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处理机构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26383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纤维处理机构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纤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纤维处理机构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苎麻脱胶可以简单地分成脱胶和后处理两个阶段,后处理阶段包括打纤、漂白、酸洗、水洗、脱水、给油和烘干等工序,使用到的设备有打纤机、脱水机和烘干机等,而在漂白、酸洗、清洗、上油等工序中,需要依靠人工进行操作,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处理机构和系统,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纤维处理机构,包括:
[0006]处理水池,所述处理水池设置有腔体,所述处理水池的始端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腔体内上层水流向前运动的推动机构;
[0007]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沿所述处理水池的方向铺设在所述腔体的底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向上的出气口,所述第一气管与风机连通;
[0008]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处理水池的尾端且通过电动机带动,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横向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两根压水辊,所述压水辊的两端分别转动支承在所述处理水池的相对的两侧。
[0009]处理水池的腔体内用于盛放有不同的液体,分别对纤维进行不同的处理;推动机构使腔体内的上层水流顺着处理水池的方向向前做直线运动。第一气管设置在水底,风机向第一气管内输送气体,气体从出气口向上喷出时,推动水流在竖直平面内做环形运动,此处的环形运动是指水流在竖直平面内形成一个环状的循环流动,近似于圆周运动,有可能运动轨迹并不规则。
[0010]直线运动和环形运动相互叠加,使水流沿螺旋线的轨迹前进,具体的原理为:若只有出气口对水流产生作用,假定出气口所在位置为A点,出气口上方的位置为B点,出气口斜上方的位置为C点,出气口一侧的位置为D点,A点、B点、C点和D点形成环形,其中一个出气口将水流由A点向B点推动,靠近A点的位置形成空缺,水流必须将空缺补充,而出气口上方的B点的水流难以下落,只能使用出气口侧面的D点的水流进行补充,而D点的水流将A点补充后形成第二个空缺,此时C点的水流将D点的空缺进行补充,B点的水流将C点的空缺进行补充,形成一个循环,即水流做环形运动。
[0011]增设推动机构后,相邻的两个出气口所在的竖直面分别为E面、F面,E面和F面相互平行,E面上的B点、C点的水流在推动机构的作用下向F面上的B点和C点移动,在此过程中,E面上B点和C点的水流仍然会继续做环形运动,当E面上的上层水流到达F面处时,可以近似认为E面上的B点水流到达F面上的C点并参与F面上水流的环形运动,依次类推,最终形成螺旋状的前进方向,螺旋状可能并非规范的螺旋形。
[0012]因此经过环形运动和直线运动的叠加,水流的流向为的螺旋状,纤维在水流的推动下螺旋前进,由腔体的始端到达末端进行脱水处理,不容易造成缠绕且路径增加,在相同长度的处理水箱内延长纤维的处理时间。当然,上述原理只作为参考,并非只能按照该原理进行。
[0013]纤维的浸泡工序完成后需要进行脱水工序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电动机带动输送带转动,当纤维到达输送带位置时,在水流的推动作用下或其他的外力作用下到达输送带上,输送带带动纤维前进,当纤维到达压水辊的位置时,两根压水辊对纤维进行挤压,挤压脱离后的水分顺着输送带流下,脱水后的纤维进入下一个工序。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水池还包括集水池,所述腔体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水池的内部,所述腔体的底部和所述集水池之间形成水循环通道,所述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水循环通道的远离所述输送带的一端且用于将所述集水池内的水流输送至所述腔体内。
[0015]在纤维经过腔体后会带走大量的水,经过输送带和压水辊进行脱水后水分脱离纤维并顺着输送带流下,而输送带一般情况下设置在腔体的外侧,保证纤维在到达腔体的端部时开始进行处理,而脱离的水分难以回收至腔体内,导致腔体内的液体量减少,需要随时进行处理液体的补充,处理较为繁琐、增加纤维处理的成本、浪费水资源。集水池用于收集纤维脱水后的液体并进行回收利用,保持腔体内的液体量基本保持不变,具体过程为:纤维经过压水辊的挤压,水分顺着输送带进入集水池内,将推动机构设置在水循环通道的一端,推动机构将水循环通道内的水输送至腔体内,推动机构可以为水泵或气管等,使用水泵时将液体抽取并从腔体的始端输入,使用气管时,气管将水流向上推动并从集水池和腔体形成的缺口推入,无论使用何种方式,水流进入腔体时均具有一定的初速度,进而可以推动腔体内的上层水流沿腔体的方向做直线运动,既可以对处理液体进行回收利用,又可以达到推动水流直线运动的作用,一举多得,结构更加简单、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水循环通道内的水流入腔体内后,通过水的翻滚实现补料后溶液的均匀。
[0016]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倾斜设置,所述输送带的底端伸入所述水循环通道内,所述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集水板,所述集水板与所述集水池的侧壁连接,所述压水辊设置在所述集水板的上方。
[0017]输送带和集水池倾斜,便于水流的收集,压水辊位于集水板的上方,脱离的水分会落下至集水板上,不容易出现水流的泼洒。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通道的纵向截面为“U”形,所述推动机构为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设置在所述水循环通道的底端且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第二气管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喷气口。
[0019]集水池和腔体之间形成一个缺口,喷气口上方的集水池的顶壁具有一定的弧度,水流可以在气流的推动下从集水池和腔体之间形成的缺口处进入腔体内,第二气管将水循环通道的靠近腔体始端的一端内的水流向上推动流至腔体内,水流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推动腔体内的上层水流向前运动,通过一台风机即可实现水流的环形运动和直线运动并进行叠加,设备简单、工作效率较高、控制更加方便、自动化程度提高。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管和所述第二气管均为爆气管,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喷气口均为爆气口。
[0021]爆气管和爆气口对水流进行间隔推动,便于使爆气口形成的空缺被水流补充并进行下一次的推动,过程更加顺畅,另外,爆气管和爆气口的力度较大,对水流的推动效果更好。
[0022]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水池的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置物台,所述输送带的底端伸入所述置物台的下方,所述置物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两块竖向的收拢板,所述收拢板的一端与所述处理水池的侧壁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收拢板的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
[0023]输送带的宽度不能过大,否则可能会使输送带的利用效率较低,而纤维在腔体内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才能确保处理后的纤维较为分散,因此,有可能会造成输送带的宽度小于腔体的宽度,纤维到达输送带上时可能会掉落;因此,当纤维到达置物台上时在后方的纤维推动下朝向输送带运动,使用收拢板将纤维进行聚拢,纤维从置物台的端部滑出时,宽度小于输送带的宽度,不会从输送带的边缘滑落,既能提高输送带的利用效率,又可以选用不同型号的腔体,根据需要调节收拢板的角度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另外,由于置物台的表面较为光滑,不会出现部分纤维悬挂在腔体的侧壁无法掉落的情况。
[0024]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扒料件,所述扒料件包括转动杆、扒料爪和曲柄连杆机构,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转动支承在所述处理水池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扒料爪的顶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扒料爪的底端伸入所述腔体内;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电机、转轮、连杆和从动杆,所述转轮转动支承在所述处理水池的侧壁上,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轮转动,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轮的一侧和所述从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远离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
[0025]电机带动转轮转动,转轮的转动轴心线与腔体的侧壁垂直,连杆的转动轴的轴心线与转轮的轴心线平行,连杆的端部到转轮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连杆的靠近转轮的一端做圆周运动,连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杆的轴心线之间的间距始终不变,均为从动杆的长度,因此,从动杆绕转动杆的轴心线摆动,使得转动杆的轴心线到连杆的距离发生变化,转动杆的转动角度可以通过调整从动杆的长度进行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