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逃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7968发布日期:2020-08-25 19:1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高楼逃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楼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现有技术很难及时控制住,因此,逃生问题成为首要关键。

然而,目前大多数消防车的灭火高度在50米左右,100米左右的云梯消防车国内低于10辆,世界最高的云梯消防车也只有113米,而且展开后的消防车其100米左右高度的平台在微风下左右摇摆幅度在2米左右,对于消防员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灭火剂的喷射难度也非常大,及时扑灭火源更是难上加难,在云梯车高度不够的情形下,消防人员全副武装,从室内楼梯间登上着火楼层进行灭火,严重影响了救援行动的速度和效率,而受灾人员若从楼梯逃生,又极容易发生呼吸道灼伤和中毒。

基于以上,我们发明了高楼逃生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高楼逃生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胜任消防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高楼逃生系统包括:电动折叠楼梯(1)、u型支架(2)、铁链(3)、防火布(4)以及无人机本体(5)和救生网(6);分为逃生梯部分和救援无人机两部分。

参阅图1、图2,所述逃生梯部分包括:电动折叠楼梯(1)、u型支架(2)、铁链(3)、防火布(4);所述电动折叠楼梯(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窗口下方的墙体上,正常情况下处于折叠状态,在发生火灾时,可通过设置在窗户边上的开关使电动折叠楼梯(1)展开,完成疏散或逃生后还可通过此开关收回,其中,在每个楼梯上均设有u型支架(2),u型支架(2)上方设有防火布(4),防火布(4)上设有发光灯,便于在夜间救援时准确定位到逃生出口,u型支架(2)与防火布(4)均可以随楼梯的折叠而折叠起来,既保证了逃生人员的平稳通过,同时也避免了楼外火源的带来的伤害;所述铁链(3),上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窗口上方的墙体上,下端与电动折叠楼梯(1)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相连,用于楼梯展开时起牵引支撑作用。

参阅图3,所述救援无人机部分,引用专利申请号为:2019113157738的一种大载荷无人机的高空救援装置,实质为载人无人机,在机体上方设有救生网(6),用于承接逃生人员;在发生火灾时,人们可通过启动开关展开电动折叠楼梯(1),通过折叠楼梯行至尽头,落入救援无人机的救生网(6)中,由地面人员操控载有被困人员的无人机使其降落地面,完成逃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逃生梯部分,在不使用时,可作为普通的防盗窗使用,在发生危险时只需按下开关即可迅速启动作为逃生梯,在完成疏散或逃生后只要按下开关即可实现自动收拢,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架设和收拢方便快捷;本发明采用了救援无人机与逃生梯相配合的方式,可达到高层、超高层建筑或者是人员无法直接接近的高度,突破了消防救援高度上的限制,使得高楼逃生更加快速有效,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消防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高楼逃生系统工作状态下的轴侧投影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高楼逃生系统非工作状态下的轴侧投影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高楼逃生系统的救援无人机轴侧投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高楼逃生系统,包括电动折叠楼梯(1)、u型支架(2)、铁链(3)、防火布(4)以及无人机本体(5)和救生网(6);其中电动折叠楼梯(1)、u型支架(2)、铁链(3)、防火布(4)构成逃生梯部分;无人机本体(5)和救生网(6)构成救援无人机部分;以上两部分协调配合组成高楼逃生系统。

参阅图1、图3,电动折叠楼梯(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窗口下方的墙体上,正常情况下处于折叠状态,发生火灾时,可通过设置在窗户边上的开关使电动折叠楼梯(1)展开,由铁链(3)进行牵引支撑,其中,在每个楼梯上均设有u型支架(2),u型支架(2)上方设有防火布(4),防火布(4)上设有发光灯,便于在夜间救援时准确定位到逃生出口,在逃生梯展开完成后,被困人员通过窗口进入到逃生梯,缓慢步行至尽头,落入救援无人机的救生网(6)之中,由地面人员操控载有被困人员的无人机使其降落地面,完成逃生。

参阅图2,在完成疏散或逃生后还可通过此开关收回,u型支架(2)与防火布(4)均可以随楼梯的折叠而折叠起来,既保证了逃生人员的平稳通过,同时也避免了楼外火源的带来的伤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高楼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折叠楼梯(1)、u型支架(2)、铁链(3)、防火布(4)以及无人机本体(5)和救生网(6);所述以上均采用防火材料及结构;其中电动折叠楼梯(1)、u型支架(2)、铁链(3)、防火布(4)构成逃生梯部分;无人机本体(5)和救生网(6)构成救援无人机部分;以上两部分协调配合组成高楼逃生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系统的逃生梯部分,其特征在于:电动折叠楼梯(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窗口下方的墙体上,正常情况下处于折叠状态,在发生火灾时,可通过设置在窗户边上的开关使电动折叠楼梯(1)展开,完成疏散或逃生后还可通过此开关收回,其中,在每个楼梯上均设有u型支架(2),u型支架(2)上方设有防火布(4),u型支架(2)与防火布(4)均可以随楼梯的折叠而折叠起来;所述铁链(3),上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窗口上方的墙体上,下端与电动折叠楼梯(1)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相连,用于楼梯展开时起牵引支撑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系统的救援无人机部分,其特征在于:此装置引用专利申请号为:2019113157738的一种大载荷无人机的高空救援装置,实质为载人无人机,在机体上方设有救生网(6),用于承接逃生人员;在发生火灾时,人们可通过开关展开电动折叠楼梯(1),通过折叠楼梯行至尽头,落入救援无人机的救生网(6)中,由地面人员操控载有被困人员的无人机使其降落地面,完成逃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逃生梯与救援无人机相配合的高楼逃生系统,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包括电动折叠楼梯、U型支架、防火布、铁链、无人机、救生网;无人机与救生网构成救援无人机;电动折叠楼梯、U型支架、防火布、铁链构成逃生梯;电动折叠楼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窗口下方的墙体上,可通过设置在窗户边上的开关使折叠梯展开,完成疏散或逃生后还可收回,在每个楼梯上均设有U型支架,U型支架上方设有防火布,防火布上设有发光灯,便于在夜间救援时准确定位到逃生出口,U型支架与防火布均可以随楼梯的折叠而折叠起来;铁链上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窗口上方的墙体上,下端与折叠梯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相连,用于在折叠梯展开时起牵引支撑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宏;田昊;王鸿运;刘镇宁;王媛媛;张敏;王迪;李永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4.23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