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0473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纤维面料,具体为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于制作内衣的面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耐用,而且要求具有更强的保暖性、亲肤性和舒适度,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吸、导湿性能,弹性好。
[0003]目前,市售的内衣面料,虽然在某些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但是,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尚。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的制造方法,要具备体感柔软舒适、透气无粘身感,保暖、导湿自动调节温湿度的功能纤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该纤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一、将竹炭粉、分散剂和软化水混合通过研磨制成竹炭粉末乳浆在400?450°C的温度下保持20min,使得竹炭粉得到预碳化;
步骤二、将预碳化后的竹炭粉在1800°C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活化处理,进行活化处理后使得竹炭粉形成蜂窝状的多孔结构;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竹炭粉纳米化处理成50?100纳米的竹炭粉体;
步骤四、配制亲水导湿整理剂,此亲水导湿整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4-10份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10-15份
乙撑双硬脂酰胺15-20份
三氧化二硼3-6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8份
固化剂I O-12份
超细硅藻土1-4份
纳米二氧化娃7-15份
纳米氧化镁3-6份
六水合氯化铝8-10份
维生素E2-3份
溶剂50-100份;
步骤五、将聚酯切片、硅烷偶联剂、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硬脂酸锌和液蜡按照100:2?5:4?6:9?10质量比例在高温下均匀混合形成熔融状的聚酯物;
步骤六、将所述竹炭粉体、亲水导湿整理剂和熔融状的聚酯物按照1:1: 8-12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
步骤七、将所述混合物经造粒机织造形成母粒;
步骤八、将所述母粒再与聚酯切片按照1: 20?45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后并经熔融纺丝形成高导湿保暖纤维丝;
步骤九、将步骤八获得的所述高导湿保暖纤维丝经牵伸卷绕形成高导湿保暖纤维长丝。
[0006]优选地,所述亲水导湿整理剂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7份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12份
乙撑双硬脂酰胺18份
三氧化二硼5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份固化剂11份
超细硅藻土2份
纳米二氧化硅12份
纳米氧化镁5份
六水合氯化铝9份
维生素E2.5份溶剂75份。
[0007]优选地,所述高导湿保暖纤维中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3~6%,导湿率2 70%,透气性 2 800mm/s。
[0008]上述该纤维,根据需要的温度值:在亲水导湿整理剂的各种材料配比与纤维制造过程中,将材料恒定在,预定的温度,随温度变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具有可回复性,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材料能自动沿曲线进行自我调节,并达到“智能化”热感传导调温功能。
[0009]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越性是:
1、此结构的纤维,牢度好,耐洗涤,外表层纤维即使磨破,功能粉体材料也不会轻易流失,热感传导记忆功能持久。
[0010]2、该纤维,外表层非常薄,手感柔软舒适与天然纤维无异。
[0011]3、该纤维,在低温下持续温热感传导远远超过了其合成纤维及天然纤维的保温、保暖效果,是其合成纤维的3倍,天然纤维的8倍。
[0012]4、该纤维,在冰冷水中取出,接触皮肤瞬间温暖。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4]实施例一:
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按以下工艺进行:
步骤一、将竹炭粉、分散剂和软化水混合通过研磨制成竹炭粉末乳浆在400°C的温度下保持20min,使得竹炭粉得到预碳化;
步骤二、将预碳化后的竹炭粉在1800°C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活化处理,进行活化处理后使得竹炭粉形成蜂窝状的多孔结构;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竹炭粉纳米化处理成50纳米的竹炭粉体;
步骤四、配制亲水导湿整理剂,此亲水导湿整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4份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10份
乙撑双硬脂酰胺15份
三氧化二硼3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固化剂1份
超细硅藻土I份
纳米二氧化娃7份
纳米氧化镁3份
六水合氯化铝8份维生素E2份溶剂50份;
步骤五、将聚酯切片、硅烷偶联剂、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硬脂酸锌和液蜡按照100:2:4:9质量比例在高温下均匀混合形成熔融状的聚酯物;
步骤六、将所述竹炭粉体、亲水导湿整理剂和熔融状的聚酯物按照1:1: 8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
步骤七、将所述混合物经造粒机织造形成母粒;
步骤八、将所述母粒再与聚酯切片按照1: 20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后并经熔融纺丝形成高导湿保暖纤维丝;
步骤九、将步骤八获得的所述高导湿保暖纤维丝经牵伸卷绕形成高导湿保暖纤维长丝。
[0015]经测试,所述高导湿保暖纤维中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3%,导湿率为82%,透气性为950mm/s。
[0016]实施例二:
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按以下工艺进行:
步骤一、将竹炭粉、分散剂和软化水混合通过研磨制成竹炭粉末乳浆在450°C的温度下保持20min,使得竹炭粉得到预碳化;
步骤二、将预碳化后的竹炭粉在1800°C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活化处理,进行活化处理后使得竹炭粉形成蜂窝状的多孔结构;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竹炭粉纳米化处理成100纳米的竹炭粉体;
步骤四、配制亲水导湿整理剂,此亲水导湿整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10份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15份
乙撑双硬脂酰胺20份
三氧化二硼6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份固化剂12份
超细硅藻土4份
纳米二氧化娃15份
纳米氧化镁6份
六水合氯化铝1份维生素E3份
溶剂10份;
步骤五、将聚酯切片、硅烷偶联剂、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硬脂酸锌和液蜡按照100:5:6:10质量比例在高温下均匀混合形成熔融状的聚酯物;
步骤六、将所述竹炭粉体、亲水导湿整理剂和熔融状的聚酯物按照1:1: 12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
步骤七、将所述混合物经造粒机织造形成母粒;
步骤八、将所述母粒再与聚酯切片按照1:45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后并经熔融纺丝形成高导湿保暖纤维丝;
步骤九、将步骤八获得的所述高导湿保暖纤维丝经牵伸卷绕形成高导湿保暖纤维长丝。
[0017]经测试,所述高导湿保暖纤维中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5.8%,导湿率为94%,透气性为1000mm/s。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其特征在于,该纤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一、将竹炭粉、分散剂和软化水混合通过研磨制成竹炭粉末乳浆在400?450°C的温度下保持约20min,使得竹炭粉得到预碳化; 步骤二、将预碳化后的竹炭粉在1800°C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活化处理,进行活化处理后使得竹炭粉形成蜂窝状的多孔结构;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竹炭粉纳米化处理成50?100纳米的竹炭粉体; 步骤四、配制亲水导湿整理剂,此亲水导湿整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4-10份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10-15份 乙撑双硬脂酰胺15-20份 三氧化二硼3-6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8份 固化剂10-12份 超细硅藻土1-4份 纳米二氧化娃7-15份 纳米氧化镁3-6份 六水合氯化铝8-10份维生素E2-3份 溶剂50-100份; 步骤五、将聚酯切片、硅烷偶联剂、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硬脂酸锌和液蜡按照100:2?5:4?6:9?10质量比例在高温下均匀混合形成熔融状的聚酯物; 步骤六、将所述竹炭粉体、亲水导湿整理剂和熔融状的聚酯物按照1:1: 8-12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 步骤七、将所述混合物经造粒机织造形成母粒; 步骤八、将所述母粒再与聚酯切片按照1:20?45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后并经熔融纺丝形成高导湿保暖纤维丝;步骤九、将步骤八获得的所述高导湿保暖纤维丝经牵伸卷绕形成高导湿保暖纤维长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导湿整理剂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7份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12份 乙撑双硬脂酰胺18份三氧化二硼5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份固化剂11份超细硅藻土2份 纳米二氧化硅12份纳米氧化镁5份六水合氯化铝9份维生素E2.5份溶剂约75份。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湿保暖纤维中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3~6%,导湿率2 70%,透气性2 800mm/s。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步骤一、预碳化竹炭粉;步骤二、活化处理竹炭粉;步骤三、制备得到纳米的竹炭粉体;步骤五、将聚酯切片、硅烷偶联剂、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硬脂酸锌和液蜡均匀混合形成熔融状的聚酯物;步骤六、将所述竹炭粉体、亲水导湿整理剂和熔融状的聚酯物按照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步骤七、将混合物经造粒机织造形成母粒;步骤八、将所述母粒再与聚酯切片均匀混合后并经熔融纺丝形成高导湿保暖纤维丝;步骤九、将步骤八获得的高导湿保暖纤维丝经牵伸卷绕形成高导湿保暖纤维长丝。本发明优点在于提供一种高导湿保暖纤维的制造方法,要具备体感柔软舒适、透气无粘身感,保暖、导湿自动调节温湿度的功能纤维。
【IPC分类】D01F6/92, C08L71/02, C08L75/04, C08K3/34, C08J3/22, C08K3/04, C08L91/06, D01F1/10, C08K3/36, C08L67/00, C08K5/098, C08K3/38, C08K13/02, C08K3/16
【公开号】CN105671679
【申请号】CN201610208101
【发明人】叶澄
【申请人】温州泓呈祥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4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