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部织物和干燥部织物的接缝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13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燥部织物和干燥部织物的接缝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部织物,该织物具有底面和面向待干燥纸幅的表
面,并且它由多个机器方向的纵纱和多个机器横向的橫纱织成;在该 干燥部织物中,具有至少两个叠置的机器方向纱系,即纸侧的机器方 向纱和背侧的机器方向纱;并且在该干燥部织物中,具有至少一个第 一机器横向连接端和至少一个第二机器横向连接端,每个连接端都包 括接缝区,在连接端的最外侧边缘上,还具有多个用于互连干燥部织 物两连接端并且用于提供闭环形式的干燥部织物的接缝环;并且该接 缝区在机器方向上具有从接缝环延伸到一条机器横向线的预定长度, 干燥部织物的基本结构从该机器横向线处开始;并且在该干燥部织物 中,多个纸侧的第一机器方向纱被排列形成所述的接缝环,并且多个 纸侧的第二机器方向纱被排列形成接缝区的最外側边缘;并且在该干 燥部织物中,纸侧的机器方向纱被切割,并且通过编织被扣牢(fasten off)在干燥部织物背侧上的接缝区内,从而在该接缝区内具有至少一 个机器横向的扣牢行;此外,在该干燥部织物中,背侧的机器方向纱 延伸到所述的扣牢行。
本发明还涉及位于千燥部织物连接端处的干燥部织物接缝区,该 干燥部织物包括底面和面向待干燥纸幅的表面;多个机器横向的横 纱和多个机器方向的纵纱,它们排列形成至少两个叠置的机器方向纱 系,即纸侧的机器方向纱系和背侧的机器方向纱系;接缝区的最外侧 的第一边缘包括多个接缝环;接缝区在机器方向上具有预定的长度, 该预定的长度从干燥部织物基本结构侧上的第一边缘延伸到第二边 缘;在该接缝区中,多个纸侧的第一机器方向纱被排列形成所述的接 缝环,并且多个纸侧的第二机器方向纱被排列形成接缝区的最外侧边 缘;并且在该接缝区中,纸侧的机器方向纱被切割,并且通过编织被扣牢在干燥部织物背侧上的接缝区内,从而在该接缝区内具有至少一
个机器横向的扣牢行;此外,在该接缝区中,背侧的机器方向纱延伸
到所述扣牢行。
背景技术
纸机的干燥部采用千燥部织物,借助干燥部织物引导待干燥的纸 幅通过千燥部。干燥部织物由耐高温、耐潮湿的纱用合适的干燥部织 物织法制成,因此具有预定的渗透性。干燥部织物在纸机上以无端环 的形式运行。干燥部织物可以制成无端的,也可以带有接缝。关于接 缝,千燥部织物的两端都可以带有接缝环,在安装时,这些接缝环可 以相互交错,从而形成接缝环通道,接缝纱或者相应的元件可以被安 排到该通道内,用于互连织物的两端。传统干燥部织物的问题在于在 接缝机上在干燥部织物的两端处形成接缝区既费事又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改进的且具有接缝的干燥部织 物以及一种干燥部织物的接缝区。
本发明的干燥部织物的特征在于接缝区包括至少两个机器横向的 扣牢行,它们在机器方向上彼此相距一定的距离;形成接缝环的机器 方向纱被扣牢在第一扣牢行上,而形成接缝区的边缘的机器方向纱被 扣牢在至少一个第二扣牢行上;并且一个扣牢行基本处于接缝区的开 始线处。
根据本发明的干燥部织物的接缝区的特征在于接缝区包括至少两 个机器横向的扣牢线,它们在机器方向上彼此相距一定的距离;形成
接缝环的机器方向纱被扣牢在第一扣牢行上,而形成接缝区边缘的机 器方向纱被扣牢在至少 一个第二扣牢行上;并且一个扣牢行基本处于 接缝区的第二边缘处。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干燥部织物的基本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叠置 的机器方向纱系,即纸侧的机器方向纱系和背侧的机器方向纱系。一 些纸侧的机器方向纱在干燥部织物的两连接端处形成接缝环,而一些 纸侧的机器方向纱在干燥部织物的连接端处形成接缝区的边缘。这样一来,纸侧系统中所有的机器方向纱在该连接端处都折回来,并且在 单独的接缝机上被扣牢在织物的背侧上。纸侧的机器方向纱在接缝区 中用合适的织法进行编织,并且被切割。在该切点处提供一个扣牢点, 多个与之对齐的扣牢点形成机器横向的扣牢行。因为形成接缝环的纱
被扣牢在第一扣牢行上,所以有至少两个扣牢行。形成接缝区边缘的 纱被扣牢在一个或多个与第一扣牢行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二扣牢行上。
因此,沿机器方向来看,这些扣牢行就位于不同的点上。此外,所述 扣牢行中的 一个基本上位于接缝区和基本织物之间的边界线上。背侧 系统中的机器方向纱被织到可达扣牢行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扣牢行不需要用硅或类似物单独加强,因为形 成接缝环的纱的扣牢行和形成接缝区边缘的纱的扣牢行位于不同的位 置。另外,当一个扣牢行位于接缝区和基本织物之间的边界线上时,
能实现如下优点在接缝机上织接缝区很快。也就是说,在扣牢在基 本织物边界线上的机器方向纱处,不需要在接缝机上将背侧的机器方 向纱织到接缝区中,因此接缝机的工作循环数较少,因此工作进行得 较快。
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在于第一扣牢行基本上位于接缝区和基 本织物的边界线上。因此,在形成接缝区边缘的纱处,背侧的机器方 向纱在接缝机上被织到接缝区上,直到第二扣牢行。
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在于干燥部织物包括至少两个叠置的织 物层,即顶部织物和底部织物。顶部织物位于纸侧,而底部织物位于 背侧。在顶部织物和底部织物之间可以有一层或多层中间织物。每个 织物层可以是独立的织物层,它包括特定的纵纱和特定的横纱。各织 物层可以同时在织机上编织,并用多根纱相互连接。
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在于用与底部织物的纵纱基本相同的编 织图案将顶部织物的纵纱扣牢在干燥部织物的基本结构中。
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在于用与底部织物的纵纱不同的编织图 案将顶部织物的纵纱扣牢在干燥部织物的基本结构中。
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在于,在机器横向上看,顶部织物的每个第二机器方向纱被排列形成上述的接缝环,而顶部织物的每个其他 的机器方向纱被排列形成接缝区的最外侧边缘。
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在于干燥部织物至少在其基本结构中包 括机器横向的底纱,即底部蟀纱。干燥部织物在接缝区中也可以包括 底部绋纱。
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在于接缝区具有单层结构。 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在于在顶部织物和底部织物之间具有多 个机器横向填充纱,并且这些填充纱被排列在干燥部织物中,而不与 顶部织物和底部织物的纱交织。填充纱可以为干燥部织物的结构提供 额外的张力。此外,填充纱可以增加干燥部织物机器横向的刚度,罔 此可以使织物更稳定。
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在于顶部织物和底部织物包括4轴织法。
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在于顶部织物和底部织物的机器方向纱 的横截面是扁平的,例如是椭圆或矩形。如所知的,扁平纱在一个方 向是刚性的,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则非常柔软。这样,由扁平纱织成的 织物层在织物平面上非常坚固。扁平纱支撑着织物平面方向上的织物 结构。此外,当使用扁平纱时,底面可以比用圆纱时光滑,因此织物 携带的空气较少。这样,织物在纸机上就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和良好的运行性能。另外,用扁平纱时,面向待千燥纸幅的表面可以 比使用圆纱时光滑。
一个实施方式的基本思想在于干燥部织物具有单层结构,其中具 有至少两层叠置的机器方向纱和一层机器横向纱。

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介绍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是干燥部织物示意性的透视图,该织物可以在纸机的干燥部
中作为闭环运行;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干燥部织物的连接端在机器横向CMD上的
示意图;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沿机器横向CMD看在图2的干燥部织物中 接缝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被扣牢的;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沿机器横向CMD看本发明的另一干燥部织 物的连接端;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沿机器橫向看在图4的干燥部织物中的接缝 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被扣牢的;
为清楚起见,各图以简化的方式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 在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干燥部织物1的非常简化的视图,该织物可以沿机器 方向MD运行,并且在机器横向CMD上具有宽度。干燥部织物1可 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在织机上单独织成的接缝2,织物借助接缝2可以 在纸机的干燥部上被连接成闭环。接缝让干燥部织物1的安装更容易、 更快捷。
图2显示了沿机器横向CMD所看到的本发明的干燥部织物1。 千燥部织物l具有纸侧表面P,在干燥部中,待千燥的纸幅可以被布 置成紧贴该表面。此外,在干燥部织物的相对侧有一个底面T,该底 面可以支撑在纸机的辊子上。干燥部织物1可以包括至少两层叠置的 织物,即纸侧上的顶部织物3和背侧T上的底部织物4。顶部织物3 和底部织物4在纸机上形成,并且它们可以包括各自的特定的纱系, 即机器方向MD纱5、 6和机器横向CMD纱7、 8。顶部织物3和底 部织物4可以在同一台织4几上同时织成。顶部织物3和底部织物4可 以按如下方式相互连接,即让顶部织物3的多个机器方向纱5穿过底 部织物4的机器横向纱8,相应地,底部织物4的机器方向纱6穿过 顶部织物3的机器横向纱7。所有的或者仅仅是一些机器横向纱可能 涉及到结合。干燥部织物1可以按如下方式编织,即沿机器横向MD 延伸的纱5、 6是经纱,而沿机器横向CMD延伸的纱7、 8是绵纱。 在织物层3、 4之间可以有多个沿机器横向的填充纱9,它们使干燥部 织物1的结构更致密。在编织过程中填充纱9可以按如下方式布置,即它们完全不与顶部织物3和底部织物4中的纱交织。此外,底部织 物4可以包括机器横向上的底纱10,它们与底部织物4的机器方向纱 6结合。顶部织物3和底部织物4可以具有4轴编织结构。
除了织物的结构之外,图2还显示了织物的连接端12,它包括接 缝环13和接缝区S。基本结构11和接缝区S之间的边界线用机器横 向线L表示。接缝区S在机器方向MD上必须具有给定的长度,以便 接缝环13具有足够的强度,且将要被扣牢的纱5能被牢牢地连接到接 缝区S上。这样一来,在真实的织物在接缝机上织成之后,接缝区S 中的纱还必须经受处理,但接缝机对基本织物11的结构没有任何改 变。图2还用虚线展示了织物的第二连接端14,它也包括接缝环。连 接端12、 14处的接缝环13在纸机上可以布置成相互交错,并且将两 连接端相互连在一起的接缝纱15或类似物可以被布置在所得到的接 缝环通道内。如图所示,接缝区S可以具有不同于织物基本结构11 的结构。接缝区S的最外侧有机器横向边缘纱16,顶部织物3的一些 机器方向纱5b被布置成穿过该机器横向边缘纱16,从而在接缝区S 的最外侧部分形成边缘17。
图3及其各部分a-d显示了干燥部织物的连接端12在织机上是如 何形成的。最下面的两个图部a和b描绘了形成接缝环13的机器方向 纱5a的编织图案,而最顶上的两个图部c和d描绘了形成接缝区S 的边缘17的机器方向纱5b的编织图案。为便于理解,图部a和b中 的虛线18显示了当编织接缝时,顶部织物3的纱5a是如何绕辅助纱 19转向并再次转向形成接缝环13的。此外,图部c和d中的虚线20 显示了当编织接缝时,顶部织物3的纱5b是如何绕接缝区S最外侧 的纱、即边缘纱16转向并再次转向形成接缝区S的边缘17的。纱5a、 5b按如下方式被扣牢,即它们被织在接缝区S的背侧,并且在扣牢点 K1和K2处被切割。沿织物的机器横向来看,织物可以按如下方式编 织,即所有的第二机器方向纱形成接缝环13,而所有其他的机器方向 纱可以参与形成边缘17。自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编织结构,例如,两根 相邻的纱形成接缝环,而两根相邻的纱参与形成边缘。在机器横向CMD上,多个对齐的扣牢点Kl在织物上形成第一 扣牢行Rl,相应地,多个对齐的扣牢点K2在织物上形成第二扣牢行 R2。形成接缝环的纱5a在线L处被扣牢,这样就在线L处形成第一 扣牢行R1。在此情况下,底部织物4的在纱5a处的机器方向纱6在 织机上不需要处理。形成边缘17的纱5b在与第一扣牢行Rl在机器 方向MD上相距M的距离处被扣牢,从而在此位置处形成第二扣牢 行R2。在形成边缘17的纱5b处,底部织物4的机器方向纱一直被织 到第二扣牢行R2处,距离为M。纱6在M部分的编织图案可以与织 物的基本部分ll相同。此外,绕辅助纱19再次转向的纱5a和绕边缘 纱16再次转向的纱5b的编织图案可以与底部织物4的机器方向纱6 的编织图案对应。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编织图案也可以 不同于纱6的编织图案,并且纱5a、 5b的编织图案不需要总是相同。
图4和5显示了一个可选择的干燥部织物l及其连接端12。该织 物与图2和3所示方案的区别在于接缝区S不包括机器横向的底纱10。 接缝区S具有单层结构。线L与作为一个点的该结构有明显区别,从 该点向上,在接缝区S的方向上,底纱10不会显现。与前图2和3 所示的方案的另一个区别在于纱5a和5b用与底部织物4的机器方向 纱6的编织图案不同的编织图案被扣牢在接缝区S中。同样地,前面 图中所示的细节也可应用于图4和5的织物。
如果需要,形成边缘17的纱5b也可以;故扣牢成多个扣牢行,例 如两个、三个或四个扣牢行,以代替图2-5中所示的唯一的第二扣牢 行R2。然而,形成接缝环13的纱5a总是被扣牢在线L附近,以便 接缝工作周期的数量可以減少。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形成接缝环的纱5a被扣牢在第二扣牢行 R2中,而形成边缘17的纱5b被扣牢在第一扣牢行Rl中。在此情况 下,底部织物4的位于纱5b处的机器方向纱6不需要在接缝机上进行 处理。
本发明的接缝区S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单层结构的干燥部织物1。 干燥部织物允许应用各种聚合的纱线材料、纱线结构和横截面。干燥部织物的机器方向纱的横截面可以是扁平的,例如是椭圓的或者 矩形的纱。顶部织物和底部织物可以具有单层结构,该单层结构包括一层内的机器横向纱;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也可以具有双层结构。织 物的织法可以是4轴结构,但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6轴或者8轴 结构。此外,织物可以不含如图所示的机器横向的底纱。另外,干燥 部织物没必要包含机器横向的填充纱9,但可以用其他方式实现织物 的稳定性和紧度。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中公开的特征同样可以使用,而不用考虑 其他特征。另一方面,如果需要,本申请中公开的特征也可以结合起 来,从而提供各种组合。各附图和相关的说明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思想。在权利要求 书的范围内,本发明的细节可以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干燥部织物,它具有底面(T)和面向待干燥纸幅的表面(P);并且它由多个机器方向(MD)的纵纱和多个机器横向(CMD)的横纱织成;并且在该干燥部织物(1)中,具有至少两个叠置的机器方向纱系,即纸侧(P)的机器方向纱(5)和背侧(T)的机器方向纱(6);并且在该干燥部织物(1)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机器横向连接端(12)和至少一个第二机器横向连接端(14),每个所述连接端都包括接缝区(S),在连接端的最外侧边缘上,还具有多个接缝环(13),用于互连干燥部织物的所述连接端(12,14),并用于提供闭环形式的干燥部织物(1);并且该接缝区(S)在机器方向(MD)上具有从接缝环(13)延伸到一条机器横向线(L)的预定长度,干燥部织物的基本结构(11)从该机器横向线处开始;并且在该干燥部织物中,多个纸侧(P)的第一机器方向纱(5a)被排列形成所述接缝环(13),以及多个纸侧(P)的第二机器方向纱(5b)被排列形成接缝区(S)的最外侧边缘(17);并且在该干燥部织物中,纸侧(P)的机器方向纱(5)被切割,并通过编织被扣牢在干燥部织物(1)的背侧(T)上的接缝区(S)内,从而在该接缝区(S)内具有至少一个机器横向的扣牢行(R);此外,在该干燥部织物中,背侧(T)的机器方向纱(6)延伸到所述的扣牢行(R);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区(S)包括至少两个机器横向的扣牢行(R1,R2),它们在机器方向(MD)上彼此相距一定的距离;形成接缝环(13)的机器方向纱(5a)被扣牢在第一扣牢行(R1)上,而形成接缝区(S)边缘(17)的机器方向纱(5b)被扣牢在至少一个第二扣牢行(R2)上;以及一个扣牢行(R)基本处于接缝区(S)的开始线(L)处。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干燥部织物,其特征在于 第一扣牢行(ri)基本处于接缝区(S)的开始线(L)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部织物,其特征在于 干燥部织物(1)包括至少叠置的顶部织物(3)和底部织物(4),其中,顶部织物(3)位于纸幅侧(P)上,而底部织物(4)位于背 侧(T)上;顶部织物(3)和底部织物(4)是独立的织物层,它们包括特定 的机器方向纱(6; 8)和特定的机器横向纱(7; 9),以及顶部织物(3)和底部织物(4)在一台织机上同时编织,并且用 多根纱相互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千燥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部织物(3)的机器方向纱(5)使用与底部织物(4)的机器方 向纱(6 )的编织图案基本相同的编织图案被扣牢在干燥部织物的基本 结构(11)中。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部织物,其特征在于顶部织物(3)的机器方向纱(5)使用与底部织物(4)的机器方 向纱(6)的编织图案不同的编织图案被扣牢在干燥部织物的基本结构 (11)中。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部织物,其特征在于 干燥部织物具有单织物的基本结构(11)。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部织物,其特征在于 沿机器横向(CMD)看,顶部织物(3)的每个第二机器方向纱(5a)被排列形成接缝环(13),而顶部织物(3)的每个其他的机器 方向纱(5b)被排列形成接缝区(S)的最外侧边缘(17)。
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部织物,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干燥部织物的基本结构(11)中,干燥部织物(1)包括位于背侧(T)上的机器横向底纱(10)。
9.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部织物,其特征在于 在千燥部织物的基本结构(11)和接缝区(S )中,干燥部织物(1)包括位于背侧(T)上的机器横向(CMD)底纱(10)。
10.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部织物,其特征在于 接缝区(S)具有单层结构。
11.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部织物,其特征在于 在顶部织物(3 )和底部织物(4 )之间具有多个机器横向(CMD )的填充纱(10),以及所述填充纱(10)被排列在干燥部织物中,而不与顶部织物(3) 和底部织物(4)的纱(5-8)结合。
12.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部织物,其特征在于 顶部织物(3)和底部织物(4)包括4轴编织结构。
13. —种干燥部织物的接缝区,位于干燥部织物的连接端处,该 干燥部织物包括底面(T)和面向待干燥纸幅的表面(P);多个机 器横向(CMD)的横纱和多个机器方向(MD)的纵纱,它们排列形 成至少两个叠置的机器方向纱系,即纸幅侧(P)的机器方向纱系(5) 和背侧(T)的机器方向纱系(6);接缝区(S)的最外側的第一边缘包括多个接缝环(13);接缝区(S)在机器方向(MD)上具有预定的长度,该预定的长 度从干燥部织物的基本结构(11) 一侧上的第一边缘延伸到第二边缘;在该接缝区中,多个纸幅侧(P)的第一机器方向纱(5a)被排 列形成所述接缝环(13),而多个纸幅侧(P)的第二机器方向纱(5b) 被排列形成接缝区(S)的最外侧边缘(17);并且在该接缝区中,纸幅侧(P)的机器方向纱(5)被切割,并 通过编织被扣牢在干燥部织物的背侧(T)上的接缝区(S)内,从而 在该接缝区(S)内具有至少一个机器横向的扣牢行(R);此外,在该接缝区中,背側(T)的机器方向纱(6)延伸到所述 的扣牢行(R);其特征在于接缝区(S)包括至少两个机器横向的扣牢行(Rl, R2),它们在 机器方向(MD)上彼此相距一定的距离;形成接缝环(13)的机器方向纱(5a)被扣牢在第一扣牢行(Rl) 上,而形成接缝区(S)的边缘(17)的机器方向纱(5b)被扣牢在 至少一个第二扣牢行(R2)上;以及一个扣牢行(R)基本处于接缝区(S)的第二边缘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缝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区(S)具有单层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干燥部织物和一种干燥部织物的接缝区。该干燥部织物的基本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叠置的机器方向纱系。纸侧机器方向纱系中的一些纱在连接端处形成接缝环,而一些纸侧的机器方向纱形成接缝区的边缘。纸侧系统中所有的机器方向纱在连接端处回转,并被扣牢在背侧上。纸侧机器方向纱在切割点处被切割。切割点形成扣牢行。形成接缝环的纱被扣牢在第一扣牢行上,而形成接缝区的边缘的纱被扣牢在一个或多个第二扣牢行上。一个扣牢行位于接缝区的开始线处。
文档编号D21F7/08GK201221040SQ20082000809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0日
发明者A·利托拉, R·恩奎斯特 申请人:坦姆菲尔特Pmc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