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7766发布日期:2021-06-01 23:5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



背景技术:

捻纱机中纱线由线卷筒进入捻纱作业处时,需要将纱线张紧,这样能保证捻纱作业处能制备稳定性比较高的纱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捻纱机中通常在两根过线辊之间设置一张紧辊,由于张紧辊位于相邻两个过线辊之间的下部处,因此,通过的纱线能得到适当张紧。

可以看出,现有的捻纱机由过线辊和张紧辊处通过的纱线呈弯折状态,因此,纱线受到过线辊以及张紧辊的作用下能被稳定张紧。

但是,纱线完全依靠过线辊和张紧辊张紧,其张紧单一。针对不同张紧力的使用需求,现有的捻纱机难以满足其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以及适用性均比较高的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过线柱一、过线柱二、过线柱三和过线筒,上述过线柱一、过线柱二、过线柱三均垂直固连在基板上,上述过线柱二位于过线柱一与过线柱三之间的下部处,上述过线筒呈圆筒状且过线筒与过线柱一正对,所述过线筒与基板之间具有微调机构,通过上述微调机构能使过线筒相对于基板平移后得到定位。

捻纱机处的原料纱线存储在纱线辊处,纱线辊处的纱线经过本过线组件后稳定的进入捻纱机的捻纱作业处,通过本过线组件将纱线稳定张紧。

具体而言,纱线由过线筒进入,然后依次绕在过线柱一、过线柱二和过线柱三处。显然,纱线受到过线筒、过线柱一、过线柱二和过线柱三的作用,能被稳定张紧。

通过微调机构能使过线筒相对于过线柱一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最终改变过线筒与过线柱一之间的距离,这样能改变两者之间纱线的倾斜方向以及倾斜角度,最终适当的改变了该处的纱线张力。

在上述的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中,微调机构包括导向杆、弹簧、调节螺母和连接段,上述导向杆固连在基板边沿处,上述连接段的一端与过线筒固连,连接段的另一端套在导向杆上,上述弹簧套在导向杆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连接段和基板上,上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在导向杆上且调节螺母和弹簧分别位于连接段的两侧。

在上述的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中,所述基板上固连有筒状的导向筒,上述连接段上具有呈直杆状的连接部,上述连接部与导向筒相匹配且连接部穿设在导向筒内。

在连接段的作用下能使过线筒稳定的连接在导向杆上,同时,在导向筒的作用下能使连接段沿导向杆稳定平移,最终使过线筒相对于过线柱一稳定平移。

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连接段具有抵靠在调节螺母上的趋势。由于调节螺母与导向杆螺纹连接,因此,调节螺母相对于导向杆移动后,最终能改变连接的上下位置,最终改变过线筒的上下位置。

在上述的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中,所述过线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过线筒对称的设置在基板两侧,其中一个过线筒靠近于过线柱一,另外一个过线筒靠近于过线柱三,上述连接段呈u形且连接段的u形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过线筒固连,上述连接段的u形底部处具有贯穿的导向孔,上述导向杆穿设在导向孔处。

两个过线筒正对,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纱线得到进一步的张紧,有效的提高了其稳定性。

同时,两个过线筒均连接在同一个连接段上,因此,其结构还比较紧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由于其中一个过线筒靠近于过线柱一,另外一个过线筒靠近与过线柱二,因此,在两个过线筒以及过线柱一、过线柱二、过线柱三的作用下能使纱线被稳定张紧,其稳定性比较高。

同时,对调节螺母的位置改变后,还能改变过线筒的位置,最终改变对纱线的张紧力大小,其适用性还比较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过线柱一;3、过线柱二;4、过线柱三;5、过线筒;6、导向杆;7、弹簧;8、调节螺母;9、连接段;9a、连接部;10、导向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包括基板1、过线柱一2、过线柱二3、过线柱三4和过线筒5,上述过线柱一2、过线柱二3、过线柱三4均垂直固连在基板1上,上述过线柱二3位于过线柱一2与过线柱三4之间的下部处,上述过线筒5呈圆筒状且过线筒5与过线柱一2正对,所述过线筒5与基板1之间具有微调机构,通过上述微调机构能使过线筒5相对于基板1平移后得到定位。

微调机构包括导向杆6、弹簧7、调节螺母8和连接段9,上述导向杆6固连在基板1边沿处,上述连接段9的一端与过线筒5固连,连接段9的另一端套在导向杆6上,上述弹簧7套在导向杆6上且弹簧7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连接段9和基板1上,上述调节螺母8螺纹连接在导向杆6上且调节螺母8和弹簧7分别位于连接段9的两侧。

所述基板1上固连有筒状的导向筒10,上述连接段9上具有呈直杆状的连接部9a,上述连接部9a与导向筒10相匹配且连接部9a穿设在导向筒10内。

所述过线筒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过线筒5对称的设置在基板1两侧,其中一个过线筒5靠近于过线柱一2,另外一个过线筒5靠近于过线柱三4,上述连接段9呈u形且连接段9的u形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过线筒5固连,上述连接段9的u形底部处具有贯穿的导向孔,上述导向杆6穿设在导向孔处。

捻纱机处的原料纱线存储在纱线辊处,纱线辊处的纱线经过本过线组件后稳定的进入捻纱机的捻纱作业处,通过本过线组件将纱线稳定张紧。

具体而言,纱线由过线筒进入,然后依次绕在过线柱一、过线柱二和过线柱三处。显然,纱线受到过线筒、过线柱一、过线柱二和过线柱三的作用,能被稳定张紧。

通过微调机构能使过线筒相对于过线柱一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最终改变过线筒与过线柱一之间的距离,这样能改变两者之间纱线的倾斜方向以及倾斜角度,最终适当的改变了该处的纱线张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过线柱一、过线柱二、过线柱三和过线筒,上述过线柱一、过线柱二、过线柱三均垂直固连在基板上,上述过线柱二位于过线柱一与过线柱三之间的下部处,上述过线筒呈圆筒状且过线筒与过线柱一正对,所述过线筒与基板之间具有微调机构,通过上述微调机构能使过线筒相对于基板平移后得到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微调机构包括导向杆、弹簧、调节螺母和连接段,上述导向杆固连在基板边沿处,上述连接段的一端与过线筒固连,连接段的另一端套在导向杆上,上述弹簧套在导向杆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连接段和基板上,上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在导向杆上且调节螺母和弹簧分别位于连接段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固连有筒状的导向筒,上述连接段上具有呈直杆状的连接部,上述连接部与导向筒相匹配且连接部穿设在导向筒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过线筒对称的设置在基板两侧,其中一个过线筒靠近于过线柱一,另外一个过线筒靠近于过线柱三,上述连接段呈u形且连接段的u形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过线筒固连,上述连接段的u形底部处具有贯穿的导向孔,上述导向杆穿设在导向孔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包括基板、过线柱一、过线柱二、过线柱三和过线筒,上述过线柱一、过线柱二、过线柱三均垂直固连在基板上,上述过线柱二位于过线柱一与过线柱三之间的下部处,上述过线筒呈圆筒状且过线筒与过线柱一正对,所述过线筒与基板之间具有微调机构,通过上述微调机构能使过线筒相对于基板平移后得到定位。本捻纱机过线盘的过线组件稳定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宇;吴仕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雅娜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