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94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领域,特别是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520062070. 6公开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在此墨盒结构中通过一浮子在墨水中的浮动来控制墨水容量的提示。如图1所示,该墨盒包括盒体3和盒盖2,盒体3中设置有用于贮藏墨液的贮墨腔30、用于连通贮墨腔30与外部大气的导气柱34、贯穿盒体3底壁用于向打印机供墨的供墨口 32、用于调节腔内压力的均衡腔313和用于监测腔内墨水贮藏量的检测腔315及其浮标316。盒体3的底部设有用于向打印机供墨的供墨口 32,供墨口 32呈圆柱形,供墨口 32的下部设置有可与喷墨打印机的打印针相匹配的密封件322,供墨口 32的下部端面由供墨口封口膜323密封。在上述结构的墨盒中,检测腔315的底部设有开口,浮标316由该开口装入,然后再用检测腔封口膜3110封闭该开口。由于该检测腔封口膜3110是通过热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检测腔315侧壁的下端面上,生产中较难控制,另外由于该膜焊接后暴露在外面,如果焊接有卷边将影响墨盒装机,且容易破裂导致漏墨,因此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因检测腔封口膜破裂而导致漏墨的墨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墨盒,包括盒体和用于封盖该盒体的盒盖,所述盒体内具有贮墨腔、均衡腔、检测腔和用于连通所述贮墨腔与外部大气的导气柱,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供墨口 ;所述检测腔中设置有浮标,所述均衡腔与所述检测腔相邻设置且由通孔连通,所述均衡腔和检测腔的底部均与所述贮墨腔连通;其中,所述检测腔的底壁与其侧壁之间为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在检测腔的底部无需设置封口膜,简化了工艺,可有效地防止因检测腔封口膜破裂而导致漏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检测腔与所述均衡腔之间设有隔板,该隔板与所述盒体分别成型并且连接固定在该盒体的内壁上。其中,连通所述均衡腔与检测腔的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隔板上,优选地,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隔板的顶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气柱的底部通过防水绵与外部大气连通。

图1是现有的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墨盒的一种实施方式与CN200520062070. 6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墨盒的基本结构类似,它同样包括了盒体3和盒盖2,盒盖2用于封盖盒体3,其上设置有突出的手柄21和用于灌注墨水的注液孔22,该注液孔22由胶塞封闭。 盒体3中设置有用于贮藏墨液的贮墨腔30、用于连通贮墨腔30与外部大气的导气柱34、用于调节腔内压力的均衡腔313和用于监测腔内墨水贮藏量的检测腔315及浮标 316,浮标316位于检测腔315中,均衡腔313的顶部设有内封口膜317。为保证浮标316浮于墨水液面之上,其密度应当小于贮墨腔30中的墨液,其与墨液的接触面积应保证一个适当的数值。为方便监测,检测腔315的侧壁3151采用透明的或可透光的材料制备。这样在目测或使用光传感器的情况下,就可以方便地监测墨盒中墨水状况。盒体3的底部设有用于向打印机供墨的供墨口 32,供墨口 32呈圆柱形,供墨口 32的下部设置有可与喷墨打印机的打印针相匹配的密封件322。灌墨后,可用供墨口封口膜323密封供墨口 32的下部端所述检测腔315与均衡腔313相邻设置,为了保证浮标316在检测腔315内工作, 检测腔315与均衡腔313之间设有隔板4。该隔板4与盒体3分别成型,而非一体成型,也就是说该隔板4是个独立的部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便于将浮标316经由均衡腔313放入检测腔315后,再将隔板4焊接固定在该盒体3的内壁上。隔板4的顶部形成有通孔41,均衡腔313与检测腔315由通孔41连通,该通孔41同时位于均衡腔313和检测腔315的顶部附近。均衡腔313在其底部与贮墨腔30连通。检测腔315的底部与贮墨腔30连通,并且该连通的位置低于均衡腔313的底部,检测腔315的最下端与贮墨腔30的底部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如此设计,可以先消耗贮墨腔30中的墨水,在贮墨腔30中的墨水耗至均衡腔313的底部之前,即空气进入均衡腔313之前,使浮标316始终处于检测腔315的顶部附近,实现最大限度地使用贮墨腔30中的墨水,减少残墨量。由于浮标316无需从检测腔315的底部装入,检测腔315底部没有设置开口以及用于密封该开口的封口膜,检测腔315的底壁3152与其侧壁3151之间为一体成型,从而简化了工艺,可有效地防止因检测腔封口膜破裂而导致漏墨。导气柱34的底部位置低于贮墨腔30的底部,其上端高出贮墨腔30内部液面,与贮墨腔30气态连通。在导气柱34的底部,设置有由盒体3的一部分侧壁342构成的、位置低于贮墨腔30底部的导气腔,将防水绵341填塞于导气腔中,之后采用热封薄膜材料封闭导气腔底部开口。该导气腔底部开口并与导气柱34连通,其上部通过埋置于盒体3底壁中的气槽332以及盒体3底壁上的开口 331与外部大气连通,墨盒在供墨过程中,外部大气由图中箭头方向补充至墨盒内部,以维持墨盒内部适当的负压。在墨盒装机使用前,用与供墨口封口膜323连体的同种材料封闭开口 331。使用防水绵341并配之于迷宫式的气槽332 后,可使墨盒内的墨水难于进入导气腔和相应气槽332部分,从而,在装机前去除供墨口封口膜323时可以保证无墨液漏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墨盒前,先将墨盒置于负压环境中,通过注液孔22进行灌墨, 并在负压状态下采用胶塞密封注液孔22,使墨盒内腔保持负压状态。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墨盒时,为了充分发挥浮标316的指示作用,使其位于检测腔 315的竖向顶部,应将墨盒倾斜侧置数秒,以保证检测腔315内完全充满墨水,而无空气存在。当恢复正常使用摆放状态后,浮标316即升浮于检测腔315的顶部。倾斜侧置是指检测腔315的底部朝上而顶部朝下的状态。监测墨盒中墨水容量时,将正常使用状态下浮标316所在的检测腔315的顶部设置为目测或光传感器检测区域。
权利要求1.墨盒,包括盒体和用于封盖该盒体的盒盖,所述盒体内具有贮墨腔、均衡腔、检测腔和用于连通所述贮墨腔与外部大气的导气柱,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供墨口 ;所述检测腔中设置有浮标,所述均衡腔与所述检测腔相邻设置且由通孔连通,所述均衡腔和检测腔的底部均与所述贮墨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的底壁与其侧壁之间为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与所述均衡腔之间设有隔板, 该隔板与所述盒体分别成型并且连接固定在该盒体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隔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隔板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柱的底部通过防水绵与外部大气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可应用于喷墨打印机,该墨盒包括盒体和用于封盖该盒体的盒盖,所述盒体内具有贮墨腔、均衡腔、检测腔和用于连通所述贮墨腔与外部大气的导气柱,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供墨口;所述检测腔中设置有浮标,所述均衡腔与所述检测腔相邻设置且由通孔连通,所述均衡腔和检测腔的底部均与所述贮墨腔连通;其中,所述检测腔的底壁与其侧壁之间为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在检测腔的底部无需设置封口膜,简化了工艺,可有效地防止因检测腔封口膜破裂而导致漏墨。
文档编号B41J2/175GK202006637SQ20112002760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
发明者何永刚 申请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