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印泥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34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转式印泥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翻转式印泥盒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使用方便的翻转式印泥盒。
背景技术
[0002]印泥盒是一种用于存放印泥的盒子,现有技术中,印泥盒的主要结构包括有座体和盖体,该座体中设置有收纳印泥的容置腔,该盖体封盖住该容置腔,使得印泥保存于容置腔中不被风干。[0003]然而,目前印泥盒的座体与盖体彼此分开,使用时,将盖体取下与座体分离,并将盖体置于台面上,导致盖体很容易丢失,从而使得当印泥使用完毕后无法找到盖体将印泥封盖住而导致印泥被风干,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实用新型内容[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转式印泥盒,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印泥盒的座体与盖体分离导致盖体容易丢失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0006]一种翻转式印泥盒,包括有座体和盖体,该座体上设置有收纳印泥的容置腔,该盖体和座体通过转轴和滑槽配合可滑动并可转动地安装连接,该盖体沿滑槽来回滑动而打开或者封盖住该容置腔,且该盖体绕转轴转动而叠合于座体的底面上。[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于座体的后端侧面向外延伸出,对应的该滑槽前后延伸设置于盖体的侧面上,该转轴嵌于该滑槽中。[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的后端左右两侧面均向外延伸出有前述转轴,对应的该盖体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前述滑槽,该转轴嵌于对应的滑槽中。[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的前端与盖体的前端之间通过凸点和凹位配合卡扣连接。[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点设置于座体的前端侧面上,对应的该凹位设置于盖体的前端内侧面上。[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和盖体均呈方形。[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前端底面上凹设有便于用手抓住座体使得盖体沿滑槽滑移而打开容置腔的凹槽。[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0014]通过配合利用转轴和滑槽使得盖体和座体可滑动并可转动地安装连接,使得盖体沿滑槽来回滑动而打开或者封盖住该容置腔,且该盖体绕转轴转动而叠合于座体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座体和盖体在使用和非使用状态下均连在一起,取代了传统之分离的方式,从而杜绝盖体容易丢失现象的出现,结构简单,并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更多的便利性。[00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6]图I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第一状态示意图;[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第二状态示意图;[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第三状态示意图。[0021]附图标识说明。[0022]10、座体101、容置腔[0023]102、转轴103、滑槽[0024]104、凸点105、凹位[0025]20、盖体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照图I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座体10和盖体20。[0027]其中,该座体10上设置有收纳印泥的容置腔101,该座体10和盖体20均呈方形, 该盖体20和座体10通过转轴102和滑槽103配合可滑动并可转动地安装连接,该盖体20 沿滑槽103来回滑动而打开或者封盖住该容置腔101,且该盖体20绕转轴102转动而叠合于座体10的底面上。[0028]具体而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转轴102于座体10的后端侧面向外延伸出,对应的该滑槽103前后延伸设置于盖体20的侧面上,该转轴102嵌于该滑槽103中;并且,该座体10的后端左右两侧面均向外延伸出有前述转轴102,对应的该盖体20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前述滑槽103,该转轴102嵌于对应的滑槽103中。[0029]以及,该座体10的前端与盖体20的前端之间通过凸点104和凹位105配合卡扣连接,以使得该盖体20将容置腔101封盖后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在本实施例中,该凸点104 设置于座体10的前端侧面上,对应的该凹位105设置于盖体20的前端内侧面上。[0030]另外,该座体10前端底面上凹设有便于用手抓住座体10使得盖体20沿滑槽103 滑移而打开容置腔101的凹槽(图中未示)。[0031]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0032]使用时,将印泥置于容置腔101中,然后使盖体20沿滑槽103滑动而使得盖体20 封盖住容置腔101即可,当盖体20滑动到位后,该凸块104卡扣于凹位105中;当需要使用印泥时,一只手抓住座体10,另一只手稍微用点力向后推盖体20,使得凸点104脱离凹位 105,并将盖体20 —直向后推到位(如图3所示),当盖体20向后推到位后,如图4所示,盖体 20绕转轴102向下翻转,当翻转到位后,该盖体20叠合于座体10的底面上(如图5所示), 此时,可将盖体20置于台面上并使用容置腔101中的印泥;当印泥使用完毕后,如前述反向使盖体20封盖住容置腔101即可。[0033]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配合利用转轴和滑槽使得盖体和座体可滑动并可转动地安装连接,使得盖体沿滑槽来回滑动而打开或者封盖住该置腔,且该盖体绕转轴转动而叠合于座体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座体和盖体在使用和非使用状态下均连在一起,取代了传统之分离的方式,从而杜绝盖体容易丢失现象的出现,结构简单,并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更多的便利性。[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翻转式印泥盒,包括有座体和盖体,该座体上设置有收纳印泥的容置腔,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和座体通过转轴和滑槽配合可滑动并可转动地安装连接,该盖体沿滑槽来回滑动而打开或者封盖住该容置腔,且该盖体绕转轴转动而叠合于座体的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翻转式印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于座体的后端侧面向外延伸出,对应的该滑槽前后延伸设置于盖体的侧面上,该转轴嵌于该滑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式印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后端左右两侧面均向外延伸出有前述转轴,对应的该盖体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前述滑槽,该转轴嵌于对应的滑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式印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前端与盖体的前端之间通过凸点和凹位配合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式印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设置于座体的前端侧面上,对应的该凹位设置于盖体的前端内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翻转式印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和盖体均呈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翻转式印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前端底面上凹设有便于用手抓住座体使得盖体沿滑槽滑移而打开容置腔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翻转式印泥盒,包括有座体和盖体,该座体上设置有收纳印泥的容置腔,该盖体和座体通过转轴和滑槽配合可滑动并可转动地安装连接,该盖体沿滑槽来回滑动而打开或者封盖住该容置腔,且该盖体绕转轴转动而叠合于座体的底面上;藉此,通过配合利用转轴和滑槽使得盖体和座体可滑动并可转动地安装连接,使得盖体沿滑槽来回滑动而打开或者封盖住该容置腔,且该盖体绕转轴转动而叠合于座体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座体和盖体在使用和非使用状态下均连在一起,取代了传统之分离的方式,从而杜绝盖体容易丢失现象的出现,结构简单,并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更多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B41K1/52GK202727622SQ20122032250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
发明者梁少峰 申请人:东莞市惠峰商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