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纱缝合的多层造纸用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75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纱缝合的多层造纸用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尤其涉及多层织物在造纸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传统长网造纸机造纸工艺中,要将一种纤维素纤维的水浆或者悬浮物(俗称纸浆)送入一个环形带上行段的顶面上,该环形带是用金属丝和/或合成材料织造而成的,并在两个或更多的滚筒之间运行。这种环形带通常被称作“成型织物”,它带有一个位于该织物上行段上表面的造纸表面,该表面起到一种过滤器的作用,使纤维素纤维从以水为介质的纸浆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一种湿纸网。在重力或织物上行段下表面处(即所谓的“机器侧”)的真空的作用下,水分穿过被称作排水孔的成型织物的孔眼而被排出。
在脱离成型区之后,纸幅被传送到造纸机的压榨区,在此它穿过由一对或多对压辊组成的辊隙,所述的压辊被另一条织物所覆盖,该织物通常被称作“压制毡”。压辊的压力将多余的水分从纸网中排出;通常在压制毡中设置一种“棉胎”层,用来强化排水。然后将纸送入一个干燥部,以便进一步去除水分。干燥之后,纸网便可以进入下一步处理并进行包装。
一般说来,造纸机用的织物被制成一种环形带,它是运用两种基本织造技术中的一种制造出来的。在第一种技术中,运用一种平纹织造技术织出一种平纹织物,再运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方法将其端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环形带,例如可以将其端部拆散,然后再将其重新织造成一体(通常称之为拼接),也可以将其缝制在一块可以进行针缝的折翼上或者将一块特殊的折翼折片缝制在其一端,然后将它们重新织造成可以进行针缝的环形带。许多自动结合机可以获得,其对于某些织物至少在结合过程的一部分中能够被用于自动操作。对于一种造纸机用平纹织物来说,其经纱是沿机器方向延伸的,而纬纱则是沿垂直于机器的方向延伸的。
在第二种技术中,采用一种环形织造工艺将织物直接织造成一种环形带的形式。在该环形织造工艺中,经纱是沿着垂直于机器方向延伸的,而纬纱则沿着机器方向延伸。上述的两种方法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方法,在此所述的“环形带”是指用上述的任何一种方法制成的带。
有效的形成纸幅和纤维的支承是在造纸过程中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尤其是对于造纸机的成型部而言更是如此,初始的湿纸网是在此形成的。另外,成型织物当其在造纸机上高速运转时应当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并具有高渗透性,当其被输送到造纸机的压榨时以减少纸网中所保留的水分。在薄纸和精细纸张的应用(也就是用于优质印刷、复写墨印刷、香烟、电容器等等的纸张)中造纸表面包括很细的机织物或金属丝网孔结构。
典型地,例如在薄纸和精细纸张中应用的精细的机织物包括至少一些沿着机器方向或垂直机器方向的直径相对较小的纱线。遗憾的是,然而,这样的纱线比较脆弱,导致织物使用寿命的缩短。而且,较细纱线的使用能够反过来影响织物的机械稳定性(尤其是纬斜阻力、收缩倾向和硬挺性),这可能消极的影响织物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为了解决这些与精细织物有关的问题,人们开发出一些多层成型织物,它们的纸成型表面具有精细的纱线网,以利于纸的成型,而在其与机器相接触的一侧则为粗糙的纱线网,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耐用性。例如,织物由使用一组沿机器方向的纱线和两组垂直于机器方向的纱线交织而构成,形成的织物在纸成型表面具有精细的纱线网,而在其与机器相接触的一侧则为更耐用的纱线网。这些织物形成一类通常被称为“双层”织物的一部分。类似的,织物由包括两组沿机器方向的纱线和两组垂直于机器方向的纱线构成,其形成在纸成型表面具有精细的网,而在其与机器相接触的一侧则为隔离的较粗的网。这些织物是一类通常被称为“三层”织物的一部分,其中的两个织物层通常由分离的缝合纱束缚在一起。然而,它们也可能通过使用来自一组或多组垂直于机器方向和沿机器方向的底层和顶层纱线中的纱线束缚在一起。由于与单层织物相比双层和三层织物包括附加的一组纱线,与单层织物相比这些织物通常有一个更高的“厚度”(也就是说他们更厚)。Thompson的US4423755中公开了所述双层织物,Osterberg的US4501303、Vohringer的US5152326、Ward的US5437315和US5967195中公开了所述三层织物。经纱-缝合多层织物是现有技术。这种织物的例子在Vohringer的US5152326、Johnson的US6202705B1和PCT专利号WO02/00996A1中公开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经纱-缝合的多层造纸用织物其使用织造组织具有下述的一个或多个优点良好的滤水,增强的结合力,减少的制造时间,在造纸表面增加的纬纱密度(由此改善纤维支撑)以及增加的织物模数。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在某些毡制品和干燥器的应用中也有优势,但是本发明的织物尤其适用于造纸用织物。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集中在经纱-缝合三层造纸用织物上。在一个这样的实施例中,经纱-缝合三层织物有一组来自第一经轴织造的顶层经纱,其与一组顶层纬纱交织,以及一组来自第二经轴的底层经纱,其与一组底层纬纱交织。织物还包括一组来自第三经轴的缝合经纱,其与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和与底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交织以将织物顶层和织物底层结合在一起。缝合经纱可以被作为缝合经纱对织造这样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织物顶层中织造,对中的第二经纱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面这样每对中两根缝合经纱一起完成织物顶层的织造。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经纱缝合织物是一个多层造纸用织物,其有一组底层经纱,一组底层纬纱,一组顶层纬纱和一组缝合经纱对。底层经纱与底层纬纱交织。缝合经纱既与底层纬纱交织也与顶层纬纱交织,在织造位置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织物顶层织造,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方以与一根或多个底层纬纱交织以将织物顶层和织物底层结合在一起。在这个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缝合经纱对,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可以在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的一侧织造,而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可以在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的另一侧织造。这个实施例中的织物可以还包括一组在织物顶层与顶层纬纱交织的顶层经纱。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中,造纸用织物可以包括主要堆积在底层经纱上方的缝合经纱对。缝合经纱和/或顶层经纱的直径可以比底层经纱小。顶层纬纱的直径可以比底层纬纱小。造纸表面可以以平纹的织物组织织造。机器侧的表面可以在织物的每个循环单元中被织造,每根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以及与其直接相邻的底层经纱的下方通过。缝合经纱也可以被织造以致于它在纱线在底层纬纱的下方通过的位置处与底层经纱结合以致形成机器侧经纱方向并排的关节。在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方之前缝合经纱在顶层纬纱的上方通过,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有比其它顶层纬纱更大的直径和/或更高的模数。另外,实施例中包括缝合经纱对,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每对中的两根缝合经纱在不同数目的顶层纬纱的上方交叉。每个缝合经纱对中的两根纱线也可以倾向于相互吸引。
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包括生产经纱缝合的三层织物的方法和使用这里所描述的三层造纸用织物造纸的方法。


图1是本发明的20个综框形成的三层织物的实施例的织物顶层的顶视图;图2是图1的三层织物的织物底层的顶视图;图3A-3E是沿图1的线3A-3A到3E-3E的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的25个综框形成的三层织物的实施例的织物顶层的顶视图;图5是图4的三层织物的织物底层的顶视图;图6A-6E是沿图4的线6A-6A到6E-6E的剖面图;图7是是本发明的25个综框形成的三层织物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织物顶层的顶视图;图8是图7的三层织物的织物底层的顶视图;图9A-9E是沿图7的线9A-9A到9E-9E的剖面图;以及图10A-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构建的织物中所选择的经纱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在下面作详细的描述,其中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被示出。本发明可能被具体表达为许多种不同的形式,但不应解释为对这里举例的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的限定;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以完全和彻底的公开,并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的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一些成分的尺寸被夸大。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集中于“真正的”经纱缝合三层造纸用织物,其中包括只在织物的顶层织造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以及只在织物的底层织造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这些织物也包括既在织物的顶层也在织物的底层编制的用来将两层结合在一起的缝合经纱。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在造纸表面的组织中,缝合经纱作为成对的两根缝合经纱被一起提供代替相当的一根单独的经纱。这些经纱被织造以至于当一对中的一根经纱在织物的顶层被织造以致在造纸表面完成织造组织时,一对中的第二根经纱在造纸表面的下面织造。在整个织物上,每一对中的经纱相互交换这些位置。至少对中的一根经纱在一点或多个点下降使得织物的顶层和底层结合在一起。这里,这些纱线对被称为“缝合经纱对”。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真正的”经纱缝合三层造纸用织物由三个分离的经轴被织造。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认同的,在使用平纹织造工艺生产造纸用织物中,经纱由一个或多个经线轴(或“经轴”)被喂入织机,纬线或“纬纱”被织机一根接一根的“投出”以至于它们相对于经纱以所希望的上/下组织织造成织物。每个经轴上的经纱张力可以被独立控制,每个经轴上纱线的类型(例如纱线尺寸、模数、纤维类型等等)可能不同。本发明的通过由三个分离的经轴织造经纱缝合织物,至少两个明显的优点能够产生。
第一点,通过使用三个分离的的经轴,,有可能使得用于(1)顶层的经纱、(2)底层的经纱和(3)缝合经纱的尺寸和/或类型不同。这是有好处的,因为织造顶层所需要的经纱与底层是不同的。例如,在很多应用中,有可能需要在织物的底层使用更粗更结实的经纱以提供良好的抗拉伸性和稳定性。相反,在造纸表面细的经纱经常被选择以便于提供高度均匀的表面而提供高度的纤维支撑以呈现良好的排水性。缝合经纱有各自独特的需要。通过使用三个分离的经轴,织物设计者能够最优化用于在织物的不同部分织造的经纱的类型和尺寸。第二,用于顶层、底层和缝合经纱的分离的经轴的使用也允许在每个类型的经纱上单独的张力控制。这种张力控制能够被用于增加造纸表面的均匀,由于张力的变化能够影响造纸表面上的各个类型纱线的卷曲程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多层经纱缝合造纸用织物被提供包括主要堆积在底层经纱上方的缝合经纱对。本发明的这方面参照附图10A-10C被最好的说明,其是有代表性的织物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织物中的经纱的结构。
如图10A所示,用作说明的织物样本包括四根底层经纱50-53,其专用于织造织物的底层。织物还包括两根顶层经纱10-11,其专用于织造织物的顶层。四根缝合经纱20、21、25、26被进一步提供织造织物的顶层和底层。参照附图10A,所有的缝合经纱与织物顶层相邻被织造。如图中所示,缝合经纱作为缝合经纱对20、25和21、26被提供。如图10A所示,缝合经纱对20、25主要在底层经纱51的上方堆积,缝合经纱对22、26主要在底层经纱53的上方堆积。
图10B是与图10A中相同织物的另一个横截面图。在图10B中,两根缝合经纱25、21在织物底层中被织造,而与它们成对的经纱(经纱20和26)在织物的顶层中被织造。图10C是同一织物的第三个横截面图。在图10C中,每个缝合纱线对20、25和21、26中的纱线相互交换位置以使得纱线25、21在织物的顶层中被织造,纱线20、26在织物的底层中被织造。
如上面所讨论的,每个缝合经纱对20、25和21、26“主要堆积”在底层经纱(纱线51和53)的上方。“主要堆积”意思是指包含每对的缝合经纱,至少位于在造纸表面中织造的位置,通常位于与位于公开区域的落入两根相邻的底层经纱之间的纱线相对的一根底层经纱的上方。通过织造包含这样的堆积的缝合纱线对的织物,有可能改善织物的直接排水性。可以被理解的是,包含缝合经纱对的缝合经纱不应堆积在底层经纱上方的所有位置。这在图10B和10C中能够很好的被看到,其示出缝合经纱在哪些位置与底层纬纱交织,缝合经纱将沿着与在它们上方堆积的纱线相对的底层经纱织造。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织物可能包含缝合经纱对,其被织造以使得每对中的两根纱线在底层经纱的相对侧与纬纱交织。本发明的这个特征在图10B和10C中被说明。如图10B中所示,当在织物的底层织造时,缝合经纱25在底层经纱51的右侧织造。然而,如图10C中所示,与缝合经纱25成对的缝合经纱20,当在织物的底层织造时,在底层经纱51的左侧织造。这样的构造有助于在在一根底层经纱的上方堆积缝合经纱对以改善直接排水性。这样的构造也便于缝合经纱于底层经纱——其通常更粗、更结实——在来自机器侧的经纱方向的两根纱线的关节位置处结合。如下面所讨论的,纱线的这种结合有助于保护较细的缝合经纱免于磨损。
本发明的经纱缝合三层织物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3中被举例说明,被指定为100。图1描述了三层织物100的织物顶层102的顶视图(也就是造纸面的视图),而图2描述了织物100的织物底层104的顶视图(也就是织物100去除织物顶层102后的视图)。图3A-3E描述了图1-2中描述的经纱110、150、120、151、124的路径。图1-3的三层织物在20个综框上被织造。如图1-3中所示,织物的一个单独的循环包含20根经纱(纱线110-113,120-127,150-157)和24根纬纱(纱线130-145,160-167)。而图1和2只示出了织物的一个单独循环单元,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欣赏在商业应用中,图1和2中所示的循环单元将在经纱方向和纬纱方向上循环很多次以形成一幅大的适用于造纸机器的织物。
如图1中所看到的,织物顶层102的循环单元包含一组顶层经纱110-113和一组顶层纬纱130-145,它们交织在一起。织物顶层102还包含一组四个缝合经纱对120、124,121、125,122、126,123、127,它们也与纬纱130-145交织。如图1中所示,一个缝合经纱对,例如缝合经纱对120、124在每对相邻的顶层经纱之间被提供,例如纱线110-111。每个缝合经纱对(例如对120、124)被织造这样当对中的一根纱线(例如纱线120)在织物顶层102中织造以在织物顶层102中“完成织造”组织,另外一根缝合经纱(例如纱线124)下降进入织物底层104以使得织物顶层102和织物底层104结合在一起。以这种方式,缝合经纱对120、124,121、125,122、126,123、127都完成织物顶层102的织造,并服务使得织物顶层102和织物底层104结合在一起。
如图1中所示,纱线包含一组顶层纬纱130-145与一组顶层经纱110-113交织,以及缝合经纱对120、124,121、125,122、126,123、127(每对在造纸表面织造与一根单独的纱线相当)以1*1或“平纹”组织,意思是顶层纬纱130-145中的每一根选择的在经纱的下方通过,接着在下一根经纱的上方通过,这些点织造成造纸表面。例如,顶层纬纱130在顶层经纱110的下方通过,缝合经纱120的上方,顶层经纱111的下方,缝合经纱121的上方,顶层经纱112的下方,缝合经纱126的上方,顶层经纱113的下方,缝合经纱127的上方。其它的顶层纬纱131-145按照同样的“一上/一下”组织,虽然这个组织对于相邻的顶层纬纱130-145来说偏差一根经纱。
现在参照图2,织物100的织物底层104的顶面的一个循环单元被示出。循环单元包含一组底层经纱150-157,其与一组底层纬纱160-167交织。循环单元还包含上面所描述的缝合经纱对120、124,121、125,122、126,123、127。如图2所示,缝合经纱对120、124,121、125,122、126,123、127各自主要堆积在底层经纱151、153、155、157的上方。然而,在邻近的区域位置缝合经纱中的一根(例如纱线120)与一根底层纬纱(例如纱线165)交织,缝合经纱120弯曲以至于纱线120与底层纬纱165交织,相邻底层经纱151的缝合经纱120待在上方。以这种方式,在机器侧的织物表面上并排经纱方向的关节通过底层经纱151和缝合经纱120形成。
如图2所示,底层纬纱160-167可能使用直径相对大的纱线构造,其适于维持在使用织物100过程当中由织物100机器侧的表面和造纸机器之间的摩擦导致的磨损。如也能在图2中所看到的,织物的织造组织在机器侧表面提供相对长的纬“浮纱”,意思是,从图2的观察点,纬纱通过或“浮纱”在大量相邻的经纱下方以至于更粗的、更结实的底层纬纱160-167,相对于经纱150-157、120-127,首先与造纸机相接触。底层经纱150-157也可能使用直径比用于缝合经纱120-127和顶层经纱110-113的纱线更大的纱线构造。
如上面所记录的,图1和2中所描述的织物,织物顶层102(图1中所示)和织物底层104(图2中所示)通过缝合经纱对120、124,121、125,122、126,123、127结合在一起。图1中,只有缝合经纱线120-127的那些与织物顶层102织造的部分被描述。图2中,只有缝合经纱线120-127的那些与织物底层104织造的部分被描述。
图3A-3E描述了织物100的经纱110、150、120、151、124各自的的经纱路经(织物的一个循环)。如图3A中所示,顶层经纱110以“一上/一下”的组织与顶层纬纱130-145一起被织造。顶层经纱110不与底层经纱160-167中的任何纱线交织。顶层经纱111-113以与顶层经纱110相同的组织与顶层纬纱130-145一起被织造,顶层经纱111-113同样也不与织物底层织造。
如图3B中所示,底层经纱150以“三上/一下三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160-167一起被织造。特别地,在织物的每个循环单元中,底层经纱150在底层纬纱160的下方通过,在底层纬纱161-163的上方,在底层纬纱164的下方,在底层纬纱165-167的上方。底层经纱154按照与经纱150同样的组织,以及底层经纱152、156按照相似的“三上/一下三上/一下”的织造组织,虽然与底层经纱150和154的组织相比,这种组织偏差两根底层纬纱160-167。
图3C描述了缝合经纱120的路径。如图3C所示,缝合经纱120以“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九下/一上”的组织与顶层纬纱130-145织造,并以“七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160-167织造。缝合经纱121-123以与缝合经纱120相同的组织与顶层纬纱130-145和底层纬纱160-167织造,除了每根缝合经纱120-123相对与其相邻的缝合经纱120-123偏置两根底层纬纱(因此四根顶层纬纱)之外。
如图3D中所示,底层经纱151以“三上/一下三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160-167被织造。特别地,在织物的每个循环单元中,底层经纱151在底层纬纱160的上方通过,在底层纬纱161的下方,在底层纬纱162-164的上方,在底层纬纱165的下方,在底层纬纱166-167的上方。底层经纱155按照与经纱151同样的组织,以及底层经纱153、157按照相似的“三上/一下三上/一下”的织造组织,虽然与底层经纱151和155的组织相比,这种组织偏置两根底层纬纱160-167。
图3E描述了缝合经纱124的路径。如图3E中所示,缝合经纱124以“九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的组织与顶层纬纱130-145一起被织造,并以“七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160-167织造。缝合经纱125-127以与缝合经纱124相同的组织与顶层纬纱130-145和底层纬纱160-167织造,除了每根缝合经纱124-127相对与其相邻的缝合经纱124-127偏置两根底层纬纱(因此四根顶层纬纱)之外。
图1-3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有40%的经纱(也就是织物的每个循环中20根经纱中的8根)既与织物顶层102织造也与织物底层104织造。这种结构的结果,与WO02/00996A1(其中所有的经纱既与织物顶层也与织物底层缝合)中所描述地织物相比,在经纱方向改善的纱线的“分层”可能被得到。织物100堆叠的经纱排列能够提供直接的排水性——很多造纸应用中所希望的织物特征——当水到达织物顶层102的顶部表面是遇到纱线之间相对大的排水孔直接到达织物底层104的底部。另外,通过在织物顶层和底层102、104中少于100%经纱的织造,有可能减少织物内的纱线数量,因此提供一种与相当的100%经纱配置作为缝合纱线形成的织物相比有增强的渗透性和更高的空隙容积的织物。在大量的造纸应用中这些特征也是被希望的。
如图2中也能看到的,在缝合经纱在底层纬纱下方通过的位置,底层经纱150-157中的一根与缝合经纱120-127中的每一根集合或“结合”以在机器侧的表面形成关节。从而,例如,底层经纱151在底层纬纱165的附近与缝合经纱120结合,并在底层纬纱161的附近与缝合经纱124结合。通常,当两根相邻的纱线以这种方式“结合”时,在织造中纱线集合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成对”的提到这两根纱线。然而,为了避免混淆在这里参考“缝合经纱对”被给处,词“结合”被用作描述两根纱现在织造中集合的位置。
结合排列发生在底层经纱151、153、155、157和缝合经纱120-127之间,在某些织物中有多个有益的效果。第一,由于直径较细的纱线通常被选择用于造纸表面的织造,很多织物中底层经纱150-157使用比用于顶层经纱110-113或缝合经纱120-127更粗、更结实的纱线来织造。从而,通过缝合经纱120-127与底层经纱151、153、155、157在缝合经纱120-127在机器侧表面形成关节的位置结合,缝合经纱通过它们结合的更粗的底层经纱部分的受到保护免于磨损。这有助于延长织物的寿命,作为多层织物与造纸机相接触的缝合纱线受磨损的潜在的断裂点。另外,有两根经纱在经纱通过底层纬纱下方的位置结合以在机器侧的表面形成关节潜在的增加底层纬纱在那个位置向上的力。这个增强的向上的力有助于“隐藏”在机器侧表面的经纱关节向上进入织物底层104中,其还有助于减少在底层经纱151、153、155、157和缝合经纱120-127上机器导致的磨损。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另一种织物200的构造在图4-6中被说明。图4描述了三层织物200的织物顶层202的顶视图(也就是造纸表面的视图),而图5描述了织物200的织物底层204的顶视图(也就是织物200去除织物顶层202后的视图)。图6A-6E描述了图4-5中描述的经纱210、250、220、251、225的路径。图4-6的三层织物200在25个综框上被织造。如图4-6中所示,织物的一个单独的循环包含25根经纱(纱线210-214,220-229,250-259)和30根纬纱(纱线230-249,260-269)。而图4和5只示出了织物的一个单独循环单元,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欣赏在商业应用中,图4和5中所示的循环单元将在经纱方向和纬纱方向上循环很多次以形成一幅大的适用于造纸机器的织物。
如图4中所看到的,织物顶层202的循环单元包含一组顶层经纱210-214和一组顶层纬纱230-249,它们交织在一起。织物顶层还包含一组缝合经纱对220、225,221、226,222、227,223、228,224、229,它们也与纬纱230-249交织。如图4中所示,一个缝合经纱对,例如缝合经纱对220、225在每对相邻的顶层经纱之间被提供,例如纱线210-211。每个缝合经纱对(例如对220、225)被织造这样当对中的一根纱线(例如纱线220)在织物顶层202中织造以在织物顶层202中“完成织造”组织,另外一根缝合经纱(例如纱线225)下降进入织物底层204以使得织物顶层202和织物底层204结合在一起。以这种方式,缝合经纱对220、225,221、226,222、227,223、228,224、229都完成织物顶层202的织造,并服务使得织物顶层202和织物底层204结合在一起。
如图4中所示,纱线包含一组顶层纬纱130-145与一组顶层经纱210-214以及缝合经纱对220、225,221、226,222、227,223、228,224、229在造纸表面以平纹组织交织。例如,顶层纬纱230在顶层经纱210的下方通过,缝合经纱225的上方,顶层经纱211的下方,缝合经纱221的上方,顶层经纱212的下方,缝合经纱222的上方,顶层经纱213的下方,缝合经纱223的上方,顶层经纱214的下方以及缝合经纱225的上方。其它的顶层纬纱231-249按照同样的“一上/一下”组织,虽然这个组织对于相邻顶层纬纱230-249来说偏置一根经纱。
现在参照图5,织物200的织物底层204的顶面的一个循环单元被示出。循环单元包含一组底层经纱250-259,其与一组底层纬纱260-269交织。循环单元还包含上面所描述的缝合经纱对220、225,221、226,222、227,223、228,224、229。如图5所示,缝合经纱对220、225,221、226,222、227,223、228,224、229各自主要堆积在底层经纱251、253、255、257、259的上方。然而,在邻近的区域位置缝合经纱中的一根(例如纱线220)与一根底层纬纱(例如纱线263)交织,缝合经纱220弯曲以至于纱线220与与底层经纱251相邻的底层纬纱263交织,否则缝合经纱220从其上方通过。以这种方式,在机器侧的织物表面上并排经纱方向的关节通过底层经纱251和缝合经纱220形成。
如图5所示,底层纬纱260-267可能使用直径相对大的纱线构造,其适于维持在使用织物200过程当中由织物200机器侧的表面和造纸机器之间的摩擦导致的磨损。如也能在图5中所看到的,织物200的织造组织在机器侧表面提供相对长的纬“浮纱”。
如上面所记录的,图4和5中所描述的织物,织物顶层202(图4中所示)和织物底层204(图5中所示)通过缝合经纱对220、225,221、226,222、227,223、228,224、229结合在一起。图4中,只有缝合经纱线220-229的那些与织物顶层202织造的部分被描述。图5中,只有缝合经纱线220-229的那些与织物底层204织造的部分被描述。
图6A-6E描述了织物200的经纱210、250、220、251、224各自的经纱路经(织物的一个循环)。如图6A中所示,顶层经纱210以“一上/一下”的组织与顶层纬纱230-249一起被织造。顶层经纱210不与织物底层204织造。顶层经纱211-214以与顶层经纱210相同的组织与顶层纬纱230-249一起被织造,顶层经纱211-214同样也不与织物底层织造。
如图6B中所示,底层经纱250以“四上/一下四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260-267一起被织造。特别地,在织物的每个循环单元中,底层经纱250在底层纬纱260的下方通过,在底层纬纱261-264的上方,在底层纬纱265的下方,在底层纬纱266-269的上方。底层经纱252、254、256、258按照相同的“四上/一下四上/一下”的组织,虽然这种组织相对于与其相邻的底层经纱250、252、254、256、258偏置一根底层纬纱260-269。
图6C描述了缝合经纱220的路径。如图6C所示,缝合经纱220以“十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的组织与顶层纬纱230-249织造,并以“九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260-269织造。缝合经纱221-224以与缝合经纱220相同的组织与顶层纬纱230-249和底层纬纱260-269织造,除了每根缝合经纱220-224相对与其相邻的缝合经纱220-224偏置一根底层纬纱(以及因此的两根顶层纬纱)之外。
如图6D中所示,底层经纱251以“四上/一下四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260-269被织造。特别地,底层经纱251在底层纬纱260-262的上方通过,在底层纬纱263的下方,在底层纬纱264-267的上方,在底层纬纱268的下方和在底层纬纱269的上方。底层经纱253、255、257、259按照相同的“四上/一下四上/一下”的组织,虽然这种组织对于相邻的底层经纱251、253、255、257、259来说偏置一根底层纬纱260-269。
图6E描述了缝合经纱225的路径。如图6E中所示,缝合经纱225以“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下/一上/十下”的组织与顶层纬纱230-249一起被织造,并以“九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260-269织造。缝合经纱226-229以与缝合经纱225相同的组织与顶层纬纱230-249和底层纬纱260-269织造,除了每根缝合经纱225-229相对与其相邻的缝合经纱225-229偏置一根底层纬纱(因此两根顶层纬纱)之外。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另一种织物300的构造在图7-9中被说明。图7描述了三层织物300的织物顶层302的顶视图(也就是造纸表面的视图),而图8描述了织物300的织物底层304的顶视图(也就是织物300去除织物顶层302后的视图)。图9A-9E描述了图7-8中描述的经纱310、350、320、351、325的路径。图7-9的三层织物300在25个综框上被织造,在顶层纬纱和底层纬纱之间有一对一的“纬纱”比率(与上面所描述的织物100和200中二对一的纬纱比率相对)。如图7-9中所示,织物的一个单独的循环包含25根经纱(纱线310-314,320-329,350-359)和20根纬纱(纱线330-339,360-369)。而图7和8只示出了织物的一个单独循环单元,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欣赏在商业应用中,图7和8中所示的循环单元将在经纱方向和纬纱方向上循环很多次以形成一幅大的适用于造纸机器的织物。
如图7中所看到的,织物顶层302的循环单元包含一组顶层经纱310-314和一组顶层纬纱330-339,它们交织在一起。织物顶层还包含一组缝合经纱对320、325,321、326,322、327,323、328,324、329,它们也与纬纱330-339交织。如图7中所示,一个缝合经纱对,例如缝合经纱对320、325在每对相邻的顶层经纱之间被提供,例如纱线310-311。每个缝合经纱对(例如对320、325)被织造这样当对中的一根纱线(例如纱线320)在织物顶层302中织造以在织物顶层302中“完成织造”组织,另外一根缝合经纱(例如纱线325)下降进入织物底层304以使得织物顶层302和织物底层304结合在一起。以这种方式,缝合经纱对320、325,321、326,322、327,323、328,324、329都完成织物顶层302的织造,并服务使得织物顶层302和织物底层304结合在一起。
如图7中所示,纱线包含一组顶层纬纱330-339与一组顶层经纱310-314以及缝合经纱对320、325,321、326,322、327,323、328,324、329在造纸表面以平纹组织交织。例如,顶层纬纱330在顶层经纱310的下方通过,缝合经纱325的上方,顶层经纱311的下方,缝合经纱321的上方,顶层经纱312的下方,缝合经纱327的上方,顶层经纱313的下方,缝合经纱323的上方,顶层经纱314的下方以及缝合经纱324的上方。其它的顶层纬纱331-339按照同样的“一上/一下”组织,虽然这个组织对于相邻顶层纬纱330-339来说偏置一根经纱。
现在参照图8,织物300的织物底层304的顶面的一个循环单元被示出。循环单元包含一组底层经纱350-359,其与一组底层纬纱360-369交织。循环单元还包含上面所描述的缝合经纱对320、325,321、326,322、327,323、328,324、329。如图8所示,缝合经纱对320、325,321、326,322、327,323、328,324、329各自主要堆积在底层经纱351、353、355、357、359的上方。然而,在邻近的区域位置缝合经纱中的一根(例如纱线320)与一根底层纬纱(例如纱线362)交织,缝合经纱320弯曲以至于纱线320与与底层经纱351相邻的底层纬纱362交织,否则缝合经纱320从其上方通过。以这种方式,在机器侧的织物表面上并排经纱方向的关节通过底层经纱351和缝合经纱320形成。也如图8所示,底层纬纱360-369可能使用直径相对大的纱线构造,其适于维持在使用织物300过程当中由织物300机器侧的表面和造纸机器之间的摩擦导致的磨损。
如上面所记录的,图7和8中所描述的织物,织物顶层302(和织物底层304通过缝合经纱对320、325,321、326,322、327,323、328,324、329结合在一起。图7中,只有缝合经纱线320-329的那些与织物顶层302织造的部分被描述。图8中,只有缝合经纱线320-329的那些与织物底层304织造的部分被描述。
图9A-9E描述了织物300的经纱310、350、320、351、325各自的经纱路经(织物的一个循环)。如图9A中所示,顶层经纱310以“一上/一下”的组织与顶层纬纱330-339一起被织造。顶层经纱310不与织物底层304织造。顶层经纱311-314以与顶层经纱310相同的组织与顶层纬纱330-339一起被织造,顶层经纱311-314同样也不与织物底层304织造。
如图9B中所示,底层经纱350以“四上/一下四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360-367一起被织造。底层经纱352、354、356、358按照相同的“四上/一下四上/一下”的组织,虽然这种组织对于相邻的底层经纱350、352、354、356、358来说偏置一根底层纬纱360-369。
图9C描述了缝合经纱320的路径。如图3C所示,缝合经纱320以“五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的组织与顶层纬纱330-339织造,并以“九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360-369织造。缝合经纱321-324以与缝合经纱320相同的组织与顶层纬纱330-339和底层纬纱360-369织造,除了每根缝合经纱320-324相对与其相邻的缝合经纱320-324偏置四根底层纬纱(以及因此的四根顶层纬纱)之外。
如图9D中所示,底层经纱351以“四上/一下四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360-369被织造。底层经纱353、355、357、359按照相同的“四上/一下四上/一下”的组织,虽然这种组织对于相邻的底层经纱351、353、355、357、359来说偏置一根底层纬纱360-369。
图9E描述了缝合经纱325的路径。如图9E中所示,缝合经纱325以“一下/一上一下/一上/六下”的组织与顶层纬纱330-339一起被织造,并以“九上/一下”的组织与底层纬纱360-369织造。缝合经纱326-329以与缝合经纱325相同的组织与顶层纬纱330-339和底层纬纱360-369织造,除了每根缝合经纱325-329相对于与其相邻的缝合经纱325-329偏置四根底层纬纱(因此四根顶层纬纱)之外。
本发明的原理能够被扩展到很多不同的织物中。例如,这个原理可以应用在不同数目综框的织物织造中,如上面所图示和描述的的20和25个综框的实施例的织物。这个原理也可以应用到有不同的顶层和底层纬纱比率的织物中。本原理的变化也能应用到任何的多层织物中,而不仅仅是图1-9中描述的“真正的”三层织物。
如上面所记录的,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集中在“真正的”三层织物上——意味着三层织物包括(1)专门在织物顶层织造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2)专门在织物底层织造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以及(3)将织物顶层和底层缝合在一起的缝合经纱。按照本发明的教导,可以欣赏的是与两层织物相比经纱缝合的真正的三层织物有改善的分层,增强的渗透性和更高的纤维支撑。另外,通过在造纸表面使用缝合经纱对完成织造,有可能将织物在多个位置结合在一起,因此提供一个非常稳定的抵抗磨损中间层。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纱线包含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每个缝合经纱对可能与织物顶层交织一个不相等的次数。例如,图9C和图9E中所示的,织物300的缝合经纱320在每个循环中与织物顶层302交织三次,而与缝合经纱320成对的缝合经纱325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与织物顶层302只交织两次。在某些应用中,这种“不相等的交叉”结构可能提供改善的性能。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每个缝合经纱对中的缝合经纱可能被织造以至于它们在织物中相互趋向的引力。这可能通过纬纱在每根缝合经纱上施加力使得缝合经纱趋向缝合经纱对中的另一根经纱。这些力可能便于在底层经纱的上方主要堆积缝合经纱(除了靠近缝合经纱与底层纬纱交织的点之外)以致于提供改善的织物的直接排水性。
如上面所记录的,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经纱从三个分离的经轴被织造,并且至少两个不同尺寸的经纱被使用。这可能提供多个潜在的好处。例如,在很多传统的纬纱缝合的三层织物中,与顶层纬纱和底层纬纱相比纬纱缝合纱对织物的结合力贡献很小(也就是说平纹织物中的两根经纱被连接以形成环状带)。在经纱缝合的织物例如本发明中的织物,没有纬纱缝合纱被提供以致于所有的纬纱对结合力有更显著的贡献。从而,本发明的织物与传统的三层织物相比有改善的结合力。另外,本发明的织物有增强的织物模数(也就是,织物更不易于伸展和拉伸)。这个特征由经纱缝合多层织物包括成对的缝合经纱对趋向有比传统的纬纱缝合的多层织物更高的经纱支数产生。本发明的织物也倾向有减少的织造时间(缝合经纱对被作为经纱,从而减少所需的纬纱数)。另外,实现缝合经纱对作为经纱有助于减少织物纬纱方向的拥挤现象,从而允许在造纸表面每英寸中有更高的纬纱密度,这能够改善所提供的纤维支撑的水平。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欣赏对上面所描述的织物做许多修改。例如,每个缝合经纱对的纱线能够被以多种不同的织造组织织造以完成织物顶层特定的织造组织。从而,例如,图1-3中描述的织物,缝合经纱对被织造以致于每对中的纱线每个循环中都与顶层纬纱交织四次以完成在造纸表面的平纹织造组织。作为代替,这些纱线能够被织造以致于每个循环中(1)每对中的一根纱线交织五次,而另一根纱线交织三次,(2)对中的一根纱线交织六次,而另一根纱线交织两次或者(3)对中的一根纱线交织七次,而另一根纱线交织一次。另外,纱线进出织物顶层的频率也可能不同,每个缝合经纱对的组织也不需要相同。实际上,一些缝合可以不需要与底层纬纱交织。另外,多种不同的织造组织可以应用在织物顶层中,特别是造纸表面包括1*2的斜纹、2*2的斜纹、1*3的斜纹和1*4的斜纹,以及上面所提到的织造组织的各种派生,包括破斜纹组织例如那些包含4个或5个综框的单层织物,本领域中所知的作为提供良好的造纸表面。同样地,缝合点的频率和/或顶层对底层经纱和/或纬纱的比率可以不同。从而,本发明的范围以到此为止的附加权利要求为基础构建,与要求的织物的说明性的例子相对,其在这里被提供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的实践所要求的发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同样将欣赏缝合经纱对不需要被包含在每个相邻的顶层经纱对之间。作为替代,一个缝合经纱对可以在每个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第五根顶层经纱之后被提供。另外,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顶层经纱自身能够被缝合经纱对代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将欣赏交织的频率能够与这里所图示的织物中所示出的不同。然而,缝合经纱应当将织物顶层和底层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以防止织物层之间额外的移动,这种额外的移动能够导致中间层磨损的问题。
然而另一个修改是变化每个缝合经纱对中缝合经纱的位置。例如,图1-3中描述的织物100能够被修改以致于缝合经纱120被织造以落入底层经纱151的右侧,与图2中所描述的那些纱线一样,缝合经纱124被织造以落入底层经纱151的左侧。相似的缝合经纱的缝合位置与其它缝合经纱对中的一些或全部相同。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顶层纬纱所选的尺寸和/或刚度可以不同以改善织物的性能。如图1中所说明的,按照本发明某些织物的造纸表面被制造包括“转换点”,在这里缝合经纱对中的一根缝合经纱完成它在造纸表面上的运行,下降进入织物的中间,而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二根纱线从织物的中间出现开始它在造纸表面上运行。这种转换点的一个例子是图1中缝合经纱120和124在顶层纬纱136下通过的那个点。在这些转换点缝合经纱对的纱线以一个陡峭的角度进入或退出织物,当纱线下降、上升、它们运行的一部分时,这里它们与织物底层104一起织造。这陡峭的角度可以减少缝合经纱在它们通过与转换点相邻的最后一根顶层纬纱上方位置——也就是缝合经纱120在顶层纬纱135的上方通过和缝合经纱124在顶层纬纱137的上方通过的位置——时的卷曲,缝合经纱在顶层纬纱上施加足够的力以牵引顶层纬纱在这个点稍微进一步进入织物的中间。按照本发明的教导,可以理解的是,与转换点相邻的缝合经纱关节的卷曲的减少可以通过使用用于将每个转换点括起来的的顶层纬纱的直径稍微大一点的顶层纬纱来减少或消除。图1的织物中,这意思是使顶层纬纱131、133、135、137、139、141、143、145比其它的顶层纬纱直径稍大一点。例如,如果顶层纬纱130、132、134、136、138、140、142、144的直径是0.11毫米,那么顶层纬纱131、133、135、137、139、141、143、145的直径就是0.13毫米。代替改变顶层纬纱的直径,可以选择性的使用刚度纱线(也就是纱线有更高的弹性模数,例如高25-50%的弹性模数),这将更有效的抵抗被牵引到与转换点相邻的织物中的趋势。
更大直径和/或更高模数顶层纬纱的使用可以改善转换点处造纸表面的均匀性。如果这样的纱线没有被使用,有顶层纬纱直接在转换点上方通过形成的造纸表面关节可能低于其它由顶层纬纱形成的关节,因为缝合经纱在那个位置以一个陡峭的角度下降由此给顶层纬纱提供较少的支撑。通过在顶层纬纱跨在转换点上的位置使用较大直径或较高模数的纱线,有可能提高顶层纬纱在转换点位置在转换点上方通过的高度。
显著地,在织物100、200、300各自的织物底层104、204、304中,一组底层经纱和一组底层纬纱形成了只有“单浮线”经纱关节的机器侧表面。“单浮线”机器侧经纱关节意思是当织物底层从上面看时,在回到织物底层的顶面前没有经纱在多于一根的连续纬纱的下方通过(这样经纱在机器侧表面)。在本发明的三层织物形成织物的优选的实施例中,织物底层被织造以致于有主要或专门由机器侧“单浮线”经纱关节构成的机器侧表面。
图示的和另外描述的以及这里所要求的织物可以被应用在多种应用中,包括高级纸张、薄纸、牛皮纸和新闻用纸,尤其是有益于高级纸张、新闻用纸和牛皮纸的应用。
本发明的织物中利用的单独纱线的构造可以不同,这依赖于所希望的最终的造纸用织物的性能。例如,纱线可以是复丝、单丝纱、加捻复丝或加捻单丝纱、短纤纱、或它们的任何结合。本发明的织物中应用的纱线所包含的材料也可以是那些通常再造纸用织物中使用的。例如,纱线可以由聚丙烯、聚酯、尼龙等形成。熟练的技工应当根据最终织物的具体应用选择纱线材料。
关于纱线尺寸,纱线的具体尺寸典型的由造纸表面的网孔来控制。在一个这里所公开的三层织物的典型的实施例中,顶层纬纱、顶层经纱和缝合经纱的直径更适宜介于0.10和0.22毫米之间,底层经纱的直径介于0.14和0.27毫米之间,底层纬纱的直径介于0.18和0.50毫米之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欣赏在某些应用当中纱线的直径可能在上面所述范围之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中,顶层纬纱、顶层经纱和缝合经纱的直径大约是0.13毫米,底层经纱的直径大约是0.17毫米。在这个实施例当中底层纬纱的直径介于0.33和0.36毫米之间。这个织物中整个顶部最终经纱密度是34根每厘米。织物应用这些纱线尺寸可以与聚酯纱线或与聚酯纱线与尼龙纱线的结合一起实现。
这里本发明的织物已经被描述为平纹织物,当织物被用在造纸机上时这些织物的经纱沿机器方向(造纸机上的造纸用织物的移动方向)运行,以及当织物被用在造纸机上时织物中的纬纱沿垂直于机器的方向(平行于织物表面并横穿移动方向的方向)运行。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欣赏本发明的织物也能够使用环状的织造工艺织造。如果这样的环状织造被使用,当织物被用在造纸机上时,经纱将沿着垂直机器的方向运行,纬纱将沿着机器方向运行。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制造三层造纸用织物的方法被提供。按照这些方法,织物使用三个分离的经轴被织造。专门用于织造织物顶层的经纱由第一个经轴提供。专门用于织造织物底层的经纱由第二个经轴提供。既织造顶层又织造底层的经纱由第三个经轴提供。第二个经轴上的经纱的直径优选比第一个经轴上的经纱大。另外,第三个经轴上的经纱可能不同于第一个和第二个经轴上的经纱,也就是,它们有更低的弹性模数。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造纸的方法被提供。按照这些方法,这里所描述的一种造纸用成型织物被提供,通过将造纸原料应用于成型织物上,接着从造纸原料中去除水分来造纸。怎样将造纸原料应用到成型织物上以及怎样从造纸原料中去除水分的细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本发明关于这方面的另外的细节在这里就不给出了。
本发明的前面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被认为是对它们的限制。本发明被下面的权利要求限定,与权利要求相当的被包含在那里。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纱缝合的三层造纸用织物,其有一个有造纸表面的织物顶层和一个有机器侧表面的织物底层,包括一组专门在织物顶层织造的顶层经纱;一组与顶层经纱交织的顶层纬纱;一组专门在织物底层织造的底层经纱;一组与底层经纱交织的底层纬纱;以及与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和与底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交织以将织物顶层和织物底层结合在一起的缝合经纱;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可以被作为缝合经纱对织造,这样缝合经纱对中的所述两个缝合经纱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织物顶层中织造,在该缝合经纱对中的所述两个缝合经纱中的第二经纱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面这样每对中两根缝合经纱一起完成织物顶层的织造;每个缝合经纱对主要堆积在底层经纱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的直径比底层经纱的直径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对相邻每根顶层经纱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经纱、顶层纬纱以及缝合经纱对一起被织造以在织物顶层中提供一个平纹织造组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缝合经纱在底层纬纱下方通过的位置处每根缝合经纱与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结合以形成机器侧经纱方向并排的关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每根底层经纱在两根不相邻的底层纬纱的下方通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经纱的直径小于底层经纱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以下特性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于顶层经纱尺寸、模数或聚合物类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方之前缝合经纱对中的缝合经纱在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的上方通过,其中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有比其它顶层纬纱更大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方之前缝合经纱在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的上方通过,其中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有比其它顶层纬纱更高的模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每对缝合经纱中的两根缝合经纱在不同数目的顶层纬纱的上方交叉。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底层经纱从底层纬纱的下方通过的位置处,底层经纱中的至少一些与缝合经纱中的一根结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每个缝合经纱对中的缝合经纱倾向于相互吸引。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纬纱的直径比底层纬纱的直径小。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缝合经纱对,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的第一侧织造,而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所述一根的另一侧织造。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缝合经纱来自第一经轴,底层经纱来自第二经轴,缝合经纱来自第三经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造纸用织物是成型织物。
18.一种经纱缝合的多层造纸用织物,包括一组顶层经纱;一组与底层经纱交织以形成有机器侧表面的织物底层的至少一部分的底层纬纱;以及一组顶层纬纱;一组与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交织形成有造纸表面的织物顶层的至少一部分的缝合经纱对,其在织物中被织造为使得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织物顶层中织造,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方以与一根或多根底层纬纱交织以将织物顶层和织物底层结合在一起;对于每个缝合经纱对,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的第一侧织造,而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所述一根的另一侧织造。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织物还包括一组在织物顶层与顶层纬纱交织的顶层经纱。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对在每根顶层经纱的每侧被提供。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经纱、顶层纬纱以及缝合经纱对一起被织造以在织物顶层中提供一个平纹织造组织。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缝合经纱在底层纬纱下方通过的位置处每根缝合经纱与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结合以形成机器侧经纱方向并排的关节。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以下特性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于顶层经纱尺寸、模数或聚合物类型。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方之前缝合经纱在顶层纬纱的上方通过,其中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有比其它顶层纬纱更大的直径。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方之前缝合经纱在顶层纬纱的上方通过,其中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有比其它顶层纬纱更高的模数。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每对中的两根缝合经纱在不同数目的顶层纬纱的上方交叉。
27.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底层经纱在底层纬纱的下方通过的位置处底层经纱中的至少一些与缝合经纱中的一根结合。
2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纬纱的直径比底层纬纱的直径小。
2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经纱来自第一经轴,底层经纱来自第二经轴,缝合经纱来自第三经轴。
3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造纸用织物是成型织物。
31.一种经纱缝合的三层造纸用织物,其有一个有造纸表面的织物顶层和一个有机器侧表面的织物底层,包括一组来自第一经轴专门在织物顶层织造的顶层经纱;一组与顶层经纱交织的顶层纬纱;一组来自第二经轴专门在织物底层织造的底层经纱;一组与底层经纱交织的底层纬纱;以及一组来自第三经轴与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和与底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交织以将织物顶层和织物底层结合在一起的缝合经纱。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可以被作为缝合经纱对织造,这样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织物顶层中织造,缝合经纱对中的两个缝合经纱中的第二经纱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面,从而每对缝合经纱中的两根缝合经纱一起完成织物顶层的织造。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对相邻每根顶层经纱设置。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对在每根顶层经纱的每侧设置。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经纱、顶层纬纱以及缝合经纱对一起被织造以在织物顶层中提供一个平纹织造组织。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每根缝合经纱和与其直接相邻的底层经纱一样在同一底层经纱下方通过。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缝合经纱在底层纬纱下方通过的位置处每根缝合经纱与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结合以形成机器侧经纱方向并排的关节。
38.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每根底层经纱在两根不相邻的底层纬纱的下方通过
39.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经纱的直径小于底层经纱的直径。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以下特性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于顶层经纱尺寸、模数或聚合物类型。
41.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方之前缝合经纱在顶层纬纱的上方通过,其中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有比其它顶层纬纱更大的直径。
42.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方之前缝合经纱在顶层纬纱的上方通过,其中顶层纬纱中的至少一些有比其它顶层纬纱更高的模数。
4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经纱中所有的纱线在相同的顶层纬纱的上方织造。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经纱从其上方通过的顶层纬纱的直径比其它的顶层纬纱的直径小。
4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经纱从其上方通过的顶层纬纱的模数比其它的顶层纬纱的模数低。
4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每对缝合经纱中的两根缝合经纱在不同数目的顶层纬纱的上方交叉。
47.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底层经纱从底层纬纱的下方通过的位置处底层经纱中的至少一些与缝合经纱中的一根结合。
48.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每个缝合经纱对中的缝合经纱倾向于相互吸引。
49.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层纬纱的直径比底层纬纱的直径小。
50.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缝合经纱对,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的第一侧织造,而每个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所述一根的另一侧织造。
51.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造纸用织物是成型织物。
52.一种生产经纱缝合的三层造纸用织物的方法,包括从第一经轴提供一组有第一直径的顶层经纱;从第二经轴提供一组有比第一直径大的直径的顶层经纱;从第三经轴提供一组缝合经纱;顶层纬纱与顶层经纱和缝合经纱交织以形成有造纸表面的织物顶层;底层纬纱与底层经纱和缝合经纱交织以形成有机器侧表面的织物底层;其中缝合经纱可以被作为缝合经纱对织造,这样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织物顶层中织造,缝合经纱对两根缝合经纱中的第二经纱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面,以便每对缝合经纱中的两根缝合经纱一起完成在织物顶层中的织造。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缝合经纱对被这样织造,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的第一侧织造,而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所述一根的另一侧织造。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缝合经纱和与其直接相邻的底层经纱一样在同一底层经纱的下方通过。
55.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织物被这样织造,缝合经纱在底层纬纱下方通过的位置处每根缝合经纱与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结合以形成机器侧经纱方向并排的关节。
56.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以下特性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于顶层经纱尺寸、模数或聚合物类型。
57.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每对缝合经纱中的两根缝合经纱在不同数目的顶层纬纱的上方交叉。
58.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第一经轴提供的顶层经纱直径介于0.10和0.15毫米之间,从第二经轴提供的底层经纱直径介于0.15和0.21毫米之间,从第三经轴提供的缝合经纱直径介于0.10和0.13毫米之间,
59.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第一经轴提供的顶层经纱是聚酯纱,从第二经轴提供的底层经纱是直径比顶层经纱大的聚酯纱,从第三经轴提供的缝合经纱是尼龙纱。
60.一种机器方向纱缝合的三层造纸用织物,有一个有造纸表面的织物顶层和一个有机器侧表面的织物底层,包括一组专门在织物顶层织造的顶层机器方向纱;一组与顶层机器方向纱交织的顶层垂直机器方向纱;一组专门在织物底层织造的底层机器方向纱;一组与底层机器方向纱交织的底层垂直机器方向纱;以及与顶层垂直机器方向纱中的至少一些和与底层垂直机器方向纱中的至少一些交织以将织物顶层和织物底层结合在一起的缝合机器方向纱;其特征在于,缝合机器方向纱可以被作为缝合机器方向纱对织造,这样缝合机器方向纱对中的第一缝合机器方向纱在织物顶层中织造,对中的第二机器方向纱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面,以便每对缝合机器方向纱中的两根缝合机器方向纱一起完成在织物顶层中的织造;每个缝合机器方向纱对主要堆积在底层机器方向纱的上方。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缝合机器方向纱的直径比底层机器方向纱的直径小。
62.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缝合机器方向纱从底层垂直机器方向纱下方通过的位置处,每根缝合机器方向纱与底层机器方向纱中的一根结合以形成机器侧机器方向并排的关节。
63.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每对缝合机器方向纱中的两根缝合机器方向纱在不同数目的顶层垂直机器方向纱的上方交叉。
64.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在底层机器方向纱从底层垂直机器方向纱的下方通过的位置处,底层机器方向纱中的至少一些与缝合机器方向纱中的一根结合。
65.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造纸用织物,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缝合机器方向纱对,缝合机器方向纱对中的第一缝合机器方向纱在底层机器方向纱中的一根的一侧织造,而缝合机器方向纱对中的第二缝合机器方向纱在底层机器方向纱中的一根的另一侧织造。
66.一种造纸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这些步骤(a)一组底层经纱;一组底层纬纱与底层经纱交织以形成有机器侧表面的织物底层的至少一部分;一组顶层经纱;一组缝合经纱对,其与顶层纬纱的一些交织形成有造纸表面的织物顶层的至少一部分的缝合经纱,其在织物中被织造,这里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织物顶层中织造,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方以与一根或多根底层纬纱交织以将织物顶层和织物底层结合在一起;对于每个缝合经纱对,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的第一侧织造,而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所述一根的另一侧织造;(b)将造纸原料应用到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织物上;以及(c)从所述的造纸原料去除水分。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缝合经纱的直径比底层经纱的直径小。
68.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缝合经纱从底层纬纱下方通过的位置处,每根缝合经纱与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结合以形成机器侧经纱方向并排的关节。
69.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织物的每个循环中每对缝合经纱中的两根缝合经纱在不同数目的顶层经纱的上方交叉。
70.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层经纱在底层纬纱的下方通过的位置处底层经纱中的至少一些与缝合经纱中的一根结合。
71.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缝合经纱对,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的第一侧织造,而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所述一根的另一侧织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缝合的多层造纸用织物,其有一组底层经纱;一组底层纬纱;一组顶层纬纱;以及一组缝合经纱对。底层经纱与底层纬纱交织。缝合经纱既与底层纬纱交织也与顶层纬纱交织,并被这样织造,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织物顶层中织造,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下降到织物顶层的下面与底层纬纱中的一根或多根织造以将织物顶层和织物底层结合在一起。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一缝合经纱在底层经纱中的一根的第一侧织造,而每个缝合经纱对中的第二缝合经纱在那根底层经纱中的另一侧织造。每个缝合经纱对主要堆积在底层经纱的上方。在织物顶层织物还包括与顶层纬纱交织的顶层经纱。顶层经纱来自第一经轴,底层经纱来自第二经轴,缝合经纱来自第三经轴。
文档编号D21F1/00GK1791719SQ200480013626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9日
发明者K·J·瓦德 申请人:韦弗艾克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