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9472发布日期:2021-12-08 14:0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聚合物锂电池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锂电池加工完成后,为验证产品电池的质量性能及进一步疏通锂离子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的传输路径,提高电池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循环性能,需要对锂电池进行几次充放电,这一工序称为“分容”;
3.聚合物锂电池在分容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存在起火的可能性。现有的锂电池分容系统上没有对分容充放电过程中发生起火的电池进行灭火处理及起火爆炸的飞溅物进行防护处理。锂电池分容柜中因锂电池四周没有隔离防护,在电池起火后火势会蔓延到设备上,蔓延到其他锂电池及整个分容系统,并且爆炸起火产生的飞溅物会对操作人员产生伤害,安全隐患大;
4.申请号201922330477.7的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灭火袋设置于防护架上,该实用新型通过灭火带在分容充放电过程中起到对起火锂电池灭火、隔离防护的作用,防止火势蔓延,降低安全隐患,安装和操作方便;
5.但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电池整体的防护性不佳,同时其中的灭火袋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产生破裂进行灭火,这其中的时间差对外部人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6.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一种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包括主体底板、防护侧框和电路输送盒,电路输送盒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的一端,防护侧框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的联测,防护侧框的顶端固定开设有调节槽,防护侧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网,防护侧框的表面嵌入设置有第一防护网,防护侧框的内侧嵌入置有限位夹板,限位夹板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柱,防护侧框的顶部嵌入设置有防护顶框,防护顶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侧板,防护顶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火层,防护顶框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调节杆和传感器,调节杆的内端固定连接有锥形杆,防火层外侧设置有限位板,调节杆和锥形杆同时贯穿限位板设置。
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防护侧框沿主体底板的横向边缘位置横向突出设置,设置多组,且防护侧框整体呈倒向的“l”状设置,调节槽横向开设。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均设置为金属栅格网,对主体底板的两侧位置进行包围设置。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限位夹板整体横向设置,活动嵌入在防护侧框中,限位夹板整体呈横向的“l”状设置。
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弹簧柱尾端同时固定连接在防护侧框内侧。
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防护顶框主体顶端呈弧形凸起设置,调节侧板垂直设置,对应调节槽设置。
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防火层整体设置为塑胶膨胀层,内置有粉状灭火剂。
15.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传感器设置为稳定传感器,调节杆设置为电动伸缩杆,内置电池和控制元件,且同时和传感器电性连接。
1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锥形杆同时分布在防火层的四周。
17.有益效果:
18.该种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通过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有效的减小电池火势的蔓延,作为隔离防护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护性。
19.该种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通过限位夹板和弹簧柱,从而对电池的外侧位置进行夹紧固定。
20.该种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电池出现火源的时候,传感器检测到温度,配合调节杆配套设置的控制元件从而控制调节杆伸出,通过前端的锥形杆刺破防火层,防火层中的灭火剂喷出,从而从顶部位置对电池进行覆盖,熄灭火源。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顶框连接结构剖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24.图1

3中:主体底板1、防护侧框2、第一防护网3、第二防护网4、调节槽5、电路输送盒6、防护顶框7、防火层8、调节侧板9、限位板10、调节杆11、锥形杆12、传感器13、限位夹板14、弹簧柱15。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包括主体底板1、防护侧框2和电路输送盒6,电路输送盒6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1的一端,防护侧框2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1的联测,防护侧框2的顶端固定开设有调节槽5,防护侧框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网4,防护侧框2的表面嵌入设置有第一防护网3,防护侧框2的内侧嵌入置有限位夹板14,限位夹板14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柱15,防护侧框2的顶部嵌入设置有防护顶框7,防护顶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侧板9,防护顶框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火层8,防护顶框7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调节杆11和传感器13,调节杆11的内端固定连接有锥形杆12,防火层8外侧设置有限位板10,调节杆11和锥形杆12同时贯穿限位板10设置。
27.其中,防护侧框2沿主体底板1的横向边缘位置横向突出设置,设置多组,且防护侧框2整体呈倒向的“l”状设置。
28.其中,调节槽5横向开设,通过防护侧框2和顶部的调节槽5,从而便于防护顶框7和防护侧框2进行对接安装。
29.其中,第一防护网3和第二防护网4均设置为金属栅格网,对主体底板1的两侧位置进行包围设置,通过第一防护网3和第二防护网4有效的减小电池火势的蔓延,作为隔离防
护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护性。
30.其中,限位夹板14整体横向设置,活动嵌入在防护侧框2中,限位夹板14整体呈横向的“l”状设置。
31.其中,弹簧柱15尾端同时固定连接在防护侧框2内侧,通过限位夹板14和弹簧柱15,从而对电池的外侧位置进行夹紧固定。
32.其中,防护顶框7主体顶端呈弧形凸起设置,调节侧板9垂直设置,对应调节槽5设置,通过调节侧板9,和调节槽5对接从而便于防护顶框7的安装。
33.其中,防火层8整体设置为塑胶膨胀层,内置有粉状灭火剂。
34.其中,传感器13设置为稳定传感器,调节杆11设置为电动伸缩杆,内置电池和控制元件,且同时和传感器13电性连接。
35.其中,锥形杆12同时分布在防火层8的四周,电池出现火源的时候,传感器13检测到温度,配合调节杆11配套设置的控制元件从而控制调节杆11伸出,带动前端的锥形杆12刺破防火层8,防火层8中的灭火剂喷出,从而从顶部位置对电池进行覆盖,熄灭火源。
36.工作原理:
37.将电池放置在主体底板1上进行充电的时候,在弹簧柱15和限位夹板14的作用下,从电池的侧面位置对电池进行夹紧固定,之后使用人员将防护顶框7通过对部的调节侧板9和防护侧框2进行对接安装,此时整个装置对电池进行包围,在电池出现自燃或者出现火源的时候,传感器13检测到温度,这时控制元件控制调节杆11伸出,带动锥形杆12刺破防火层8,从而使得防火层8内部的灭火剂喷出,熄灭火源。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包括主体底板(1)、防护侧框(2)和电路输送盒(6),电路输送盒(6)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1)的一端,防护侧框(2)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1)的联测,其特征在于:防护侧框(2)的顶端固定开设有调节槽(5),防护侧框(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网(4),防护侧框(2)的表面嵌入设置有第一防护网(3),防护侧框(2)的内侧嵌入置有限位夹板(14),限位夹板(14)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柱(15),防护侧框(2)的顶部嵌入设置有防护顶框(7),防护顶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侧板(9),防护顶框(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火层(8),防护顶框(7)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调节杆(11)和传感器(13),调节杆(11)的内端固定连接有锥形杆(12),防火层(8)外侧设置有限位板(10),调节杆(11)和锥形杆(12)同时贯穿限位板(10)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侧框(2)沿主体底板(1)的横向边缘位置横向突出设置,设置多组,且防护侧框(2)整体呈倒向的“l”状设置,调节槽(5)横向开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网(3)和第二防护网(4)均设置为金属栅格网,对主体底板(1)的两侧位置进行包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夹板(14)整体横向设置,活动嵌入在防护侧框(2)中,限位夹板(14)整体呈横向的“l”状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15)尾端同时固定连接在防护侧框(2)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顶框(7)主体顶端呈弧形凸起设置,调节侧板(9)垂直设置,对应调节槽(5)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8)整体设置为塑胶膨胀层,内置有粉状灭火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3)设置为稳定传感器,调节杆(11)设置为电动伸缩杆,内置电池和控制元件,且同时和传感器(13)电性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杆(12)同时分布在防火层(8)的四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多级防火结构,包括主体底板、防护侧框和电路输送盒,电路输送盒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的一端,防护侧框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的联测,防护侧框的顶端固定开设有调节槽,防护侧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网,防护侧框的表面嵌入设置有第一防护网,防护侧框的内侧嵌入置有限位夹板,限位夹板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柱。通过防护侧框和顶部的调节槽,从而便于防护顶框和防护侧框进行对接安装,通过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有效的减小电池火势的蔓延,作为隔离防护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护性,通过限位夹板和弹簧柱,从而对电池的外侧位置进行夹紧固定,通过调节侧板,和调节槽对接从而便于防护顶框的安装。节槽对接从而便于防护顶框的安装。节槽对接从而便于防护顶框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高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中子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2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