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匣及其封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838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匣及其封盖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墨水匣,尤指一种具有可透气、双层密封及可达内外压力平衡的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匣及其封盖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喷墨打印机由于具有操作容易且可打印于多种喷墨媒体等优点,广受消费大众欢迎,但喷墨打印机使用一段时日后,便会因墨水匣的墨水耗尽而须更换墨水匣,目前常见的更换方法是丢弃旧有的墨水匣再安装全新的墨水匣以提供墨水,此举不但造成墨水匣体的浪费,且因墨水匣的价格昂贵而无形地增加了使用者的开销。为了节省打印成本并避免资源浪费,重复使用同一个墨水匣的连续供墨系统便因应而生。

现有的连续供墨系统皆为外置式连续供墨系统,其是于喷墨打印机外设置一打印匣体,并借由管线连接打印匣体及喷墨打印机内部的墨水匣,利用真空导墨的原理将墨水自打印匣体导入墨水匣中,再透过目视观察打印匣体的墨水耗用情形以适时补充墨水至打印匣体中,便可达成墨水匣供墨不间断的连续供墨目的。

已知打印匣体的补墨方式是由设置于打印匣体顶部的墨水导入口注入打印匣体内,使墨水由打印匣体的顶部往底部逐渐往下扩散,因此注入的墨水量必须累积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供墨,且墨水补充的速度必须大于打印匣体供墨的速度,否则将产生供墨缓慢的情形,而严重影响喷墨打印机的墨水匣的喷墨速度及打印品质。

此外,市售的连续供墨打印机的喷匣体内部大部分具有压力调节机构,透过压力调节机构调节喷匣体内部的压力,以避免运送墨水的过程中受到高低温差及输送过程中造成的振动而产生内 压力,以减少墨水因内压力而溢出的情形。然而,前述的压力调节机构并无法非常迅速调节内部压力,且无法精确地将内部压力差调整至与外部压力完全相同,一旦墨水匣内产生较高之内压力时,压力调节机构无法及时调整内外压力差,墨水仍会有溢出的疑虑。

再者,部分市售的连续供墨打印机的喷匣体是预埋导墨针于其中,再借由插入导墨柱使喷匣体内产生密闭空间,以供墨水流动而不溢出,如此的设置方式的组装过程复杂,且预埋的导墨柱受压力容易歪斜,亦不易更换预埋的导墨柱,导致导墨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前述已知技术缺失的墨水匣,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已知连续供墨打印机的补墨方式易造成墨水溢出,以及解决已知连续供墨打印机的压力调节机构无法及时调整内外压力差的问题,并同时避免连续供墨打印机须预埋导墨针于匣体而导致组装过程复杂及导墨柱受力容易歪斜的情形,有效率地进行连续快速供墨作业。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墨水匣,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包含:一匣体;以及一封盖组件,包含:一盖体,对应于该匣体而设置,且具有至少一贯穿该盖体的供墨孔洞及至少一贯穿该盖体的透气孔洞;至少一定位扣环,对应固定设置于该至少一供墨孔洞上;至少一橡胶环,对应固定设至于该至少一供墨孔洞中;至少一金属导墨柱,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选择性地设置于该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其内部具有一导墨流道,其末端的柱壁上具有一导墨孔洞;以及至少一薄膜结构,对应固定设置于该每一该供墨孔洞处,以封闭该供墨孔洞;当欲进行连续供墨时,将该至少一金属导墨柱对应于所欲设置的该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并刺穿其内设置的该薄膜结构,以使该至少一金属导墨柱设置于该至少一供墨孔洞中,并与该至少一定位扣环相卡合,且可使该至少一金属导墨柱与一连续供墨装置相连通,俾进行连续供墨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匣之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封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硅胶封盖设置于供墨孔洞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金属导墨柱设置于供墨孔洞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墨水匣

10:匣体

11:封盖组件

110:盖体

110a:供墨孔洞

110b:透气孔洞

110c:透气通道

111:定位扣环

113:金属导墨柱

113a:导墨流道

113b:导墨孔洞

114:薄膜结构

115、115a、115b:橡胶环

12: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的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其是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匣之外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墨水匣1是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未图示)中,且包括匣体10及封盖组件11,于本实施例中,匣体10的一侧面上更设置有电路板12,但不以此为限。封盖组件11则由盖体110、至少一定位扣环111及至少一金属导墨柱113所构成。盖体110主要是对应设置并封盖于匣体10的上,且具有至少一个贯穿盖体的供墨孔洞110a及至少一个贯穿盖体的透气孔洞110b,且透气孔洞110b的数量及位置是对应供墨孔洞110a。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盖体110上共具有3个供墨孔洞110a,故其亦具有3个透气孔洞110b,于此实施例中,金属导墨柱113的数量是对应于供墨孔洞110a的数量,即其具有3个金属导墨柱113,然为了方便说明,仅显示单一的金属导墨柱113,但其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其是可依实施状态而任施变化。以及,每一定位扣环111则对应设置于供墨孔洞110a的上,以辅助定位的用,且每一供墨孔洞110a中更具有一薄膜结构114(如图3所示),当无须补充墨水时,薄膜结构114完全密封供墨孔洞110a,使墨水不由供墨孔洞110a溢出;该至少一金属导墨柱113可选择性地设置于供墨孔洞110a中,且每一金属导墨柱113可与定位扣环111卡合固定,当欲进行连续供墨时,将金属导墨柱113设置于对应的供墨孔洞110a中,并与定位扣环111相卡合,并刺穿薄膜结构114,使金属导墨柱113固定于橡胶环115中(如图4所示),并使金属导墨柱113与连续供墨装置(未图示)相连通,俾进行连续供墨作业。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图2是为图1所示的封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图2所示的硅胶封盖设置于供墨孔洞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盖体110具有3个贯穿盖体的供墨孔洞110a及3个贯穿盖体的透气孔洞110b,且于本实施例中,每一透气孔洞110b是邻设于供墨孔洞110a的侧边,但不以此为限。每一定位扣环111均对应固定设置于其所对应的供墨孔洞110a的上。于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扣环111可为但不限为环形结构。如图2及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金属导墨柱113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于使用 时穿设于供墨孔洞110a中,由于供墨孔洞110a的数量为3个,故金属导墨柱113的数量亦为3,且每一金属导墨柱113均对应设置于供墨孔洞110a中,并具有一供墨流道113a,用以输送墨水。于本实施例中,金属导墨柱113是为一体成型的长形柱状结构,以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钢材,但不以此为限,且如图所示,金属导墨柱113更具有一导墨孔洞113b,设置于其柱体的侧壁上,并与供墨流道113a相连通(如图4所示),用以将墨水自供墨流道113a补注至匣体10的墨室(未图示)内,而金属导墨柱113的末端为一锥形结构,用以刺穿薄膜结构114,并深入匣体10内的墨室(未图示)中。此外,如图3所示,盖体110更具有至少一透气通道110c,且每一透气通道110c均与供墨孔洞110a相连通,用以平衡墨匣10内外的压力。

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透气孔洞110b是邻设于供墨孔洞110a的一侧,用以进一步调节匣体10内外的压力,使的达到压力平衡,亦可避免墨水溢出,此透气孔洞110b直接连通于匣体10内部及外部,可迅速地因应压力变化而进行调节,并精确地将内部压力差调整至与外部压力完全相同,即使匣体10产生较高之内压力亦可迅速调节达到平衡,使墨水无溢出的疑虑,并可避免已知使用压力调节机构进行调节造成无法非常迅速调节内部压力的功效。

请参阅图3,封盖组件11具有3个薄膜结构114,每一薄膜结构114均对应于供墨孔洞110a而设置,如图3所示,薄膜结构114是连接于供墨孔洞110a之内壁上,借此密封供墨孔洞110a,并可以防止墨水受到内部压力变化而自供墨孔洞110a漏出,且于进行连续供墨时,再以金属导墨柱113刺穿薄膜结构114,可使墨水于金属导墨柱113中流动,如此一来,于未供墨时便不须额外设置封盖元件以密封该匣体,不但提升使用的便利性,更节省额外制造封盖元件的成本。于本实施例中,薄膜结构的材料是为硅树脂(silicone),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4,图4是为图2所示的金属导墨柱设置于供墨孔洞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金属导墨柱113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包含导墨流道113a及导墨孔洞113b,导墨流道113a为一贯穿金属导墨柱113内部的结构,用以输送墨水,导墨孔洞113b则设置于金属导墨柱113柱体的 侧壁上,为一椭圆形的孔洞,但其形状并不以此为限,用以将墨水自导墨流道113a中注入墨匣10的墨室中,借由插入此一体成型的金属导墨柱113,而可使橡胶环115完全密封该匣体,以产生密闭空间,故墨水仅会于金属导墨柱113及匣体10之间流动而不溢出,如此的设置方式不需预埋导墨针于匣体10中,不但可简化复杂的组装过程,并使金属导墨柱113更容易替换,更可达到避免预埋的导墨柱受压力容易歪斜导致导墨效果不佳的功效。此外,已知的导墨针的导墨孔洞是设置于导墨针的最底部,若以此结构刺穿薄膜结构,则容易造成部分薄膜残留于导墨针内部,导致导墨效果不佳,然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金属导墨柱113的导墨孔洞113b是设置于金属导墨柱113柱体的侧壁上,于刺穿薄膜结构时,不易使产生残留物于导墨流道113a中,达到避免因薄膜残留物导致导墨效果不佳的功效。且于本实施例中,金属导墨柱113的底部为一锥形结构,俾利于刺穿薄膜结构114,但不以此为限。

请继续参阅图4,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封盖组件11的金属导墨柱113设置于供墨孔洞110a内时,其内部的供墨流道113a是可与匣体10相连通,借以将墨水输送至匣体10的墨室(未图示)中。于本实施例中,当金属导墨柱113设置于对应的供墨孔洞110a内,是可与定位扣环111相卡合,且盖体110的供墨孔洞110a的周缘设置有两组橡胶环115,该两组橡胶环115可辅助使金属导墨柱113更稳固、且更紧密地设置于供墨孔洞110a中。此外,与供墨孔洞110a相连通的透气通道110c的上方是由橡胶环115a所阻隔,故该橡胶环115a可阻隔并封闭透气通道110c,此时,与透气通道110c相对的另一侧,其供墨孔洞110a之内部空间亦由橡胶环115所封闭,是以当金属导墨柱113设置于供墨孔洞110a内时,其可借由该两组橡胶环115以封闭供墨孔洞110a及与的连通的透气通道110c,如此以构成压力平衡的状态,而可由金属导墨柱113与一连续供墨装置(未图示)的供墨管(未图示)连接,进而以进行连续供墨作业,且不会产生溢墨的情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匣及其封盖组件,主要透过封盖组件的盖体上设置的供墨孔洞及透气孔洞以进行供墨及调节压力,并借由设置于供墨孔洞中的薄膜结构,于无需进行供墨时密封该供墨孔洞,且透过透气孔洞以调节匣体内外的压力,使匣体达压力平衡,避免墨水溢出;而当需补充墨水时,将金属导墨柱插设于供墨孔洞中,并刺穿该薄膜结构, 透过金属导墨柱的橡胶环以将金属导墨柱紧密固定于供墨孔洞中,同时更封闭供墨孔洞及透气通道,当墨水由金属导墨柱注入匣体内时,更可透过透气孔洞以调节匣体内的压力,故可达到使墨水快速且有效率地注入匣体内的功效,且本发明的一体成型的金属导墨柱容易替换,并可避免预埋的导墨柱受压力容易歪斜,而导致导墨效果不佳的问题,另透过将供墨孔洞设置于金属导墨柱的柱体侧壁上,使其于刺穿薄膜结构时不会被残留物所阻塞,进而可提升连续供墨作业的供墨效率,并维持墨水匣的喷墨速度及打印品质。

本发明得由熟知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