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辊梳棉式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1052发布日期:2019-11-16 01:2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工作辊梳棉式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作辊梳棉式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用于对特殊的回收废纤维边角料进行开松,以利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特殊的废纤维边角料主要指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指汽车内饰件如汽车隔音毡和地垫(地垫通常铺置在对应于正、副驾驶员的部位的汽车底板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裁除的冗余边角料。因为,如汽车内饰件生产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之理,不论是汽车隔音毡还是地垫以及其它类似的产品,其原料普遍由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如丙纶纤维、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与天然纤维(如麻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或者与化学纤维(如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纤维)相混合的纤维经加热压制成型得到。对此可以参见中国专利cn101775708a(汽车内饰件毡自动成型机)、cn2122781y(汽车内饰件成型设备)、cn101024387a(汽车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cn102776715a(空气填充法车辆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6a(气流填充式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7a(空气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8a(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和cn102776720a(气流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等等。

如业界所知,在前述汽车地垫和隔音毡的生产过程中,裁除的冗余边角废料的面积通常占地垫、隔音毡面积的25-30%左右,也就是说若要获得10㎡的隔音毡,那么其毛坯即在未裁除之前的面积通常为12.5-13㎡(地垫同例),因此产生的废边角料的量较大。此外,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了低熔点纤维,于是在热压成型阶段,低熔点纤维产生玻璃化趋势即产生固化而形成一定的硬度,以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的耐撕裂强度,由于硬度和强度兼备,因而难以由公知的开松机例如cn100368612c(开松机)、cn102586956a(纤维开松机)、cn102586955a(具有除杂功能的开松机)和cn1710165a(开松机)或类似的开松机有效开松。因为,由于此类开松机是针对正常的无纺织纤维的开松而设计的,因此对前述硬度和强度兼备的废边角料开松时很快暴露出无能为力的状况。尤其,当试图用此类开松机对前述边角料开松时每小时仅能勉强开松20kg左右,并且由于开松质量无法达到业界之预期,开松后的纤维只能用于加工诸如管道包覆产品或民用产品如鞋垫等。资源的最大化或称最优化使用价值得不到理想体现。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2747233y(边角料开松机)、cn103147174b(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喂棉机构)、cn205803653u(无纺布开松机)、cn208395337u(具有除尘功能的边角料开松机)和cn207091583u(一种带有限位装置的边角料开松机),等等。

典型的如cn103147172b推荐的“废纤维边角料预开松机”以及cn103147173b提供的“废纤维边角料预开松机的预开松辊结构”,这两项专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预开松辊上通过钩刀轴座间隔设置钩刀轴,在钩刀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鹰嘴状的钩刀。在预开松辊的转动下,使钩刀轴随预开松辊转动,由钩刀轴带动钩刀相应转动,由钩刀将由喂棉机构喂入的废纤维边角料预开松,具体可分别参见这两项专利的说明书第0042段和第0038段。通过对前述两项专利的说明书的阅读可知:经过预开松的边角料纤维不能直接付诸梳理机梳理,而必须经开松机或称精开松机进一步开松,也就是说,由废纤维边角料预开松机完成预开松的纤维尚需地行二次开松。

更为典型的如cn108642608a介绍的“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该专利虽然能够兑现在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归纳的三个方面的长处,但是由于开松筒体上设置的同样是前述鹰嘴状的钩刀(本专利称“开松钩”),因而也不能直接付诸梳理机梳理。

如何使由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开松后的废纤维在无需经过二次开松下直接付诸梳理机梳理长期以来受到业界的关注并且期望有所突破,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材质为无纺织纤维的诸如毡垫毯带之类的废纤维边角料进行精细化开松并可将开松后的纤维在无需进行二次开松的前提下付诸梳理机梳理而得以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并且可显著降低回收再利用处理环节中的成本的工作辊梳棉式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工作辊梳棉式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包括一开松箱箱体,该开松箱箱体具有一开松箱箱体腔,在该开松箱箱体腔内设置有一开松废纤维接料板;一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机构,该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机构与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左侧配接并且与所述开松箱箱体腔相通;一开松主辊筒,该开松主辊筒在对应于所述开松箱箱体腔的上方的位置以卧置状态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上部,所述开松废纤维接料板对应于开松主辊筒的下方;一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和一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该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和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前侧,并且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与所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机构传动连接,而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与所述开松主辊筒传动连接;一开松纤维吸出机构,该开松纤维吸出机构连接在所述开松箱箱体上并且与所述开松废纤维接料板配接;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工作辊梳棉机构和一工作辊梳棉驱动机构,工作辊梳棉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开松主辊筒的上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开松箱箱体上并且与开松主辊筒相配合,工作辊梳棉驱动机构设置在开松箱箱体的后侧并且与工作辊梳棉机构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前侧设置有一箱体前下墙板并且在该箱体前下墙板的上部固定有一箱体前上墙板,在开松箱箱体的后侧设置有一箱体后下墙板并且在该箱体后下墙板的上部固定有一箱体后上墙板,箱体前、后下墙板彼此前后对应,而箱体前、后上墙板同样彼此前后对应,其中,箱体前下墙板连同箱体前墙板与箱体后下墙板连同箱体后上墙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所述的开松箱箱体腔;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左侧上部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输送带让位腔,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机构在对应于输送带让位腔的位置与开松箱箱体的左侧配接;所述开松主辊筒在对应于所述开松箱箱体腔的上方的位置以卧置状态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箱体前上墙板与箱体后上墙板之间;所述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对应于所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的右侧;所述开松纤维接料板构成有一接料板纤维引出口,所述开松纤维吸出机构与该接料板纤维引出口配接;所述的工作辊梳棉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开松主辊筒的上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前上墙板与箱体后上墙板之间;所述工作辊梳棉驱动机构在对应于所述箱体后下墙板背对箱体前下墙板的一侧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后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机构包括废纤维边角料输送架、废纤维边角料输送带、输送带主动辊、输送带从动辊、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罗拉、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下罗拉、罗拉前支承座和罗拉后支承座,废纤维边角料输送架的右端在对应于所述输送带让位腔的位置与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左侧固定,而废纤维边角料输送架的左端构成为朝着远离开松箱箱体的方向伸展的水平悬臂端,输送带主动辊转动地支承在废纤维边角料输送架的右端,输送带从动辊转动地支承在废纤维边角料输送架的左端,废纤维边角料输送带的一端套输送带主动辊上,另一端套置在输送带从动辊上,并且在输送带主动辊的驱动下,该废纤维边角料输送带围绕输送带主动辊以及输送带从动辊形成一个周而复始地运动的运动平面,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罗拉与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下罗拉以彼此上下对应并且相互配合的状态对应于输送带主动辊的右侧,该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罗拉与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下罗拉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罗拉前支承座上,而后端转动地支承在罗拉后支承座上,其中,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罗拉的上罗拉轴的后端伸展到罗拉后支承座的后侧并且固定有一上罗拉轴齿轮,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下罗拉的下罗拉轴的后端伸展到罗拉后支承座的后侧并且固定有一下罗拉轴齿轮,该下罗拉轴齿轮与上罗拉轴齿轮相啮合,下罗拉轴的前端伸展到所述罗拉前支承座的前侧,该罗拉前支承座设置在所述箱体前下墙板的上部,罗拉后支承座设置在所述箱体后下墙板的上部并且与罗拉前支承座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所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与所述下罗拉轴的前端传动连接并且还同时与所述输送带主动辊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开松主辊筒的中央位置具有一开松主辊筒轴,该开松主辊筒轴的前端伸展到所述箱体前上墙板的前侧并且转动地支承在开松主辊筒轴前支承轴承座上,而该开松主辊筒轴前支承轴承座在对应于箱体前上墙板的前侧的位置与所述箱体前下墙板的顶部固定,开松主辊筒轴的后端伸展到所述箱体后上墙板的后侧并且转动地支承在开松主辊筒轴后支承轴承座上,而该开松主辊筒轴后支承轴承座在对应于箱体后上墙板的后侧的位置与所述箱体后下墙板的顶部固定;对应于所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右侧设置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前侧的所述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与所述开松主辊筒轴的前端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主动辊具有一输送带主动辊轴,该输送带主动辊轴的前端和后端各转动地支承在输送带主动辊轴支承座上,而该输送带主动辊轴支承座固定在所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架的右端,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包括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电机、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主动轮、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传动带和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传动带,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电机与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连同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前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开松纤维接料板的下方的位置位于所述开松箱箱体腔内,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伸展到所述箱体前下墙板的前方,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主动轮固定在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上,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为双排轮并且固定在所述下罗拉轴的前端,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固定在所述输送带主动辊轴的前端,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主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上,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传动带的一端同样套置在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上,而另一端套置在所述的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上;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主动轮、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以及所述的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为链轮并且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为双排链轮,所述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传动带以及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传动带为链条。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包括开松主辊筒驱动电机、开松主辊筒驱动主动轮、开松主辊筒驱动从动轮和开松主辊筒驱动传动带,开松主辊筒驱动电机在对应于所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前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开松纤维接料板的下方的位置位于所述开松箱箱体腔内,开松主辊筒驱动主动轮固定在开松主辊筒驱动电机的开松主辊筒驱动电机的开松主辊筒驱动电机轴上,开松主辊筒驱动从动轮固定在所述开松主辊筒轴的前端,开松主辊筒驱动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开松主辊筒驱动主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开松主辊筒驱动从动轮上;所述的开松主辊筒驱动主动轮以及开松主辊筒驱动从动轮为双槽道皮带轮,所述的开松主辊筒驱动传动带为传动皮带并且有一对。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开松纤维吸出机构包括吸棉风机驱动电机、吸棉风机、进棉管、出棉管和出棉箱,吸棉风机驱动电机与吸棉风机传动配合并且由吸棉风机连同吸棉风机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左侧,进棉管的一端与吸棉风机的吸棉风机进棉口配接,另一端伸展到所述开松箱箱体腔内与所述开松纤维接料板的接料板纤维引出口配接,出棉管的一端与吸棉风机的吸棉风机出棉口配接,而出棉管的另一端在对应于开松纤维接料板的下方的位置途经开松箱箱体腔伸展到出棉箱,而该出棉箱设置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右侧,在该出棉箱的上部设置有一出棉箱出棉接口,所述出棉管的另一端与出棉箱出棉接口配接。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开松主辊筒的表面包覆有开松主辊筒针布,所述工作辊梳棉机构包括一组工作辊、一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和一组工作辊后支承调节装置,一组工作辊以圆弧状分布状态对应于所述开松主辊筒的上方,在该组工作辊上各包覆有工作辊针布,该工作辊针布与所述开松主辊筒针布相配合,一组工作辊的工作辊前轴头伸展到所述箱体前上墙板的前侧并且转动地支承在一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上,而一组工作辊的工作辊后轴头伸展到所述箱体后上墙板的后侧并且转动地支承在一组工作辊后支承调节装置上,一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的数量与一组工作辊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工作辊前轴头的位置设置在箱体前上墙板的前侧,一组工作辊后支承调节装置的数量与一组工作辊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工作辊后轴头的位置设置在箱体后上墙板的后侧;设置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后侧的所述工作辊梳棉驱动机构与所述工作辊后轴头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工作辊后支承调节装置的结构是与所述的一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的结构相同的,该一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各包括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径向调节螺钉座和径向调节螺钉,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上下调整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前上墙板的前侧,在该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的上部左侧构成有一左调整螺钉座,在该左调整螺钉座上配设有一左调整螺钉,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的上部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左调整螺钉座的位置构成有一右调整螺钉座,在该右调整螺钉座上配设有一右调整螺钉,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的下部开设有一对径向调整螺钉槽,在该对径向调整螺钉槽上各配设有一径向调整螺钉,该径向调整螺钉与所述箱体前上墙板固定,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在对应于所述工作辊前轴头的位置设置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的前侧中部,在该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的上部构成有一轴承座调整耳,该轴承座调整耳对应于所述左调整螺钉座与右调整螺钉座之间,并且在轴承座调整耳上开设有一轴承座调整耳调整槽,在对应于该轴承座调整耳调整槽的位置配设有一锁定螺钉,该锁定螺钉与所述箱体前上墙板固定,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的下部延伸有一轴承座固定螺钉座,在该轴承座固定螺钉座上配设有一轴承座固定螺钉,该轴承座固定螺钉与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固定,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设置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内,所述工作辊前轴头转动地支承在该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上,径向调节螺钉座在对应于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箱体前上墙板上,径向调节螺钉旋配在径向调节螺钉座上,并且该径向调节螺钉的上端与螺母板连接,该螺母板固定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的下端前侧,所述左调整螺钉与所述轴承座调整耳的左侧面接触,而所述右调整螺钉与轴承座调整耳的右侧面接触,在所述径向调节螺钉上并且分别对应于径向调节螺钉座的上侧面以及下侧面的位置各配设有一径向调节螺钉下锁定螺母,而在径向调节螺钉的上端并且在对应于螺母板的下方的位置配设有一径向调节螺钉上锁定螺母;在所述工作辊前轴头上构成有前轴头螺纹,在对应于该前轴头螺纹的位置配设有轴承限定螺母,该轴承限定螺母与所述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的前侧面接触;在所述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的前侧配设有一轴承限定卡簧,该轴承限定卡簧与所述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的前侧面的边缘部位接触。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作辊梳棉驱动机构包括工作辊驱动电机、工作辊驱动减速箱、减速箱链轮、涨紧链轮、涨紧链轮轴座、工作辊链轮驱动链条和一组工作辊链轮,工作辊驱动电机与工作辊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工作辊驱动减速箱连同工作辊驱动电机在对应于箱体后下墙板背对箱体前下墙板的一侧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开松箱箱体的右侧,减速箱链轮固定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的工作辊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上,涨紧链轮转动地设置在涨紧链轮轴上,而该涨紧链轮轴设置在涨紧链轮轴座上,该涨紧链轮轴座设置在所述箱体后下墙板背对所述箱体前下墙板的一侧,一组工作辊链轮的数量与所述的一组工作辊的数量相等并且与所述工作辊后轴头固定,工作辊链轮驱动链条的一端套置在减速箱链轮上,中部套置在涨紧链轮上,另一端套在一组工作辊链轮上。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增设了与开松主辊筒相配合的工作辊梳棉机构以及用于驱使工作辊梳棉机构工作的工作辊梳棉驱动机构,因而可由工作辊梳棉机构从开松主辊筒上梳取纤维,并将梳取的纤维返回于开松主辊筒,在开松纤维吸出机构的作用下将由开松主辊筒开松的并位于开松箱箱体腔内的开松纤维接料板上的纤维吸出,无需进行二次开松而可直接供给梳理机梳理,不仅可以提高废纤维的回收再利用效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回收再利用处理环节中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前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工作辊梳棉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4为图1的后侧面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开松箱箱体1,该开松箱箱体1具有一开松箱箱体腔11,在该开松箱箱体腔11内设置有一开松废纤维接料板111;示出了一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机构2,该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机构2与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左侧配接并且与前述开松箱箱体腔11相通;示出了一开松主辊筒3,该开松主辊筒3在对应于前述开松箱箱体腔11的上方的位置以卧置状态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上部,前述开松废纤维接料板111对应于开松主辊筒3的下方;示出了一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4和一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5,该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4和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5设置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前侧,并且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4与前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机构2传动连接,而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5与前述开松主辊筒3传动连接;示出了一开松纤维吸出机构6,该开松纤维吸出机构6连接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上并且与前述开松废纤维接料板111配接。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工作辊梳棉式废纤维边角料开松机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工作辊梳棉机构7和一工作辊梳棉驱动机构8,工作辊梳棉机构7在对应于前述开松主辊筒3的上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上并且与开松主辊筒3相配合,工作辊梳棉驱动机构8设置在开松箱箱体1的后侧(图4示)并且与工作辊梳棉机构7传动连接。

由图1所示,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前侧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一门铰链前立柱15,在该门铰链前立柱15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对前门铰链151(图中仅示出了位于门铰链前立柱15的下端两侧的各一个前门铰链),在两侧的一对前门铰链151上各铰接有一前箱门14b。同样的道理,在开松箱箱体1的后侧的居中位置同样设置有门铰链后立柱,在该门铰链后立柱的两侧各设置一对后门铰链,在两侧的一对后门铰链各铰接一后箱门。

在开松箱箱体1的顶部通过一对箱盖铰链16铰接有一箱盖14c。

请参见图1和图4,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一箱体前下墙板12并且在该箱体前下墙板12的上部固定有一箱体前上墙板121(图1示),在开松箱箱体1的后侧设置有一箱体后下墙板13并且在该箱体后下墙板13的上部固定有一箱体后上墙板131(图4示),箱体前、后下墙板12、13彼此前后对应,而箱体前、后上墙板121、131同样彼此前后对应,其中,箱体前下墙板12连同箱体前墙板121与箱体后下墙板13连同箱体后上墙板13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前述的开松箱箱体腔111;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左侧上部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输送带让位腔14a(图1示),前述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机构2在对应于输送带让位腔14a的位置与开松箱箱体1的左侧配接;前述开松主辊筒3在对应于前述开松箱箱体腔11的上方的位置以卧置状态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箱体前上墙板121与箱体后上墙板131之间;前述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5对应于前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4的右侧;前述开松纤维接料板111构成有一接料板纤维引出口1111,前述开松纤维吸出机构6与该接料板纤维引出口1111配接;前述的工作辊梳棉机构7在对应于前述开松主辊筒3的上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前述箱体前上墙板121与箱体后上墙板131之间;前述工作辊梳棉驱动机构8在对应于前述箱体后下墙板13背对箱体前下墙板12的一侧的状态下设置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后侧。

为了确保箱体前、后上墙板121、131之间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方案而在箱体前后上墙板121、131的左侧之间以及右侧之间各通过增强板螺钉161固定一增强板16。

继续见图1,前述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机构2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废纤维边角料输送架21、废纤维边角料输送带22、输送带主动辊23、输送带从动辊24、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罗拉25、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下罗拉26、罗拉前支承座27和罗拉后支承座28,废纤维边角料输送架21的右端在对应于前述输送带让位腔14a的位置与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左侧固定,而废纤维边角料输送架21的左端构成为朝着远离开松箱箱体1的方向伸展的水平悬臂端,输送带主动辊23转动地支承在废纤维边角料输送架21的右端,输送带从动辊24通过输送带从动辊轴座转动地支承在废纤维边角料输送架21的左端,废纤维边角料输送带22的一端套输送带主动辊23上,另一端套置在输送带从动辊24上,并且在输送带主动辊23的驱动下,该废纤维边角料输送带22围绕输送带主动辊23以及输送带从动辊24形成一个周而复始地运动的运动平面,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罗拉25与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下罗拉26以彼此上下对应并且相互配合的状态对应于输送带主动辊23的右侧,该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罗拉25与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下罗拉26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罗拉前支承座27上,而后端转动地支承在罗拉后支承座28上,其中,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罗拉25的上罗拉轴251的后端伸展到罗拉后支承座28的后侧并且固定有一上罗拉轴齿轮2511,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下罗拉26的下罗拉轴261的后端伸展到罗拉后支承座28的后侧并且固定有一下罗拉轴齿轮2611,该下罗拉轴齿轮2611与上罗拉轴齿轮2511相啮合,下罗拉轴261的前端伸展到前述罗拉前支承座27的前侧,该罗拉前支承座27设置在前述箱体前下墙板12的上部,罗拉后支承座28设置在前述箱体后下墙板13的上部并且与罗拉前支承座27相对应;设置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前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4与前述下罗拉轴261的前端传动连接并且还同时与前述输送带主动辊23传动连接。

由图1所示,前述上罗拉轴251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上罗拉轴前支承轴承座2512上,而前述下罗拉轴261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下罗拉轴前支承轴承座2612上,该下罗拉轴前支承轴承座2612设置在前述罗拉前支承座27的下部,而上罗拉轴前支承轴承座2512在对应于下罗拉轴前支承轴承座2612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罗拉前支承座27的上部,并且该上罗拉轴前支承轴承座2512与设置在罗拉前支承座27的顶部的罗拉前支承轴承座调整装置271相配合,由于罗拉前支承轴承座调整装置271具有一弹簧座2711和一压紧弹簧2712,因而可通过调节压紧弹簧2712的压紧力来实现对上罗拉轴前支承轴承座2512的上下位移调整,使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下罗拉25、26之间的间隙得以依需调整。由于上罗拉轴251的后端以及下罗拉轴261的后端与前述上罗拉轴251的前端以及下罗拉轴261的前端同例,因而不再重复说明。

为了得以对前述废纤维边角料输送带22的涨紧程度进行调整,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前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架21的左端前侧和后侧各设置一输送带从动辊涨紧调整装置211,前述输送带从动辊24的输送带从动辊轴241的前端和后端各转动地支承在相应的输送带从动辊轴轴承座2411上,而该输送带从动辊轴轴承座2411通过轴承座固定螺钉24111与前述的输送带从动辊涨紧调整装置211连接。由于输送带从动辊涨紧调整装置211的结构属于常规技术,因而申请人不再展开说明。

请参见图1至图2以及图4,在前述开松主辊筒3的中央位置即中心位置具有一开松主辊筒轴31,该开松主辊筒轴31的前端伸展到前述箱体前上墙板121的前侧(图1和图2示)并且转动地支承在开松主辊筒轴前支承轴承座311上,而该开松主辊筒轴前支承轴承座311在对应于箱体前上墙板121的前侧的位置通过螺钉与前述箱体前下墙板12的顶部固定,开松主辊筒轴31的后端伸展到前述箱体后上墙板131的后侧(图4示)并且转动地支承在开松主辊筒轴后支承轴承座312上,而该开松主辊筒轴后支承轴承座312在对应于箱体后上墙板131的后侧的位置通过螺钉与前述箱体后下墙板13的顶部固定;对应于前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4右侧设置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前侧的前述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5与前述开松主辊筒轴31的前端传动连接。

由图1所示,前述输送带主动辊23具有一输送带主动辊轴231,该输送带主动辊轴231的前端和后端各转动地支承在输送带主动辊轴支承座2311上,而该输送带主动辊轴支承座2311固定在前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架21的右端。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4包括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电机41、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42、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主动轮43、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44、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45、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传动带46和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传动带47,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电机41与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42传动配合并且由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42连同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电机41设置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前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开松纤维接料板111的下方的位置位于前述开松箱箱体腔11内,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42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动力输出轴421伸展到前述箱体前下墙板12的前方即前侧(以下同),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主动轮43固定在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动力输出轴421上,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44为双排轮并且固定在前述下罗拉轴261的前端,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45固定在前述输送带主动辊轴231的前端,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传动带46的一端套置在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主动轮43上,另一端套置在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44上,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传动带47的一端同样套置在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44上,而另一端套置在前述的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45上。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主动轮43、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44以及前述的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45为链轮并且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44为双排链轮,前述的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传动带46以及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传动带47为链条。

当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电机41工作时,由其带动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42,经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42减速并由其废纤维边角料输入减速箱动力输出轴421带动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主动轮43,经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传动带46带动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44,由该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44带动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下罗拉26的下罗拉轴261,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下罗拉26转动并且由喂入下罗拉轴261的后端的下罗拉轴齿轮2611带动上罗拉轴齿轮2511,由上罗拉轴齿轮2511带动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罗拉25。由于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从动轮44为双排轮,即为双排链轮,因而在其带动下罗拉轴261运动的同时带动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传动带47,由该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传动带47带动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45,由该输送带主动辊驱动轮45带动输送带主动辊轴231,从而使输送带主动辊23转动,由输送带主动辊23带动废纤维边角料输送带22,并且使该废纤维边角料输送带22围绕输送带主、从动轮23、24形成一个周而复始地移动的移动平面,在此过程中将废纤维边角料引入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下罗拉25、26之间,出自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下罗拉25、26的右侧的废纤维边角料由开松主辊筒3以及在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工作辊梳棉机构7的工作下实施开松。

请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开松主辊筒驱动机构5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开松主辊筒驱动电机51、开松主辊筒驱动主动轮53、开松主辊筒驱动从动轮54和开松主辊筒驱动传动带55,开松主辊筒驱动电机51在对应于前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驱动机构4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前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开松纤维接料板111的下方的位置位于前述开松箱箱体腔11内,开松主辊筒驱动主动轮53固定在开松主辊筒驱动电机51的开松主辊筒驱动电机轴511上,开松主辊筒驱动从动轮54固定在前述开松主辊筒轴31的前端,开松主辊筒驱动传动带55的一端套置在开松主辊筒驱动主动轮53上,另一端套置在开松主辊筒驱动从动轮54上;前述的开松主辊筒驱动主动轮53以及开松主辊筒驱动从动轮54为双槽道皮带轮,前述的开松主辊筒驱动传动带55为传动皮带并且有一对。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箱体前下墙板121的前侧并且在对应于开松辊筒驱动从动轮54的右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一用于对前述废纤维边角料输入传动带46涨紧的双槽道的传动带涨紧轮56。

当开松主辊筒驱动电机51工作时,由开松主辊筒驱动电机轴511带动开松主辊筒驱动主动轮53,经开松主辊筒驱动传动带55带动开松主辊筒驱动从动轮54,由开松主辊筒驱动从动轮54带动前述开松主辊筒轴31的前端,从而使开松主辊筒轴31转动而对前述废纤维边角料开松。

请参见图5并且继续结合图1、图2以及图4,前述的开松纤维吸出机构6包括吸棉风机驱动电机61、吸棉风机62、进棉管63、出棉管64和出棉箱65,吸棉风机驱动电机61与吸棉风机62传动配合并且由吸棉风机62连同吸棉风机驱动电机61设置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左侧,进棉管63的一端与吸棉风机62的吸棉风机进棉口621配接,另一端伸展到前述开松箱箱体腔11内与前述开松纤维接料板111的接料板纤维引出口1111配接,出棉管64的一端与吸棉风机62的吸棉风机出棉口622配接,而出棉管64的另一端在对应于开松纤维接料板111的下方的位置途经开松箱箱体腔11伸展到出棉箱65,而该出棉箱65设置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右侧,在该出棉箱65的上部设置有一出棉箱出棉接口651,前述出棉管64的另一端与出棉箱出棉接口651配接。

在吸棉风机驱动电机61的工作下,由其带动吸棉风机62工作,自前述开松主辊筒3开松并下落至前述开松纤维接料板111上的开松的废纤维(也可称“开松的纤维”)依次经接料板纤维引出口1111、进棉管63、吸棉风机进棉口621、吸棉风机出棉口622、出棉管64和出棉箱65,由与出棉箱出棉接口651配接的管路引出,或者直接由与出棉管64配接的管路引出至下一工序如梳理工序。

继续见图1、图2、图4以及图5,在前述开松主辊筒3的表面包覆有开松主辊筒针布32(图5标注),前述工作辊梳棉机构7包括一组工作辊71、一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72和一组工作辊后支承调节装置73,一组工作辊71以圆弧状分布状态对应于前述开松主辊筒3的上方,具体而言,一组工作辊71依次自开松主辊筒3的左侧和上方分布至开松主辊筒3的右侧,形成圆弧状分布,在该组工作辊71上各以缠绕方式各包覆有工作辊针布711,该工作辊针布711与前述开松主辊筒针布32相配合,一组工作辊71的工作辊前轴头712伸展到前述箱体前上墙板121的前侧并且转动地支承在一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72上,而一组工作辊73的工作辊后轴头713伸展到前述箱体后上墙板131的后侧并且转动地支承在一组工作辊后支承调节装置73上,一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72的数量与一组工作辊71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工作辊前轴头712的位置设置在箱体前上墙板121的前侧,一组工作辊后支承调节装置73的数量与一组工作辊71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工作辊后轴头713的位置设置在箱体后上墙板131的后侧;设置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后侧的前述工作辊梳棉驱动机构8与前述工作辊后轴头713传动连接。由前述说明可知:相对一根工作辊71而言便分配有一个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72以及一个工作辊后支承调节装置。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由于前述的一组工作辊后支承调节装置73的结构是与前述的一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72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一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72进行详细说明,该一组工作辊前支承调节装置72各包括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721、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722、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723、径向调节螺钉座724和径向调节螺钉725,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721上下调整地设置于前述箱体前上墙板121的前侧,在该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721的上部左侧构成有一左调整螺钉座7211,在该左调整螺钉座7211上配设有一左调整螺钉72111,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721的上部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左调整螺钉座7211的位置构成有一右调整螺钉座7212,在该右调整螺钉座7212上配设有一右调整螺钉72121,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721的下部开设有一对径向调整螺钉槽7213,在该对径向调整螺钉槽7213上各配设有一径向调整螺钉72131,该径向调整螺钉72131与前述箱体前上墙板121固定,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722在对应于前述工作辊前轴头712的位置设置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721的前侧中部,在该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722的上部构成有一轴承座调整耳7221,该轴承座调整耳7221对应于前述左调整螺钉座7211与右调整螺钉座7212之间,并且在轴承座调整耳7221上开设有一圆弧状的轴承座调整耳调整槽72211,在对应于该轴承座调整耳调整槽72211的位置配设有一锁定螺钉72212,该锁定螺钉72212与前述箱体前上墙板121固定,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722的下部延伸有一轴承座固定螺钉座7223,在该轴承座固定螺钉座7223上配设有一轴承座固定螺钉72231,该轴承座固定螺钉72231与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721固定,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723设置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722内,前述工作辊前轴头712转动地支承在该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723上,径向调节螺钉座724在对应于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721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箱体前上墙板121上,径向调节螺钉725旋配在径向调节螺钉座724上,并且该径向调节螺钉725的上端与螺母板7251连接,该螺母板7251固定在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721的下端前侧,前述左调整螺钉72111与前述轴承座调整耳7221的左侧面接触,而前述右调整螺钉72121与轴承座调整耳7221的右侧面接触,在前述径向调节螺钉725上并且分别对应于径向调节螺钉座724的上侧面以及下侧面的位置各配设有一径向调节螺钉下锁定螺母7252,而在径向调节螺钉725的上端并且在对应于螺母板7251的下方的位置配设有一径向调节螺钉上锁定螺母7253;在前述工作辊前轴头712上构成有前轴头螺纹7121,在对应于该前轴头螺纹7121的位置配设有轴承限定螺母71211,该轴承限定螺母71211与前述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723的前侧面接触;在前述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722的前侧配设有一轴承限定卡簧7222,该轴承限定卡簧7222与前述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723的前侧面的边缘部位接触,以便由轴承限定卡簧722对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723限定。

旋松前述的径向调整螺钉72131并且通过对径向调节螺钉725的调节,可使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721依需向上或向下调节,同时带动工作辊71也随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调整板721向上或向下调节,调节完成后将径向调整螺钉72131旋紧以及将径向调节螺钉725锁定。此外,通过对左调整螺钉72111以及对右调整螺钉72121的调整而可使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722在圆弧方向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调整,在对工作辊前轴头支承轴承座722调整时,需松启轴承座固定螺钉72231,调整完毕后再旋紧该轴承座固定螺钉72231。

请重点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工作辊梳棉驱动机构8包括工作辊驱动电机81、工作辊驱动减速箱82、减速箱链轮83、涨紧链轮84、涨紧链轮轴座85、工作辊链轮驱动链条86和一组工作辊链轮87,工作辊驱动电机81与工作辊驱动减速箱82传动配合并且由工作辊驱动减速箱82连同工作辊驱动电机81在对应于箱体后下墙板13背对箱体前下墙板12的一侧的状态下设置在前述开松箱箱体1的右侧,减速箱链轮83固定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82的工作辊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821上,涨紧链轮84转动地设置在涨紧链轮轴841上,而该涨紧链轮轴841设置在涨紧链轮轴座85上,该涨紧链轮轴座85设置在前述箱体后下墙板13背对前述箱体前下墙板12的一侧,一组工作辊链轮87的数量与前述的一组工作辊71的数量相等并且与前述工作辊后轴头713固定,工作辊链轮驱动链条86的一端套置在减速箱链轮83上,中部套置在涨紧链轮84上,另一端套在一组工作辊链轮87上。

当工作辊驱动电机81工作时,由其带动工作辊驱动减速箱82,由工作辊驱动减速箱82减速并由其工作辊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821带动减速箱链轮83,由减速箱链轮83带动工作辊链轮驱动链条86,由工作辊链轮驱动链条86同时带动固定在一组前述工作辊71的工作辊后轴头713上的一组工作辊链轮87,一组工作辊71同时转动,对废纤维边角料梳剥,即配合开松主辊筒3将废纤维边角料开松。

为了消除有可能产生的包角过大的现象,可在前述的箱体前、后上墙板121、131之间并且在对应于一组工作辊71中的最左侧的一根工作辊的左侧的位置增加一根过渡工作辊74,具体地讲,该过渡工作辊74的过渡工作辊前轴头741伸展到箱体前上墙板121的前方并且固定有一过渡工作辊链轮7411,过渡工作辊74的过渡工作辊后轴头通过后轴头支承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箱体后上墙板131上。为了使过渡工作辊74转动,因而在前述过渡工作辊链轮7411上套置有一借力传动链条74111的一端,该借力传动链条74111的另一端套置在借力链轮75上,该借力链轮75固定在一组工作辊71中的与过渡工作辊74相邻的即位于过渡工作辊右侧的一根工作辊的工作辊前轴头713上。

由于上面提及的各个机构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即动作原理已分别作了详细的说明,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作概括性的简要说明。

废纤维边角料由废纤维边角料输入机构2的结构体系的废纤维边角料输送带22引入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下罗拉25、26之间,由废纤维边角料喂入上、下罗拉25、26的协同作用而将废纤维有节制地向开松主辊筒3的方向喂送。在开松主辊筒3的表面的开松主辊筒针布32以及工作辊梳棉机构7的结构体系的一组工作辊71的表面的工作辊针布71的作用下,将废纤维开松,开松的废纤维在开松纤维吸出机构6的工作下按申请人在上面所述直至由出棉管64或者由与出棉箱出棉接口651配接的管路引入纤维收集容器如透气性良好的袋内,以供后续的无纺织产品生产工艺如梳理工艺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