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袋的智能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9089发布日期:2019-10-15 21:2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自封袋的智能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封袋的加工领域,特别是自封袋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封袋加工流程,需要将多个自封袋叠放在一起并且限定位置,再利用热合部件将多个自封袋贴合成自封袋成品,现今并没有一套完善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往往需要人工的参与配合,而人工配合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出现错漏,生产质量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自封袋的智能生产系统,全流程自动化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自封袋的智能生产系统,包括:

机架,

输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用于放置并传输自封袋;

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能够将自封袋叠放在所述定位机构上;

热合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热合机构能够靠近所述定位机构以对自封袋热合处理;

取离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取离机构能够将自封袋成品从所述定位机构上取离。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第一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用于放置并传输自封袋;

取放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取放机构能够将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上的自封袋提取并叠放在所述定位机构上。

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盛料件以及传输驱动件,所述传输驱动件与所述盛料件连接以驱使所述盛料件移动,所述盛料件上设置有与外部抽风结构连通的吸附口。

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传输机构上的自封袋的图像信息,图像采集模块、取放机构分别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取放机构包括取放基座、至少两组摆臂组件以及取放件,每组摆臂组件包括主动臂组、从动臂组以及设置在取放基座上的取放驱动件,所述取放基座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取放驱动件与所述主动臂组的一端铰接,所述从动臂组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臂组的另一端铰接,所述从动臂组的另一端与所述取放件铰接,并且至少两个摆臂组件的输出轨迹互不平行。

所述摆臂组件有三组,并且围绕取放基座均匀分布。

所述热合机构包括热合基座、热针部件、复位部件、热合驱动件以及抵压部件,所述热合驱动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热合驱动件与所述热合基座连接,所述热针部件设置在所述热合基座上,所述抵压部件通过所述复位部件与所述热合基座活动连接以使所述抵压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靠近或远离。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传输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二传输机构上的若干组定位组件。

所述取离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拨动件、转动轴以及取离驱动件,拨动件与转动轴连接,取离驱动件与转动轴连接以能够驱使拨动件摆动。

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三传输机构,所述取离机构能够将自封袋成品放置在所述第三传输机构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本发明智能生产系统,输送机构将单个的自封袋传输,并能够将其放置在定位机构上叠放,热合机构朝向定位机构靠近并对叠放的自封袋热合处理,热合处理后,取离机构再将自封袋成品从定位机构上取离,本设计自动化完成自封袋的全流程加工,无需人为参与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按照设定情况稳定运行,不易出现错漏,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减少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生产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智能生产系统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智能生产系统的取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智能生产系统的取放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智能生产系统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智能生产系统的定位机构以及热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自封袋的智能生产系统,包括:

机架1,

输送机构2,设置在机架1上,输送机构2用于放置并传输自封袋;

定位机构3,设置在机架1上,输送机构2能够将自封袋叠放在定位机构3上;

热合机构4,设置在机架1上,热合机构4能够靠近定位机构3以对自封袋热合处理;

取离机构5,设置在机架1上,取离机构5能够将自封袋成品从定位机构3上取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输送机构2、定位机构3、热合机构4以及取离机构5均可以由各自独立的控制系统控制,也可以由统一的主控系统与各个机构电性连接,从而分别控制各个机构的运行。

输送机构2将单个的自封袋传输,并能够将其放置在定位机构3上叠放,热合机构4朝向定位机构3靠近并对叠放的自封袋热合处理,热合处理后,取离机构5再将自封袋成品从定位机构3上取离,本设计自动化完成自封袋的全流程加工,无需人为参与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按照设定情况稳定运行,不易出现错漏,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减少人工成本,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对加工过程精准控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输送机构2可以包括多轴位移的机械爪或者吸盘部件,在自封袋的放置位上提取自封袋;

如图1所示,输送机构2也可以包括第一传输机构21和取放机构22,第一传输机构21和取放机构22均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传输机构21用于放置并传输自封袋;

取放机构22能够将第一传输机构21上的自封袋提取并叠放在定位机构3上。

用户可以将自封袋放置在第一传输机构21上,第一传输机构21传输至合适位置,取放机构22就能够将第一传输机构21上的自封袋提取,并且能够通过反复运行来将多个自封袋叠放在定位机构3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传输机构21包括盛料件211以及传输驱动件212,传输驱动件212与盛料件211连接以驱使盛料件211移动,传输驱动部件212可以包括由电机驱动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盛料件211可以是传输皮带或者链板,包覆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从而实现对自封袋的运输。

而由于自封袋重量较轻,为了能够使得自封袋稳定地贴紧在盛料件上传输,盛料件211上设置有与外部抽风结构连通的吸附口213,其中,本设计可以包括抽风机,也可以是利用外部的抽风结构,第一传输机构可通过壳体配合形成相对密封的风道,抽风机鼓动风流,在吸附口一侧形成负压,从而将自封袋吸附在吸附口处。

为了准确定位,如图2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图像采集模块6,图像采集模块6用于采集第一传输机构上的自封袋的图像信息,图像采集模块6、取放机构22分别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图像采集模块可采用红外接发部件或者摄像头等,在某些实施例中,自封袋上设置有定位孔,通过图像识别处理,控制系统能够得知自封袋的位置,取放机构提取自封袋并准确叠放在定位机构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取放机构22包括取放基座221、至少两组摆臂组件222以及取放件223,每组摆臂组件222包括主动臂组2221、从动臂组2222以及设置在取放基座221上的取放驱动件2223,取放基座221与机架1连接,取放驱动件2223与主动臂组2221的一端铰接,从动臂组2222的一端与主动臂组2221的另一端铰接,从动臂组2222的另一端与取放件223铰接,并且至少两个摆臂组件222的输出轨迹互不平行。

取放驱动件2223可以是电机或者气缸,取放驱动件2223与主动臂组2221、主动臂组2221与从动臂组2222、从动臂组2222与取放件223的铰接方式可以是通过枢接轴结构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万向球结构连接;而主动臂组2222和从动臂组2223内部均可以由一个支臂构成,而进一步为了移动稳定,内部可以由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支臂构成,上述实施例的取放机构22,两个摆臂组件222的摆动轨迹互不重合并且在空间上也不平行,即具有至少两个自由度,能够灵活驱动取放件223的位置,从而取放自封袋,而取放件223可以是吸盘部件或者机械抓手。

在某些实施例中,摆臂组件222有三组,并且围绕取放基座221均匀分布,三组的摆臂组件222使得驱动时,支撑受力更加均匀,分别输出指令控制三个取放驱动件2223运行,运行更加稳定。

热合机构4有多种结构,例如导热插针等,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热合机构4包括热合基座41、热针部件42、复位部件43、热合驱动件44以及抵压部件45,热合驱动件44设置在机架1上,热合驱动件44与热合基座41连接,热针部件42设置在热合基座41上,抵压部件45通过复位部件43与热合基座41活动连接以使抵压部件45能够相对于热合基座41靠近或远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热合驱动件44可以是气缸或者电机,热针部件42包括插针以及发热件,发热件可以是电阻式发热件或者ptc发热件等,与外部电源连接或者由控制系统中的驱动电路板驱动,产生热量并传导至插针上,插针能够依次刺穿叠放的多个自封袋,并且导热使得自封袋上的塑胶融化贴合,在某些实施例中,插针与发热件可以一体设置。

而在某些实施例中,抵压部件45可以是抵压柱或者抵压条,抵压条横向设置,通过复位部件43设置在热合基座41上,当热合机构4靠近自封袋,抵压部件45抵压在叠放的自封袋的最上层,相对限定自封袋的位置,防止叠放的自封袋移动,提高加工质量。

在下压过程中,抵压部件45压缩复位部件43,朝向热合基座41移动,热针部件42插入叠层的自封袋中,加工完成后,复位部件43驱使抵压部件45复位。

在某些实施例中,复位部件43包括弹性胶层,设置在抵压部件45与热合基座41之间,如图5所示,复位部件43的实施例还可以是包括滑杆431、允许滑杆431在其内滑动的滑孔(图中未视出)以及弹簧432,滑杆431设置在上并且滑杆431与热针部件42同向,相对地,滑孔设置在抵压部件45或者基座41,此处滑杆431可以是有一条、两条甚至多条,而滑孔数量与滑杆431配对,弹簧432的一端与抵压部件45连接,弹簧432的另一端与基座41连接,此处通过滑杆431与滑孔配合限定热针部件42的插入轨迹,提供充足的支撑力,使得热针部件42插入更加稳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定位机构3可以是设置在工位上的定位凸筋,自封袋上设置有与定位凸筋配合的定位孔;而作为另一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定位机构3包括第二传输机构31以及设置在第二传输机构31上的若干组定位组件32。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传输机构31可以由传输带或者板链构成,由电机带动分别设置在传输带或者板链两端的主动轮、从动轮带动运行;

每组定位组件32能够限制叠放的多个自封袋的位置,定位组件32可以横向设置在第二传输机构31上,并且相对应地,取放机构22也可以有多个,以与多个定位组件32匹配;第二传输机构31可采用板链构成,定位组件32能够平稳地设置在板链上,第二传输机构31下方以及两端有允许定位组件32通过的空间。

定位组件32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柱,每个自封袋上均设置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至少两个定位柱能够限定自封袋的位置,而定位柱还可以是三个、四个或者更多,此处不做出限定。

定位柱背离第二传输机构31的一端逐渐收窄,以便于进入自封袋的定位孔。

在某些实施例中,取离机构5可以通过机械手进行取离操作,而作为另一实施例,取离机构5包括至少一个拨动件51、转动轴52以及取离驱动件53,拨动件51与转动轴52连接,取离驱动件53与转动轴52连接以能够驱使拨动件51摆动。

取离机构5能够在叠层的多个自封袋热合后,将加工完成的自封袋从第二传输机构31上取出,进一步完善自动化流程,便于用户使用。

在第二传输机构31驱使自封袋移动过程中,拨动件51能够插入叠层的自封袋的最底层,从而能够将加工完成的自封袋拨出。

取离驱动件53可以是电机或者直线气缸,从而推动转动轴转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拨动件51上设置有承接斜面54,即拨动件51远离转动轴52的一端较窄,而拨动件51靠近转动轴52的一端较宽,形成承接斜面54,以便于最底层的自封袋顺势进入承接斜面54上,以使得拨动件51进入第二传输机构31以及最底层的自封袋之间。

在定位组件32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柱的实施例中,拨动件51有多个并且相邻拨动件51之间设置有允许定位柱通过的间隔55,同理,相邻的定位柱之间也会设置有允许拨动件51通过的空间,第二传输机构31推动定位柱移动,与拨动件51交叉,拨动件51转动时不会与定位柱发生碰撞,并且能够充分接触自封袋后将自封袋拨出。

取离机构5设置在第二传输机构31的输出端口,如图5所示,采用板链或者传输带结构的第二传输机构31,定位柱会随板链或者传输带循环运行,而运行到输出端口时,原本直立的定位柱会倾斜至水平,此时自封袋会与板链或者传输带接触的面积相对减少,甚至受重力作用下垂,取离机构设置在输出端口处能够更容易接触并承载起叠放的自封袋成品,以便于拨出。

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三传输机构7,取离机构5能够将自封袋成品放置在第三传输机构7上。

第三传输机构7可以与第一传输机构21、第二传输机构31的结构类似,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轮和从动轮拖动皮带或者链板运行,而在取离机构5设置在第二传输机构31的输出端口的实施例,第三传输机构7可以设置在取离机构5背离第二传输机构7的另一侧,当拨动件51插入第二传输机构31上的叠层自封袋成品中,通过翻转将叠层的自封袋成品拨离,可翻转落入到第三传输机构7上,作为成品输出,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优选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和叠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