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版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98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版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预定图案的导体印刷在空白片上的网版印刷装置。
图19所示为现有的网版印刷装置。图19是传统的网版印刷装置的概略结构图。该网版印刷装置具有预先在表面形成有陶瓷空白片101的带状的载具带102;容置有该载具带102的供带盘103;用于卷取从供带卷盘103拉出的载具带102的卷带盘104;对于拉出来的载具带102上形成的陶瓷空白片101以网版印刷导电性锡膏105的网版106、刮板107和支承台108;以及用于烘干被印刷在陶瓷空白片101上的导电性锡膏105的干燥装置109。
支承台108隔着载具带102配置在与网版106相对的位置。支承台108具有在内侧形成有气室110a的支承台本体110;以及用于支承载具带102且可随载具带102的移动一起旋转的输送带111。输送带111由网状的构件形成。气室110a与气泵112连接,并可通过该气泵112使气室110a内作用负压或正压。
这种网版印刷装置由控制装置113控制而进行下列动作。首先,气泵112使气室110a中作用负压,因而通过网状的输送带111将载具带102吸引到支承台108上。由此将载具带102保持在支承台108上。然后在这种状态下使用网版106以及刮板107将导电性锡膏105印刷在陶瓷空白片101上。一旦印刷结束,气泵112即解除对于气室110a的负压作用,并且稍微作用一些正压而解除载具带102在支承台108的吸附。然后转动卷带盘104和供带盘103以使载具带102移动预定距离。此时,为防止载具带102损伤,使输送带111在载具带102的移动的同时沿该移动方向进行旋转移动。通过连续地进行以上的动作,即在陶瓷空白片101的表面印刷导电性锡膏105。
另一方面,载具带102在被卷绕到卷带盘104之前,先通过干燥装置109内部。在该干燥装置109内对印刷在陶瓷空白片101上的导电性锡膏105加以烘干。
然而,这种网版印刷装置不能充分确保输送带111的耐久性,因此存在必须频繁地进行更换输送带111的作业的问题。其原因为输送带111与载具带102一起旋转移动。但由于输送带111必须具有透气性,无法通过改变输送带111的材质来解决问题。
本发明有鉴于此,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高且可减少维修次数的网版印刷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网版印刷装置,在支承台上载放有表面形成有空白片的载具带,在上述空白片上网版印刷预定图案的导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台的表面由多孔质体形成,并具有经该多孔质体将载具带吸引到支承台方向的吸引机构。
根据本发明,支承台表面由多孔质体形成,可利用吸引机构经该多孔质体将载具带吸引至支承台表面并加以保持。此处,因与载具带接触的支承台表面系由多孔质体形成,所以耐久性很高。
又,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网版印刷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的网版印刷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台的内侧形成有一气室,该气室的至少一部份的壁由上述多孔质体构成,且上述吸引机构吸引该气室内的空气。
根据本发明,因为形成在上述支承台的内侧的气室的至少一部份的壁由上述多孔质体构成,因此,当吸引该气室内的空气时,可使多孔质体表面的吸引力趋于均匀。故不会因吸引力的不均匀而产生引起的载具带偏移或起皱现象,能实现稳定的吸引和保持。
又,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网版印刷装置,是在技术方案2的网版印刷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台的气室内设有防止多孔质体变形的加强构件。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通过吸引机构使气室变成负压而压力加在多孔质体的情况下,亦可因加强构件而防止其产生变形。因此,可将支承台表面保持为稳定的面,故载具带不会偏移或产生起皱现象。尤其是,当为提高生产率而加大印刷面积时,经常会因为多孔质体的变形太大而容易导致印刷精度恶化,但在本发明中则由于设有加强构件,所以可防止该印刷精度的恶化。此外,由于使用了加强构件,可采用例如低硬度或薄型形状的多种不同的多孔质体。
又,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网版印刷装置,是在技术方案2或3中任一项的网版印刷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支承台的气室分割成多个小气室,并且上述吸引机构可各自独立吸引各小气室的空气。
根据本发明,上述气室被分割成多个小气室,故可随意设定多孔质体表面的吸引力分布。如多孔质体的表面的吸引力均匀,就不会发生因吸引力不均匀引起的载具带偏移或起皱现象,可实现该载具带进行稳定的吸引和保持。
又,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的网版印刷装置,是在技术方案4的网版印刷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机构,它是以对于各小气室开始进行吸引时将时间差设定成使多孔质体表面的吸引区域随时间推移而扩大的方式来控制上述吸引机构。
根据本发明,吸引载具带并不是在多孔质体表面同时进行,所以在吸引载具带时,不会将气泡等封闭在载具带与多孔质体之间,也不会使载具带发生偏移或起皱现象,可实现对该载具带进行稳定的吸引和保持。
附图简单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第二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第三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第四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的支承台的沿AA’线箭头方向的剖面图。
图7是第五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7的支承台的沿BB’线箭头方向的剖面图。
图9是第五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吸引构造的说明图。
图10是第五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其它例子的吸引构造的说明图。
图11是第五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其它例子的吸引构造的说明图。
图12是第六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支承台的沿CC’线箭头方向的剖面图。
图14是第七实施形态的支承台取下多孔质板后的上表面平面图。
图15是第七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吸引方法的说明图。
图16是第七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吸引方法的说明图。
图17是第七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吸引方法的说明图。
图18是第七实施形态的支承台的吸引方法的说明图。
图19是现有的网版印刷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以下结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形态)首先,以图1和图2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
该网版印刷装置是在例如叠层型陶瓷电容器、叠层型陶瓷电感器、陶瓷多层电路板等的制造过程中所用的陶瓷空白片的上面印刷用于形成这些叠层型零件等的内部电极及导体图案的导电性锡膏的装置。
如图1所示,这种网版印刷装置具有预先在表面形成有空白片1的带状的载具带2;容置有该载具带2的供带盘3;用于卷取从供带卷盘3拉出的载具带2的卷带盘4。载具带2采用以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主要成分。陶瓷空白片1通过刮刀片(doctor blade)法等预先形成在载具带2上。
在供带盘3与卷带盘4之间配置有可将导电性锡膏5印刷在从供带盘3向卷带盘4移动的陶瓷空白片1的表面的网版6、刮板7和支承台8。而且,在网版6的卷带盘4侧配置有用于烘干被印刷在陶瓷空白片1上的导电性锡膏5的干燥装置9。
支承台8配置在隔有载具带2而与网版6相对的位置,用于将载具带2支承为使陶瓷空白片1在网版印刷时成为平面。
支承台8具有上面呈开口的盒状的支承台本体10;以及用于封闭支承台本体10的上面开口的平板状的多孔质板11。多孔质板11的周缘部支承于支承台本体10的内壁面上的台阶状支承部10a。多孔质板11的上表面与支承台本体10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平面。在支承台8的内侧具有一个由该支承台本体10与多孔质板11构成的气室12。也就是说,气室12的壁的一部份由多孔质板11构成。
上述多孔质板11由陶瓷烧结体(例如锆烧结金属体等的具有透气性的多孔质构件)构成,并采用例如气孔率为60~80%、气孔直径为10~200μm的多孔质构件。此外,多孔质板11的表面最好是采用即使载具带2在其上面擦动多孔质板11以及载具带2双方都不会发生损伤的低摩擦系数的光滑表面。
在支承台本体10的底面形成有透气口10b。透气口10b经管道13而连接气泵14。该气泵14由控制装置15加以控制驱动,可对于气室12作用正压及负压。因此,当驱动气泵14对于气室12作用负压时,载具带2即经多孔质板11被吸附到多孔质板11的上面方向并被保持在该多孔质板11的上表面。此外,如在这种状态下解除作用于气室12的负压,则可解除将载具带2吸至多孔质板11的作用。此外,如果对气室12作用正压,则除可积极地解除将载具带2吸至多孔质板11的作用外,还可在载具带2与多孔质板11之间稍微形成一点空隙。
这种网版印刷装置通过控制装置15的控制进行以下的动作。首先,气泵14对于气室12作用负压,以将载具带2隔着多孔质板11吸引到支承台8上。这样,载具带2就被固定在支承台8。然后,在这种状态下,使用网版6以及刮板7将导电性锡膏5印刷到陶瓷空白片1上。一旦印刷结束,气泵14即解除作用于气室12的负压,并稍微作用一点正压。由此解除载具带2在支承台8上的吸附,并在支承台8与载具带2之间产生一点空隙。然后转动卷带盘4以及供带盘3,使载具带2移动预定的距离。在该载具带2的移动过程中一直维持对于气室12的正压作用。通过连续地进行以上的动作,即可将预定图案的导电性锡膏5引刷在陶瓷空白片1的表面。
另一方面,载具带2被卷绕到卷带盘4之前先通过干燥装置9。在该干燥装置9内对印刷在陶瓷空白片1上的导电性锡膏5加以烘干。
本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因支承台8的上表面由多孔质板11构成,故与传统的使用网状输送带的装置相比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因此,可减少支承台的维修次数,进而提高方便性。
(第二实施形态)以下通过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
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的不同点在于支承台的构造,其它部分的构造则相同。因此,以下只针对于支承台的结构进行说明,而其它结构部分的说明则从略。
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20具有上面呈开口的盒状的支承台本体21;用于封闭支承台本体21的上面开口的平板状的多孔质板22;以及用于防止多孔质板21产生变形的加强板23。
加强板23由至少比多孔质板22的刚性更高的材质例如铁板等构成。在该加强板23中也形成有多个透气孔23a。在支承台本体21的内壁面设置台阶部而形成支承部21a,以支承加强板23的周缘部。多孔质板22重叠并配置在加强板23上。多孔质板22的上表面与支承台本体21的上表面保持成同一平面。在支承台8的内侧形成有一个由该支承台本体21和多孔质板22以及加强板23形成的气室24。也就是说,气室24的壁的一部份是由从加强板23的透气孔23a露出的多孔质板23组成。此外,多孔质板22的材质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材质相同。
在支承台本体21的底面上形成有透气口21b。透气口21b经管道(图示省略)连接到气泵(图示省略)。该气泵由控制装置(图示省略)加以控制驱动,而可对于气室24作用负压和正压。由此,当驱动气泵对于气室24作用负压时,位于多孔质板22的上方的载具带即被吸引到多孔质板22的上表面的方向并保持在该多孔质板22的上表面。又,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解除作用于气室24的负压,就可解除多孔质板22吸引载具带的作用。此外,如果对气室24作用正压,则除可积极地解除多孔质板22吸引载具带的作用外,还可在载具带与多孔质板22之间稍微形成一点空隙。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20中,因为在多孔质板22的气室24侧配置有加强板23,故网版印刷时即使受到刮板的强力推压亦可防止多孔质板22的挠曲变形。同样地,当气室24变成负压状态时,亦可防止多孔质板22的挠曲变形。因此可防止因多孔质板22的挠曲变形引起的陶瓷空白片偏移或发生起皱现象,能可靠地进行网版印刷。这在为提高生产率而扩大印刷面积时特别有效。也就是说,一般而言,随着印刷面积的扩大,多孔质板22易产生挠曲变形,因此印刷精度也随之恶化,但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20则不易产生这种挠曲变形,所以即使扩大印刷面积也不会降低印刷精度。至于其它的效果则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
(第三实施形态)以下通过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
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的不同点在于支承台的构造,其它部分的构造则相同。因此,以下只针对于支承台的结构进行说明,而其它结构部分的说明则从略。
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30具有上面呈开口的盒状的支承台本体31;以及用于封闭支承台本体31的上面开口的平板状的多孔质板32。支承台本体31具有在其内壁面设置台阶部而形成的第一支承部31a;以及其上表面与第一支承部31a为同一平面、且被挂设成跨越在相对的壁面上的第二支承部31b。多孔质板32的周缘部支承于支承台本体31的第一支承部31a,而中央部则由第二支承部31b支承。多孔质板32的上表面与支承台本体3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由该支承台本体31和多孔质板32在支承台30的内侧形成气室33。也就是说,气室33的壁的一部份由多孔质板32构成。又,多孔质板32的材质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材质相同。
在支承台本体31的底面上形成有透气口31c。透气口31c经管道(图示省略)连接到气泵(图示省略)。该气泵由控制装置(图示省略)加以驱动控制,并可对于气室33作用负压与正压。由此,当驱动气泵对于气室33作用负压时,位于多孔质板32的上方的载具带将被吸引到多孔质板32的上表面的方向并被保持在该多孔质板32的上表面。又,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解除作用于气室33的负压,就可解除多孔质板32吸引载具带的作用。此外,如果对气室33作用正压,则除可积极地解除多孔质板32吸引载具带的作用之外,还可在载具带与多孔质板32之间稍微形成一点空隙。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30中,因为在多孔质板32的气室33侧形成有可作为加强构件的第二支承部31b,用于支承多孔质板32的中央部,故网版印刷时即使受到刮板的强力推压亦可防止多孔质板32的挠曲变形。同样地,当气室33变成负压状态时,亦可防止多孔质板32的挠曲变形。因此可防止因多孔质板32的挠曲变形引起的陶瓷空白片偏移或发生起皱现象,能可靠地进行网版印刷。这在为提高生产性而加大印刷面积时特别有效。也就是说,一般而言,随着印刷面积的扩大,多孔质板32易产生挠曲变形,因此印刷精度也跟随着恶化,但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30则不易产生这种挠曲变形,所以即使扩大印刷面积也不会降低印刷精度。至于其它的效果则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
(第四实施形态)以下通过图5及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
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的不同点在于支承台的构造,其它部分的构造则相同。因此,以下只针对于支承台的结构进行说明,而其它结构部分的说明则从略。
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40具有在上面形成四个矩形的开口部的盒状的支承台本体41;以及用于封闭支承台本体41的各个开口部的四个平板状的多孔质板42。支承台本体41通过跨越在相对壁面之间悬挂的内框41a而将上面分割成四个开口部。在内框41a的下缘部及支承台本体41的内壁面形成有朝向开口部内侧的支承部41b。各多孔质板42在各开口部处由该支承部41b支承周缘部。多孔质板42的上表面与支承台本体4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由该支承台本体41与多孔质板42在支承台40的内侧形成一个气室43。也就是说,气室43的壁的一部份由多孔质板42构成。又,多孔质板42的材质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材质相同。
在支承台本体41的底面形成有透气口41c。透气口41c经管道44连接到气泵(图示省略)。该气泵由控制装置(图示省略)加以驱动控制并可对气室43作用负压和正压。由此,当驱动气泵对于气室43作用负压时,位于多孔质板42的上方的载具带将朝多孔质板42的上表面的方向吸引并被保持在该多孔质板42的上表面。又,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解除作用于气室43的负压,就可解除多孔质板42吸引载具带的作用。此外,如果对气室43作用正压则除可积极地解除多孔质板42吸引载具带的作用外,还可在载具带与多孔质板42之间稍微形成一点空隙。
在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40中,在上面配置有四个多孔质板42。由于多孔质板42的面积小于第一实施形态的面积,故可防止多孔质板42的挠曲变形。由于能防止因多孔质板42的挠曲变形引起的陶瓷空白片偏移或发生起皱现象,故能可靠地进行网版印刷。这在为提高生产性而加大印刷面积时特别有效。至于其它的效果则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
(第五实施形态)以下通过图7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
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的不同点在于支承台的构造其它部分的构造则相同。因此,以下只针对于支承台的结构进行说明,而其它结构部分的说明则从略。
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50具有在上面形成四个矩形的开口部的盒状的支承台本体51;以及用于封闭支承台本体51的各个开口部的四个平板状的多孔质板52。支承台本体51通过跨越在相对壁面之间的分隔壁51a而将上面分割成四个开口部。分隔壁51a的上表面与支承台本体5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支承台本体51的内壁面以及分隔壁51a上设有台阶部而形成支承部51b。各多孔质板52在各开口部处由该支承部51b支承周缘部。多孔质板52的上表面与支承台本体5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由该支承台本体51与分隔壁51a以及多孔质板52在支承台50的内侧形成四个气室53。也就是说,气室53的壁的一部份由多孔质板52构成。又,多孔质板52的材质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材质相同。
在支承台本体51的各气室53的底面分别形成有透气口51c。透气口51c分别连接管道54。如图9所示,各管道54连接成与主管道55合流,并且经主管道55而连接到气泵56。该气泵56由控制装置57加以驱动控制,并可对各气室53作用负压与正压。由此,当驱动气泵56对于各气室53作用负压时,位于多孔质板52上方的载具带将被吸引到多孔质板52的上表面的方向,并被保持在该多孔质板52的上表面。又,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解除作用于气室53的负压,就可解除多孔质板52吸引载具带的作用。此外,如果对气室53作用正压,则除可积极地解除多孔质板52吸引载具带的作用外,还可在载具带与多孔质板52之间稍微形成一点空隙。
在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50中在上面配置有四个多孔质板52。由于多孔质板52的面积小于第一实施形态的面积,所以可防止多孔质板52的挠曲变形。这在为提高生产率而加大印刷面积时特别有效。又,因为在支承台50的内侧形成多个气室54,所以与第一实施形态相比可防止多孔质板52的上表面吸引力不均。故可防止陶瓷空白片偏移或发生起皱现象,从而能可靠地进行网版印刷。至于其它的效果则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是将管道54合流到一个主管道55并由一个气泵56进行对于各气室53的吸引工作,但亦可如图10所示那样将各管道54分别连接到各个气泵56。此外,亦可如图11所示那样,在各管道54中设置阀58,利用控制装置57来控制该阀58进而控制吸引力的发生与解除。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例子中,虽然对于各气室53发生与解除吸引力可分别独立地控制,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该吸引力的发生与解除可设定成各个气室53同时进行,也可设定时间差来进行。
(第六实施形态)以下通过图12和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
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的不同点在于支承台的结构以及吸附结构。其它部分的结构则相同。因此,以下只针对于支承台的结构以及吸附结构进行说明,而其它结构部分的说明则从略。
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60具有在上面呈开口的盒状的支承台本体61;以及用于封闭支承台本体61的开口部的平板状的多孔质板62。支承台本体61在相向的壁面之间设置有分隔壁61a。分隔壁61a的上表面与在支承台本体61的内壁面设置台阶部而形成的支承部61b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多孔质板62的周缘部由支承部61b支承,中央部则由分隔壁61a支承。多孔质板62的上表面与支承台本体6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在支承台60的内侧形成由该支承台本体61与分隔壁61a以及多孔质板62而分隔的四个气室63。也就是说,各气室63的壁的一部份由多孔质板62构成。又,多孔质板62的材质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材质相同。
在支承台本体61的各气室63的底面上分别形成了透气口61c。透气口61c分别连接管道64。各管道54与第五实施形态同样地连接成与主管道(图示省略)合流,并经主管道而连接到气泵(图示省略)。该气泵由控制装置(图示省略)加以驱动控制,并可对各气室63作用负压与正压。由此,当驱动气泵对于各气室63作用负压时,位于多孔质板62上方的载具带将被吸引到多孔质板62的上表面的方向,并保持在该多孔质板62的上表面。又,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解除作用于气室63的负压,就可解除多孔质板62吸引载具带的作用。此外,如果对气室63作用正压,则除可积极地解除多孔质板62吸引载具带的作用外,还可在载具带与多孔质板62之间稍微形成一点空隙。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60中,因为多孔质板62的中央部由分隔壁61a支承,网版印刷时即使受到刮板的强力推压亦可防止多孔质板62的挠曲变形。同样地,当气室63变成负压状态时,亦可防止多孔质板62的挠曲变形。这在为提高生产性而加大印刷面积时特别有效。也就是说,一般而言,随着印刷面积的扩大,多孔质板62易产生挠曲变形,因此印刷精度也随之恶化,但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60则不易产生这种挠曲变形,所以即使扩大印刷面积也不会降低印刷精度。此外,在支承台60的内侧形成有多个气室64,所以与第一实施形态相比可防止多孔质板62的上表面吸引力不均。故可防止陶瓷空白片偏移或发生起皱现象。所以能可靠地进行网版印刷。至于其它的效果则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是将管道64合流到一个主管道,而由一个气泵进行各气室63的吸引等,但是亦可如第五实施形态中的图10和图11所示那样,在各管道64中设置阀(图示省略),由控制装置控制该阀而控制吸引力的产生与解除。
(第七实施形态)以下通过图14至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
本实施形态与第六实施形态的网版印刷装置的不同点在于支承台的构造以及控制吸引的方式。其它部分的构造则相同。因此,以下只针对于支承台的结构以及控制吸引的方式进行说明,而其它结构部分的说明则从略。
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70与第六实施形态的支承台60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内侧形成的气室的数目。也就是说,支承台70具有在上面呈开口的盒状的支承台本体71;以及用于封闭支承台本体71的开口部的平板状的多孔质板(图14中图示省略)。在支承台本体71的相对壁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分隔壁71a。分隔壁71a的上表面与在支承台本体71的内壁面设置台阶部而形成的支承部(图示省略)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多孔质板72的周缘部由支承部支承,中央部则由分隔壁71a支承。多孔质板72的上表面与支承台本体7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在支承台70的内侧形成由该支承台本体71与分隔壁71a以及多孔质板72分隔成的多个(图14中有81个)气室73。也就是说,各气室73的壁的一部份由多孔质板72构成。又,多孔质板72的材质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材质相同。
在支承台本体71的各气室73的底面上分别形成有透气口71c。透气口71c分别连接管道(图示省略)。各管道与第五实施形态的图11所说明过的同样地被连接成经阀(图示省略)与主管道(图示省略)合流,并经主管线而连接到气泵(图示省略)。该气泵及各阀由控制装置(图示省略)加以驱动控制,并可对于各气室73作用负压与正压。由此,当驱动气泵对于各气室73作用负压,位于多孔质板的上方的载具带将被吸引到多孔质板的上表面的方向,并被保持在该多孔质板的上表面。又,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解除作用于气室73的负压,就可解除多孔质板吸引载具带的作用。此外,如果对气室73作用正压,则除可积极地解除多孔质板吸引载具带的作用外,还可在载具带与多孔质板72之间稍微形成一点空隙。
以下详细说明吸引载具带时的动作。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图15~18所示那样吸引载具带74时,将多孔质板72的上面的吸引区域控制成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另外,图15~18中斜线所示区域表示因气泵的驱动受到负压作用而进行吸引的区域。
例如在图15中,将与连接于各气室73的管道对应的阀控制成吸引区域相对于载具带74的行进方向从前方向后方增大。此外,在图16中,将与连接于各气室73的管道对应的阀,控制成吸引区域向与载具带74的行进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增大。此外,在图17中,将与连接于各气室73的管道对应的阀控制成吸引区域与载具带74的行进方向无关,而是从多孔质板72的中心向周缘部增大。此外,在图18中,将与连接于各气室73的管道对应的阀控制成吸引区域相对于载具带74的行进方向从前方端部向斜后方增大。
本实施形态的支承台70在吸引载具带74时,由于是多孔质板72上面的吸引区域控制成随时间推移而扩大,所以气泡不会封闭于载具带74与多孔质板72之间。故可防止载具带74的偏移或起皱现象,从而能可靠地进行网版印刷。至于其它效果则与第六实施形态相同。
由以上的具体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由于支承台表面是以多孔质体形成,所以可利用吸引机构并经该多孔质体将载具带吸附及保持在支承台表面。由于与载具带相接触的支承台表面由多孔质体形成,故耐久性很高。从而可减少支承台的维修次数和频率,可提高便利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网版印刷装置,在支承台上载放有表面形成有空白片的载具带,并在上述空白片上网版印刷预定图案的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台的表面由多孔质体形成,并具有经所述多孔质体将载具带吸引到支承台方向的吸引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台的内侧形成有一气室,所述气室的至少一部份的壁由所述多孔质体构成,且所述吸引机构吸引所述气室内的空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台的气室内设有防止多孔质体变形的加强构件。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台的气室被分割成多个小气室,并且所述吸引机构可各自独立吸引各小气室的空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以对于各小气室开始进行吸引时将时间差设定成使多孔质体表面的吸引区域随时间推移而扩大的方式来控制所述吸引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久度且可降低维修次数的网版印刷装置,是将形成于载具带(2)表面的陶瓷空白片(1)保持在支承台(8)上,在上述陶瓷空白片的上面使用网版(6)、刮板(7)印刷导电性锡膏(5),其特征是:以多孔质板(11)形成支承台(8)的表面,并通过气泵(14)将气室(12)变成负压将载具带(2)吸引并保持在支承台上。
文档编号B41F15/14GK1324722SQ0111699
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9日
发明者关口义二, 安藤功一, 小泉胜男 申请人: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