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45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向作为记录装置的外部方向的排纸方向输送在记录装置的记录部进行记录的记录用纸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例如相片打印机等记录装置要求小型化、薄型化,并且期望记录结束而从记录装置排出的记录用纸成为极为平坦的状态。在此,例如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记录装置中使用的墨液带盒在带拉出口附近具有向墨液带拉出方向突出形成的突出部,在从突出部的顶部收纳墨液带的供给芯及卷取芯体的主体部的底面侧形成有锥状或弯曲状的壁部。此外,该带盒构成为在排纸时通过所述壁
部对记录用纸进行引导。于是,通过使带盒(ribbon cassette)作为记录用纸输送用的引导件来发挥作用,能够实现排纸机构的小型化、薄型化。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记录装置具有拾取辊和支承构件,所述拾取辊将记录介质逐张分离而进行供纸,所述支承构件将该拾取辊支承成能够相对于记录介质接触或分离。此外,在记录用纸被排纸时,该记录装置通过支承构件使拾取辊从记录用纸离开而进行避让,从而能够在不使记录用纸弯曲的情况下进行输送(专利文献2的说明书的第0035段)。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1-15077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75214号公报然而,根据所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墨液带盒,构成为沿着墨液带盒的壳体来输送记录用纸,由于记录用纸弯曲得大,因此记录用纸与墨液带盒的摩擦变大,存在可能无法进行排纸这种问题。另外,根据所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记录装置,为了使拾取辊从记录用纸离开而进行避让,需要设置支承构件,因此记录装置的构造复杂化,并且还需要用于配置支承构件的空间,因此存在难以实现小型化、薄型化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些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g卩,不但能够实现记录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而且还能够降低、防止被排出的记录用纸的弯曲状态,从而提高排纸性能。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具备一对输送辊且通过所述两输送辊夹持记录用纸并进行旋转而输送所述记录用纸;排纸部,其具备通过旋转而将所述记录用纸向排纸的排纸方向输送;带盒,其安装在所述输送部及所述排纸部之间并收纳墨液带;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其从所述输送部经由所述带盒的壳体的一面而到达所述排纸部;用纸引导件,其配置成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与所述壳体的一面对置,在所述记录用纸脱离所述两输送辊的夹持时对所述记录用纸的端部进行支承,在所述用纸引导件的所述输送部侧的前端部分设置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在由所述排纸部输送的所述记录用纸不弯曲的状态下对所述记录用纸进行支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当记录用纸脱离输送部的两输送辊的夹持时,由于记录用纸的排纸方向上的后端部分被用纸引导件的倾斜部以不弯曲的状态支承,所以能够通过排纸辊以极为平坦的状态输送并排出记录用纸。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无需例如以往的专利文献2记载的打印机那样,为了在记录用纸不弯曲的状态下对其进行输送而设置用于使拾取辊从记录用纸离开而避让的支承构件等其他部件,从而能够将记录用纸以极为平坦的状态进行输送。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的其他特征在于,在所述排纸部的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与所述排纸辊对置的一侧的、在所述输送路径上从所述排纸辊的对置位置偏离的位 置上设置有对所述记录用纸进行引导的排纸引导件,所述倾斜部形成为在由所述排纸辊及所述排纸引导件引导的所述记录用纸不弯曲的状态下对所述记录用纸进行支承的形状。由此,因为记录用纸未被排纸辊及排纸引导件强力夹持,所以排纸机构能够在不对记录用纸施加负载而使记录用纸上的图像的记录品质下降的情况下对记录用纸进行引导。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的其他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具备将所述记录用纸向所述排纸方向输送且向与所述排纸方向反向的供纸方向输送所述记录用纸的功能。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能够使用将多色的墨液依次转印而进行彩色图像记录的记录装置。在这种记录装置中使用的排纸机构通过倾斜部支承记录用纸的后端部分,从而降低、防止记录用纸弯曲,从而实现排纸功能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的其他特征在于,所述排纸辊具备将所述记录用纸向所述排纸方向输送并且将收纳于用纸托盘的所述记录用纸向所述供纸方向输送并经由所述用纸引导件向所述输送部供给的供纸功能,所述倾斜部的所述输送部侧的前端缘的假想延长线与一方的输送辊的与所述用纸引导件对置的外周面的、比所述一方的输送辊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靠上侧的位置抵接,所述一方的输送辊是所述两输送辊中的、相对于所述输送路径配置在所述用纸引导件的配置位置的相同侧的输送辊。由此,对于排纸机构而言,当通过排纸辊经由用纸引导件将记录用纸向输送部供给时,例如在所述记录用纸的供纸方向的前端部分朝向下方弯曲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该记录用纸的前端部分因一方的输送辊的旋转而卷入一方的输送辊的下侧,从而能够实现排纸功能的提高。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能够在不造成构造复杂化的情况下实现小型化、薄型化,而且还能够降低、防止从记录装置排出的记录用纸的弯曲状态,由此能够实现稳定的排纸,从而提高排纸性能。

图I是表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的输送部输送记录用纸时的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2是表示通过图I记载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的排纸部输送记录用纸送时的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侧视图。符号说明I记录装置2排 纸机构3记录用纸5输送部6记录部7压纸卷轴8记录头10输送辊11压接辊13排纸部15排纸辊17 带盒18卷取芯体19 壳体20排纸引导件21输送路径22用纸引导件23倾斜部25用纸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I及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的一实施方式。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I的排纸机构2具有输送记录用纸3的输送部5,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部5配置在记录装置I的进行记录的记录部6的附近。记录部6具有压纸卷轴7和记录头8,该记录头8与该压纸卷轴7对置配置,且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压纸卷轴7接触或分离。记录部6使被加热的记录头8经由记录用纸3及未图示的墨液带与压纸卷轴7压接,由此将墨液带的墨液转印到记录用纸3上而记录文字和图形等期望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装置1,使用通过依次转印多色墨液来记录文字和图形等彩色图像的记录装置I来进行说明。对于这种记录装置I而言,向将记录用纸3向记录装置I的外部排出的排纸方向输送的记录用纸3被再度向将记录用纸3向记录部6供给的供纸方向输送。输送部5具有作为一对输送辊10、11的、被支承成能够旋转的驱动辊10和以与驱动辊10压接的方式被支承成旋转自如的压接辊11,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在图I、图2中沿上下方向(铅垂方向)并列配置。驱动辊10被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成能够向正反两方向旋转,压接辊11从动于驱动辊10的旋转驱动而进行旋转。此外,输送部5通过驱动棍10及压接棍11夹持记录用纸3,通过驱动棍10的旋转驱动将记录用纸3向排纸方向及供纸方向输送。[0045]在输送部5的排纸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排纸部13,该排纸部13具有将记录用纸3向排纸方向输送的排纸辊15,排纸辊15能够被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成向一个方向旋转。另外,在排纸部13的排纸辊15的下方配设有用纸托盘25,该用纸托盘25收纳记录用纸3,用纸托盘25的托盘板26设置成能够在收纳于用纸托盘25的记录用纸3与排纸辊15压接的位置和不压接的位置之间沿上下方向移动。此外,排纸机构2在使托盘板26移动到被用纸托盘25收纳的记录用纸3与排纸辊15不压接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对排纸辊15进行旋转驱动,从而通过输送部3将向排纸方向输送的记录用纸3进一步向排纸方向输送。另外,排纸机构2在使托盘板26移动到被用纸托盘25收纳的记录用纸3与排纸辊15压接的位置的状态下,对排纸辊15进行旋转驱动,从而将该记录用纸3向供纸方向输送而供给到输送部5。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纸辊15具备供纸功能,S卩,将记录用纸3向排纸方向输送,并将收纳于用纸托盘25中的记录用纸3向供纸方向输送而供给到输送部5。另外,在输送部5及排纸部13之间安装有收纳有墨液带的带盒17,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盒17中的收纳有墨液带的卷取芯体18的部分安装在输送部5及排纸部13之间。 此外,从输送部5经由带盒17的壳体19的一面而到达排纸部13的部分作为记录用纸3的输送路径2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I所示,在记录用纸3在输送部5被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夹持的状态下,输送路径21从输送部5到带盒17的壳体19的一面大致水平,然后,从带盒17的壳体19的一面朝向排纸部13逐渐上升,从而通过排纸辊15的上侧。另外,如图2所示,在记录用纸3脱离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的夹持的状态下,输送路径21从输送部5侧经由带盒17的壳体19的一面向排纸部13逐渐上升,从而通过排纸辊15的上侧。进一步而言,在收纳于用纸托盘25的记录用纸3通过排纸辊15被向供纸方向输送时,输送路径21从排纸辊15的下侧经由带盒17的壳体19的一面到达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之间。在隔着输送路径21与带盒17的壳体19的一面对置的位置配设有在记录用纸3脱离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的夹持时对记录用纸3进行支承的用纸引导件22。另外,当收纳于用纸托盘25的记录用纸3通过排纸辊15被向供纸方向输送而向输送部5供给时,记录用纸3从排纸辊15的下侧通过用纸引导件22与带盒17的壳体19之间而向输送部5供给,用纸引导件22向输送部5引导记录用纸3。在用纸引导件22的输送部5侧的前端部分设置有倾斜部23,该倾斜部23在通过排纸部13排出的记录用纸3的排纸方向上的后端部分不弯曲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为了在记录用纸3脱离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的夹持的状态下,通过从输送部5侧经由带盒17的壳体19的一面朝向排纸部13上升的输送路径21输送的记录用纸3成为不弯曲的状态,倾斜部23形成为朝向输送部5下降的角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中的驱动辊10相对于输送路径21配置在用纸引导件22的配置位置的相同侧。此外,倾斜部23的输送部5侧的前端缘的假想延长线L与驱动辊10的和用纸引导件22对置的外周面的、比驱动辊10的铅垂方向上的中间部靠上侧的位置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沿铅垂方向并列配置,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这样,即使在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没有正确地沿铅垂方向并列配置的情况下,只要用纸引导件22的倾斜部23的假想延长线L与相对于输送路径21配置在用纸引导件25的配置位置的相同侧的一方的输送辊的比铅垂方向上的中间部靠上侧的位置抵接即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排纸辊15的旋转驱动,收纳于用纸托盘25的记录用纸3经由用纸引导件22被向输送部5供给,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与排纸辊15不同的输送机构将收纳于用纸托盘25的记录用纸3向输送部5供给,另外,可以将记录用纸3不经由用纸引导件22地向输送部5供给。排纸部13具有排纸引导件20,该排纸引导件20配设在隔着输送路径21与排纸辊15对置的一侧的、在输送路径21上从排纸辊15的对置位置向排纸方向的下流侧偏离的位置上,该排纸引导件20与记录用纸3接触,以在配设于排纸部13的排纸方向上的用纸托盘25的上部载置记录用纸3的方式对记录用纸3进行引导。排纸引导件20由被支承成旋转自如的辊构成,其从动于记录用纸3的输送而进行旋转且同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输送路径21接触或分离。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I的排纸机构2首先使用纸托盘25的托盘板26移动到收纳于用纸托盘25的记录用纸3与排纸辊15压接的位置,通过使排纸辊15向规定的一个方向(图I及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由此,收纳于用纸托盘25的记录用纸3向供纸方向输送而经由用纸引导件22向输送部5供给。进而,排纸机构2使驱动辊向规定的另一方向(图I及图2为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此时,记录用纸3的供纸方向上的前端部被用纸引导件22引导,与比驱动辊10的铅垂方向上的中间部靠上侧的位置相接触,并被向另一方向旋转的驱动辊10引导,从而到达输送部5的驱动辊10与压接辊11的压接位置,所述用纸引导件22被设置成倾斜部23的前端缘的假想延长线L与驱动辊10的与用纸引导件22对置的外周面的、比驱动辊10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靠上侧的位置抵接。接下来,当通过排纸棍15向供纸方向输送的记录用纸3到达输送部5中的驱动棍10与压接辊11的压接位置时,排纸机构2通过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夹持记录用纸3,并且驱动辊向规定的另一方向被旋转驱动,由此,将记录用纸3向供纸方向输送而位于记录部6。然后,当记录用纸3被输送到记录部6的规定位置时,排纸机构2通过使驱动辊10向规定的一个方向(图I及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从而通过输送部5将记录用纸3向排纸方向输送。另外,排纸机构2使用纸托盘25的托盘板26移动到收纳于用纸托盘25的记录用纸3与排纸辊15不压接的位置,通过使排纸辊15向规定的一个方向旋转驱动,从而将输送到排纸部3的记录用纸3向输送部5且进而向排纸方向输送。在此,当单色的墨液的转印结束后,在记录部6进行另一单色的墨液的转印的情况下,通过使驱动辊10向所述另一方向旋转驱动,从而将记录用纸3向供纸方向输送而使记录用纸3位于记录部6。此时,排纸机构2使排纸辊15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停止并从动于记录用纸3向供纸方向的输送而进行旋转,从而作为对记录用纸3向供纸方向的输送进行引导的供纸引导件而发挥作用。此外,当记录部6的记录动作再度开始时,如前述那样,排纸机构2通过使驱动辊10向规定的一个方向旋转驱动,从而通过输送部5将记录用纸3向排纸方向输送。与此同时,当记录用纸3到达排纸部13时,排纸机构2通过排纸辊15向规定的一个方向的旋转驱动而通过输送部5和排纸部13将记录用纸3向排纸方向输送,并同时通过排纸引导件20将记录用纸3向用纸托盘25的上方引导。进而,在全部颜色的墨液的转印结束,通过输送部5向排纸方向输送的记录用纸3如图2所示那样脱离基于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的夹持时,记录用纸3的排纸方向上的后端部分被用纸引导件22支承。此时,记录用纸3由于被以不弯曲的状态进行支承的用纸引导件22的倾斜部23所支承,从而排纸机构2在通过排纸辊15将记录用纸3向排纸方向输送时,能够将记录用纸3以极为平坦的状态进行输送。于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I的排纸机构2,当记录用纸3脱离驱动辊10及压接辊11的夹持时,由于记录用纸3的后端部分通过用纸引导件22的倾斜部23以不弯曲的状态被支承,从而能够通过排纸辊15以极为平坦的状态对将记录用纸3进行输送,从而能够将其向用纸托盘25的上部排出。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I的排纸机构2而言,无需例如以往的专利文献2记载的打印机那样为了将记录用纸3以极为平坦的状态进行输送而设置用于使拾取辊从记录用纸3离开而避让的支承构件等其他部件,能够以平坦的状态输送记录用纸3。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I的排纸机构2能够在不造成构造复杂化的情况下实现小型化、薄型化,并且能够防止降低、防止从用纸托盘25的上部排出的记录用纸3的弯曲状态。 另外,排纸机构2的输送部5具备将记录用纸3向排纸方向输送且同时向供纸方向输送的功能,由此,能够在对多色墨液进行依次转印而进行彩色图像记录的记录装置I中使用。这种记录装置I中使用的排纸机构2通过倾斜部23支承记录用纸3的后端部分,从而能够减少、防止记录用纸3弯曲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排纸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I的排纸机构2的输送部5即使不具有供给功能而仅具有排纸功能,排纸辊15不具有供纸引导件功能,也能够与实施方式同样地减少、防止记录用纸3成为弯曲状的情况。进一步而言,在排纸部13的隔着输送路径21与排纸辊15对置的一侧的、在输送路径21上从排纸辊15的对置位置偏离的位置上设置有排纸引导件,从而记录用纸3未被排纸辊15及排纸引导件20强力夹持,因此排纸机构2能够在不对记录用纸3施加负载的情况下对记录用纸3进行引导。由此,排纸机构2能够在不导致记录用纸3上的图像的记录的品质下降的情况下对记录用纸3进行引导。另外,由于排纸引导件20由从动于记录用纸3的输送而进行旋转的辊构成,从而能够在不对被输送的记录用纸3施加负载的情况下对记录用纸3向用纸托盘25的上方引导。进一步而言,对于排纸机构2而言,由于将排纸引导件20设置成能够相对于输送路径21接触或分离,从而通过使排纸引导件20与记录用纸3接触,在可能发生记录用纸3上的图像出现纹路等不良状况的情况下,使排纸方向朝向相对于输送路径21离开的方向移动而进行引导,由此能够降低对记录用纸3的负载。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纸引导件20由辊构成,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记录装置I的排纸机构2中,排纸引导件20的构成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构成为如下方式,即,作为排纸引导件,具有通过转动轴轴支承成能够转动的支承部和与支承部的端部连续设置而与记录用纸3接触的曲面部,支承部及曲面部以转动轴为中心而向记录用纸3的排纸方向及供纸方向转动自如。由此,排纸引导件能够在不向被输送的记录用纸3施加负载的情况下将记录用纸3向用纸托盘25的上方引导。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纸辊15具备供纸功能,即,将记录用纸3向排纸方向输送,将收纳于用纸托盘25的记录用纸3向供纸方向输送并经由用纸引导件22向输送部5供给,并且,倾斜部23的输送部5侧的前端缘的假想延长线L与驱动辊10的与用纸引导件22对置的外周面的、比驱动辊10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靠上侧的位置相抵接。由此,排纸机构2在通过排纸辊15将记录用纸3经由用纸引导件22向输送部5供给时,在记录用纸3的供纸方向上的前端部分向下方弯曲的情况下等,能够防止该记录用纸3的前端部分因驱动辊10的旋转而卷入驱动辊10的下侧的情况,从而能够实现排纸功能2的提高。另外,排纸辊15通过兼具将收纳于用纸托盘25的记录用纸3向输送部5供给的供纸功能,能够实 现部件件数的削减,从而能够实现记录装置的小型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1.一种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送部,其具备一对辊,通过两个所述辊夹持记录用纸并进行旋转而输送所述记录用纸; 排纸部,其具备通过旋转而将所述记录用纸向排纸方向输送的排纸辊; 带盒,其安装在所述输送部及所述排纸部之间并收纳墨液带; 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其从所述输送部经由所述带盒的壳体的一面而到达所述排纸部; 用纸引导件,其配置成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与所述壳体的一面对置,在所述记录用纸脱离两个所述辊的夹持时对所述记录用纸的端部进行支承, 在所述用纸引导件的所述输送部侧的前端部分设置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在由所述排纸部输送的所述记录用纸不弯曲的状态下对所述记录用纸进行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纸部的隔着所述输送路径与所述排纸辊对置的一侧的、在所述输送路径上从所述排纸辊的对置位置偏离的位置上,设置有对所述记录用纸进行引导的排纸引导件,所述倾斜部形成为在由所述排纸辊及所述排纸引导件引导的所述记录用纸不弯曲的状态下对所述记录用纸进行支承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具备将所述记录用纸向所述排纸方向输送且向与所述排纸方向反向的供纸方向输送所述记录用纸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纸辊具备将所述记录用纸向所述排纸方向输送并且将收纳于用纸托盘的所述记录用纸向所述供纸方向输送而经由所述用纸引导件向所述输送部供给的供纸功能,所述倾斜部的所述输送部侧的前端缘的假想延长线与一方的输送辊的与所述用纸引导件对置的外周面的、比所述一方的输送辊的铅垂方向的中间部靠上侧的位置抵接,所述一方的输送辊是两个所述输送辊中的、相对于所述输送路径配置在所述用纸引导件的配置位置的相同侧的输送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记录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且减少、防止排出的记录用纸的弯曲状态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记录装置的排纸机构具备输送部(5),其通过一对辊(10、11)夹持记录用纸(3)并进行旋转而输送记录用纸(3);排纸部(13),其具备排纸辊(15);记录用纸(3)的输送路径(21),其经由安装在输送部(5)及排纸部(13)之间的带盒(17)的壳体(19)的一面而到达排纸部;用纸引导件(22),其隔着输送路径与壳体的一面对置配置,在记录用纸脱离两辊的夹持时对记录用纸的端部进行支承,在用纸引导件的输送部侧的前端部分设置有在通过排纸部所输送的记录用纸不弯曲的状态下对记录用纸进行支承的倾斜部(23)。
文档编号B41J11/00GK202528597SQ201220064049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本木善幸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