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袋机的隔膜柔性送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7734发布日期:2019-08-17 02:4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制袋机的隔膜柔性送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袋机,尤其涉及一种制袋机的隔膜柔性送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制袋机主要是指极片隔膜袋的制备机器,其过程可概括为,通过下隔膜输送机构输送下隔膜,上隔膜输送机构输送上隔膜,气动抓手抓取极片放置在下隔膜上,上隔膜覆盖于下隔膜的极片上,经过压合之后,再进行热熔,形成隔膜袋,使极片包装在上隔膜和下隔膜之前。

但是,现有的极片隔膜袋的制袋机中由于上隔膜是在下隔膜的上方进行输送,其需要以合适的力度覆盖于下隔膜上后再进入到压合工位,而在此过程中,上隔膜的牵引速度需要与下隔膜的输送速度保持一致,即输送速度不能相差太大。若是上隔膜输送速度过快,则下隔膜的输送速度跟不上,即上隔膜的输送量会大于下隔膜的输送量,如此,上隔膜会有滞留,导致上隔膜的张紧力逐渐减小,出现松弛的情况,会出现粘附在极片上,且不够平整。若是上隔膜输送速度过慢,则上隔膜的输送速度低于下隔膜的输送速度,即上隔膜的输送量小于下隔膜的输送量,如此,上隔膜会张紧力逐渐增大,导致上隔膜会紧绷,往往粘附不到极片上或者直接绷断。因而,如何控制上隔膜的输送速度在制袋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袋机的隔膜柔性送带装置,其可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调控上隔膜的输送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制袋机的隔膜柔性送带装置,包括,

机体,机体上设有压合工位;

上隔膜输送机构,包括上隔膜卷收辊、上隔膜驱动辊、驱动压辊、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上隔膜卷收辊用于卷设上隔膜;上隔膜驱动辊用于接收由上隔膜卷收辊引出的上隔膜;驱动压辊枢接于机体上并位于压合工位上方;驱动压辊用于接收上隔膜驱动辊输出的上隔膜,以使位于上隔膜驱动辊与驱动压辊之间的上隔膜形成用于贴覆于下隔膜上的贴覆段;该贴覆段用于在驱动压辊的引导下以一输送速度输送至所述压合工位;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设于机体上;第一传感器位于贴覆段的上方并用于在贴覆段的输送速度小于输送速度时发送第一信号给所述上隔膜驱动辊;第二传感器位于贴覆段的下方并用于在贴覆段的输送速度大于输送速度时发送第二信号给所述上隔膜驱动辊。

进一步地,该隔膜柔性带输送装置还包括下隔膜输送机构,下隔膜输送机构包括下隔膜卷收辊以及下隔膜输送辊组件,所述下隔膜卷收辊用于卷设下隔膜;下隔膜输送辊组件用于接收由下隔膜卷收辊引出的下隔膜并引导下隔膜以所述输送速度呈水平状态输送;驱动压辊设于下隔膜的水平输送段的上方并与下隔膜输送辊组件之间间隔形成压合间隙;该贴覆段用于在驱动压辊的引导下以输送速度输送至所述压合间隙并与下隔膜的水平输送段压紧;所述压合间隙形成为所述压合工位。

进一步地,上隔膜输送机构还包括张紧辊组件,张紧辊组件枢接于上隔膜卷收辊与上隔膜驱动辊之间;张紧辊组件用于接收上隔膜卷收辊引出的上隔膜并使上隔膜以张紧状态输出;上隔膜驱动辊用于接收由张紧辊组件引出的上隔膜。

进一步地,张紧辊组件包括张紧力调节摇臂、第一张紧力调节辊、第一张紧辊以及第二张紧辊,张紧力调节摇臂的一端枢接于机体上;所述第一张紧力调节辊枢接于张紧力调节摇臂的另一端;第一张紧辊以及第二张紧辊均枢接于机体上;第一张紧辊位于上隔膜卷收辊与第一张紧力调节辊之间,第二张紧辊位于第一张紧力调节辊与上隔膜驱动辊之间;由上隔膜卷收辊输出的上隔膜依次绕设于第一张紧辊、第一张紧辊调节辊、第二张紧辊以及上隔膜驱动辊。

进一步地,张紧辊组件还包括第二张紧力调节辊以及第三张紧辊,第二张紧力调节辊枢接于张紧力调节摇臂上;第三张紧辊枢接于机体上并位于第二张紧力调节辊与上隔膜驱动辊之间;第二张紧力调节辊用于绕设第二张紧辊输出的上隔膜并引导上隔膜绕设于第三张紧辊。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均为光信号感应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上隔膜输送机构具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能够检测用于贴覆至下隔膜上的贴覆段的输送速度,在贴覆段的输送速度小于输送速度时发送第一信号给上隔膜驱动辊,使上隔膜驱动辊加速,提高上隔膜的输送速度,而在贴覆段的输送速度大于输送速度时发送第二信号给上隔膜驱动辊,使上隔膜驱动辊减速,减小上隔膜的输送速度,使上隔膜的输送速度和下隔膜的输送速度能够在制袋过程中基本保持一致,即速度相差不会太大,提高制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简图。

图中:10、机体;21、上隔膜卷收辊;22、上隔膜驱动辊;23、驱动压辊;24、第一张紧辊;25、第二张紧辊;26、第三张紧辊;27、张紧力调节摇臂;28、第一张紧力调节辊;29、第二张紧力调节辊;30、第一传感器;40、第二传感器;50、贴覆段;51、第一状态;52、第二状态;61、下隔膜卷收辊;62、下隔膜输送辊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制袋机的隔膜柔性送带装置,包括机体10以及上隔膜输送机构,机体10上设有压合工位。

具体上隔膜输送机构包括上隔膜卷收辊21、上隔膜驱动辊22、驱动压辊23、第一传感器30以及第二传感器40,具体上隔膜卷收辊21用于卷设上隔膜,而上隔膜驱动辊22用于接收由上隔膜卷收辊21引出的上隔膜,将驱动压辊23枢接于机体10上并位于压合工位上方;驱动压辊23用于接收上隔膜驱动辊22输出的上隔膜,以使位于上隔膜驱动辊22与驱动压辊23之间的上隔膜形成用于贴覆于下隔膜上的贴覆段50,且该贴覆段50可在驱动压辊23的引导下以一输送速度输送至压合工位,与下隔膜贴合。即是说,上隔膜由上隔膜卷收辊21引出,在由上隔膜驱动辊22牵引依次绕设在上隔膜驱动辊22和驱动压辊23外,而上隔膜驱动辊22和驱动压辊23之间的上隔膜段由上至下逐渐向下隔膜靠拢形成上述的贴覆段50,因而可被驱动压辊23牵引贴合在下隔膜的极片上。

另外,上述的第一传感器30和第二传感器40设于机体10上,第一传感器30位于贴覆段50的上方,第一传感器30可在贴覆段50的输送速度小于输送速度时发送第一信号给上隔膜驱动辊22,而第二传感器40位于贴覆段50的下方,第二传感器40在贴覆段50的输送速度大于输送速度时发送第二信号给上隔膜驱动辊22。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发明的制袋机的隔膜柔性送带装置时,通过机体10上的下隔膜输送机构输送下隔膜,下隔膜输送至机体10的上极片工位,机体10上的机械手将极片放置在下隔膜上,装载有极片的下隔膜继续输送;与此同时可通过上隔膜输送机构输送上隔膜,上隔膜由上隔膜卷收辊21引出,经上隔膜驱动辊22输出的牵引力牵引,并绕设于位于压合工位上方的驱动压辊23,如此上隔膜驱动辊22和驱动压辊23之间的上隔膜段由上至下逐渐向下隔膜靠拢形成上述的贴覆段50,因而可被驱动压辊23牵引贴合在下隔膜的极片上,贴合后进入压合工位进行压合即可。

在此过程中,上隔膜其上隔膜输送机构具有第一传感器30和第二传感器40,能够检测用于贴覆至下隔膜上的贴覆段50的输送速度,在贴覆段50的输送速度小于输送速度时,则上隔膜的输送速度低于下隔膜的输送速度,即上隔膜的输送量小于下隔膜的输送量,如此,上隔膜会张紧力逐渐增大,导致上隔膜会紧绷并与位于贴覆段50上方的第一传感器30触碰(参见图2中的第一状态51),第一传感器30可发送第一信号给上隔膜驱动辊22,使上隔膜驱动辊22加速,提高上隔膜的输送速度。而在贴覆段50的输送速度大于输送速度时,则下隔膜的输送速度跟不上,即上隔膜的输送量会大于下隔膜的输送量,如此,上隔膜会有滞留,导致上隔膜的张紧力逐渐减小,出现松弛的情况与贴覆段50下方的第二传感器40触碰(参见图2中的第二状态52),第二传感器40发送第二信号给上隔膜驱动辊22,使上隔膜驱动辊22减速,减小上隔膜的输送速度,使上隔膜的输送速度和下隔膜的输送速度能够在制袋过程中基本保持一致,即速度相差不会太大,提高制袋质量。

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30和第二传感器40的位置设置是贴覆段50的张紧和松弛的两个极限位置,而贴覆段50在第一传感器30和第二传感器40之间并不代表贴覆段50与下隔膜的输送速度绝对相同,只是寻求一个相近的速度进行输送即可较好的完成制袋作业,具体速度的设置根据实际操作来进行。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隔膜柔性带输送装置还包括下隔膜输送机构,下隔膜输送机构包括下隔膜卷收辊61以及下隔膜输送辊组件62,具体下隔膜卷收辊61用于卷设下隔膜,而下隔膜输送辊组件62用于接收由下隔膜卷收辊61引出的下隔膜,并引导下隔膜以所述输送速度呈水平状态输送,具体下隔膜输送辊组件62包括多个枢接在机体10上的输送辊,输送辊在水平方向间隔排布,由下隔膜卷收辊61输出的下隔膜可由最前方的输送辊引入,下隔膜可被多个输送辊承托以呈水平状态输送。在此结构基础上,上述的驱动压辊23设于下隔膜的水平输送段的上方并与下隔膜输送辊组件62之间间隔形成压合间隙,上述该贴覆段50用于在驱动压辊23的引导下以输送速度输送至压合间隙,并与下隔膜的水平输送段压紧;压合间隙形成为压合工位,即上述输送辊组件的其中一个远离最前方的输送辊可形成为下隔膜的输出辊,上述的驱动压辊23可与该输出辊形成所述的压合间隙,完成压合。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上隔膜输送机构还包括张紧辊组件,张紧辊组件枢接于上隔膜卷收辊21与上隔膜驱动辊22之间,且张紧辊组件用于接收上隔膜卷收辊21引出的上隔膜并使上隔膜以张紧状态输出,上隔膜驱动辊22用于接收由张紧辊组件引出的上隔膜,如此,由上隔膜卷收辊21引出的上隔膜可依次绕设于张紧辊组件、上隔膜驱动辊22以及驱动压辊23,张紧辊组件可使上隔膜张紧,便于后期的制袋作业。

进一步地,具体张紧辊组件包括张紧力调节摇臂27、第一张紧力调节辊28、第一张紧辊24以及第二张紧辊25,将张紧力调节摇臂27的一端枢接于机体10上,而第一张紧力调节辊28枢接于张紧力调节摇臂27的另一端;第一张紧辊24以及第二张紧辊25均枢接于机体10上;第一张紧辊24位于上隔膜卷收辊21与第一张紧力调节辊28之间,第二张紧辊25位于第一张紧力调节辊28与上隔膜驱动辊22之间;由上隔膜卷收辊21输出的上隔膜依次绕设于第一张紧辊24、第一张紧辊24调节辊、第二张紧辊25以及上隔膜驱动辊22。如此,经上隔膜卷收引出的上隔膜可绕过第一张紧辊24、第一张紧力调节辊28和第二张紧辊25进行张紧,由于第一张紧力调节辊28枢接于张紧力调节摇臂27上,因而在上隔膜的张紧力太大时,便会在各个辊上张紧,而第一张紧力调节辊28也会受力,使张紧力调节摇臂27进行一定的转动,适配于上隔膜的张紧情况,避免上隔膜的张紧力突然增大而导致上隔膜拉断。

更具体的是,张紧辊组件还包括第二张紧力调节辊29以及第三张紧辊26,第二张紧力调节辊29枢接于张紧力调节摇臂27上,第三张紧辊26枢接于机体10上并位于第二张紧力调节辊29与上隔膜驱动辊22之间;第二张紧力调节辊29用于绕设第二张紧辊25输出的上隔膜并引导上隔膜绕设于第三张紧辊26,即有第二张紧轮引出的上隔膜可绕在第二张紧力调节辊29上并引出绕设于第三张紧辊26上,即上隔膜的张紧力可经第一张紧力调节辊28和第二张紧力调节辊29进行调节,调节范围更广。具体调节方式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30以及第二传感器40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光信号感应器,如此,上隔膜紧绷会与位于贴覆段50上方的光信号感应器触碰,同样的,上隔膜出现松弛的情况与贴覆段50下方的光信号感应器触碰,即通过遮光来实现信号的发出,即光信号为所述的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操作方便。当然,第一传感器30和第二传感器40也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触控开关来实现。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