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喷墨打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605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喷墨打印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喷墨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喷墨式打印机因为成本低,打印速度快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是随着喷墨式打印机的长时间使用所存在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打印机使用时会使打印机的内部残留墨水,使用结束后清理残留墨水非常头疼,而且打印机在使用的时候喷墨头经常会被卡住或者卡顿,使打印出来的东西非常不理想甚至使打印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使用,并且老式打印机的喷墨头传动基本为带传动,喷墨头带传动很不稳定导致了喷墨效果比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喷墨打印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喷墨打印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喷墨打印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面设有墨水清理箱,所述墨水清理箱的内部填充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上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右端连接有齿轮,所述转动轴通过齿轮连接在第一电机上,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设有支撑滑道,所述支撑滑道的内腔底端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上端设有喷墨头,所述喷墨头的前后外侧壁均设有滚动杆,所述滚动杆的上端设有永磁铁,所述喷墨头的上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在传动块上,所述传动块的中部转动连接在螺杆上,所述螺杆的左端连接在第二电机上,所述螺杆的外侧设有传动块滑道,所述壳体的右端设有墨盒。

优选的,所述传动块的外侧壁设有小滚珠。

优选的,所述传动块与连接杆连接处的内部设有小滚珠。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设有吸附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喷墨打印系统,通过转动轴转动接触残余墨水,并使转动杆转动到转动杆下端的海绵上,使海绵快速吸附残余墨水,实现了残留墨水自动清理的目的,通过电磁铁与永磁铁的互相排斥的特性,使喷墨头悬浮,避免了喷墨头与滑道摩擦力过大使喷墨头卡顿或卡住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墨水清理箱、3海绵层、4转动轴、5齿轮、6第一电机、7支撑滑道、8电磁铁、9喷墨头、10滚动杆、11永磁铁、12连接杆、13传动块、14螺杆、15第二电机、16传动块滑道、17墨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喷墨打印系统,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底面设有墨水清理箱2,所述墨水清理箱2的内部填充有海绵层3,所述海绵层3的上端设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右端连接有齿轮5,所述转动轴4通过齿轮5连接在第一电机6上,所述转动轴4的上端设有支撑滑道7,所述支撑滑道7的内腔底端设有电磁铁8,所述电磁铁8的上端设有喷墨头9,所述喷墨头9的前后外侧壁均设有滚动杆10,所述滚动杆10的上端设有永磁铁11,所述喷墨头9的上端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滑动连接在传动块13上,所述传动块13的中部转动连接在螺杆14上,所述螺杆14的左端连接在第二电机15上,所述螺杆14的外侧设有传动块滑道16,所述壳体1的右端设有墨盒17,通过转动轴4转动和海绵层3对残余墨水的吸附作用,实现了喷墨打印机自动清理墨水的目的,同时通过电磁铁8和永磁铁11的排斥作用,实现了喷墨头9悬空,减小了喷墨头9与支撑滑道7摩擦,避免了喷墨头9被卡住或移动卡顿的目的,通过螺杆14的转动带动喷墨头9转动,优化了喷墨头9带传动移动不稳定的缺点。

具体而言,所述传动块13的外侧壁设有小滚珠,防止传动块13与传动块滑道16发生卡顿。

具体而言,所述传动块13与连接杆12连接处的内部设有小滚珠,防止连接杆12不能快速插入传动块13内。

具体而言,所述转动轴4的外侧壁设有吸附层,防止残余墨水滴落到转动轴4上,转动轴4不能吸附墨水而使墨水直接从转动轴4上滑落。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通电,使电磁铁8工作,电磁铁8工作的同时会使喷墨头9悬浮在支撑滑道7上,并且在喷墨头9悬浮的同时使喷墨头9上端的连接杆12完全插入传动块13内,同时第二电机15开始工作使螺杆14转动带动传动块13移动,传动块13带动喷墨头9喷墨,完成打印工作,在打印时残留墨水将滴落到转动轴4上,转动轴4右端的第一电机6工作带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下端的海绵层3将吸附转动轴4上的残留墨水进行自动清理残留墨水的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