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机械用换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9377发布日期:2021-08-03 13:1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机械用换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造纸机械用换辊装置。



背景技术: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公元105年,蔡伦就总结了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造纸机械是包括原料准备、制浆、造纸、直到制成卷筒或平张成品,以及加工纸和纸板的机械。

现有的换辊装置一般用吊机吊起辊进行跟换这样不仅效率低,且很不安全,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换辊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机械用换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换辊装置一般用吊机吊起辊进行跟换这样不仅效率低,且很不安全,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纸机械用换辊装置,包括支撑体和底座,所述支撑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转轴,且转轴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棒,所述限位棒的底面连接有弹簧,且限位棒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顶体,且顶体的末端连接有施力杆,所述支撑体的末端固定有纵向螺纹套体,且纵向螺纹套体的内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纵向螺纹套体的末端连接有滑道,且滑道的末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末端固定有横向套体,且横向套体的末端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外表面连接有滑轨,且滑轨的末端固定有转动体,所述横向套体的内部连接有丝杆,所述转动体的下方连接有转杆,且底座位于转杆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限位棒通过转轴与支撑体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限位棒通过弹簧与支撑体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上端呈圆弧形结构,所述顶体与施力杆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顶体的前端呈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贯穿于纵向螺纹套体的内部,且螺纹杆与支撑架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纵向螺纹套体通过滑道与支撑架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支撑架通过横向套体、滑轮和滑轨与转动体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丝杆贯穿于横向套体的内部,且丝杆与转动体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体通过转杆与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滑轮与滑轨外形尺寸相互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可以转动的限位棒可以根据辊的大小对限位棒进行调节,避免辊过大过小无法导致限位棒无法限位的情况,通过设置的弹簧可以增加限位棒对辊的压力,从而提高限位效果;通过设置的限位槽可以让辊的外表面与限位槽进行接触从而达到一定的限位效果,通过设置的顶体可以对辊施加一个顶力,从而方便辊的移出,降低劳动强度;

2、通过设置的螺纹杆可以给纵向螺纹套体提供动力让其移动的同时还能让其移动的更加稳定,提高辊的跟换效率;通过设置的滑轮和滑轨有效减少横向套体与转动体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横向套体过度磨损的情况;

3、通过设置的丝杆可以给横向套体提供动力让其移动的同时还能让其移动的更加稳定,提高辊的更换效率;通过可以转动的转动体可以让辊更好的转向移动,从而方便辊的更换,通过外形尺寸吻合的滑轮和滑轨可以提高滑轮移动的稳定,避免滑轮受力偏移的情况,从而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体;2、转轴;3、限位棒;4、弹簧;5、限位槽;6、顶体;7、施力杆;8、纵向螺纹套体;9、螺纹杆;10、滑道;11、支撑架;12、横向套体;13、滑轮;14、滑轨;15、转动体;16、丝杆;17、转杆;1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造纸机械用换辊装置,包括支撑体1和底座18,支撑体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转轴2,且转轴2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棒3,限位棒3的底面连接有弹簧4,且限位棒3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槽5,限位槽5的内部设置有顶体6,且顶体6的末端连接有施力杆7,支撑体1的末端固定有纵向螺纹套体8,且纵向螺纹套体8的内部连接有螺纹杆9,纵向螺纹套体8的末端连接有滑道10,且滑道10的末端固定有支撑架11,支撑架11的末端固定有横向套体12,且横向套体12的末端安装有滑轮13,滑轮13的外表面连接有滑轨14,且滑轨14的末端固定有转动体15,横向套体12的内部连接有丝杆16,转动体15的下方连接有转杆17,且底座18位于转杆17的末端。

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限位棒3通过转轴2与支撑体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限位棒3通过弹簧4与支撑体1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通过可以转动的限位棒3可以根据辊的大小对限位棒3进行调节,避免辊过大过小无法导致限位棒3无法限位的情况,通过设置的弹簧4可以增加限位棒3对辊的压力,从而提高限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限位槽5的上端呈圆弧形结构,顶体6与施力杆7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顶体6的前端呈圆弧形结构;通过设置的限位槽5可以让辊的外表面与限位槽5进行接触从而达到一定的限位效果,通过设置的顶体6可以对辊施加一个顶力,从而方便辊的移出,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限位槽5的上端呈圆弧形结构,顶体6与施力杆7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顶体6的前端呈圆弧形结构;通过设置的螺纹杆9可以给纵向螺纹套体8提供动力让其移动的同时还能让其移动的更加稳定,提高辊的跟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纵向螺纹套体8通过滑道10与支撑架1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支撑架11通过横向套体12、滑轮13和滑轨14与转动体1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通过设置的滑轮13和滑轨14有效减少横向套体12与转动体15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横向套体12过度磨损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丝杆16贯穿于横向套体12的内部,且丝杆16与转动体15之间为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丝杆16可以给横向套体12提供动力让其移动的同时还能让其移动的更加稳定,提高辊的更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转动体15通过转杆17与底座18之间为活动连接,滑轮13与滑轨14外形尺寸相互吻合;通过可以转动的转动体15可以让辊更好的转向移动,从而方便辊的更换,通过外形尺寸吻合的滑轮13和滑轨14可以提高滑轮13移动的稳定,避免滑轮13受力偏移的情况,从而提高支撑架11的稳定性。

该造纸机械用换辊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底座18下方设置的动力轮让底座18进行移动接近辊,如此支撑体1进入辊下方,接着对支撑体1进行调节,螺纹杆9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进行连接,螺纹杆9进行转动,纵向螺纹套体8与螺纹杆9螺纹连接,如此转动的螺纹杆9会对纵向螺纹套体8产生作用力,如此在该作用力下纵向螺纹套体8通过与支撑架11固定连接的滑道10在支撑架11内部滑动,接着对辊进行拆除,此时辊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支撑体1表面,然后对辊施加作用力,此时辊进入与支撑体1固定开设的限位槽5内部,其次对限位棒3施加作用力,限位棒3通过转轴2与支撑体1活动连接,弹簧4与限位棒3焊接,如此在当该作用力大于弹簧4的弹力时,限位棒3通过转轴2进行转动,此时弹簧4产生作用力并产生一个反向作用力,当限位棒3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对限位棒3上的作用力进行撤销,如此弹簧4上的反向作用力会施加到限位棒3上,对辊与限位棒3的连接处进行施压,再然后丝杆16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进行连接,横向套体12与丝杆16螺纹连接,如此旋转的丝杆16会对横向套体12产生作用力,滑轮13与横向套体12活动连接,滑轮13产生作用力,如此在该作用力滑轮13通过与转动体15固定连接的滑轨14在转动体15内部滑动,当需要对辊改变方向时对转动体15施加作用力,转动体15通过转杆17与底座18进行活动连接,如此在该作用力下转动体15进行转动,最后对施力杆7施加旋转力,施力杆7与支撑体1螺纹连接,如此旋转的施力杆7产生作用力,顶体6与施力杆7活动连接,顶体6产生作用力,如此辊在该力作用下被顶起,这样辊被拆出,同理对辊进行安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