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

文档序号:26141871发布日期:2021-08-03 14:26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纱卷的下纱设计,属于纺织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直捻机或倍机中,当空的卷绕筒子(即空管)在机器上卷绕满筒后即为成纱卷,此时,需要将成纱卷取下,并换上空管,目前,该取下成纱卷及更换空管的操作多为人工操作,操作时,需要先手动的将筒子夹连同成纱卷一并抬高,再双手配合将成纱卷取下,然后将成纱卷在落纱车上放置好,再双手将空管更换于筒子夹上,不仅步骤繁琐,而且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申请号为201810744690.x,申请日为2018年7月9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倍捻机卷绕筒子夹取装置及夹取方法,包括设有升降平台的电缸小车,升降平台上安装有机器人,机器人的操作手臂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前端安装有夹紧机构,其头部安装两个夹爪,机器人操作手臂的前端安装有抬升操作手,夹取装置将卷绕筒子从捻机卷绕机构上夹取后放至筒子放置车上,虽然该设计由机器人进行操作,节省了人力,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该设计中的机器人完全模拟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用两个夹爪代替人工中的双手,设计本身并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只是发挥了机器人自身优势而已,它没有节省工序,也没有简化操作步骤,相反,还提高了生产成本。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简化操作步骤以提高生产效率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操作步骤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其包括输送带、下纱单元与多节机械臂,所述下纱单元的正面为其作用方向,下纱单元的正面与成纱卷正对,下纱单元的背面与多节机械臂的顶端相连接,多节机械臂的底端向下延伸,下纱单元、成纱卷共处区域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带;

所述下纱单元对成纱卷的推动方向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互交叉。

所述下纱单元对成纱卷的推动方向是指下纱单元作用在成纱卷上,以使成纱卷远离多节机械臂的前推方向;

所述下纱单元对成纱卷的推动方向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下纱单元包括外抓手、下纱基板、驱动机与内凹推板,所述外抓手的内端与下纱基板的一端相连接,下纱基板的中部的背面与多节机械臂的顶端相连接,下纱基板的另一端与驱动机的底部相垂直连接,驱动机的顶部沿轴向延伸,驱动机的顶部设置的伸缩推杆的外端与内凹推板的背面相连接,内凹推板的正面为内凹的推板夹槽,该推板夹槽与成纱卷正对,内凹推板的运动方向即为下纱单元对成纱卷的推动方向,内凹推板的运动方向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带;

所述推板夹槽对成纱卷的推动方向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互交叉。

所述多节机械臂包括多根依次连接的子机械臂,相邻的子机械臂相互铰连,其中,位于最顶部的子机械臂的顶端与下纱基板的中部的背面固定连接,位于最底部的子机械臂的底端与行进机器人的顶部设置的外插端口相连接,且外插端口与其所连接的子机械臂的底端进行转动配合。

所述外抓手包括上抓板、中抓板与下抓板,所述上抓板的内端与中抓板的顶部垂直连接,下抓板的内端与中抓板的底端垂直连接,上抓板、下抓板的外端均朝远离下纱基板的方向延伸,且上抓板、下抓板之间的中轴连接线在中抓板上的投影为一根斜线。

所述下纱基板为台阶型结构,包括纵一板、平二板、纵三板与平四板,所述外抓手的内端与纵一板的内端的外壁相连接,纵一板的外端与平二板的一端垂直连接,平二板的另一端与纵三板的内端垂直连接,纵三板的外端与平四板的内端垂直连接,平四板的板面与驱动机的底部垂直连接;

所述纵一板与平二板夹成有台阶一间隙,纵三板与平四板夹成有台阶二间隙,且台阶一间隙、台阶二间隙、驱动机、伸缩推杆、内凹推板都位于下纱基板的同一侧。

所述外抓手的内端与抓手甲座的左端相连接,抓手甲座的右端通过抓手销轴与抓手乙座的左端进行转动配合,抓手乙座的右端与纵一板的内端的外壁相连接;

所述抓手乙座的的左端上开设有内切斜面,该内切斜面与外抓手的内端之间夹成有抓手转动空隙。

所述外抓手的内端上与纵一板相连接的部位朝远离成纱卷的方向设置。

所述内凹推板包括斜上延板、竖中直板、斜下延板与上钩横板,所述竖中直板的背面与伸缩推杆的外端相连接,竖中直板的顶部与斜上延板的低端相连接,竖中直板的底部与斜下延板的高端相连接,斜下延板的低端与上钩横板的底部相连接,上钩横板的顶部上翘延伸;

所述斜上延板、竖中直板、斜下延板、上钩横板共夹成同一个推板夹槽。

所述斜上延板与竖中直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竖中直板与斜下延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斜下延板与上钩横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且斜下延板、竖中直板、斜上延板的长度依次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中,包括输送带、下纱单元与多节机械臂,其中,下纱单元对成纱卷的作用方向为下纱单元的正面所正对的前推方向,下纱单元对成纱卷的推动方向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互交叉,下纱单元的背面与多节机械臂的顶端相连接,下纱单元、成纱卷共处区域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带,应用时,先由下纱单元对成纱卷形成夹持,并将成纱卷从卷绕筒子夹上取下,再由下纱单元将成纱卷前推,以使成纱卷下落至输送带上,从而完成成纱卷的更换,同时,多节机械臂作用于下纱单元,以保证下纱单元的方向切换,从而保证下纱的顺利实现,整体操作工序完全不类似于现有技术中操作工人的双手下纱,将取纱、下纱、运纱都集中在同一个作用方向,流畅性较强,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发明能够简化操作步骤以提高生产效率。

2、本发明一种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中,下纱单元包括外抓手、下纱基板、驱动机与内凹推板,其中,外抓手负责对斜手柄进行夹持,以将成纱卷从卷绕筒子夹上取下,而内凹推板则能在驱动机、下纱基板的作用下,分别进行伸缩操作与转动操作,以将成纱卷前推以完成下纱,不仅动作简练,操作十分方便,而且各零部件在运行时,相互之间互不妨碍,衔接流畅。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下纱,而且运行流畅,工作效率高。

3、本发明一种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中,下纱基板为台阶型结构,呈现为依次折叠连接的纵一板、平二板、纵三板、平四板,该种结构不仅固定效果较强,能支撑外抓手、驱动机、内凹推板的各种动作,而且能够赋予外抓手、驱动机、内凹推板充足的动作空间,确保相互之间的运行不妨碍,确保下纱、换管的无间隙衔接与流畅运作,此外,该结构的成本较低,也易于制作。因此,本发明不仅运行效果较好,而且生产成本较低。

4、本发明一种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中,外抓手的内端与抓手甲座的左端相连接,抓手甲座的右端通过抓手销轴与抓手乙座的左端进行转动配合,抓手乙座的右端与纵一板的内端的外壁相连接,同时,抓手乙座的的左端上开设有内切斜面,该内切斜面与外抓手的内端之间夹成有抓手转动空隙,应用时,该设计能确保当外抓手水平向左运动时,外抓手能相对下纱基板发生转动,以更牢固的夹持斜手柄,从而便于将成纱卷从卷绕筒子夹上取下,进而利于后续的下纱,确保整个工序的流畅进行。因此,本发明不仅更易于夹持,而且下纱操作流畅。

5、本发明一种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中,内凹推板包括斜上延板、竖中直板、斜下延板与上钩横板,其中,竖中直板的背面与伸缩推杆的外端相连接,竖中直板的顶部与斜上延板的低端相连接,竖中直板的底部与斜下延板的高端相连接,斜下延板的低端与上钩横板的底部相连接,上钩横板的顶部上翘延伸,该设计不仅能使推板夹槽具备较大的夹持口,以对成型后体积较大的成纱卷进行较牢固的夹持,而且利于后续外来空管的对接——只需要在多节机械臂的调控下,偏转一点角度,就能扩大对外来空管的对接区域,降低输送外来空管的设备的位置要求,扩大应用范围。因此,本发明的可调性较强,利于夹持成纱卷与对接外来空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行进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下纱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在另外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与初始成纱卷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与成型之后的成纱卷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成纱卷1、空管10、出纱卷间隙101、输送带102、卷绕筒子夹2、夹顶横梁21、活动侧臂22、横梁销轴221、固定侧臂23、斜手柄24、活动插盘25、固定插盘26、筒子夹连接板3、板梁夹角31、下纱单元4、外抓手41、上抓板411、中抓板412、下抓板413、下纱基板42、纵一板421、平二板422、纵三板423、平四板424、台阶一间隙425、台阶二间隙426、驱动机43、伸缩推杆431、内凹推板44、斜上延板441、竖中直板442、斜下延板443、上钩横板444、推板夹槽445、抓手甲座45、抓手销轴451、抓手乙座46、内切斜面461、抓手转动空隙462、多节机械臂47、子机械臂471、空管存储单元5、放管部51、空管储盒511、盒连支座512、放管滑轨513、出管口514、储盒折叠管515、引管部52、中引导横梁521、左引导角梁522、右引导角梁523、引导口524、升降挡板53、推拉式电磁阀531、引管折底板54、纵连杆541、引转轴542、引管侧支座543、引管气缸544、高平板546、低平板547、行进机器人6、外插端口6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8,一种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其包括输送带102、下纱单元4与多节机械臂47,所述下纱单元4的正面为其作用方向,下纱单元4的正面与成纱卷1正对,下纱单元4的背面与多节机械臂47的顶端相连接,多节机械臂47的底端向下延伸,下纱单元4、成纱卷1共处区域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带102;

所述下纱单元4对成纱卷1的推动方向与输送带102的输送方向相互交叉。

所述下纱单元4对成纱卷1的推动方向是指下纱单元4作用在成纱卷1上,以使成纱卷1远离多节机械臂47的前推方向;

所述下纱单元4对成纱卷1的推动方向与输送带102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下纱单元4包括外抓手41、下纱基板42、驱动机43与内凹推板44,所述外抓手41的内端与下纱基板42的一端相连接,下纱基板42的中部的背面与多节机械臂47的顶端相连接,下纱基板42的另一端与驱动机43的底部相垂直连接,驱动机43的顶部沿轴向延伸,驱动机43的顶部设置的伸缩推杆431的外端与内凹推板44的背面相连接,内凹推板44的正面为内凹的推板夹槽445,该推板夹槽445与成纱卷1正对,内凹推板44的运动方向即为下纱单元4对成纱卷1的推动方向,内凹推板44的运动方向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带102;

所述推板夹槽445对成纱卷1的推动方向与输送带102的输送方向相互交叉。

所述多节机械臂47包括多根依次连接的子机械臂471,相邻的子机械臂471相互铰连,其中,位于最顶部的子机械臂471的顶端与下纱基板42的中部的背面固定连接,位于最底部的子机械臂471的底端与行进机器人6的顶部设置的外插端口61相连接,且外插端口61与其所连接的子机械臂471的底端进行转动配合。

所述外抓手41包括上抓板411、中抓板412与下抓板413,所述上抓板411的内端与中抓板412的顶部垂直连接,下抓板413的内端与中抓板412的底端垂直连接,上抓板411、下抓板413的外端均朝远离下纱基板42的方向延伸,且上抓板411、下抓板413之间的中轴连接线在中抓板412上的投影为一根斜线。

所述下纱基板42为台阶型结构,包括纵一板421、平二板422、纵三板423与平四板424,所述外抓手41的内端与纵一板421的内端的外壁相连接,纵一板421的外端与平二板422的一端垂直连接,平二板422的另一端与纵三板423的内端垂直连接,纵三板423的外端与平四板424的内端垂直连接,平四板424的板面与驱动机43的底部垂直连接;

所述纵一板421与平二板422夹成有台阶一间隙425,纵三板423与平四板424夹成有台阶二间隙426,且台阶一间隙425、台阶二间隙426、驱动机43、伸缩推杆431、内凹推板44都位于下纱基板42的同一侧。

所述外抓手41的内端与抓手甲座45的左端相连接,抓手甲座45的右端通过抓手销轴451与抓手乙座46的左端进行转动配合,抓手乙座46的右端与纵一板421的内端的外壁相连接;

所述抓手乙座46的的左端上开设有内切斜面461,该内切斜面461与外抓手41的内端之间夹成有抓手转动空隙462。

所述外抓手41的内端上与纵一板421相连接的部位朝远离成纱卷1的方向设置。

所述内凹推板44包括斜上延板441、竖中直板442、斜下延板443与上钩横板444,所述竖中直板442的背面与伸缩推杆431的外端相连接,竖中直板442的顶部与斜上延板441的低端相连接,竖中直板442的底部与斜下延板443的高端相连接,斜下延板443的低端与上钩横板444的底部相连接,上钩横板444的顶部上翘延伸;

所述斜上延板441、竖中直板442、斜下延板443、上钩横板444共夹成同一个推板夹槽445。

所述斜上延板441与竖中直板44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竖中直板442与斜下延板44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斜下延板443与上钩横板444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且斜下延板443、竖中直板442、斜上延板441的长度依次减小。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中的多节机械臂47由多根子机械臂471依次连接而成,相邻的子机械臂471相互铰连,应用时,相邻的子机械臂471都能够发生相互转动,以产生多方向扭转的控制效果,从而实现更多方位或空间的切换。

图6是本发明与初始成纱卷的配合示意图,该图中的成纱卷1是指空管10刚被缠纱时的情况,此时成纱卷1的体积还不大,再看图8,该图是本发明与成型之后的成纱卷的配合示意图,该图中的成纱卷1已经成型,需要取下以完成下纱,由图8可见,当成纱卷1最终成型时,其体积很大,出纱卷间隙101不够容纳成纱卷1顺利通过,为此,需要被前推的成纱卷1对空管存储单元5进行撞击,使得空管存储单元5斜向上运行,以扩大出纱卷间隙101,从而便于成纱卷1的顺利前推,完成下纱,并在之后,空管存储单元5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的斜向下运行,以完成复位,从而便于后续的空管10的安装。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8,一种更换成纱卷的自动化纺织设备,其包括输送带102、下纱单元4与多节机械臂47,所述下纱单元4的正面为其作用方向,下纱单元4的正面与成纱卷1正对,下纱单元4的背面与多节机械臂47的顶端相连接,多节机械臂47的底端向下延伸,下纱单元4、成纱卷1共处区域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带102;所述下纱单元4对成纱卷1的推动方向与输送带102的输送方向相互交叉。

应用时,当成纱卷1需要取下时,先由下纱单元4将成纱卷1从筒子夹连接板3上解除夹持状态,再由下纱单元4将成纱卷1前推,以使成纱卷1下落至输送带102上。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下纱单元4包括外抓手41、下纱基板42、驱动机43与内凹推板44,所述外抓手41的内端与下纱基板42的一端相连接,下纱基板42的中部的背面与多节机械臂47的顶端相连接,下纱基板42的另一端与驱动机43的底部相垂直连接,驱动机43的顶部沿轴向延伸,驱动机43的顶部设置的伸缩推杆431的外端与内凹推板44的背面相连接,内凹推板44的正面为内凹的推板夹槽445,该推板夹槽445与成纱卷1正对,内凹推板44的运动方向即为下纱单元4对成纱卷1的推动方向,内凹推板44的运动方向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带102;所述推板夹槽445对成纱卷1的推动方向与输送带102的输送方向相互交叉。

应用时,先驱动下纱单元4左行,以使外抓手41与斜手柄24相卡接,同时,内凹推板44夹持成纱卷1,再继续左行以将活动侧臂22向左打开,被打开的活动侧臂22相对于夹顶横梁21向外转动,从而使活动插盘25与成纱卷1相互脱离,然后内凹推板44向前伸出,以将成纱卷1从固定插盘26上取下,并前推成纱卷1,随后,成纱卷1穿过纱卷间隙101,并撞击空管存储单元5,以使空管存储单元5斜向上运动,从而扩展纱卷间隙101,进而便于成纱卷1通过以完成下纱,下纱之后的成纱卷1会下落至输送带102上,之后,空管存储单元5在重力的作用下,斜向下移动以完成复位。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多节机械臂47包括多根依次连接的子机械臂471,相邻的子机械臂471相互铰连,其中,位于最顶部的子机械臂471的顶端与下纱基板42的中部的背面固定连接,位于最底部的子机械臂471的底端与行进机器人6的顶部设置的外插端口61相连接,且外插端口61与其所连接的子机械臂471的底端进行转动配合。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外抓手41包括上抓板411、中抓板412与下抓板413,所述上抓板411的内端与中抓板412的顶部垂直连接,下抓板413的内端与中抓板412的底端垂直连接,上抓板411、下抓板413的外端均朝远离下纱基板42的方向延伸,且上抓板411、下抓板413之间的中轴连接线在中抓板412上的投影为一根斜线。所述下纱基板42为台阶型结构,包括纵一板421、平二板422、纵三板423与平四板424,所述外抓手41的内端与纵一板421的内端的外壁相连接,纵一板421的外端与平二板422的一端垂直连接,平二板422的另一端与纵三板423的内端垂直连接,纵三板423的外端与平四板424的内端垂直连接,平四板424的板面与驱动机43的底部垂直连接;所述纵一板421与平二板422夹成有台阶一间隙425,纵三板423与平四板424夹成有台阶二间隙426,且台阶一间隙425、台阶二间隙426、驱动机43、伸缩推杆431、内凹推板44都位于下纱基板42的同一侧。

实施例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内凹推板44包括斜上延板441、竖中直板442、斜下延板443与上钩横板444,所述竖中直板442的背面与伸缩推杆431的外端相连接,竖中直板442的顶部与斜上延板441的低端相连接,竖中直板442的底部与斜下延板443的高端相连接,斜下延板443的低端与上钩横板444的底部相连接,上钩横板444的顶部上翘延伸;所述斜上延板441、竖中直板442、斜下延板443、上钩横板444共夹成同一个推板夹槽445。所述斜上延板441与竖中直板44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竖中直板442与斜下延板44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斜下延板443与上钩横板444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且斜下延板443、竖中直板442、斜上延板441的长度依次减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