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00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形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尤其是成形网。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多层造纸机筛网中,两层织物层要么通过纸机纵向接结纱要么通过纸机 横向接结纱相互接合在一起。在造纸机的运行中,造纸机筛网局部区段处于强烈的纵向张紧状态。因此,所述造 纸机筛网在其纵向(纸机纵向)延伸,并因此在其宽度方向(纸机横向)上收缩。在其织物层通过纸机横向接结纱相互连接的造纸机筛网中,由于所述筛网沿纸机 横向的收缩产生这样的问题,即,由此各层之间的连接松开,由此扩大了织物层之间的内部 摩擦。然而,织物层之间强烈的内部摩擦带来造纸机筛网较早磨损,因此通常寿命很短。在其织物层由纸机纵向接结纱相互连接的造纸机筛网中,通过所述筛网沿纸机纵 向的拉长产生问题,即,由此强烈拉伸接结纱,这在接结纱的交换位置处导致在纸侧织物层 中束紧和由此的不平坦。若纸机纵向接结纱相反地松弛织造,使得不会出现上述问题,那么 所述织物层在所述筛网处于较小纵向张力的各区段中便会不足够牢固地连接,从而引起所 述筛网的内部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建议一种克服了上述缺点的造纸机筛网。该技术问题通过这样一种造纸机筛网,尤其是成形网解决,它带有通过成对布置 的接结纱相互连接的上部织物层和下部织物层,其中,所述各接结纱对的至少一对由纸机 纵向纱线(纸机纵向接结纱)构成,所述各接结纱对的至少另一对由纸机横向纱线(纸机 横向接结纱)构成。通过组合所述两种接结系统,在造纸机中织物层之间的连接能够与造纸机筛网的 张力状态相匹配。当所述筛网例如在平板成型区域处于纵向张力较高的状态时,虽然通过所述纸机 横向接结纱不能保证所述织物层之间达到所需程度的连接,但在这种情况中,所述纸机纵 向接结纱却能承担所述织物层之间的固定连接作用。当所述造纸机筛网从上述提高的纵向张力区域移出,所述筛网的宽度再次扩大, 在所述织物层之间的固定连接就再次由纸机横向接结纱提供。因此,纸机纵向接结纱因纵 向张力减小所发生的松弛不会导致什么负面作用。本发明进一步方案和设计在各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本发明尤其优选的设计规定,所述各接结纱对在织造所述上部织物层时提供一上 部织路,其中,所述接结纱对的两根接结纱在织造上部和下部织物层时相互交替,具体如 此,即,-在所述接结纱对的所述第一接结纱织造所述上部织物层时,所述接结纱对的所述第二接结纱织造所述下部织物层,以及-在所述接结纱对的所述第二接结纱织造所述上部织物层时,所述接结纱对的所 述第一接结纱织造所述下部织物层,并且在所述第一接结纱从织造所述上部织物层转换成 织造所述下部织物层,以及所述第二接结纱从织造所述下部织物层转换成织造所述上部织 物层时,或与之相反地进行转换时,所述接结纱对的所述两根接结纱相互交叉而形成交换
位置。
在此,所述接结纱对的各根接结纱在转换成织造所述下部织物层之前,在织造所 述上部织物层时尤其与多条纱线交织。根据本发明优选的设计,所述上部织物层提供造纸机筛网的纸侧,所述下部织物 层则提供造纸机筛网的运行侧。可考虑多种方案来构造如所述上部织物层。根据第一方案,所述上部织物层仅由纸机纵向接结纱与纸机横向接结纱交织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述下部织物层包括与纸机纵向接结纱和与下部的纸机纵向 纱线交织的、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则能合理地提高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筛网的耐摩擦性。此外也可考虑,所述下部织物层包括与纸机横向接结纱和与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 交织的、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若所述下部的织物层既包括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也包括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那 么所述下部的织物层由此构成,即,所述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所述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 所述纸机横向接结纱和所述纸机纵向接结纱相互交织。根据第二方案,所述上部织物层除了所述纸机纵向接结纱和纸机横向接结纱外, 还包括相互交织的上部的纸机纵向纱线和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所述上部的纸机纵向纱线 和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还与所述纸机横向接结纱和所述纸机纵向接结纱交织。尤其通过交织所述接结纱,使得由所述上部的纸机纵向纱线与所述上部的纸机横 向纱线交织构成的织造图案得以继续。这种接结纱称作“形成缎纹组织的接结纱”。因此, 在这种情况中,所述由上部纱线构成的织造图案不会被所述接结纱中断,而是通过该接结 纱得以延续。本发明的另一扩展设计规定,所述下部织物层包括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和下部的 纸机横向纱线,其中,所述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与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和纸机横向接结纱 交织,并且其中,所述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与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和纸机纵向接结纱交织。根据本发明一种具体的进一步设计规定,所述纸机纵向接结纱与上部的纸机横向 纱线,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和纸机横向接结纱交织,和/或所述纸机横向接结纱与上部的 纸机纵向纱线,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和纸机纵向接结纱交织。对于多种应用有意义的是,在相续的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布置有至少一条上部 的纸机纵向纱线。优选在相续的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布置不超过三条上部的纸机纵向纱 线。由此,一方面提供带有规则结构的上部织物层。此外,出现在纸机纵向的拉力不必 仅仅由所述纸机纵向接结纱对接收,而是部分地由所述上部的纸机纵向纱线接收。此外,由 此提供一种在所述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的、不是太大的距离,由此,在所述织物层之间维持固定连接。本发明另一设计规定,在相续的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布置有至少一根下部的纸 机纵向纱线。此外,有利的是,在相续的纸机横向接结纱对之间布置有至少一条、尤其是两条上 部的纸机横向纱线,由此同样地实现所述上部织物层均勻性和所述织物层之间的固定连接 之间的最佳协调。本发明另一设计规定,在相续的纸机横向接结纱对之间布置有至少一条,尤其是 两条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因为所述下部的织物层一般提供造纸机网毯的运行侧,所以明 显提高了可磨耗体积量并进而提高了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筛网的寿命。本发明具体的设计规定,在相续的纸机横向接结纱对之间以下列顺序布置有纸机 横向纱线_第一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
_第一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_第二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_第二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优选所述上部织物层构成平纹组织。由此,提供一种带有尤其没有标记的纸侧的 造纸机筛网。交换位置经常表示所述织物结构中的中断,因此,在该交换位置处,所述筛网的排 水特性通常不同于交换位置旁边的织物的排水特性。所述不同的排水特性导致在所述筛网 上形成的纸中出现一些标记,这些标记尤其在规则地、例如斜向分布时随后可见。为达到不 规则地布置所述交换位置,尤其有利的是,所述造纸机筛网的织造图案以重复图案方式出 现,其中,一个重复图案包括50条或更多的,尤其是72条或更多的纸机横向纱线以及30条 或更多的,尤其是48条或更多的纸机纵向纱线。优选所述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具有大于所述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和纸机横向接 结纱的直径。由此,提高了不承担载荷的运行侧的纸机横向纱线的可磨耗体积量,因此,提 供了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筛网的耐摩擦性。为显著减小上述由规则布置交换位置产生标记特性,本发明具体的进一步设计尤 其规定,在一个重复图案内相续的纸机纵向接结纱对的交换位置相互错位,其中,存在相续 的纸机纵向接结纱对,其交换位置相互之间以第一数量的沿纸机横向延伸的上部织路错 位,其中,也存在相续的纸机纵向接结纱对,其交换位置相互之间以第二数量的沿纸机横向 延伸的上部织路错位,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数量与第一数量不同。这通常意味着,在一个重复 图案内,一个纸机纵向接结纱对的交换位置相对于另一个直接相邻的纸机纵向接结纱对的 交换位置可以以第一数量错位,反之,这另一个纸机纵向接结纱对的交换位置相对于与其 直接相邻的一个纸机纵向接结纱对的交换位置以与第一数量不同的第二数量错位。具体说来,按照本发明的一扩展设计如此规定,在一个重复图案内的所述错位如 下面这样重复-在第一和第二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交换位置的错位为第一数量,-在所述第二和第三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交换位置的错位为第二数量,-在所述第三和第四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交换位置的错位为第二数量,
-在所述第四和第五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交换位置的错位为第二数量。在此,按照本发明构思的一个具体的扩展设计规定,所述第一数量为六条或更多, 第二数量为八条或更多。此外,与之相应地,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扩展设计方案规定,在一个重复图案内相续 的纸机横向接结纱对的交换位置相互错位,其中,存在相续的纸机横向接结纱对,其交换位 置相互之间以第三数量的沿纸机纵向延伸的上部织路错位,其中,也存在相续的接结纬纱 对,其交换位置相互以第四数量的上部的沿纸机纵向延伸的织路错位,并且其中第四数量 与第三数量不同。这一点与之相关地具体例如表示,在一个重复图案内的错位如下面这样重复, _在第一和第二纸机横向接结纱对之间,交换位置的错位为第三数量,_在第二和第三纸机横向接结纱对之间,交换位置的错位为第四数量。尤其在此第三数量为三或更多,第四数量为五或更多。
优选纸机纵向纱线是经纱,纸机横向纱线是纬纱。


以下根据并不是按照比例尺示出的简略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筛网的经纱走向图。图2是按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筛网的纬纱走向图;图3是按图1和图2的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筛网的交换位置的布置;图4是考虑纸侧的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筛网的第二实施形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设计为成形网100的造纸机筛网的经纱走向图。此外,图2 示出成形网100的纬纱走向图。在图1的视图中,各根纬纱由圆圈表示。纬纱的编号与图2中所示纬纱编号对应。此外,在图2的视图中,各根经纱由圆圈表示。该经纱的编号与图1中经纱的编号 对应。成形网100包括在一个重复图案中设计为经纱1-48的纸机纵向纱线和设计为纬 纱1-72的纸机横向纱线。存在-经纱1,5,9,13,17,21,25,29,33,37,41 和 45 是上部经纱 “0K,,,-经纱2,6,10,14,18,22,26,30,34,38,42 和 46 是下部经纱 “UK,,,-经纱3 禾口 4,7 禾口 8,11 禾口 12,15 禾口 16,19 和 20,23 和 24,27 和 28,31 和 32,35 和 36,39和40,43和44,47和48是总是成对布置的、接结经纱“sBK”。此外-纬纱1,5,7,11,13,17,19,23,25,29,31,35,37,41,43,47,49,53,55,59,61,65, 67和71是上部纬纱“0S”,-纬纱2,6,8,12,14,18,20,24,26,30,32,36,38,42,44,48,50,54,56,60,62,66, 68和72是下部纬纱“US”,
-纬纱3 和 4,9 和 10,15 和 16,21 和 22,27 和 28,33 和 34,39 和 40,45 和 46,51 和52,57和58,63和64,69和70是总是成对布置的、接结纬纱“sBS”。成形网100具有一个上部的、提供所述筛网100纸侧的织物层101,该织物层由此形成,即,上部经纱0K,上部纬纱0S,接结纬纱sBS和接结经纱SBK相互交织。上部织物层101在此构成平纹组织。此外,成形网100具有下部的、提供所述筛网100运行侧的织物层102,该织物层由 此形成,即,下部经纱UK,下部纬纱US,接结纬纱sBS和接结经纱SBK相互交织。两个织物层101和102在此根据本发明通过成对布置的接结经纱sBK和成对布置 的接结纬纱sBS相互连接,其中,接结纱对(sBS对和sBK对)的所述接结纱在织造上部织 物层101时这样一起提供一个上部的织路,即,接结纱对的各接结纱sBK或sBS交替地织造 上部织物层101和下部织物层102,其中,在接结纱对的第一接结纱织造上部织物层101时, 接结纱对的第二接结纱织造下部织物层102,在第二接结纱织造上部织物层101时,第一接 结纱织造下部织物层102,并且其中,在第一接结纱从织造上部织物层101转换成织造下部 织物层102以及第二接结纱从织造下部织物层102转换成织造上部织物层101时,或与之 相反地进行转换时,接结纱对的两根接结纱sBK,sBS相互交叉而构成交换位置A。如图1所示可知,在经纱sBK于交换位置处转换成织造下部织物层102之前,各接 结经纱sBK在织造上部织物层101时与多条上部纬纱OS和多条接结纬纱sBS交织。此外,如图2所示可知,在纬纱sBS于交换位置处转换成织造下部织物层102之 前,各接结纬纱sBS在织造上部织物层101时与多条上部经纱OK和多条接结经纱sBK交织。此外,接结纱sBK或sBS是形成缎纹组织的接结纱,因为,它们使通过交织上部经 纱与上部纬纱所形成的织造图案得以继续。因此,接结经纱sBK与上部纬纱0S,下部纬纱US和接结纬纱sBS交织。此外,接结 纬纱sBS与上部经纱0K,下部经纱UK和接结经纱sBK交织。如由图1视图可知,在相续的经纱接结纱对IsBK至12sBK之间分别布置有一根上 部的经纱0K。此外,在相续的经纱接结纱对IsBK至12sBK之间分别布置有一根下部的经纱 UK0如图2所示可知,在相续的纬纱接结纱对IsBS至12sBS之间分别布置有两条上部 的纬纱OS。在相续的纬纱接结纱对IsBS对至12sBS之间分别布置有两条下部的纬纱US。布置的顺序在此如下在第一纬纱接结纱对例如IsBS和与之相续的第二纬纱接 结纱对例如2sBS之间以下列顺序布置纬纱,-上部纬纱5,下部纬纱6,上部纬纱7,下部纬纱8。由图1所示可知,下部纬纱US具有大于上部纬纱OS和接结纬纱sBS的直径。图3示出按图1和图2的根据本发明的成形网100的交换位置的布置情况。如图3所示可知,在一个重复图案内相续的经纱接结纱对“sBK”的交换位置X相 互错开,其中,所述错位以6-8-8-8的顺序重复,如由下面的例子可知-在第一经纱接结纱对例如IsBK和第二经纱接结纱对例如2sBK之间,所述交换 位置X的错位为六条上部的、沿纬纱方向延伸的织路例如0S34,0S33,第IlsBS对,0S31至 0S29,-在第二经纱接结纱对例如2sBK和第三经纱接结纱对例如3sBK之间,所述交换位置X的错位为八条上部的、沿纬纱方向延伸的织路例如0S28,0S27,第9sBS对,0S25,0S24, 第 8sBS 对,0S22, 0S21,-在第三经纱接结纱对例如3sBK和第四经纱接结纱对例如4sBK之间,所述交换位 置X的错位为八条上部的、沿纬纱方向延伸的织路例如第7sBS对,0S19, 0S18,第6sBS对, 0S16, 0S15,第 5sBS 对,0S13,
-在第四经纱接结纱对例如4sBK和第五经纱接结纱对例如5sBK之间,所述交换位 置X的错位为八条上部的、沿纬纱方向延伸的织路例如0S12,第4sBS对,0S10,0S9,第3sBS 对,0S7, 0S6,第2sBS对。此外,在一个重复图案内相续的纬纱接结纱对“sBS”的所述交换 位置0相互错位,其中,该错位在3-5顺序中重复,如由下面例子可知-在第一纬纱接结纱对例如8sBS和第二纬纱接结纱对例如9sBS之间,所述交换位 置0的错位为三条上部的、沿经纱方向延伸的织路例如第2sBK对,0K5,第3sBK对,-在第二纬纱接结纱对例如9sBS和第三纬纱接结纱对“lOsBS”之间,所述交换位 置0的错位为五条上部的、沿经纱方向延伸的织路例如0K7,第4sBK对,0K9,第5sBK对, OKl 1。图4示出考虑提供纸侧的上部织物层111的、根据本发明设计为成形网110的造 纸机筛网的第二实施形式。成形网110上部的织物层111形成平纹组织。根据本发明在成形网110的上部织 物层111和未描述的下部织物层之间的连接由成对布置的接结经纱SBK和成对布置的接结 纬纱sBS提供,其中,接结纱对的接结纱sBK或sBS在织造上部织物层111时共同提供一上 部织路,其中,该接结纱对的各接结纱sBK或sBS交替地织造上部和下部织物层。上部织物层111在此由上部经纱0K,上部纬纱0S,接结经纱sBK和接结纬纱构成, 它们相互交织。接结纱sBK或sBS的织造延续由交织上部经纱OK和上部纬纱OS形成的织造图案。 因此,接结纱sBS或sBK是“形成缎纹组织的接结纱”。各接结纱对的交换位置在图中由圆 圈表示,在该交换位置处,接结纱对的第一接结纱sBS或sBK从织造上部织物层111转换到 织造下部织物层,而接结纱对的第二接结纱sBS或sBK则从织造下部织物层转换到织造上 部织物层111,或与之相反地进行转换。在此,接结纱对的接结纬纱sBS的交换位置由浅色的圈表示,接结纱对的接结经 纱sBK的交换位置由深色的圈表示。在根据本发明设计为成形网110的造纸机筛网的第二种实施形式中,每面积单位 由沿纸机横向延伸的纱线对形成的运行侧的接结点(Abbindepimkte)数量小于每面积单 位由沿纸机纵向延伸的纱线对形成的运行侧的接结点数量。在根据本发明设计为成形网10的第二实施形式中也可以这样设计,即,由至少一 条沿纸机纵向延伸的纱线对构成的各运行侧接结点之间的绝对间距大于由至少一条沿纸 机横向延伸的纱线对构成的各运行侧接结点之间的绝对间距。在上面两种情况中,由沿纸机纵向延伸的纱线对形成的各运行侧接结点之间的间 距与由沿纸机横向延伸的纱线对形成的各运行侧接结点之间的间距的比例大于1 1。这 导致根据本发明设计为成形网110的造纸机筛网沿纸机横向具有很高的刚性,而沿纸机纵 向具有为缠绕在以高速运转的至少一个轧辊上所需的弹性或柔性。这在根据本发明设计为成形网110的造纸机筛网中引起相对运动,也就是说,引起筛网在与造纸机接触的运行侧 上的压缩和在与纸接触的纸侧上的拉伸,以及附加地导致造纸机承担更小的负载量。所述 各纱线对当然也可以是三股纱线等。
在所述的实施形式中,所述接结纱也可对称地布置,也就是说,在运行侧上的各接 结点总是距离在纸侧上的接结点序列所假想的中心点有相同的间距。然而,也可以使用其 它走向的接结序列。这一点可以用不同的接结纱-纬纱比率或接结纱-经纱比率时表示出来。
权利要求
一种造纸机筛网,尤其是成形网,具有通过成对布置的接结纱相互连接的上部织物层和下部织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结纱对中的至少一对由纸机纵向纱线(纸机纵向接结纱)构成,所述接结纱对中的至少另一对由纸机横向纱线(纸机横向接结纱)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接结纱对的接结纱在织造 所述上部织物层时这样一起提供上部织路,即,该接结纱对的各根接结纱交替地织造所述 上部织物层和下部织物层,其中,在所述接结纱对的第一接结纱织造所述上部织物层时,所 述接结纱对的第二接结纱织造所述下部织物层,在所述第二接结纱织造所述上部织物层 时,所述第一接结纱织造所述下部织物层,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接结纱从织造所述上部织 物层转换成织造所述下部织物层以及所述第二接结纱从织造所述下部织物层转换成织造 所述上部织物层时,或在所述第一接结纱从织造所述下部织物层转换成织造所述上部织物 层以及所述第二接结纱从织造所述上部织物层转换成织造所述下部织物层时,所述接结纱 对的两根接结纱相互交叉而形成交换位置。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织物层仅由纸机纵向接 结纱与纸机横向接结纱交织构成。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织物层由纸机纵向接结纱 与纸机横向接结纱以及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交织构成,和/或由纸机横向接结纱与纸机纵 向接结纱以及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交织构成。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织物层包括上部的纸机 纵向纱线和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其中,所述上部的纸机纵向纱线与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 和纸机横向接结纱交织,而所述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与上部的纸机纵向纱线和纸机纵向接 结纱交织。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织物层包括下部的纸机纵 向纱线和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其中,所述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与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和 纸机横向接结纱交织,而所述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与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和纸机纵向接结 纱交织。
7.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机纵向接结纱与上部的纸 机横向纱线和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以及纸机横向接结纱交织。
8.按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机横向接结纱与上部 的纸机纵向纱线和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和纸机纵向接结纱交织。
9.按权利要求5至8之一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在相续的纸机纵向接结纱对 之间布置有至少一条上部的纸机纵向纱线。
10.按权利要求5至9之一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在相续的纸机纵向接结纱 对之间布置有至少一条下部的纸机纵向纱线。
11.按权利要求5至10之一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在相续的纸机横向接结纱 对之间布置有至少一条,尤其是两条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
12.按权利要求5至11之一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在相续的纸机横向接结纱 对之间布置有至少一条,尤其是两条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
13.按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在相续的纸机横向接结纱对 之间以下列顺序布置所述纸机横向纱线_第一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 _第一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 _第二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 -第二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
14.按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纸机筛网的织造图 案以重复图案出现,其中,一个重复图案包括50条或更多的,尤其是72条或更多的纸机横 向纱线和30条或更多的,尤其是48条或更多的纸机纵向纱线。
15.按权利要求5至14之一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纸机横向纱线 具有大于所述上部的纸机横向纱线和大于所述纸机横向接结纱的直径。
16.按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在一重复图案内相续的纸 机纵向接结纱对的交换位置相互错位,其中,存在这样相续的纸机纵向接结纱对,即,它们 的交换位置相互之间以第一数量的沿纸机横向延伸的上部织路错位,以及也存在这样相续 的纸机纵向接结纱对,即,它们的交换位置相互之间以第二数量的沿纸机横向延伸的上部 织路错位,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数量与第一数量不同。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复图案内的所述错位如 下面这样重复-在第一和第二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所述交换位置的错位为所述第一数量, -在所述第二和第三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所述交换位置的错位为所述第二数量, -在所述第三和第四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所述交换位置的错位为所述第二数量, -在所述第四和第五纸机纵向接结纱对之间,所述交换位置的错位为所述第二数量。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量为六或更多,并且第 二数量为八或更多。
19.按权利要求1至18之一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在一重复图案内相续的纸 机横向接结纱对的交换位置相互错位,其中,存在这样相续的纸机横向接结纱对,即,它们 的交换位置相互之间以第三数量的沿纸机纵向延伸的上部织路错位,其中,存在相续的接 结纬纱对,它们的交换位置相互之间以第四数量的沿纸机纵向延伸的上部织路错位,并且 其中所述第四数量与所述第三数量不同。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复图案内的所述错位如 下面这样重复,-在第一和第二纸机横向接结纱对之间,所述交换位置的所述错位为所述第三数量, -在所述第二和第三纸机横向接结纱对之间,所述交换位置的所述错位为所述第四数量。
21.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数量为三或更多,并且所 述第四数量为五或更多。
22.按权利要求1至21之一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机纵向纱线是经 纱,所述纸机横向纱线是纬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通过成对布置的接结纱相互连接的上部织物层和下部织物层的造纸机筛网,尤其是成形网,其中,所述接结纱对中的至少一对由纸机纵向纱线(纸机纵向接结纱)构成,所述接结纱对中的至少另一对由纸机横向纱线(纸机横向接结纱)构成。
文档编号D21F1/00GK101868577SQ200880117310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
发明者H·A·韦斯特坎普, 皮特拉·哈克-尤伯罗尔 申请人: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