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于气流纺的联合导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156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用于气流纺的联合导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于气流纺的联合导轨装置,属于气流纺设备的部件之一。



背景技术:

气流纺纱是利用气流将纤维在高速回转的纺纱杯内凝聚加捻输出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现有技术中气流纺设备的落纱机通过落纱机导轨工作,吹吸风小车通过吹吸风小车导轨工作,造成了设备自身体积庞大,占用厂房空间,且两副导轨一方面制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导致设备结构复杂,不利于精确操作,也不利于更换和维护。

因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用于气流纺的联合导轨装置,使落纱机和吹吸风小车共用一副导轨工作,压缩了设备自身安装空间,也使设备方便更换和维护,大大降低了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运用于气流纺的联合导轨装置,包括联合导轨,所述联合导轨的上方安装吹吸风车,联合导轨的下方安装落纱机。

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联合导轨包括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所述的第一纵向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横向杆,所述第一纵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横向杆,所述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位于第一纵向杆的两侧,所述第二横向杆与第二纵向杆连接,所述第二纵向杆的端部连接有第三横向杆,所述第三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位于第二纵向杆的两侧,所述第三横向杆的端部连接有第三纵向杆,所述第三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位于第三横向杆的同侧。

再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第一纵向杆、第二纵向杆和第三纵向杆的长度为:第二纵向杆>第一纵向杆>第三纵向杆。

所述第一横向杆、第二横向杆和第三横向杆的长度为:第二横向杆>第三横向杆>第一横向杆。

所述的第一横向杆和第一纵向杆垂直连接,形成第一角;所述的第一纵向杆和第二横向杆垂直连接,形成第二角;所述的第二横向杆和第二纵向杆垂直连接,形成第三角;所述的第二纵向杆和第三横向杆垂直连接,形成第四角;所述的第三横向杆和第三纵向杆垂直连接,形成第五角。

所述的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和第五角均为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气流纺的联合导轨装置,使落纱机和吹吸风小车共用一副导轨工作,压缩了设备自身安装空间,导轨从两副降为一副,使设备结构更加简单,一方面有利于精确传输,另一方面方便更换和维护,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联合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吹吸风车、2为落纱机、3为联合导轨、31为第一纵向杆、32为第一横向杆、33为第二横向杆、34为第二纵向杆、35为第三横向杆、36为第三纵向杆、37为第一角、38为第二角、39为第三角、310为第四角、311为第五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气流纺的联合导轨装置,包括联合导轨3,联合导轨3的上方安装吹吸风车1,联合导轨3的下方安装落纱机2,落纱机2和吹吸风车1共用一副导轨工作,压缩了设备自身安装空间,导轨从两副降为一副,使设备结构更加简单,一方面有利于精确传输,另一方面方便更换和维护,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设置为如图3所示:

为使联合导轨3能够同时满足吹吸风车1和落纱机2的工作,本实用新型中的联合导轨3包括第一纵向杆31和第二纵向杆34,第一纵向杆3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横向杆32,第一纵向杆3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横向杆33,第一横向杆32和第二横向杆33位于第一纵向杆31的两侧,第二横向杆33与第二纵向杆34连接,第二纵向杆34的端部连接有第三横向杆35,第三横向杆35和第二横向杆33位于第二纵向杆34的两侧,第三横向杆35的端部连接有第三纵向杆36,第三纵向杆36和第二纵向杆34位于第三横向杆35的同侧。第一纵向杆31、第二纵向杆34和第三纵向杆36的长度为:第二纵向杆34>第一纵向杆31>第三纵向杆36;第一横向杆32、第二横向杆33和第三横向杆35的长度为:第二横向杆33>第三横向杆35>第一横向杆32。

安装时,吹吸风车1位于第一横向杆32和第三横向杆35的上方,落纱机2位于第二横向杆的下方。

再进一步设置为:

联合导轨3中的第一横向杆32和第一纵向杆31垂直连接,形成第一角37;第一纵向杆31和第二横向杆33垂直连接,形成第二角38;第二横向杆33和第二纵向杆34垂直连接,形成第三角39;第二纵向杆34和第三横向杆35垂直连接,形成第四角310;第三横向杆35和第三纵向杆36垂直连接,形成第五角311。其中的第一角37、第二角38、第三角39、第四角310和第五角311均为倒角,防止联合导轨3与吹吸风车1、落纱机2之间的碰撞或摩擦,进一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