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经机张力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4926发布日期:2020-01-21 23:2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经机张力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经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经机张力调节器。



背景技术:

整经机是将一束经线均布在转鼓上,然后再传递给织布机。在加工过程需要纱线快速准确的进行传送,纱线在传送过程中,张力经常会随着传送而改变,现有的纱线在传送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张力无法及时调节而影响传送,现有的张力调节机构操作麻烦且调节范围有限,调节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经机张力调节器,利用连杆结构来实现三个张紧轮之间的角度和高处,以达到张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整经机张力调节器,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侧部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中部竖直开设于竖直槽,所述侧板的背后位于竖直槽处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一张紧轮,所述竖直槽的两侧下方分别开设有第一水平槽和第二水平槽,所述第一水平槽内滑动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水平槽滑动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三张紧轮,所述第一滑杆和升降机构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一,所述第二滑杆和升降机构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升降装置下移,使第一张紧轮下移,转动连接于第一张紧轮附近的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之间的角度就会扩大,使连接杆一那端的第二张紧轮向左移动,使连接杆二那端的第三张紧轮向右移动,从而使s形绕与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和第三张紧轮的纱线张力发生变化,得到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框、电机和驱动辊,所述固定框固定安装于侧板背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固定框上侧,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框转动连接于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上开设有曲线槽,所述曲线槽内卡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曲线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形板,所述侧板的正面上部固定连接有u形框,所述t形板穿设于u形框内,所述第一张紧轮转动连接于t形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带动驱动辊转动,驱动辊内的去曲线槽就会随驱动辊一起转动,位于曲线槽内的连接杆就会在曲线槽的路径下上下移动,t形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以t形杆在连接杆的带动下以及u形框的限位下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张紧轮的上下调节,从而通过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连杆作用使第二张紧轮和第三张紧轮的位置也发生左右移动,实现对纱线的张力调节。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竖直槽的两侧的侧板处分别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内滑动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穿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设有端帽,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张紧轮,所述移动杆转动连接于第四张紧轮的杆身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抵紧于滑动块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张紧可以从侧面对纱线进行张紧。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穿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固定框上方处,所述齿轮的侧边设置有可抵紧齿轮齿槽的棘爪,所述棘爪的尾部转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侧板上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于安装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停止不转,即连接杆位于某一位置,第一张紧轮会受到纱线向下的压力,可能会出现导致连接杆移动,从而驱动辊转动的现象,为了消除这种现象发生,通过气缸的进气,推出棘爪,使棘爪能够抵住齿轮的齿槽,起到放置齿轮转动的作用,从而防止电机转动、防止驱动辊转动,增加了第一张紧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竖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远离竖直槽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杆抵触的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的两端设有卡舌,所述卡舌滑动卡接于竖直槽的竖直内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张紧轮会受到纱线向下的压力,为了防止其第一张紧轮上移,利用弹簧二的压缩弹性势能抵住纱线向下的力,保证第一张紧轮的稳定性,卡舌的设置为了使弧形托板能够上下竖直滑移,不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和第四张紧轮的外壁均设有向下凹陷的置线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纱线左右限位,防止在传动中滑移,保证了纱线传送的稳定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置线槽内固定安装有橡胶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纱线在传送中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弧形托板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2、侧板;21、竖直槽;22、第一水平槽;23、第二水平槽;24、斜槽;3、升降机构;31、固定框;32、电机;33、驱动辊;34、曲线槽;35、连接杆;36、t形板;37、u形框;41、第一张紧轮;42、第二张紧轮;43、第三张紧轮;44、第四张紧轮;51、第一滑杆;52、第二滑杆;61、连杆一;62、连杆二;71、滑动块;72、移动杆;73、端帽;74、弹簧一;81、齿轮;82、棘爪;83、安装块;84、气缸;91、弹簧二;92、弧形托板;93、卡舌;10、置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整经机张力调节器,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方侧部设置有侧板2,侧板2的中部竖直开设于竖直槽21,侧板2的背后位于竖直槽21处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框31、电机32和驱动辊33,固定框31固定安装于侧板2背部,电机32固定安装于固定框31上侧,且电机32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框31转动连接于驱动辊33,驱动辊33上开设有曲线槽34,曲线槽34内卡设有连接杆35,连接杆35远离曲线槽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形板36,侧板2的正面上部固定连接有u形框37,t形板36穿设于u形框37内,第一张紧轮41转动连接于t形板36。

如图1所示,竖直槽21的两侧下方分别开设有第一水平槽22和第二水平槽23,第一水平槽22内滑动有第一滑杆51,第一滑杆5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张紧轮42,第二水平槽23滑动有第二滑杆52,第二滑杆52上转动连接有第三张紧轮43,第一滑杆51和t形板36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一61,第二滑杆52和t形板36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二62。

此外,如图1和2所示,位于竖直槽21的两侧的侧板2处分别开设有斜槽24,斜槽24内滑动有滑动块71,滑动块71内穿设有移动杆72,移动杆72的一端设有端帽73,移动杆7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张紧轮44,移动杆72转动连接于第四张紧轮44的杆身套设有弹簧一74,弹簧一74抵紧于滑动块71底部,第四张紧可以从侧面对纱线进行张紧,并通过张紧度的改变,自动调节弹簧一74的伸缩,从而保证第四张紧轮44一直抵触于纱线。

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张紧轮41、第二张紧轮42、第三张紧轮43和第四张紧轮44的外壁均设有向下凹陷的置线槽10,置线槽10内固定安装有橡胶圈,给纱线左右限位,防止在传动中滑移,同时降低纱线在传送中的磨损度,保证了纱线传送的稳定顺畅。

如图3所示,电机32的输出轴上固定穿设有齿轮81,齿轮81位于固定框31上方处,齿轮81的侧边设置有可抵紧齿轮81齿槽的棘爪82,棘爪82的尾部转动连接有安装块83,侧板2上部固定安装有气缸84,气缸84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于安装块83,当电机32停止不转,即连接杆35位于某一位置,第一张紧轮41会受到纱线向下的压力,可能会出现导致连接杆35移动,从而驱动辊33转动的现象,为了消除这种现象发生,通过气缸84的进气,推出棘爪82,使棘爪82能够抵住齿轮81的齿槽,起到放置齿轮81转动的作用,从而防止电机32转动、防止驱动辊33转动,增加了第一张紧轮41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竖直槽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91,弹簧二91远离竖直槽21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杆35抵触的弧形托板92,弧形托板92的两端设有卡舌93,卡舌93滑动卡接于竖直槽21的竖直内壁,由于第一张紧轮41会受到纱线向下的压力,为了防止其第一张紧轮41上移,利用弹簧二91的压缩弹性势能抵住纱线向下的力,保证第一张紧轮41的稳定性,卡舌93的设置为了使弧形托板92能够上下竖直滑移,不倾斜。

具体工作原理:气缸84退气,其伸缩杆使棘爪82不卡于齿轮81的齿槽内,电机32启动,带动驱动辊33转动,驱动辊33内的去曲线槽34就会随驱动辊33一起转动,位于曲线槽34内的连接杆35就会在曲线槽34的路径下上下移动,t形板36与连接杆35固定连接,所以t形杆在连接杆35的带动下以及u形框37的限位下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张紧轮41的上下调节。

第一张紧轮41下移,转动连接于第一张紧轮41附近的连接杆35一和连接杆35二之间的角度就会扩大,使连接杆35一那端的第二张紧轮42向左移动,使连接杆35二那端的第三张紧轮43向右移动,从而使s形绕与第一张紧轮41、第二张紧轮42和第三张紧轮43的纱线张力发生变化,得到调节。

调节完毕后,气缸84进气,使棘爪82抵住齿轮81的齿槽内,防止驱动辊33转动。

不仅如此,第四张紧轮44一直在弹簧一74的压缩弹性下从侧边抵紧于纱线,给纱线的张紧度提供二重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