自带电源和遥控器。

优选的:在气囊外侧设置有多个副气囊13,副气囊与主气囊一体设置或粘接连接;副气囊为双层防火布制备而成,中间所夹空腔与空心框架相连通,副气囊的囊袋内部与主气囊的内部相连通。当气囊内部充气足够时,会将副气囊顶起,如副气囊位于墙体位置,则没有变化,若其位于桌椅、床边时,可以方便的进入到床下等公位置,从而使本结构与房间中部分小面积的区域贴合性更好,灭火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所述灭火气囊,在存储状态时,可以压缩卷曲,占用体积小,在使用状态时,充气后成一近似正方体状,由框架和防火布围合而成。具体的,在使用时,将事先收好的灭火气囊投入到起火房间,然后气体发生装置产生大量气体,使原来收缩状态的气囊膨胀,并贴在起火房间的内壁,膨胀展开后,防火布制成的气囊被体挤压覆盖在起火的墙壁,天花板等处,使火快速熄灭,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该防火布可用高硅氧玻纤布制作,在气囊内壁涂刷耐高温胶,以保证气囊的密封效果;收起状态下,体积小,便于携带和布置,使用方便。在膨胀灭火时,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通过气体出口首先进入到气囊的空心框架中,空心框架由防火布缝制而成,内部为空腔或设置有空气筒,可在充气后膨起,从而利用空心框架的结构支撑起整个灭火气囊,使整个结构充气后迅速膨胀,具有膨胀速度快、需要气量小的优点,有利于快速起到贴合灭火的作用;空心框架上设有朝向内部的气体散逸出口,该出口为小口径孔,出气速度较慢,不会过度放气而导致影响整体框架的支撑功能,又能对灭火气囊内部进行一定的充气;通过双层带有错位孔的囊体(即防火布),使气体实现了从外向内的单向通过,利于本结构的膨起。气体发生装置中,通过控制遥控阀门的开启,使两个气体发生室相连通,也可以分别在两个发生室中设置控制阀,使其中的药液注入壳体内,从而使其中的药液相互混合并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所产生的气体通过反应室上的小孔排到壳体内并最终通过气体出口排出并进入空心框架内。所述药液为两种化合物,两者相接触会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其中,至少有一种为液体,从而使流动混合性好,如二者分别为碳酸氢钠和盐酸等。



技术特征:

1.一种灭火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用防火布制备而成的气囊,设置在气囊内部的气体发生装置;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主气体发生室、副气体发生室,在主气体发生室内填充有主气体发生剂,在副气体发生室内填充有副气体发生剂,在主气体发生室、副气体发生室之间设置有带阀门的通道,所述壳体上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囊包括空心框架和与框架相连接的囊体,空心框架与气体出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囊,其特征是:在空心框架上设有气体散逸出口,且气体散逸的速度小于进气的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囊,其特征是:所述囊体有两层,且内层的尺寸大于外层,在两层囊体上错位设置有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囊,其特征是:所述阀门为可遥控控制的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气囊,其特征是:在气囊外侧设置有多个副气囊,副气囊与主气囊一体设置或粘接连接;副气囊为双层防火布制备而成,中间空腔与空心框架相连通,副气囊的内部与主气囊的内部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火气囊,包括用防火布制备而成的气囊,设置在气囊内部的气体发生装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主气体发生室、副气体发生室,在主气体发生室内填充有主气体发生剂,在副气体发生室内填充有副气体发生剂,在主气体发生室、副气体发生室之间设置有带阀门的通道,所述壳体上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囊包括空心框架和与框架相连接的囊体,空心框架与气体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中,通过气囊的膨胀覆盖起火房间,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泡沫或水来灭火所带来的二次损失,并提高了灭火效果,减少了浓烟的扩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可反复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恒;赵宏斌;刘新征;张锋;王德新;马光;张江;李彦虓;刘治国;刘阳;刘鸿博;荣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荣杰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