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引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082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引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引纸装置。
背景技术
引纸装置在纸页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生产过程中要靠引纸装置才能把纸页向后牵引。传统的施胶机处引纸是靠引纸绳分上、下排缸单独传递,上、下排缸间靠人工递纸,而每个人递纸操作熟练程度不同,特别是纸机速度提高后手工操作很难适应车速要求,造成引纸不畅,影响纸机正常生产,降低纸机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的自动引纸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引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出施胶机后进下排第一只烘缸处的引纸绳延长,套在上排第一只烘缸的缸头圆周凹槽内,将原来具有圆周凹槽且固定的驱绳轮通过一轴承与一轴连接,此轴另一端固定在一连杆上,在驱绳轮与连杆之间的轴上固定一重物;连杆另一端,与另一轴连接,此轴另一端通过一轴承固定在一固定座内,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同样,将上排第一只烘缸引纸绳延长到下排第一只烘缸缸头圆周凹槽内,进行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湿纸页由入口 A人工递入,经引纸绳夹带,由下缸直接自动引入上缸,从上缸出口 B出来,完成自动递纸过程,克服了传统的上下缸间人工递纸及由人工递纸造成的不同步产生的浪费。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引纸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引纸装置张力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引纸装置,将出施胶机后进下排第一只烘缸11处的引纸绳10延长,套在上排第一只烘缸9的缸头圆周凹槽内,将原来具有圆周凹槽且固定的驱绳轮6通过一轴承与一轴连接,此轴另一端固定在一连杆13上,在驱绳轮6与连杆之间的轴上固定一重物15。连杆13的另一端,与另一轴连接,此轴另一端通过一轴承固定在一固定座14内,固定座14固定在机架上。同样,将上排第一只烘缸9引纸绳12延长到下排第一只烘缸11缸头圆周凹槽内,进行固定、连接。引纸绳10通过驱绳轮1、2、3、4、8及烘缸9、11形成回路,引纸绳12通过驱绳轮5、
6、7及烘缸9、11形成回路,纸页由引纸绳10所形成的楔形入口 A进入,通过烘缸9、11带动引纸绳10,引纸绳10夹带纸页,经过烘缸11和9于引纸绳10形成的楔形出口 B出来,完成整个引纸过程。引纸绳10张力控制主要靠图2所示装置控制,引纸绳10套在圆周带凹槽的驱绳轮3上,驱绳轮3通过轴承20与轴19连接,轴19与连杆18钢性连接,在驱绳轮3与连杆18之间的轴上悬挂重物16。连杆另一端与轴22钢性连接,轴22另一端通过轴承21固定在固定架17内,固定架17固定在机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引纸绳10实现在线自动引纸,使纸张运行速度与纸机运行速度保持一致,减少纸张与辊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纸张断裂、表面起毛等现象的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运行效率。·
权利要求1 ー种自动引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出施胶机后进下排第一只烘缸(11)处的引纸绳(10)延长,套在上排第一只烘缸(9)的缸头圆周凹槽内,将具有圆周凹槽且固定的驱绳轮(6)通过ー轴承与ー轴连接,此轴另一端固定在ー连杆(13)上,在驱绳轮(6)与连杆之间的轴上固定一重物(15);连杆(13)的另一端,与另ー轴连接,此轴另一端通过ー轴承固定在一固定座(14)内,固定座(14)固定在机架上;将上排第一只烘缸(9)引纸绳(12)延长到下排第一只烘缸(11)缸头圆周凹槽内,进行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引纸装置,是将出施胶机后进下排第一只烘缸(11)处的引纸绳(10)延长,套在上排第一只烘缸(9)的缸头圆周凹槽内,将原来具有圆周凹槽且固定的驱绳轮(6)通过一轴承与一轴连接,此轴另一端固定在一连杆(13)上,在驱绳轮(6)与连杆之间的轴上固定一重物(15),连杆(13)的另一端,与另一轴连接。同样,将上排第一只烘缸(9)引纸绳(12)延长到下排第一只烘缸(11)缸头圆周凹槽内,进行固定、连接。由于湿纸页经引纸绳(10)夹带,完成自动递纸过程,克服了传统的上下缸间人工递纸及由人工递纸造成的不同步产生的浪费。
文档编号D21F7/00GK202626743SQ2012202636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胡江涛, 叶荣贵, 曹建新, 赵峰 申请人:安徽华邦特种纸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