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50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作识别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条件进行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例如瑜伽、舞蹈等等,并且对这些休闲娱乐活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利用动作识别技术,可以对人们在瑜伽、舞蹈等活动中的动作进行识别,从而方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练习和游戏。现有产品需要通过道具(如手柄等)来达到识别目的,即需要人体手持一种识别装置,而在进行一些不需要道具的项目(如瑜伽、舞蹈等)时,如果手持游戏手柄,则会给项目体验带来很大的麻烦和不便,且不利于动作的准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方便固定在人体某个部位,同时又可以被用于动作识别的物品,来满足某些休闲娱乐项目对识别装置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上述动作识别装置需要通过手持道具来实现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固定在手腕上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该腕带具有反光层,通过外部的光源照射,由反光层进行反光实现腕部位置的识别。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包括腕带本体,以及设于腕带本体外侧的反光层。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中,所述反光层为与所述腕带本体外表面贴合的反光布,或者为喷涂在所述腕带本体外表面上的反光粉。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中,所述腕带本体包括与所述反光层贴合的玻璃丝层,以及依次设于所述玻璃丝层内侧的钢片和绒布层,所述玻璃丝层和绒布层边缘压合以固定所述钢片,且所述钢片具有向所述绒布层方向卷的卷向力。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中,所述钢片具有倒角。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中,所述玻璃丝层和绒布层边缘采用高频机接合。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中,所述钢片宽为3. 5-4. 0cm,长为 24-26cm。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中,所述玻璃丝层和绒布层的面积大于所述钢片,宽为4. 0-4. 4cm,长为29-31cm。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中,所述腕带本体一端内侧和另一端外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实现固定。
3[0015]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中,所述腕带本体通过背胶、缝制、卡钩、铆接或螺丝的方式固定在手腕上。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腕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反光层设置在腕带本体外侧,将其佩戴于手腕上,无需手持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大方;当需要识别手部位置而又不方便握持手柄时,佩戴上该腕带,就能够很轻松的做出所需的动作。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方向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方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的结构示意图。 请结合参阅图2,为图1的A-A方向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包括腕带本体,以及设于腕带本体外侧的反光层4。在该实施例中,利用钢片进行将腕带固定在手腕上。腕带本体包括玻璃丝层1、钢片3和绒布层2。钢片3能够向绒布层2方向弯曲,该钢片3优选具有倒角,其面积小于玻璃丝层1的面积,也小于绒布层2的面积。钢片的尺寸优选为宽3. 5-4. Ocm,长M-26cm。 玻璃丝层1和绒布层2的尺寸优选为宽为4. 0-4. km,长为^-31cm。在该实施例中,钢片 3的大小为长9cm、宽3. 8cm,玻璃丝层1和绒布层2的大小均为长30cm、宽4. 2cm。在图1中,反光层未示出。玻璃丝层1和绒布层2边缘采用高频机接合,因此,从该剖面图可以看到腕带的边缘厚度有所减小。钢片3被设置在玻璃丝层1和绒布层2之间,且具有倒角。玻璃丝层1 和绒布层2压合后将钢片3固定在其中间,且钢片3具有向绒布层2方向卷的卷向力。反光层4可以采用反光布,贴合在玻璃丝层1表面;或者为喷涂在玻璃丝层1外表面上的反光粉。当佩戴时,该腕带由于钢片3的弯曲而自动卷曲成圈,很好地固定在使用者手腕上,并自动调节松紧。腕带背面为绒布面,让使用者感觉佩戴舒适。外部光源照射到反光层 4,产生反射光线,光线强的位置即为腕带的位置,从而对使用者进行动作识别。实施例2请参阅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方向剖面图。在该实施例中,利用魔术贴进行固定。其中,腕带本体可以包括玻璃丝层5和绒布层6。腕带的一端在玻璃丝层5上设有魔术贴母面7,腕带的另一端,在绒布层6上设有魔术贴公面8。在该实施例中,玻璃丝层5和绒布层6的大小均为长30cm、宽4. 2cm。在图3中,反光层未示出。图4中反光层9,系喷涂在玻璃丝层5外表面上的反光粉构成,也可以采用贴合在玻璃丝层5外表面上的反光布。当佩戴时,按照绒布层6朝内将缠绕在使用者手腕上,并将魔术贴公面8贴合在魔术贴母面7上,实现腕带的固定。腕带背面为绒布面,让使用者感觉佩戴舒适。外部光源照射到反光层9,产生反射光线,光线强的位置即为腕带的位置,从而对使用者进行动作识别。在本实施例中,除了采用魔术贴进行固定,还可以采用背胶、缝制、卡钩、铆接或螺丝等方式,将背胶、缝合线、卡钩、铆钉或螺丝等安装在本实施例中魔术贴母面7和魔术贴公面8的位置,可以实现腕带的佩戴。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特定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时,可进行各种变化和等同替换。此外,为适应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特定场合或材料,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诸多修改而不脱离其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包括所有落入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腕带本体,以及设于腕带本体外侧的反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为与所述腕带本体外表面贴合的反光布,或者为喷涂在所述腕带本体外表面上的反光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本体包括与所述反光层贴合的玻璃丝层,以及依次设于所述玻璃丝层内侧的钢片和绒布层,所述玻璃丝层和绒布层边缘压合以固定所述钢片,且所述钢片具有向所述绒布层方向卷的卷向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具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丝层和绒布层边缘采用高频机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宽为 3. 5-4. 0cm,长为 24-26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丝层和绒布层的面积大于所述钢片,宽为4. 0-4. 4 cm,长为^-31c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本体一端内侧和另一端外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实现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本体通过背胶、缝制、卡钩、铆接或螺丝的方式固定在手腕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动作识别的腕带,包括腕带本体,以及设于腕带本体外侧的反光层。腕带本体可以通过弹性钢片、魔术贴、背胶、缝制、卡钩、铆接或螺丝来固定在手腕上。本实用新型将反光层设置在腕带本体外侧,将其佩戴于手腕上,无需手持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大方;当需要识别手部位置而又不方便握持手柄时,佩戴上该腕带,就能够很轻松的做出所需的动作。
文档编号B32B15/04GK201997061SQ201020691589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叶抒帆, 周琨, 师丹玮 申请人:深圳泰山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