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成像机的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20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成像机的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用于成像机的供给系统


图l是具有本发明的供给系统的成像机供给系统的示图2是从比图1的位置更近的有利位置观察到的该供给系统的示图。
背景技术
宽幅面印刷机被用来在各种基底如纸、薄膜、无纺织物、棉织物、 帆布、丝绸、聚酯、尼龙、Lycra (—种合成弹力纤维)和其它材料上 面印刷复杂图案。这些印刷机或成像机能够以相对较高的速度在具有大 于约36英寸(910mm)的宽度的基底上产生图像。这样的大尺寸应用包 括在床垫革和床单、机动车用装饰织物、室内装饰品、建筑学应用物品、 标志和横幅以及类似物上面形成图像。
宽幅面成像机通常具有被安装在基底上方的多个印刷头并且垂直 于基底运动方向移动穿过该基底。当印刷头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穿过基 底时,该印刷头沉积着色剂(通常以油墨或染料的形式存在)以便按照 预定图案形成图像,常规来说,这是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的。
用来进行较宽宽度印刷作业的成像机的绝对尺寸(shear size)给 使用者带来了不少技术问题。在印刷过程中基底在板上方且在夹送辊之 间进行供给时,现有的基底供给系统例如可能会导致产生基底拉伸、不 对准、起皱、着色剂流出(bleeding)等现象.基底的不适当干燥可能 会导致着色剂在基底上或者在成像机的部件上产生污损。此外,目前的 系统也难以适应厚度可变的基底。目前的成像机能够适应对从成像机的 内置或预置厚度性能产生的高达约lmm的厚度变化,其原因在于印刷头
这些成像机的复杂性给设计者提出了另一项挑战,其原因在于对现 有系统作出的变型和变化必须能够装配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此外,某 些类型的印刷头相当易碎且必须尽可能小心地处理这些印刷头以免使 其受损。尽管在制造这种成像机的过程中所要求的紧公差使得可形成高 品质的图像,但是也使得很难对该成像机作出成功的改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减轻了基 底拉伸、不对准、起皱和着色剂流出并且因此提高了所生产出的印刷基 底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利用连续基板供给系统使得供给的精确 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改进,所述连续基板供给系统利用共同驱动的辊或齿 轮来传输所述基底。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减轻了拉伸和其它负面效应并 且能够提高印刷图像的品质。
下面对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进行更详细地讨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转向图1,从图中可以看到本发明的供给系统20包括至少 两个喂送辊l、 2且可选地包括第三喂送辊3、以及压辊4,所述压辊被 布置在位于印刷区带中的油墨盘6周围。印刷区带是印刷头单元19垂 直于基底的移动方向(机器方向或MD)行进所处的区域。图1示出了处
向于机器方向或CD)。图2是从更近的有利位置观察到的供给系统20 的示图。
基底7从供应辊10中被导出并环绕多个导辊11且环绕齿条-齿轮 辊12行进,尽管如此,这种方式可基于使用者的需要而产生改变。齿 条-齿轮辊12通过响应于在基板中感测到的张紧力而根据需要进行垂直 移动从而用作一种控制张紧力的装置。从齿条-齿轮辊12开始,基底可 在一对张紧辊13、 14之间通过,所述一对张紧辊不仅单独转动而且可
围绕共同的轴线成对地转动以便提供一种控制基底张紧力的附加装置。 在离开张紧辊13、 14后,基底7可经过成圆形的板8周围并进入 介于被驱动的笫一喂送辊1与未被驱动的压辊4之间的紧缩部(pinch) 或辊隙内。由于压辊4未被驱动,因此压辊4仅由于与基底7产生的摩 擦而移动,所述基底通过被驱动的喂送辊而进行移动。当基底7在图1 中从左向右进行移动时,该基底随后进入印刷区带内,如上所述的油墨 盘6的位置,并且到达第二喂送辊2,所述第二喂送辊同样被驱动。在 该印刷区带中对基底进行印刷。通常情况下,介于当前被印刷的基底与
另一物体(第二喂送辊2)之间的该第一接触点是未干燥的着色剂可能 产生污损并损害基底质量(在没有背衬的基底中)所处的点。当基底7 进行移动时,被加热的空气能够可选地可从干燥器5被向上导向基底7 以便对着色剂进行充分干燥。在经过第二喂送辊2之后,基底7在干燥 器5 (如果存在干燥器的话)上方通过并到达可选的第三喂送辊3。
基底7可从第二喂送辊直接移动到进行收巻(wind-up)操作的位 置,或者第三喂送辊3,如果存在的话,可将基底7传送到进行收巻操 作的位置,这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产生变化。如图l所示,基底7经 过红外加热器9附近从而彻底地完成干燥步骤并且随后经过另 一个控制 张紧力的齿条-齿轮辊15且环绕另一导杆16进行移动并且最后到达巻 取辊17。
成像机可选地可包括用于控制基底边缘位置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利 用位置传感器和限制传感器来发挥作用,所述位置传感器和限制传感器 将与成像机相关的基底位置传送给计算机。响应于基底边缘并未处在适 当位置的信号指示,定位装置(例如手动调节或电动、气动或液压马达) 可使供应辊IO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以便重新对准边缘。
在宽幅面印刷过程中,图像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确控制腹板 (web)位置的能力。720点/英寸(dpi)的印刷机例如需要能够沿机器 方向将腹板位置精确且准确地控制到35微米范围内。因此,使第一喂 送辊1、第二喂送辊2和第三喂送辊3 (如果存在的话)的表面以相同 速度(且沿相同方向)进行移动是很重要的。 一种确保三个喂送辊以相 同速度进行移动的方式是使它们具有相同的直径并通过安装在它们的 轴上的滑轮以及传动带(或链条)或另一种可选方式是通过由共同(共 用)的马达所希望地驱动的齿轮将它们连接起来。通过这种方式,使得 在基底上进行印刷时可同时沿稳定且准确的取向保持所述基底。
所希望的是印刷机或成像器是具有辊到辊(roll to roll)构型的 数字纺织品印刷机,这与本领域技术中已公知的利用毯毡印刷构型的速
度更高的印刷机是有所区别的。对于宽幅面印刷基底而言,通常需要以 介于l米/小时与30米/小时之间且更特别地介于5米/小时与20米/小
时之间的速度对其进行印刷,且这是喂送辊的所需表面速度。
在一个实例中,喂送辊驱动马达可位于第二喂送辊2与第三喂送辊 3之间,且马达轴与喂送辊l、 2、 3的轴对齐(相平行)。常规的连续
柔性传动带可从马达轴上的滑轮延伸出来并围绕喂送辊中的一个或多 个喂送辊的轴上的类似滑轮进行延伸。如果传动带围绕喂送辊中的仅一 个或两个喂送辊进行延伸,则另一传动带可使位于被驱动的喂送辊(中 的一个喂送辊)的轴上的滑轮与位于未被驱动的一个或多个喂送辊上的 滑轮相连或使该位于被驱动的喂送辊(中的一个喂送辊)的轴上的滑轮 被连接至位于马达轴上的滑轮。因此,供给系统可利用一根单一的传动 带将马达与所有的喂送辊连接在一起,或者该供给系统可利用与所存在 的喂送辊(在本实例中为三个) 一样多的传动带,每个所述喂送辊从马 达或从相邻的被驱动的辊延伸出来。在该实例中,所有的喂送辊和喂送 辊滑轮具有相同的直径。
在另 一 实例中,喂送辊或喂送辊滑轮可具有不同直径。在该实例中, 必须对滑轮和喂送辊的尺寸进行计算以便导致喂送辊的表面以相同速 度进行移动。在又一实例中,每个喂送辊可设有被直接连接至每个相应 辊的独立马达。还可采用组合技术。无论所使用的是滑轮、齿轮装置、 独立马达还是其组合,但重要的是使喂送辊的表面沿相同方向以相同速 度进行移动。
还希望使压辊4与实用压辊一样重且使压辊4上涂覆有比喂送辊1 、 2、 3硬度更低的材料以便消除打滑并防止起皱。另外还希望的是,使在 介于压辊4与第一喂送辊1之间的辊隙至下一喂送辊2之间的距离尽可 能短。如果该距离较大,则介于基底的湿部分与干燥部分之间的收缩百 分比之差会导致起皱。在本发明的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发 现,由丁腈橡胶(NBR或丁二烯-丙烯腈)制成的喂送辊和压辊是令人 满意的,尽管如此,也可使用其它材料制造喂送辊和压辊。
虽然已经结合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应 该意识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理解了前述内容之后可易于对这些实施 例作出改变、变化和等效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该被评估为所附 权利要求书及其任何等效方式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成像机的供给系统,所述供给系统包括第一喂送辊和压辊以及第二喂送辊,所述第一喂送辊和压辊具有在它们之间形成辊隙的表面,基底通过所述辊隙,所述第二喂送辊具有表面且位于印刷区带后面,其中所述基底从所述第一喂送辊开始、通过所述印刷区带并到达所述第二喂送辊,且其中所述第一喂送辊表面和所述第二喂送辊表面以相同速度进行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喂送辊表面和 所述第二喂送辊表面以相同速度进行移动,其原因在于它们是由共同的 马达进行驱动的并且通过传动带或齿轮系统被连接在一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系统,其中所述辊由丁二烯-丙烯 腈制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系统,进一步包括具有表面的第三 喂送辊,所述基底在到达所述第二喂送辊之后到达所述第三喂送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给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喂送辊表面以 与所述第一喂送辊表面和所述笫二喂送辊表面相同的速度进行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喂送辊表面和 所述第二喂送辊表面以介于1米/小时与30米/小时之间的速度进行移 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给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喂送辊表面和 所述第二喂送辊表面以介于5米/小时与20米/小时之间的速度进行移 动。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像机的供给系统,所述供给系统利用第一喂送辊和压辊以及位于印刷区带后面的第二喂送辊,所述第一喂送辊和所述压辊在它们之间形成了辊隙,基底通过所述辊隙,其中所述第一喂送辊表面和所述第二喂送辊表面以相同速度进行移动。
文档编号B41J29/38GK101389485SQ200780006212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4日
发明者吴贞美, 文玧柱, 文顺载, 朴南雋, 李俊昊, 甄秉哲, 金东珉 申请人:柳韩-金伯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