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及具有保护膜的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23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及具有保护膜的板材的制作方法
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及具有保护膜的板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种保护膜的贴合方法与一种板材,且特别关于板材 的保护膜的贴合方法与具有保护膜的板材。
现有技术
一般而言,贴附于板材的保护膜是用来保护板材,特别是表面 具有微结构的板材,如表面具有棱镜结构的导光板,其表面非常容 易刮伤与遭受污染,故在组装之前更需要先用保护膜加以保护,以 避免在运送的过程中受损。
请参照图1,己知保护膜的贴合方法是在导光板110相对的第一表面112与第二表面114上分别贴上第一保护膜120与第二保护 膜130,且第一保护膜120与第二保护膜130的边缘是互相贴合。 其中,第一保护膜120及第二保护膜130贴合于导光板110的表面 皆具有黏性。导光板110的第一表面112具有微结构,亦即第一表 面112的粗糙度较第二表面114高,故第一保护膜120需选用黏性 较高的保护膜,以确保贴附于第一表面112上的第一保护膜120不 易脱落。
已知技术中,第二保护膜130具有凸出于第一保护膜120之外 的部分(如区域A所示),以方便操作者将导光板110上的第一保护 膜120与第二保护膜130撕除。然而,由于操作者在作业时通常会戴手套,以避免导光板110受到污染,所以操作者的手指较不灵敏, 加上第一保护膜120与第二保护膜130接触的部分皆具有黏性,不 易撕开,导致操作者需花费较多吋间来撕除第一保护膜120与第二 保护膜130。此外,由于第一保护膜120与第二保护膜130不易被 撕除,有些操作员会利用导光板110的角落将第一保护膜120撕破, 然而此种方式容易造成导光板110的角落崩裂(指楔型导光板的薄 边),且容易在导光板IIO上留下残胶,因而需花费时间清除残胶。
综上所述,已知保护膜的贴合方法会导致操作员在将导光板 IIO组装于其它装置前,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将导光板IIO上的第一 保护膜120与第二保护膜130撕除,因而影响到组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膜的贴合方法,以解决保护膜贴 附于板材后不易撕除的问题。
为达上述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保护膜的贴合方法, 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具有第一黏性表面的第一保护膜的部分 边缘反折,以使部分第一黏性表面相贴合。接着,提供具有第二黏 性表面的第二保护膜以及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板材, 其中第一黏性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的面积,而第二黏性表面的 面积大于第二表面的面积。之后,将第一保护膜贴附于第一表面上, 并将第二保护膜贴附于第二表面上。然后,黏合第一保护膜与第二 保护膜的边缘。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具有保护膜的板材,其包括板材、第一保护 膜以及第二保护膜。板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保 护膜具有第一黏性表面,其中第一保护膜的部分边缘反折使得部分 第一黏性表面相贴合,且第一保护膜是贴附于第一表面上。此外, 第二保护膜具有第二黏性表面,且第二黏性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表 面的面积。第二保护膜是贴附于第二表面上,且第一保护膜与第二 保护膜的边缘是相黏合。
本发明因先将具有第一黏性表面的第一保护膜的部分边缘反 折,使部分第一黏性表面相贴合,因此第二保护膜与第一保护膜的 边缘黏合后,第二保护膜的部分边缘会黏合到第一保护膜的不具黏 性的表面,如此可使第一保护膜与第二保护膜易于被撕除。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 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已知贴有保护膜的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膜的贴合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A至图3D是图2的各步骤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黏合第一保护膜与第二保护膜的 边缘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0: 导光板
112、232: 第一表面
114、234: 第二表面
120、210: 第一保护膜
130、220: 第二保护膜212:第一黏性表面 222:第二黏性表面 230:板材 240:第一滚筒组
242、 244、 252、 254、 256、 258:滚筒 250、 260:第二滚筒组 262、 264、 266:滚筒 A、 B:区域
SllO、 S120、 S130、 S14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膜的贴合方法是将保护膜贴合于板材上,以防止 板材的表面受损。以下将举实施例配合

本发明的保护膜的 贴合方法。请参照图2、图3A至图3D,其中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 的保护膜的贴合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而图3A至图3D是图2的各 步骤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如步骤S110及图3A所示,将具有第一黏性表面212 的第一保护膜210的部分边缘反折,以使部分第一黏性表面212相 贴合。其中,将第一保护膜210的部分边缘反折的方法例如是通过 机器或是人力将第一保护膜210相对的两侧边分别反折一距离。此 距离可视需求或保护膜210的尺寸而定, 一般而言,此距离例如是 介于2.5毫米至5毫米之间。
接着,如步骤S120及图3B所示,提供具有第二黏性表面222 的第二保护膜220以及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32与第二表面234的
板材230。其中,第一黏性表面212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232的面 积,而第二黏性表面222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234的面积。
之后,如步骤S130及图3C所示,将第一保护膜210贴附于 第一表面232上,并将第二保护膜220贴附于第二表面234上。具 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是先将板材230置于第一保护膜210与 第二保护膜220之间,接着再将第一黏性表面212贴附于第一表面 232上,并将第二黏性表面222贴附于第二表面234上。更详细地 说,将板材230置于第一保护膜210与第二保护膜220之间的方法 例如是利用包膜导正机构将板材230置于第一保护膜210与第二保 护膜220之间,且使板材230与第一黏性表面212及第二黏性表面 222的中央区域相对。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是通过第一滚筒组 240将第一保护膜210贴附于第一表面232上,并将第二保护膜220 贴附于第二表面234上。第一滚筒组240例如包括滚筒242、 244, 而这些滚筒例如是硅胶滚筒。其中,滚筒242滚动时可将第一黏性 表面212压附于第一表面232上,进而将第一保护膜210贴附于板 材230上,而滚筒244滚动时可将第二黏性表面222压附于第二表 面234上,进而将第二保护膜220贴附于板材230上。需注意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亦可通过人力将第一保护膜210贴附于第一表面232 上,并将第二保护膜220贴附于第二表面234上。
然后,如步骤S140及图3D所示,黏合第一保护膜210与第 二保护膜220的边缘。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二滚筒组 250或是人力将第二黏性表面222的边缘与第一保护膜210的分别 反折的两侧边黏合。其中,第二滚筒组包括滚筒252、 254、 256、 258,这些滚筒252、 254、 256、 258例如是硅胶滚筒,且滚筒252 是与滚筒254互相配合,滚筒256是与滚筒258互相配合。通过滚 筒252、254同时滚动可将第一保护膜210的侧边与第二保护膜220的侧边黏合,而通过滚筒256、 258同时滚动可将第一保护膜210 的另一侧边与第二保护膜220的另一侧边黏合。
经由上述步骤后,可得到具有保护膜的板材,其包括板材230、 第一保护膜210以及第二保护膜220,其中第一保护膜210的部分 边缘反折使得部分第一黏性表面212相贴合,且第一保护膜210贴 是附于第一表面232上。此外,第二保护膜220是贴附于第二表面 234上,且第一保护膜210与第二保护膜220的边缘是相黏合。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先将第一保护膜210相对的两侧边反折, 使部分第一黏性表面212相贴合,故第一保护膜210的两侧边与第 二保护膜220相对的表面是不具黏性的,所以第一保护膜210与第 二保护膜220黏合后,部分第二黏性表面222是黏到第一保护膜 210不具黏性的表面上,如此可让操作员易于将第一保护膜210与 第二保护膜220从板材230上撕除,进而降低撕除保护膜的时间, 以提高将板材230组装于其它装置上的效率。此外,第二保护膜 220的尺寸需与第一保护膜210的尺寸相配合,较佳的是当第二保 护膜220与第一保护膜210的边缘黏合后,第二保护膜220具有凸 出于第一保护膜210之外的部分(如区域B所示),如此可方便操作 者将板材230上的第一保护膜210与第二保护膜220撕除,以进一 步降低撕除保护膜的时间。另外,由于第一保护膜210与第二保护 膜220容易被撕除,故操作员不需利用板材230的角落将第一保护 膜210撕破,因此可避免板材230的角落崩裂(指楔型导光板的薄 边),且不会有残胶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第一滚筒组240将第一保护膜210贴附于 第一表面232并将第二保护膜220贴附于第二表面234的作法,可 避免因空气存在第一保护膜210与板材230之间以及第二保护膜 220与板材230之间而造成第一保护膜210与第二保护膜220凸起,所以第一保护膜210与第二保护膜220能平整地贴附于板材230 上。
上述的板材230的第一表面232与第二表面234的粗糙度可不 相同,而在本实施例中是将较粗糙的表面视为第一表面232。举例 来说,当板材230为具有微结构在其表面上的导光板时,具有微结 构的表面即为第一表面232。此时,由于第一表面232较为粗糙, 故第一保护膜210可选用黏性较高的保护膜,以确保第一保护膜 210可贴附于板材230的第一表面232上而不会轻易脱落。至于用 来贴附在第二表面234上的第二保护膜220可选用黏性较第一保护 膜210低的保护膜。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黏合第一保护膜与第二保护膜的 边缘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在本发明中亦可通过另一种第二滚筒 260来黏合第一保护膜210与第二保护膜220的边缘。此第二滚筒 组260包括滚筒262、 264、 266,这些滚筒262、 264、 266例如是 硅胶滚筒,且滚筒262、 264是与滚筒266互相配合。通过滚筒262、 264、 266同时滚动可将第一保护膜210的两侧边与第二保护膜220 的两侧边黏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 由于第二保护膜与第一保护膜的边缘黏合后,第二保护膜的 部分边缘会黏合到第一保护膜的不具黏性的表面,如此可使第一保 护膜与第二保护膜易于被撕除,因此可降低操作员撕除保护膜的时 间,以提高将板材组装于其它装置上的效率。
2. 由于第一保护膜与第二保护膜容易被撕除,故操作员不需利 用板材的角落将第一保护膜撕破,因此可避免板材的角落崩裂,且 不会有残胶的问题。
3.通过滚筒组将保护膜贴附于板材上的作法可使保护膜平整 地贴附于板材上。
虽然本发明己以较佳实施例公幵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 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包括将具有第一黏性表面的第一保护膜的部分边缘反折,以使部分该第一黏性表面相贴合;提供具有第二黏性表面的第二保护膜以及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板材,其中该第一黏性表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一表面的面积,而该第二黏性表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二表面的面积;将该第一保护膜贴附于该第一表面上,并将该第二保护膜贴附于该第二表面上;以及黏合该第一保护膜与该第二保护膜的边缘。
2、 如权利要求1的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其中将该第一保护膜的部分边缘反折的方法包括将该第一保护膜相对的两侧边分别反折一距离,并分别将反折的两侧边黏合。
3、 如权利要求1的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其中将该第一保护膜贴附于该第一表面上,并将该第二保护膜贴附于该第二表面上的方法包括将该板材置于该第一保护膜与该第二保护膜之间;以及 将该第一黏性表面贴附于该第一表面上,并将该第二黏性表面 贴附于该第二表面上。
4、 如权利要求3的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其中将该板材置于该 第一保护膜与该第二保护膜之间的方法包括利用一包膜导正机构将该板材置于该第一保护膜与该第二保护膜之间,且使该板材与该第一黏性表面及该第二黏性表面的中央区域相对。
5、 如权利要求1的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其中将该第一保护膜贴附于该第一表面上,并将该第二保护膜贴附于该第二表面上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滚筒组将该第一保护膜贴附于该第一表面上,并将 该第二保护膜贴附于该第二表面上。
6、 如权利要求1的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其中黏合该第一保护膜与该第二保护膜的边缘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二滚筒组黏合该第一保护膜与该第二保护膜的边缘。
7、 如权利要求1的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其中该第一黏性表面的黏性大于该第二黏性表面。
8、 一种具有保护膜的板材,包括 板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保护膜,具有第一黏性表面,其中该第一保护膜的部分边缘反折使得部分该第一黏性表面相贴合,且该第一保护膜贴是附于该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二保护膜,具有第二黏性表面,且该第二黏性表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二表面的面积,其中该第二保护膜是贴附于该第二表面上, 且该第一保护膜与该第二保护膜的边缘是相黏合。
9、 如权利要求8的具有保护膜的板材,其中该第一黏性表面的黏性大于该第二黏性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保护膜的贴合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具有第一黏性表面的第一保护膜的部分边缘反折,以使部分第一黏性表面相贴合。接着,提供具有第二黏性表面的第二保护膜以及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板材,其中第一黏性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的面积,而第二黏性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的面积。之后,将第一保护膜贴附于第一表面上,并将第二保护膜贴附于第二表面上。然后,黏合第一保护膜与第二保护膜的边缘。
文档编号B32B37/02GK101172409SQ20061014259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30日
发明者彭晋炫, 曾四彬, 董建发, 陈汉荣 申请人:扬昕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