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纸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50728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纸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纸装置,包括烘缸及横设于烘缸上方的机架,机架上设有至少一组可对烘缸表面纸幅进行表面起皱的起皱装置,起皱装置包括起皱压板、压紧弹簧、调节螺杆及调节螺母,起皱压板的下端横向一侧延伸有压弧板,压弧板无限接近于烘缸的圆周表面上部与烘缸的圆周表面之间具有供纸幅通过的间隙,压弧板的底部均布有起皱颗粒,起皱压板的上部向压弧板的相对侧横向延伸有铰接板,机架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铰接座,铰接板的自由端与机架下部两侧的铰接座铰接,压紧弹簧设于铰接板与机架之间,铰接板靠近压弧板那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调节螺杆,各调节螺杆的自由端分别通过调节螺母锁紧于机架上。
【专利说明】—种进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机干燥部,特别涉及一种进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造纸机干燥部的主要作用是脱去纸页中多余的水分。干燥同时还有一个辅助作用:提高成纸的质量。对于生产一般的纸张最终干燥仍然以用烘缸加热干燥的办法来完成。
[0003]中国专利号为:ZL201120054788.6公开一种新型引纸装置,包括烘缸、引线轮、驱动轮、驱动机构,所述烘缸两侧设有烘缸轴,所述驱动轮可转动地设于烘缸轴上,所述引线轮设于驱动轮圆周外侧,引线轮圆周外侧上设有引线槽,驱动轮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引线轮与烘缸的直径相对应,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对比传统的引纸装置,上述引纸装置不与烘缸直接接触,引纸绳相对不容易损坏,无需要频繁地更换引纸绳,不影响纸机的正常生产,大大提高了纸机的有效运行时间,提高纸机生产效率。但是,上述引纸装置在引纸烘干纸幅时无法顺带对纸幅进行干法起皱,无法在纸幅上生成皱纹。
[0004]现有技术,如果要生产出带皱的纸幅,主要是借助起皱刮刀将纸幅从烘缸表面剥离的同时借助刮刀对纸幅的碰撞而完成起皱过程,在纸幅上生成皱纹。采用该种起皱方式具有如下缺陷:
[0005]I)在刮刀起皱过程中,刮刀对纸幅的激烈和高速碰撞,容易破坏纸幅纤维间的氢键、湿强剂等热固性树脂化学键的结合力,从而导致纸幅强度低,通常刮刀起皱后纸幅的强度损失约80% ;
[0006]2)在刮刀起皱过程中,刮刀难免会刮到烘缸,对烘缸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另外刮刀的使用寿命较短,通常I?5个小时就需要更换一次,不仅会降低车速效率,造成产能损失,其刮刀的更新也使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引纸烘干纸幅时可直接对纸幅进行干法起皱的进纸装置。
[0008]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进纸装置,包括烘缸、引线轮、驱动轮、驱动机构,所述烘缸两侧设有烘缸轴,所述驱动轮可转动地设于烘缸轴上,所述引线轮设于驱动轮圆周外侧,引线轮圆周外侧上设有引线槽,驱动轮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引线轮与烘缸的直径相对应,还包括横设于烘缸上方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一组可对烘缸表面纸幅进行表面起皱的起皱装置,所述起皱装置包括起皱压板、压紧弹簧、调节螺杆及调节螺母,所述起皱压板的下端横向一侧延伸有压弧板,所述压弧板无限接近于烘缸的圆周表面上部与烘缸的圆周表面之间具有供纸幅通过的间隙,所述压弧板的底部均布有起皱颗粒,所述起皱压板的上部向压弧板的相对侧横向延伸有铰接板,所述机架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板的自由端与机架下部两侧的铰接座铰接,所述压紧弹簧设于铰接板与机架之间,所述铰接板靠近压弧板那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各调节螺杆的自由端分别通过调节螺母锁紧于机架上。
[0009]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起皱装置为三个,依次间隔设于机架上。
[0010]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进纸装置在烘缸的上方还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至少一组起皱装置,使得进纸装置在引纸烘干纸幅时就可顺带对纸幅进行干法起皱,在纸幅上生成皱纹,使制得的生活用纸,样式多样;本结构有对纸幅有紧贴跟进功能,起皱的纸纹可调,起皱效果均匀稳定,对纸幅的损坏极为微小,通过调节螺母调整调节螺杆的上下升降即可调整压弧板与烘缸之间的间隙,间隙调整方便快捷,配件磨损小,制造工艺简单,压紧弹簧起着保持起皱压板的张力,确保纸幅厚度不均匀都能通过而不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烘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进纸装置,包括烘缸1、烘缸轴11、引线轮2、引线槽21、驱动轮3、电机(图中未示出)、机架4及起皱装置,其中:
[0015]所述烘缸I两侧设有烘缸轴11,所述驱动轮3可转动地设于烘缸轴11上,驱动轮3不与烘缸I相接触。所述引线轮2设于驱动轮3圆周外侧,驱动轮3转动时可带动引线轮2转动,引线轮2可相对烘缸2转动。引线轮2圆周外侧上设有引线槽21,驱动轮3与电机(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所述引线轮2与烘缸I的直径相对应,即引线轮2的直径与烘缸I的直径相同。电机与驱动轮3相连动,电机运行的时候,驱动轮3转动;驱动轮3转动的时候,带动引线轮2转动;设于引线槽21上的引纸绳即可引纸进入烘缸I进行烘干工序。通过控制电机的速度,从而控制引线轮2的转动速度,达到引线轮2与烘缸I的转动同步。需要引纸的时候,只需运行电机即可;引纸结束,关闭电机,不会影响到烘缸I的正常工作。所述机架4横设于烘缸I的上方,所述机架4上依次间隔设有三组可对烘缸表面纸幅进行表面起皱的起皱装置,所述起皱装置包括起皱压板51、压紧弹簧52、调节螺杆53及调节螺母54,所述起皱压板51的下端横向一侧延伸有压弧板511,所述压弧板511无限接近于烘缸I的圆周表面上部与烘缸I的圆周表面之间具有供纸幅通过的间隙,所述压弧板511的底部均布有起皱颗粒,所述起皱压板51的上部向压弧板511的相对侧横向延伸有铰接板512,所述机架4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铰接座41,所述铰接板512的自由端两侧通过铰接轴与机架4下部两侧的铰接座41铰接,所述压紧弹簧52设于铰接板512与机架4之间,所述铰接板512靠近压弧板511那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调节螺杆53,所述各调节螺杆53的自由端分别通过调节螺母54锁紧于机架4上。
[0016]本新型进纸装置在烘缸的上方还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三组起皱装置,使得进纸装置在引纸烘干纸幅时就可顺带对纸幅进行干法起皱,在纸幅上生成皱纹,使制得的生活用纸,样式多样;本结构有对纸幅有紧贴跟进功能,起皱的纸纹可调,起皱效果均匀稳定,对纸幅的损坏极为微小,通过调节螺母调整调节螺杆的上下升降即可调整压弧板与烘缸之间的间隙,间隙调整方便快捷,配件磨损小,制造工艺简单,压紧弹簧起着保持起皱压板的张力,确保纸幅厚度不均匀都能通过而不损坏。
[0017]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一种进纸装置,包括烘缸、引线轮、驱动轮、驱动机构,所述烘缸两侧设有烘缸轴,所述驱动轮可转动地设于烘缸轴上,所述引线轮设于驱动轮圆周外侧,引线轮圆周外侧上设有引线槽,驱动轮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引线轮与烘缸的直径相对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设于烘缸上方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一组可对烘缸表面纸幅进行表面起皱的起皱装置,所述起皱装置包括起皱压板、压紧弹簧、调节螺杆及调节螺母,所述起皱压板的下端横向一侧延伸有压弧板,所述压弧板无限接近于烘缸的圆周表面上部与烘缸的圆周表面之间具有供纸幅通过的间隙,所述压弧板的底部均布有起皱颗粒,所述起皱压板的上部向压弧板的相对侧横向延伸有铰接板,所述机架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板的自由端与机架下部两侧的铰接座铰接,所述压紧弹簧设于铰接板与机架之间,所述铰接板靠近压弧板那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各调节螺杆的自由端分别通过调节螺母锁紧于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皱装置为三个,依次间隔设于机架上。
【文档编号】D21G9/00GK203625717SQ201320746199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余仕发 申请人:福建希源纸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