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复合纤维的卷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7982发布日期:2021-08-03 13:1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复合纤维的卷曲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复合纤维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复合纤维的卷曲机。



背景技术:

卷曲机是化纤短纤维后加工生产线上的最关键的设备,其根据机械卷曲原理,对加工中的化纤短纤维丝束进行卷曲变形的设备。

公开号为cn104328551b的发明专利授权公开了一种卷曲机,其机座上铰接有机架,推拉油缸的活塞杆与机架的下部铰接,机座上设有下卷曲轮和下卷曲刀,机架上设有上卷曲轮,机架上还铰接有上卷曲刀,铰接于机架的提拉油缸的活塞杆与上卷曲刀铰接,在上、下卷曲刀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进油腔,在上卷曲刀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喷油孔,在下卷曲刀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二喷油孔,第一、第二进油腔的进油口与液体流量传感器的出油口相连,液体流量传感器通过油泵与油桶相连,在机座旁设有带报警灯并能控制油泵流量的控制器。

其工作时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上、下卷曲轮转动,推拉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机架的下部向前摆动,使上卷曲轮向下卷曲轮靠近,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丝束的厚度,来设定上、下卷曲轮之间的距离;提拉油缸的活塞杆向外伸出,能带动上卷曲刀绕着其与机架的铰接点转动,使上卷曲刀向下卷曲刀靠近,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丝束的厚度,来设定上、下卷曲刀之间的距离;生产时,丝束先进入上、下卷曲轮之间,然后丝束在上、下卷曲轮的夹持牵引下从上、下卷曲刀之间通过,上、下卷曲刀上接近上、下卷曲轮处分别设置有上、下卷曲刀刃,丝束受到上、下卷曲刀刃的作用而发生卷曲。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从卷曲机制备出的卷曲的纤维线会通过传送带而进入下一步的加工设备中,而为了避免纤维线材从卷曲机的出料端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中下坠而影响下料,卷曲机的出料端通常还会固定有用于出料的导料板,通过延长的导料板来填补间隙。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卷曲机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并不恒定,当间隔过大时,需要工人挪动传送带或挪动卷曲机,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适配卷曲机与传送带之间在布置时所产生的不同的间距,本申请提供一种导料板长度可以进行调节的卷曲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复合纤维的卷曲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复合纤维的卷曲机,包括机座、铰接于机座上的机架、设置于机座上的下卷曲轮、设置于机座上的下卷曲刀、设置于机架上的上卷曲轮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上卷曲刀,所述机座上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位于下卷曲刀远离下卷曲轮的一侧,所述导料板延长方向的两侧向上延伸有第一翻边,所述导料板的上方且与导料板滑移连接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延长方向的两侧向上延伸有第二翻边,所述导料板上设置有沿导料板延长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贯通于导料板的上下两侧以及远离机架的一侧,所述延长板的下方设置有贯穿导向槽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延长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导料板的下方抵接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送带与卷曲机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时,延长板可以向远离下卷曲刀的一侧滑移,进而使导料板以及延长板的整体长度进行延长,进而可以适配较大的间隔距离,而当传送带与卷曲机之间的间隔较小时,可以将延长板向靠近下卷曲刀的一侧滑移,进而可以适配较小的间隔距离。因而,通过延长板在导料板上滑移可以适配间距不同的场景。而第一翻边以及第二翻边的设置均用于对卷曲后的纤维进行限位,避免纤维在下料过程中从导料板以及延长板的两侧脱离。

优选的,一侧所述第二翻边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贯穿于相邻第一翻边中,且所述第一翻边上设置有呈长腰形且供转动柱贯穿的滑移槽,所述转动柱上同轴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位于第一翻边远离第二翻边的一侧且与第一翻边抵接,所述第一翻边上且位于滑移槽延长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与转动齿轮啮合的齿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动柱,可以带动转动齿轮发生同步转动,而由于齿条与转动齿轮相互啮合,且齿条与第一翻边固定的方式,使得转动齿轮发生转动时可以带动延长板发生沿滑移槽延长方向的滑移,进而方便对延长板的滑移轨迹进行调节。而通过在第一翻边上设置齿条的设置方式与在滑移槽的槽壁上设置齿槽的方式相比,更容易进行安装以及装配,生产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贯穿于第二翻边,所述转动柱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翻边远离第一翻边的一侧抵接的限位翻边,所述转动齿轮的内壁上设置有键槽,所述转动柱的外侧壁设置有穿设于键槽中的键条,所述转动柱上卡设有卡簧,所述卡簧位于转动齿轮远离第二翻边的一侧且与转动齿轮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翻边、转动齿轮以及卡簧的共同作用来起到转动柱转动连接于第二翻边上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转动柱从第二翻边上脱离的情况,连接强度较高。同时转动齿轮与第二翻边抵接可以有效地提高转动柱的连接强度,减小转动柱发生偏斜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边的内侧设置有供限位翻边穿设的沉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头槽的设置可以阻碍限位翻边从第一翻边的内侧凸出,减小纤维在延长板上通过时与限位翻边发生接触而导致纤维被划伤的概率。

优选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翻边上设置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贯穿于相邻第一翻边中,且所述第一翻边上设置有呈长腰形且供加强柱贯穿的加强槽,所述加强柱与加强槽的上下两侧槽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柱的设置可以对延长板的另一侧进行限位,进而提高延长板在导料板上进行滑移时的稳定性,减小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窜动或晃动等情况。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上且位于第二翻边的外侧同轴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上设置有供转动柱穿设的连接槽,所述转动柱的外周且位于穿设于连接槽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面,所述连接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限位面抵接的抵接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对转动柱进行转动,只需手动转动转动把手即可带动转动柱同步进行转动,而通过限位面与抵接面相互抵接的限位方式以及穿设于连接槽中的限位方式,可以方便对转动把手进行安装以及拆卸,同时在损坏之后也方便对转动把手进行更换。

优选的,所述延长板两侧的第二翻边均与导料板两侧的第一翻边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提高延长板在导料板上进行滑移时的强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在使用过程中延长板与导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延长板朝向下卷曲刀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导向面的设置可以减少延长板上锋利的边沿,进而使得纤维在经过延长板与导料板的连接处时,减少由于与锋利的边角接触而导致纤维被划伤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纤维成型后的成品率以及合格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延长板在导料板上滑移可以适配间距不同的场景,提高下料过程中的稳定性;

2.通过转动转动柱可以带动延长板发生沿滑移槽延长方向的滑移,进而方便对延长板的滑移轨迹进行调节;

3.加强柱的设置可以对延长板的另一侧进行限位,进而提高延长板在导料板上进行滑移时的稳定性,减小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窜动或晃动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卷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料板与延长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动柱、转动齿轮、卡簧以及转动把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转动柱、转动齿轮、卡簧以及转动把手的另一个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机座;12、机架;13、下卷曲轮;14、下卷曲刀;15、上卷曲轮;16、上卷曲刀;17、驱动气缸;2、导料板;3、延长板;21、第一翻边;31、第二翻边;22、导向槽;32、连接板;33、限位板;41、转动柱;34、穿孔;42、限位翻边;35、沉头槽;23、滑移槽;43、转动齿轮;44、齿条;45、键槽;46、键条;47、卡簧;48、卡槽;5、转动把手;51、连接槽;49、限位面;52、抵接面;6、加强柱;7、加强槽;8、弧形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生产复合纤维的卷曲机。参照图1,卷曲机包括机座11、铰接于机座11上的机架12、设置于机座11上的下卷曲轮13、设置于机座11上的下卷曲刀14、设置于机架12上的上卷曲轮15、设置于机架12上的上卷曲刀16、转动连接于机架12上的驱动气缸17以及设置于机座11上且驱动机架12转动的液压油缸(未示出),驱动气缸17与上卷曲刀16远离上卷曲轮15的一侧铰接。当需要进行对纤维进行卷曲时,液压油缸动作以带动机架12转动,使得上卷曲刀16向下卷曲刀14靠近,并通过驱动气缸17的动作而进一步驱动上卷曲刀16向下卷曲刀14靠近。同时,机座1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导料板2,导料板2位于下卷曲刀14远离下卷曲轮13的一侧,即下卷曲刀14远离下卷曲轮13的一侧即为卷曲机的下料端。导料板2上滑移连接有延长板3,且延长板3沿导料板2的延长方向滑移。通过延长板3在导料板2上滑移,进而可以改变导料板2与延长板3的整体长度。

参照图2,其中,导料板2延长方向的两侧向上延伸有第一翻边21,延长板3滑移连接于导料板2的上方,且延长板3延长方向的两侧向上延伸有第二翻边31,第二翻边31位于两侧第一翻边21的内侧,且延长板3两侧的第二翻边31分别与导料板2两侧的第一翻边21进行抵接。

参照图1和图2,导料板2上设置有沿导料板2延长方向布置的导向槽22,导向槽22贯通于导料板2的上下两侧以及远离机架12的一侧。延长板3的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贯穿导向槽22的连接板32,连接板32远离延长板3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与导料板2的下方抵接的限位板33。通过限位板33以及连接板32的共同作用,使得延长板3可以在导料板2上进行滑移。

参照图3和图4,一侧第二翻边3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柱41,第二翻边31上设置有供转动柱41贯穿的穿孔34,转动柱4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翻边31远离第一翻边21的一侧抵接的限位翻边42,且第二翻边31上设置有供限位翻边42穿设的沉头槽35。转动柱41向远离第二翻边31的方向延长且贯穿于相邻第一翻边21,第一翻边21上开设有呈长腰形且供转动柱41贯穿的滑移槽23,转动柱41的侧壁与滑移槽23的上下两侧壁抵接。转动柱41上同轴设置有转动齿轮43,转动齿轮43位于第一翻边21远离第二翻边31的一侧且与第一翻边21抵接。第一翻边21远离第二翻边31的一侧且位于滑移槽23延长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与转动齿轮43啮合的齿条44。齿条44可以与第一翻边21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转动齿轮4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键槽45,转动柱41的外侧壁上且位于穿设于转动齿轮43中的部分上嵌设有穿设于键槽45中的键条46。进一步的,为了对转动齿轮43进行限位,且阻碍转动齿轮43从转动柱41上脱离,转动柱41上卡设有卡簧47,转动柱41上设置有供卡簧47卡接的卡槽48,卡簧47位于转动齿轮43远离第二翻边31的一侧并与转动齿轮43抵接。而区别于上述固定方式,转动齿轮43也可以与转动柱41通过花键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些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固定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而为了方便对转动柱41进行转动,转动柱41远离设置有限位翻边42的一侧同轴设置有转动把手5,转动把手5位于第二翻边31的外侧。转动把手5上设置有供转动柱41穿设的连接槽51,转动柱41的外周且位于穿设于连接槽51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面49,连接槽51的槽壁上设置有与限位面49抵接的抵接面52。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面49以及抵接面52均为平面,且限位面49于转动柱41的周向供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限位面49相互连接。对应的,连接槽51的槽壁上也对应于限位面49的设置方式周向设置有四个抵接面52。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动把手5与转动柱41的连接方式,转动把手5还可以与转动柱4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来加强固定。

另一侧第二翻边31上(即贯穿有转动柱41的一侧第二翻边31)通过焊接固定有加强柱6,加强柱6贯穿于相邻第一翻边21中,且第一翻边21上设置有呈长腰形且供加强柱6贯穿的加强槽7,加强柱6与加强槽7的上下两侧槽壁抵接。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加强柱6可以是方形柱,也可以是圆形柱,当加强柱6是方形柱时,其相对的两个平面分别与加强槽7的上下两侧槽壁抵接。

另外,为了避免延长板3上锋利的锐边对限位划伤,延长板3朝向下卷曲刀14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导向面,进一步的,延长板3两侧的第二翻边31上也可以设置弧形的导向面。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生产复合纤维的卷曲机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转动转动把手5,带动转动柱41同步转动,而通过转动柱41的转动,可以带动转动齿轮43同步进行转动,由于转动齿轮43与齿条44相互啮合,并由于齿条44与第一翻边21相对固定,进而使得延长板3在导料板2上滑移。通过延长板3滑出或滑入导料板2使得延长板3与导料板2的整体长度可以进行改变,进而适配于卷曲机与相邻设备之间的间距。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