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构成袋体的底部开口的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59845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用于构成袋体的底部开口的设备和方法与制造工艺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之间构成底部开口的方法,其中,所述袋体沿横向于其纵向延伸的输送方向被输送,并且在旋转过程中,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扩张元件导入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之间。

在现有技术中,长久以来就已知用于制造袋子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对材料管的制备,所述材料管要么通过形成管状材料幅得到,要么通过扁平的材料幅的长边相互接合成管状最终结构而得到,所述设备包括将材料管切割成适当长度的管状的袋体和通过对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的适当的打开、折叠和封闭而形成袋底部。为了打开袋底部,在现有技术中建议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由DE 640 287 C已知一种用于在纸管上撑开交叉底部的设备,其中,管部段的两个管状层借助分离销而被相互分离。在管状纸的进一步加工中,在两个管状层之间进入扩展盘,它的外壳从顶部到扩展为越来越宽的楔形。因此,扩展盘在旋转时越来越深地深入纸管的两个包裹层,因此纸管底部被均匀地相互扩展。

但是,这种已知的设计方案具有缺点,管状体端部的扩展以相对较少的路径在陡峭的楔形面上实现。因此,会产生错误。

另外,DE 1 611 701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制做底部机器中制造袋体的和筛网的交叉底部时打开横向运输的、平面设置的管状块的端部的设备。在用于连续工作的制做底部机械的设计变形方案中,管状部段借助环绕的夹钳链在横向位置上在不同的工位上被导引经过。为了打开管状底部,设有位置固定的抽风箱对,它具有成排的吸入孔。该抽风箱通过管路与真空泵相连接。抽风箱沿着传输方向只差几毫米地分散地布置。已知的设计方案不会如此设定和适配,能够在管状层之间实现扩展盘或类似器件的导入。相对地,在现有技术中,支承盘一方面具有气动喷嘴,它的气流指向在两个薄膜层之间的空气缝隙。另一方面,需要两个另外的、相反运转的抽风箱对,利用它们抽出和铺设交叉底部。

由文献DE 912 045已知一种用于硬底板袋机器的底部成型设备,其中设有镰刀状的底部成型机构,所述底部成型机构可以朝预开口的管端移动。镰刀状的底部成型机构绕旋转轴运行,所述旋转轴可活动地安置在可旋转支承的双杠杆的一个杠杆臂上。所述杠杆臂通过在其端部上设有关节的连接杆和双杠杆与偏心件的滚子被控制。通过底部成型机构的旋转轴绕支点的摆动,底部成型机构除了通过齿轮作用产生的循环运动之外还实施摆动。

然而不利的是该实施方式是不稳定的,因为镰刀状的底部成型机构不能始终确保充分的底部敞开。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会出现错误动作,所述错误动作会导致运行故障。此外,底部成型机构的支承相对来说复杂。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还使用带有配备了上部件和下部件的旋转式扩张工具的底部开口工位,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在循环运动过程中通过机械结构相离运行。然而不利的是,这种多件式的扩张工具结构复杂且易故障。此外,还必须对这种扩张工具进行全面的设置。

其他类型的用于管底部的开口的设备例如由文献WO 2012/049040或AT406 755 B已知。

与其相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用于构成底部开口的设备,所述设备克服或降低现有技术中的弊端。据此,本发明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以高准确度和可靠性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形成底部开口或底部敞开,其中,用于所述设备的结构性成本应保持得尽可能低。此外,还应该降低维修成本。此外,还应该实现高生产速度。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和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解决。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可旋转的扩张元件具有楔形件,该楔形件具有至少一个迎着旋转方向上升的楔形面,利用所述楔形面能够使管状的袋体的在敞开的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在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输送过程中相离地扩张,以便在管状的袋体的在敞开的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之间构成底部开口。

因此为了打开袋体底部,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楔形的扩张元件,该扩张元件的楔形面迎着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旋转方向、也即从前端部区域至后端部区域的方向上升。在管状的袋体输送穿过开口装置时,旋转的楔元件伸进管状的袋体的在敞开的端部区域上的依次前后放置的袋区段之间,其中,袋区段通过楔元件的向后上升的楔形面被挤压地相互扩张。借助楔元件持续扩大管状的袋体的底部开口的开口宽度。有利地,因此底部开口可以特别可靠地成型在管状的袋体的敞开的端部区域上。由此能够明显提高开口装置的耐用度。当在管状的袋体的敞开的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在水平位置中输送穿过开口装置时,楔元件优选具有导致垂直的、也即垂直于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延伸的旋转轴。在该实施方式中,上升的楔形面与水平面的输送平面成角度地被布置,其中,楔形面根据实施方式的不同而从前端部至后端部向上倾斜或向下倾斜地延伸。作为备选,在管状的袋体的敞开的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也可以例如与在输送平面上的支承面成例如90°地弯曲。在该实施方式中,楔元件可以绕水平的旋转轴旋转地布置。在此情况下,楔元件的楔形面在水平平面中迎着旋转方向上升地布置。楔元件的循环运动与沿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如此相协调,从而在管状的袋体的敞开的端部区域上构成底部开口。根据实施方式的不同,可以在管状的袋体的至少一个、尤其两个敞开的端部区域上都构成(底部)开口。出于此目的,所述设备可以在两侧上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楔元件,以便构成底部开口或顶侧的开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较低的结构性成本,其中,可以省去用于使多件式扩张工具弹出的机械结构。此外,扩张工具的旋转支承特别简单。此外有利的是,楔形的扩张元件在运行过程中以高生产速度可靠地发挥作用。维修成本可以以成本低廉的方式保持得较低。

为了使管状的袋体的敞开的端部区域上的底部开口以所需的开口宽度构成,开口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沿管状的袋体的输送方向前后依次放置的扩张元件。优选地,沿管状的袋体的输送方向观察位于前方的楔元件配置用于形成底部开口的较窄的第一开口宽度,并且沿输送方向观察位于后方的楔元件配置用于形成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底部开口的较宽的第二开口宽度。

出于此目的,前后依次放置的扩张元件的楔元件具有不同的、沿管状的袋体的输送方向不断增加的楔形高度,所述楔形高度优选垂直于管状的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据此,楔元件的楔形高度、也即楔元件垂直于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的最大延伸量沿输送方向观察、从一个楔元件接一个楔元件地不断增加。由此以有利的方式通过结构简单的措施分级地构成底部开口。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扩张元件、优选每个扩张元件都具有用于调整扩张元件的楔形高度的调整装置。在该实施方式中,楔形高度是可调节的。有利地,这样可以有应用针对性地采取调整。调整装置例如可以具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纵向导引部,其用于相对调整扩张元件的两个区段或者说部件。此外还可以设置锁止件,其用于将扩张元件的区段或者说部件相对锁止在设置好的相对位置上。

为了使袋体的在敞开的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沿相反方向相离地扩张,有利的是,楔元件具有两个沿输送方向相离运行的楔形面、优选上部楔形面和下部楔形面,其中,上部楔形面和下部楔形面优选分别与管状的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成锐角地布置。由此优选地,在开口装置中,管状的袋体的上部袋区段借助楔元件的上部楔形面向上挤压,其中,下部袋区段借助楔元件的下部楔形面向下挤压。由此可以在管状的袋体上特别可靠地构成底部开口。优选地,上部楔形面和下部楔形面关于管状的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对称地布置。由此可以使管状的袋体的袋区段绕由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所构成的中间面均匀地挤压相离,以便构成管状的袋体的在敞开的端部区域上的底部开口。

为了实现在管状的袋体上的底部开口的连续成型,有利的是,扩张元件具有在旋转时沿管状的袋体的输送方向相互搭接的楔元件,其中,沿输送方向位于前方的楔元件具有用于使沿输送方向位于后方的楔元件穿过的凹空。在该实施方式中,楔元件在循环运动时暂时搭接地布置,其中,沿输送方向位于后方的楔元件的前端部区域穿过沿输送方向位于前方的楔元件的凹空。有利地,因此,在沿输送方向位于前方的楔元件从管状的袋体中移出之前,沿输送方向位于后方的楔元件就已经伸入管状的袋体的袋区段之间了。有利地,在该实施方式中可靠地避免了错误动作、尤其袋体在开口装置中的堵塞。

为了打开传统的袋体的底部区域,被认为特别有利的是,设置恰好三个扩张元件,所述扩张元件具有在旋转时沿输送方向搭接的、用于伸入管状的袋体的在敞开的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之间的楔元件。该实施方式实现了底部开口的持续成型,其中,极大程度上避免了错误动作。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楔元件在基于旋转方向靠后的端部区域上具有固持区段,用于当沿输送方向随后的或位于后方的楔元件的楔形面导入管状的袋体的前部区域中时将管状的袋体的基于输送方向靠后的区域进行固持。有利地,这样可以使管状的袋体在借助于楔元件局部打开的状态下被固持,与此同时,沿输送方向随后的楔元件为了扩宽底部开口而伸进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中。

在该实施方式中有利的是,楔元件的固持区段具有导引边棱,所述导引边棱布置在与楔形面沿旋转方向观察的后端部基本相同的高度上。该高度在此与导引边棱相对于管状的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的间距相关。当随后的楔元件插入管状的袋体的底部区域中时,通过楔元件的导引边棱将管状的袋体的处于部分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端部区域进行固持,以便将底部开口的开口宽度分级地增大。

一方面为了实现依次前后放置的扩张元件的搭接布置并且另一方面为了能够保持管状的袋体的暂时的局部打开状态,有利的是,楔元件在楔形面与固持区段之间具有用于使沿输送方向随后的楔元件穿过的凹空。据此,所述楔元件在(沿旋转方向观察的)前端部上具有楔形面并且在后端部上具有固持区段,其中,在楔形面与固持区段之间设有用于允许位于后方的楔元件旋转运动的凹空。楔元件也因此借助所述凹空局部搭接地布置,从而避免管状的袋体的已经局部打开的端部区域重新合拢。

为了简化楔元件在管状的袋体的在敞开的端部区域中的导入,有利的是,楔元件沿旋转方向弓形地、尤其圆弧状地弯曲。据此,楔元件基于管状的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弓形地构成。由此可以特别可靠地成型底部开口。

为了促使扩张元件进行旋转运动,有利的是,楔元件与和驱动其耦连的轴元件相连,该轴元件的旋转轴线优选基本上垂直于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地布置。据此,楔元件优选具有基本上垂直的旋转轴线、也即基本上垂直于输送装置的支承面布置的旋转轴线。

在结构简单、稳定实施方面有利的是,楔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基本上垂直于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布置的板件,所示板件在端侧上构成楔形面。据此,楔形面优选在与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基本上垂直竖立的板件的上边缘或下边缘上构成。

出于制造技术的原因,优选地规定,楔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基本上平行于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支承面布置的盘件,所述盘件在外边缘区域上与具有楔形面的板件相连。

为了能够使扩张元件挤进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中,有利的是,开口装置在输送方向上具有预开口工位利用所述预开口工位能够将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从面状地相互上下贴靠放置的状态转变为相互间隔的状态。在预开口工位上,底部开口开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楔元件的窄端部能够简单地伸入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之间。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预开口工位具有至少一个导引元件,所述导引元件带有相对于输送方向倾斜的、用于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的导引面,其中,所述导引面与用于将袋区段吸在导引面上的抽吸元件相连。在经过预开口工位时,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沿导引元件的导引面被输送,其中,袋区段借助抽吸元件与导引面保持接触。由于导引面的倾斜布置,该袋区段在沿预开口工位输送时相对于另一个袋区段远离,由此使得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从面状地相互上下贴靠放置的状态转变为相互间隔的、底部开口局部开放的状态。

为了能够实现袋体从预开口工位向至少一个扩张元件的直接转移,有利的是,预开口工位的至少一个导引元件沿输送方向观察与至少一个扩张元件搭接地布置。据此,一旦袋区段在预开口工位中张开到基本上最大开口宽度,楔元件就插入袋体的袋区段之间。因此有利的是,可以实现在预开口工位与利用扩张元件构成底部开口之间的连续过渡。优选在带有倾斜的导引面的预开口工位与扩张元件之间不设有其他的开口装置。

为了在运输管状的袋体时释放底部开口,有利的是,设有用于驱动带有导引面的导引元件的驱动元件。在导引元件运动时,袋区段借助抽吸元件被固持在导引面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有利的是,导引元件具有与驱动元件相连的导引皮带、尤其无端头皮带,在所述导引皮带上构成用于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的导引面。据此,当管状的袋体通过预开口工位被输送时,抽吸口优选随着导引皮带一起导引。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至少一个驱动辊作为驱动元件,导引皮带在所述驱动辊上运行。优选地设置两个驱动辊,带有用于管状的袋体的导引面的无端头皮带绕所述驱动辊卷绕。

为了在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平均地或均匀地制造底部开口,有利的是,预开口工位具有两个导引元件,所述导引元件带有沿输送方向相离运行的、用于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的导引面。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部的导引元件设有沿输送方向向上上升的上部导引面,并且下部的导引元件设有沿输送方向向下下降的下部导引面。在一种备选的实施方式中,管状的袋体在开放端部区域中与输送平面垂直地弯曲。在该实施方式中,预开口工位的导引元件水平地布置,其中,导引面之间的间距在输送方向上不断增大。

为了使袋区段在输送穿过预开口工位时固持在导引面上,有利的是,抽吸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导引面上的用于抽吸袋区段的抽吸口。所述抽吸口与负压形成器件相连,所述负压形成器件将相关的袋区段吸在导引面上。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导引面上布置恰好一个抽吸口。在该实施方式中,袋区段在输送穿过预开口工位时借助唯一一个抽吸口被固持在相应的导引面上。与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具有多个规则的抽吸孔序列(利用所述抽吸孔序列仅能实现相对较小的开口角度)的抽吸皮带相比,该实施方式出乎意料地被证明是更有利的。现有技术的这种局限的原因在于,前后相继的抽吸口在以较小角度打开袋体时会导致在袋体中形成应力,而所述应力则会使袋体从导引面上松脱。出于该原因,在现有技术中沿输送方向在抽吸皮带之后还会设置另一个预开口装置、尤其压力空气喷嘴和反向运行的抽吸箱对,以便实现袋底部的折叠。与其相对地,在导引面上唯一一个抽吸口的布置能够使袋体被点状地吸在导引面上。由此,导引面可以具有与输送平面相比相对更大的倾斜角,而不会沿袋区段的主延伸形成应力。有利地,由此使袋体可靠地固持在导引面上。通过对袋区段的点状吸引,该袋区段可以一方面线性地另一方面沿曲线被安装。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在导引面附近相应地设置负压腔室。

此外优选地规定,构成导引元件的无端头皮带具有恰好两个抽吸口。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无端头皮带作为导引元件,所述无端头皮带设有恰好两个抽吸口。两个抽吸口之间的间距优选大致相当于无端头皮带长度的一半(也即周长的一半)。如果在袋体输送穿过预开口工位时这一个抽吸口布置在导引面上,则另一个抽吸口则处于无端头皮带的与袋体相背的侧面上。由此这一个抽吸口是起作用的,而另一个抽吸口是不起作用的。对于无端头皮带在短时间内运行来说,两个抽吸口可以都是不起作用的。尤其是当两个抽吸口处于驱动辊的区域中时更是如此,所述驱动辊驱动无端头皮带。

一种实施方式是特别优选的,其中,预开口工位具有至少一个负压形成单元,所述负压形成单元带有与配备了抽吸口的导引元件的导引面相邻的负压腔室。负压腔室优选布置在导引元件内部的壳体中,所述导引元件优选具有无端头皮带。在这一侧面上负压腔室通过抽吸管路与负压形成器件相连。在另一侧面上无端头皮带导引经过负压腔室,所述无端头皮带具有抽吸口。由此使相关的袋区段安置在无端头皮带的导引元件上。

此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通过上述类型的方法解决,其中,可旋转的扩张元件具有带有至少一个迎着旋转方向上升的楔形面的楔元件,利用所述楔形面能够使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在袋体在输送装置上的输送过程中相离地扩张,以便在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的袋区段之间构成底部开口。

以下借助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不应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在附图中:

图1a示意性示出用于制造袋子的设备的示意图,其中设置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打开袋体的底部区域的开口装置;

图1b示意性示出根据图1a的设备的预开口工位的部分;

图2至图7示出根据图1a的开口装置的部分在借助楔形扩张元件构成袋开口时的视图,所述扩张元件使管状的袋体的开放端部区域上前后依次放置的袋区段相离地扩张。

图1a示出用于制造袋子的设备1的一部分,其中,材料幅、尤其由织物材料制成的材料幅在多个不同的工位中被加工成硬底板袋或硬底板阀门袋。所述设备1具有(未示出的)切割装置或分离装置,用于将材料幅切割成管状的袋体2。所述管状的袋体2由两个相互上下放置的袋区段2′、2″组成,其中,每个袋区段2′、2″都可以由多个不同材料的层构成。管状的袋体2转移到输送装置3上。在输送装置3上,袋体2前后相继地在输送装置3的基本上水平的支承面4上以面状贴靠放置的状态沿输送方向5横向于其在图2中示意性示出的纵向延伸轴线6被输送。

如图1a、还参照图2至图6进一步所示,输送装置3与开口装置7相连,所述开口装置用于在管状的袋体2的开放端部区域9上的袋区段2′、2″之间构成底部开口8。开口装置7具有预开口工位23,利用所述预开口工位将管状的袋体9的开放端部区域8上的袋区段2′、2″能够从面状地上下贴靠放置的状态转变为相互间隔的状态。

如图1a所示,预开口工位23具有带有沿输送方向5向上升高的上部导引面24′的上部导引元件24并具有带有沿输送方向5向下下降的下部导引面25′的下部导引元件25。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设置无端头皮带作为导引元件24、25,所述导引元件被驱动辊24″、24″′驱动。导引元件24、25分别与用于吸住相应的袋区段2′、2″的抽吸元件26相连。所述抽吸元件26相应地具有在无端头皮带的导引面24′、25′上的至少一个抽吸口26′。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个无端头皮带都具有恰好两个抽吸口26′(参照图1b)。

如图1b所示,预开口工位23分别具有用于每个导引元件24、25的负压形成单元27。负压形成单元27分别具有负压腔室27′,所述负压腔室与上部导引元件24或下部导引元件25的导引面24′、25′邻接地延伸。负压腔室27′设置在壳体27″中,所述壳体布置在导引元件24、25的内部。为了在导引元件24、25的抽吸口26′上施加负压,负压腔室27′通过抽吸管路27″′与(未示出的)负压形成器件、例如真空泵相连。当管状的袋体2导引通过预开口工位23时,袋区段2′、2″贴靠在沿输送方向5相离运行的导引面24′、25′上。由此,袋区段2′、2″连续地从在预开口工位23的输入端处面状地上下贴靠放置的状态转变为相互间隔、局部开放底部开口8的状态。

如图1a进一步所示,开口装置7具有沿输送方向5位于预开口工位23之后的多个扩张元件10,所述扩张元件分别绕垂直的旋转轴线11可旋转地支承。通过预开口工位23充分打开管状的袋体2的底部开口8,从而使扩张元件10能够挤进管状的袋体2的开放端部区域9上的袋区段2′、2″之间。扩张元件10在旋转运动时伸进管状的袋体2的开放端部区域9上的袋区段2′、2″之间,其中,构成底部开口8。

如图1a进一步所示,开口装置7沿输送方向5具有底部折叠工位28,在所述底部折叠工位中借助销元件29使开口的几何形状处于规范的矩形的状态。自此,管状的袋体2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加工成制备完成的袋子。

在图2至图7中示出在构造底部开口8时处于不同阶段的扩张元件10。管状的袋体2在此能够在水平平面中以面状地上下贴靠放置的状态(如图3至图7所示)被输送通过开口装置7。作为备选,底部区域在输送通过开口装置7时也可以是弯曲的(如图2示意性所示)。

根据图2、3,恰好具有部分开放的底部开口8的管状的袋体2从预开口工位23输送至扩张元件10。根据图3至图7,底部开口8的开口宽度分级地增大,从而使底部开口8在扩张元件10之后完全开放。

如图2至图7所示,可旋转地支承的扩张元件10分别具有楔元件12,在所述楔元件上构造有迎着旋转方向13、也即从前端部区域向后端部区域上升的楔形面14。在管状的袋体2在输送装置3上输送时,楔元件12利用楔形面14迫使管状的袋体2的开放端部区域9上的相互对置的袋区段2′、2″不断地相互远离,由此在管状的袋体2的开放端部区域9上的袋区段2′、2″之间形成底部开口8。每个楔元件12都具有用于上部袋区段2′的上部楔形面14′和用于下部袋区段2″的下部楔形面14″。楔元件12的楔形面14′、14″分别与管状的袋体2在输送装置3上的水平的支承面4成锐角地布置。

如图2至图7进一步所示,楔元件12与基本上竖直地、也即与袋体2在输送装置3上的支承面4垂直地布置的轴元件15相连,(未示出的)驱动器驱使所述轴元件进行旋转运动。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楔形面14构成在基本上垂直竖立的板元件16上。沿输送方向5观察位于前方的楔元件12′具有唯一一个板元件16。沿输送方向5观察位于中间的楔元件12″和沿输送方向5观察位于后方的楔元件12″′分别具有上部板元件16′和下部板元件16″,上部板元件在上端侧上具有上部楔形面14′,并且下部板元件在下端侧上具有下部楔形面14″。板元件16;16′,16″在俯视图中根据旋转方向13圆弧状地弯曲。此外,楔元件12具有基本上在水平平面内延伸的盘件17,所述盘件一方面与轴元件15耦连,另一方面在外边缘区域上承载具有楔形面14;14′,14″的板元件16。

如图2至图7进一步所示,开口装置7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具有三个沿管状的袋体2的输送方向5前后依次放置的扩张元件10。各个扩张元件10具有楔元件12,所述楔元件具有不同的、沿管状的袋体2的输送方向5增大的楔形高度h。楔形高度h在此通过沿旋转方向11观察楔形面14的后端部与管状的袋体2在输送装置3上的支承面4之间的间距测得。由此,底部开口8的开口宽度b(参照图6)一个楔元件12接一个楔元件12地逐步增大。

如图2至图7进一步所示,楔元件12在旋转时沿输送方向5观察借助凹空18局部搭接地布置,以便实现底部开口8的开口宽度b的连续增长。出于此目的,沿输送方向5观察位于前方的楔元件12′具有用于使沿输送方向5随后的、位于中间的楔元件12″穿过的凹空18′。相应地,中间的楔元件12″具有用于允许沿输送方向5观察位于后方的楔元件12″′旋转运动的凹空18″。

如图2至图7进一步所示,楔元件12在基于旋转方向13的后端部区域上具有固持区段19,利用所述固持区段将袋区段2′、2″基于输送方向5的后部区域保持在当前的打开状态,与此同时,沿输送方向5随后的楔元件12的楔形面14导入该袋体2的袋区段2′、2″的前部区域21中。出于此目的,楔元件12的固持区段19具有至少一个导引边棱22,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分别具有一个上部导引边棱22′和下部导引边棱22″,所述上部导引边棱和下部导引边棱布置在与各个楔元件12的相关楔形面14′、14″沿旋转方向13观察的后端部基本上相同的高度上。

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一方面,沿输送方向5观察位于前方的楔元件12′具有配属于管状的袋体2的上部袋区段2′和下部袋区段2″的保持区段19′。由此可以可靠地实现管状的袋体2从前方的楔元件12′至中间的楔元件12″的转移。另一方面,沿输送方向5观察位于中间的楔元件12″具有相应的固持区段19″,以便实现袋体2向沿输送方向5观察位于后方的楔元件12″′的可靠转移。

用于不同部件、例如楔元件的布置的标记“下方”和“上方”在本公开文本中例如用于优选的运行状态,其中,管状的袋体2的开放端部区域9上的袋区段2′、2″在水平位置中被输送。然而显然也可以设置一种实施方式,其中,袋区段2′、2″相对于输送平面例如以90°弯曲。在该实施方式中,设备的部件、例如楔元件12则以相应的角度倾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