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086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章外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章外壳,尤指一种设置于内含印墨可连续盖印的连续印章外侧,作为驱动印章中的印面自动沾墨及旋转盖印等用途的印章外壳。
背景技术
印章是人们生活中或事务处理上常用的物品,由于印章于盖印前,必需令印章的印面压抵于印台上沾附印墨后,方能在文件上盖印出预定图案,唯此传统式印章在连续盖印的操作上甚为不便,为此,相关业者即开发出多种不需印台而能连续盖印的印章。
目前公知可连续盖印的印章设计,如图9所示,其主要具有一中空的印章座60,该印章座60内部偏上位置处装设一可拆组的印墨件61,印墨件61底面具有一含有印墨的墨块,相对于印墨件61装设一可被驱动上下移动的盖印件62,盖印件62以其两侧端的轴部621伸出印章座60两侧的纵向长孔601外,其预定的一侧面可供黏贴具图案文字的印面622,另于印章座60外侧上端套设一印章外壳63,印章外壳63内侧与印章座60顶部之间设有弹簧64,且印章外壳63与盖印件62两侧的轴部621相组接,印章外壳63左右两侧各设有可对应卡掣于印章座60两侧的第一、第二定位卡槽602、603中的按压件631,而组成一印章。
前述印章于盖印时,由使用者手持该印章放置于文件预定盖印处,以下压印章外壳63的操作方式驱动印章座60内的盖印件62,并在盖印件62被驱动下移的过程中,藉由印章座60旋转导引凸块604与盖印件62旋转导引凸部622间的对应配合,使盖印件62的印面622自动旋转向下后下移至文件上盖印,再藉弹簧64推顶上移并反向旋转,使印面622贴抵印墨件61的墨块沾墨,让使用者可在多份文件上连续盖印。
前述的印章虽可提供一项可应用于连续盖印的印章,但是当该印章的印墨用完后,欲更换盖印件时,使用者需下压印章外壳至预定位置处,由外壳左右侧按压件,使其卡掣定位于印章座上,并使盖印件与印墨件脱离,再进行印墨件的更换,由于外壳左右侧的按压件是呈外露状,造成人们手指按压按压件时的触感较差,同时因印章外壳与按压件有缝隙,易于该缝隙中卡垢,且有不易清洁该污垢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章外壳,用以改善印章外壳左右两侧的按压件外露,造成印章触感不佳以及外壳与按压件间的缝隙易卡垢而不符卫生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印章外壳,其罩设于内有印墨件及盖印件的印章座外侧,内部以弹簧抵接于印章座上,用以驱动盖印件自动沾取印墨件的印墨及下移印章座部盖印的印章外壳,该印章外壳主要具有一开口朝下的中空壳体,其前后侧各设有缺槽,该后缺槽宽度略大于印墨件宽度,且该印章外壳左右两相对应的装配孔中设有按压件,使其可利用以内侧端的定位卡缘对应卡掣于印章座上,且该印章外壳左右两内侧壁各设提供盖印件枢接的组接孔,其中该印章外壳左右两侧具有自壳体外表面延伸覆盖于按压件外端部的可挠性外护软膜,令按压件被隐藏于印章外壳内部。
如上所述的印章外壳,该外护软膜具有二片分别设于外壳左右两侧且面积大于按压件外端部的膜片。
如上所述的印章外壳,该外护软膜为圆形。
如上所述的印章外壳,该外护软膜为方形。
如上所述的印章外壳,该印章壳体于其左右两侧相对于按压件周边形成对外护软膜形状的凹陷部,外护软膜黏贴定位其中。
如上所述的印章外壳,该外护软膜为自印章外壳左侧经顶部延伸至右侧同时覆盖于两侧按压件外侧的单一膜片。
如上所述的印章外壳,该印章外壳于其前侧顶部处形成一可供标示件置放其中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上装设一对应容置槽形状的、用以覆置于该标示件外侧的透明罩。
如上所述的印章外壳,该容置槽左右两侧槽壁设有由上而下延伸的导槽,透明罩左右两侧各设有可对应插组于导槽中的导片。
如上所述的印章外壳,该透明罩于前侧面设有止滑部。
如上所述的印章外壳,该印章外壳内侧顶面朝下延伸一提供弹簧套设定位的上定位凸部。
综上所述,该印章外壳的壳体上设有自壳体外表面延伸覆盖于左右二侧按压件外端部的可挠性外护软膜,令按压件被隐藏于印章外壳内部。
前述的外护软膜可为二片分别黏贴覆盖于左右两侧按压件外侧的膜片;或者,该外护软膜可为单一片自壳体左侧经顶部延伸至右侧同时覆盖左右两侧按压件外侧的膜片。
本实用新型以前揭技术方案的设计,使其应用于印章后,当印章于黏贴印面或更换印墨时,可利用该印章外壳上的外护软膜提供人们按压按压件时具有较佳的触感,同时可消除印章外壳外表面的间隙,避免习用印章外壳因按压件外露而于缝隙中易卡垢及不易清洁污垢的问题,使该印章外壳表面易于清洁,以符合使用的卫生安全性。
此外,该软质外护软膜可自壳体左侧经顶部延伸至右侧而被覆于该印章外壳的手握区,使该印章外壳可提供人们对印章有较佳的抓紧效果,同时可让印章久握或持久连续盖印动作时,对手部提供较佳的握持舒适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印章外壳第一实施例与其它印章组成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印章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印章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印章外壳第一实施例的后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印章外壳第二实施例与其它印章组成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印章外壳的印章于盖印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7、8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印章外壳的印章于更换印墨件时的前视及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9是公知印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印章座 11、容置室 12、顶板13、下定位凸部 14、定位长孔 15、纵向长孔16、第一定位卡槽 17、第二定位卡槽 18、旋转导引凸块20、印墨件 21、墨盒 22、墨块23、止滑部 30、盖印件 31、本体32、印面定位部 33、印面 34、轴部35、旋转导引凸部 40、弹簧 50、印章外壳51、壳体 511、凹陷部 512、上定位凸部52、前缺槽 53、后缺槽 54、装配孔55、按压件 551、定位卡缘552、导片56、外护软膜 57、组接孔 58、容置槽581、导槽 59、透明罩 591、导片592、止滑部60、印章座 601、纵向长孔602、第一定位卡槽 603、第二定位卡槽604、旋转导引凸块61、印墨件 62、盖印件 621、轴部
622、印面 623、旋转导引凸部 63、印章外壳631、按压件 6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其揭示具有本实用新型印章外壳50的连续印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得知,该连续印章的组成主要包括有印章座10、印墨件20、盖印件30、弹簧40以及本实用新型的印章外壳50,其中该印章座10中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室11,顶部具有顶板12,顶板12上可设下定位凸部13,提供弹簧40套设定位其上,该印章座10于顶板12下方的前后侧面设有相对应的定位长孔14,定位长孔14对应印墨件20侧端形状,让印墨件20可经由定位长孔14插组于印章座10内,并可自印章座10内予以拆解,该印章座10左右两侧面设有相对应的纵向长孔15,以及位于纵向长孔15上方及中段预定处的第一定位卡槽16、第二定位卡槽17,该第一定位卡槽16及第二定位卡槽17下方槽缘并形成导斜面,该印章座10左右两侧的内面处邻近纵向长孔15处设有相对应的旋转导引凸块18,该旋转导引凸块18朝向纵向长孔15的一侧面上下各形成半圆形凸部,中间形成半圆形凹部。
该印墨件20主要具有一可对应插组于印章座10定位长孔14中的扁平状墨盒21,该墨盒21底部设有可蓄存印墨的墨块22,该墨盒21前后侧面中间处各设可为数凹纹或凸纹构成的止滑部23。
该盖印件30主要具有可于印章座10内升降活动的扁平状本体31,该本体31上具有一印面定位部32,用以提供具有图案或文字的印面33黏贴其上,该盖印件30左右侧各延伸一可沿印章座10左右侧纵向长孔15移动的轴部34,且盖印件30左右侧面上设有于旋转导引凸部35,该旋转导引凸部35两侧具有同侧内凹的半圆形凹缘,以及介于该二半圆形凹缘间的半圆形凸缘,使盖印件30在印章座10内的升降过程中,藉其两侧旋转导引凸部35与印章座10左右两内侧壁的旋转导引凸块18的相对配合而作180度旋转。
至于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印章外壳50形状构造,其为一开口朝下的中空壳体51,用以由上而下罩盖于印章座10外侧,该印章外壳50前后侧各具有一由下而上延伸的前缺槽52、后缺槽53,其中的前缺槽52宽度可小于、等于或略大于印墨件20宽度,该前缺槽52宽度小于印墨件20宽度,该后缺槽53宽度则需足以让印墨件20通过(如图4所示),该印章外壳50左右两侧预定处设有相对应的装配孔54,该二装配孔54中分别设有一按压件55,该按压件55朝印章外壳50内侧的端部具有可对应卡掣于印章座10第一、第二定位卡槽16、17的定位卡缘551,以及沿印章座10纵向长孔15移动的导片552,且该印章外壳50左右两侧具有自壳体外表面延伸覆盖至按压件55外端的可挠性外护软膜56,令按压件55被隐藏于印章外壳50内部,又该印章外壳50左右两内侧壁邻近下端开口处各设有一组接孔57,用以分别提供盖印件30左右两侧伸出印章座10外的轴部34枢接之用,另该印章外壳50内侧顶面朝下延伸一上定位凸部512,提供弹簧40套设定位其上。
如图1所示,该外护软膜56可为单一膜片,并自印章外壳50左侧经顶部延伸至右侧同时覆盖于两侧按压件55外侧的实施型态;或者,如图5所示,该外护软膜56为左右两片面积略大于按压件55外端部的圆形、方形或其它几何形状的膜片,分别黏贴于印章外壳50上覆盖于按压件55外侧,该壳体51亦可于其左右两侧相对于按压件55周边形成凹陷部511,用以提供对应形状的外护软膜56黏贴其中。
如图1所示,前述的印章外壳50可于其前侧顶部处形成一容置槽58,用以提供对应印面33图案文字的标示件(图未示)置放其上,以便该印章辨识的用,且于该容置槽58中装设一对应容置槽58形状的透明罩59覆置于该标示件外侧,其中,该容置槽58左右两侧槽壁可设由上而下延伸的导槽581,于透明罩59左右两侧各设有对应导槽581的导片591,使透明罩59可由上而下插组于容置槽58内定位,另,该透明罩亦可以卡接或其它固接方式组设于印章外壳的容置槽中(图未示),此外,该透明罩59于其前侧面上可设凹缘或凸缘构成的止滑部592,以利透明罩59的拆组。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印章外壳50与印章座10、印墨件20、盖印件30及弹簧40组成一印章后,当人们欲将具有图案文字的印面33黏贴于盖印件30时,可下压印章外壳50压缩弹簧40移动至印章座10特定位置处,此时,印章外壳50推动印章座10内的盖印件30移至印章座10底面开口处,该盖印件30并藉其左右两侧旋转导引凸部35与印章座10内侧壁的旋转导引凸块18的配合,使其预定的印面定位部32朝向印章座10底部外侧,其次,经由印章外壳50外侧的外护软膜56按压左右两侧的按压件55,使两侧按压件55内侧的定位卡缘551卡抵于印章座10两侧的第二定位卡槽17中,即令印章外壳50及盖印件30固定于印章座10上,此时,人们即可将具有图案文字的印面33黏贴于该盖印件30的印面定位部32上。
之后,再次下压印章外壳50后释放,使其左右两侧按压件55的定位卡缘551藉印章座10的第二定位卡槽17底端的导斜面而脱离,并藉弹簧40回复弹力推顶印章外壳50及盖印件30上移至启始位置,其中盖印件30上移时,并藉其左右两侧旋转导引凸部35与印章座10内侧壁的旋转导引凸块18的配合,印面旋转朝上,而抵贴于印墨件20的墨块22沾墨,此时,如图6所示,使用者即可手持该印章放置于文件预定盖印处,以下压印章外壳50的方式驱动印章座10内的盖印件30印面旋转向下后下移至文件上盖印,再藉弹簧40推顶上移并反向旋转,使印面33贴抵印墨件20的墨块22沾墨,让使用者可在多份文件上连续盖印。
当印墨件20的墨块22中印墨用完时,如图7、8所示,可将该印墨件20予以拆换更新,其拆换方式是下压印章外壳50压缩弹簧40移动至印章座10预定位置处,使盖印件30略为下移脱离与印墨件20的接触状态,再经由印章外壳50外侧的外护软膜56按压左右两侧的按压件55,使两侧按压件55内侧的定位卡缘551卡抵于印章座10两侧的第一定位卡槽16中,即令印章外壳50及盖印件30定位于印章座10上,其次,以手由印章外壳50前缺槽52处将印章座10内的印墨件20自印章外壳50后缺槽53推出,次将新的印墨件20以含有印墨的墨块朝下的方式经由印章外壳50后缺槽53插组于印章座10的定位长孔14中,之后,再次下压印章外壳50后释放,使其左右两侧按压件55的定位卡缘551藉印章座10的第一定位卡槽16底端的导斜面而脱离,并藉弹簧40回复弹力推顶印章外壳50及盖印件30上移至启始位置,令盖印件30的印面33再抵贴于印墨件20的墨块22沾墨,而完成更换印墨件20的操作。
由上述说明中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印章外壳设计中,因相对于按压件有一可挠性外护软膜覆盖其上,用以提供人们手指按压按压件时具有较佳的触感,同时可消除印章外壳外表面的间隙,以避免公知印章外壳因按压件外露而于缝隙中易卡垢及不易清洁污垢的问题,使该印章外壳表面易于清洁,以保持印章使用符合卫生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印章外壳上的软质外护软膜可设计成自壳体左侧经顶部延伸至右侧而被覆于该印章外壳的手握区,使该印章外壳提供人们对该印章有较佳的抓紧效果,同时可让印章久握或持久连续盖印动作时,对手部提供较佳的握持舒适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以其创新的结构设计,确保改善公知可连续盖印的印章外壳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印章外壳,其罩设于内有印墨件及盖印件的印章座外侧,内部以弹簧抵接于印章座上,该印章外壳具有一开口朝下的中空壳体,其前后侧各设有缺槽,该后缺槽宽度大于印墨件宽度,且该印章外壳左右两相对应的装配孔中设有按压件,其可利用以内侧端的定位卡缘对应卡掣于印章座上,且该印章外壳左右两内侧壁各设供盖印件枢接的组接孔,其特征是该印章外壳左右两侧具有自壳体外表面延伸覆盖于按压件外端部的可挠性外护软膜,按压件则隐藏地设置于印章外壳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外壳,其特征是,该外护软膜具有二片分别设于外壳左右两侧且面积大于按压件外端部的膜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章外壳,其特征是,该外护软膜为圆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章外壳,其特征是,该外护软膜为方形。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印章外壳,其特征是,该印章壳体于其左右两侧相对于按压件周边形成对外护软膜形状的凹陷部,外护软膜黏贴定位其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外壳,其特征是,该外护软膜为自印章外壳左侧经顶部延伸至右侧同时覆盖于两侧按压件外侧的单一膜片。
7.如权利要求1、2、3、4或6所述的印章外壳,其特征是,该印章外壳于其前侧顶部处形成一可供标示件置放其中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上装设一对应容置槽形状的、用以覆置于该标示件外侧的透明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章外壳,其特征是,该容置槽左右两侧槽壁设有由上而下延伸的导槽,透明罩左右两侧各设有可对应插组于导槽中的导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章外壳,其特征是,该透明罩于前侧面设有止滑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外壳,其特征是,该印章外壳内侧顶面朝下延伸一提供弹簧套设定位的上定位凸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章外壳,其是一罩设于内有印墨件及盖印件的印章座外侧,内部以弹簧抵接于印章座上,用以驱动盖印件自动沾取印墨件的印墨及下移印章座部盖印的印章外壳,该印章外壳主要于其壳体上设有自壳体外表面延伸覆盖于左右二侧按压件外端部的可挠性外护软膜,令按压件被隐藏于印章外壳内部,藉此,于印章黏贴印面或更换印墨时,提供人们按压按压件时具有较佳的触感,同时可消除印章外壳外表面的间隙,避免公知印章外壳因按压件外露而于缝隙中易卡垢及不易清洁污垢的问题,使该印章外壳表面易于清洁,以符卫生舒适。
文档编号B41K1/00GK2707493SQ20042006463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日
发明者施旭升 申请人:三胜文具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