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读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3603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发光介质及发光介质的读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在照射到红外线、紫外线或可见光时发出不同的波长区域的2个红外线或发出不同的波长区域的2个紫外线的发光介质及其读取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包括兑换券、预付卡的有价证券、包括许可证的身份证件等需要防止伪造的介质中,为了提高安全性,研发了具备基材和设置于基材上的发光体的发光介质。在这样的发光介质中,通过向发光体照射不可见光,从而从发光体发出可见光,通过读取从发光体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可见光,由此能够防止通过通用的彩色打印机等而容易地伪造介质。

另外,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防伪效果,需要研发一种难以解析从发光体发出的光的发光介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54158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一点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难以解析从发光体发出的光的发光介质及该发光介质的读取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基材;及设置于该基材上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包括在照射可见光、红外线或紫外线时发出具有第1波长区域的第1红外线的第1发光体及发出具有第2波长区域的第2红外线的第2发光体,所述第1发光体的第1红外线的第1波长区域与所述第2发光体的第2红外线的第2波长区域相互不同,并且第1发光体配置于基材上的第1平面区域,第2发光体配置于基材上的第2平面区域,所述第1平面区域与所述第2平面区域相互重合而形成包括第1发光体和第2发光体的发光体的重复平面区域,所述重复平面区域的发光体中的第1发光体的浓度随着从第1平面区域朝向第2平面区域逐渐地减小,第2发光体的浓度随着从第2平面区域朝向第1平面区域逐渐地减小。

本发明的发光介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光体和所述第2发光体一体地形成为面状。

本发明的发光介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光体和所述第2发光体形成为网点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基材;及设置于该基材上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包括在照射可见光或紫外线时发出具有第1波长区域的第1紫外线的第1发光体及发出具有第2波长区域的第2紫外线的第2发光体,所述第1发光体的第1紫外线的第1波长区域与所述第2发光体的第2紫外线的第2波长区域相互不同,并且第1发光体配置于基材上的第1平面区域,第2发光体配置于基材上的第2平面区域,所述第1平面区域和所述第2平面区域相互重合而形成包括第1发光体和第2发光体的发光体的重复平面区域,所述重复平面区域的发光体中的第1发光体的浓度随着从第1平面区域朝向第2平面区域逐渐地减小,第2发光体的浓度随着从第2平面区域朝向第1平面区域逐渐地减小。

本发明的发光介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光体和所述第2发光体一体地形成为面状。

本发明的发光介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发光体和所述第2发光体形成为网点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介质的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准备发光介质的工序,其中,所述发光介质具备基材及设置于该基材上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包括在照射可见光、红外线或紫外线时发出具有第1波长区域的第1红外线的第1发光体及发出具有第2波长区域的第2红外线的第2发光体,所述第1发光体的第1红外线的第1波长区域与所述第2发光体的第2红外线的第2波长区域相互不同,并且第1发光体配置于基材上的第1平面区域,第2发光体配置于基材上的第2平面区域,所述第1平面区域和所述第2平面区域相互重合而形成包括第1发光体和第2发光体的发光体的重复平面区域,所述重复平面区域的发光体中的第1发光体的浓度随着从第1平面区域朝向第2平面区域逐渐地减小,第2发光体的浓度随着从第2平面区域朝向第1平面区域逐渐地减小;从照射部向所述发光介质照射可见光、红外线或紫外线,从所述第1发光体发出具有第1波长区域的第1红外线,从所述第2发光体发出具有第2波长区域的第2红外线的工序;及一边使读取所述第1红外线的第1波长区域和所述第2红外线的第2波长区域的红外线检测部在所述基板上从所述第1平面区域及所述第2平面区域的一方侧朝向另一方侧移动,一边读取所述第1红外线及所述第2红外线的工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介质的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准备发光介质的工序,其中,所述发光介质具备基材及设置于该基材上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包括在照射可见光或紫外线时发出具有第1波长区域的第1紫外线的第1发光体及发出具有第2波长区域的第2紫外线的第2发光体,所述第1发光体的第1紫外线的第1波长区域与所述第2发光体的第2紫外线的第2波长区域相互不同,并且第1发光体配置于基材上的第1平面区域,第2发光体配置于基材上的第2平面区域,所述第1平面区域和所述第2平面区域相互重合而形成包括第1发光体和第2发光体的发光体的重复平面区域,所述重复平面区域的发光体中的第1发光体的浓度随着从第1平面区域朝向第2平面区域逐渐地减小,第2发光体的浓度随着从第2平面区域朝向第1平面区域逐渐地减小;向所述发光介质照射可见光或紫外线,从所述第1发光体发出具有第1波长区域的第1紫外线,从所述第2发光体发出具有第2波长区域的第2紫外线的工序;及一边使读出所述第1紫外线的第1波长区域和所述第2紫外线的第2波长区域的紫外线检测部在所述基板上从所述第1平面区域及所述第2平面区域的一方侧朝向另一侧移动,一边读取所述第1紫外线及所述第2紫外线的工序。

发明效果

如上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难以解析从发光体发出的光的发光介质及该发光介质的读取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发光介质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表示发光介质的读取方法的概要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发光体的峰值强度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发光介质的制造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由本发明的发光介质构成的整体防伪介质10进行说明。

<防伪介质>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防伪介质10、例如商品券(有价证券)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所示,防伪介质10具备基材11和形成于基材11上的发光体1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发光体12作为用于对防伪介质10的真伪进行判别的真伪判别用图像而发挥功能。如图1所示,该发光体12包括在照射到可见光或红外线时发出具有第1波长区域w1的第1红外线a的第1发光体12a及发出具有第2波长区域w2的第2红外线b的第2发光体12b。

在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从第1发光体12a发出的第1红外线a的波长区域w1和从第2发光性体12b发出的第2红外线b的波长区域w2相互不同。

另外,如图1所示,第1发光体12a配置在基材11上的第1平面区域11a,第2发光体12b配置在基材11上的第2平面区域11b。进而,第1平面区域11a和第2平面区域11b相互重合,从而形成由包括第1发光体12a和第2发光体12b的发光体12构成的重复平面区域11c。

在图1中,重复平面区域11c的发光体12中的第1发光体12a的浓度随着从第1平面区域11a朝向第2平面区域11b而逐渐地减小,重复平面区域11c的发光体12中的第2发光体12b的浓度随着从第2平面区域11b朝向第1平面区域11a而逐渐地减小。

这样,重复平面区域11c的发光体12中的第1发光体12a及第2发光体12b配置成渐变状态。

关于在防伪介质10中使用的基材11的材料不作特别限定,可根据构成防伪介质10的有价证券的种类而适当选择。例如,作为基材11的材料,使用具备优异的可印刷性及可加工性的白色的聚对苯二甲酸。关于基材11的厚度,可根据由防伪介质10构成的有价证券的种类而适当设定。

关于发光体12的大小不作特别限定,可根据真伪判别的容易性、所要求的判别精度等而适当设定。例如,发光体12所占的区域的纵向的长度及横向的长度分别在1~210mm及1~300mm的范围内。在图1中,放大且夸张地图示了发光体12。

<发光体>

接着,参照图1及图2,对发光体12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1是表示发光介质10的图,图2是表示发光介质10的读取方法的图。

设于基材11上的发光体12包括在如上述地照射可见光或红外线或紫外线时发出具备第1波长区域w1的第1红外线a的第1发光体12a和发出具备第2波长区域w2的第2红外线b的第2发光体12b。

这样的第1发光体12a包括在照射可见光或红外线或紫外线时发出第1红外线a但不发出可见光的无色的第1发光体用油墨22a。另外,在这样的第1发光体用油墨22a中可混入有能够容易地确认第1发光体12a的位置而确定红外线检测区域的颜料,该颜料为了容易地制造第1发光体12a而从制造上的方便性考虑而混入有所希望的量。由于该颜料发出荧光,因此可通过目视而确认。

同样地,第2发光体12b包括在照射可见光或红外线或紫外线时发出第2红外线b但不发出可见光的无色的第2发光体用油墨22b。另外,在这样的第2发光体用油墨22b中可混入有能够容易地确认第2发光体2b的位置而确定红外线检测区域的颜料,并且该颜色为了容易地制造第2发光体12b而从制造上的方便性考虑而混入有所希望的量。由于该颜料发出荧光,因此可通过目视而确认。

如上述,通过由包含颜料的第1发光体用油墨22a来制作第1发光体12a,由包含颜料的第2发光体用油墨22b来制作第2发光体12b,从而在向第1发光体12a及第2发光体12b照射了可见光或红外线或紫外线时,能够从第1发光体12a发出具备第1波长区域w1的第1红外线a,并从第2发光体12b发出具备第2波长区域w2的第2红外线b。

在该情况下,第1红外线a的第1波长区域w1与第2红外线b的第2波长区域w2相互不同。

在此,第1红外线a的第1波长区域w1例如以900nm为中心,具备20nm左右的宽度(参照图2)。另外,第2红外线b的第2波长区域w2例如以1000nm为中心,具备100至200nm左右的宽度(参照图2)。

如图1所示,可利用彩虹印刷法而制造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发光介质10。

即,如图1所示,准备由隔壁25a将内部隔开的墨盒25,在通过隔壁25a而隔开的墨盒25的一侧容纳第1发光体用油墨22a,在另一侧容纳第2发光体用油墨22b。

接着,第1发光体用油墨22a及第2发光体用油墨22b从墨盒25被供给到辊26,进而转印到版铜27上。

此时,在与辊26上的重复平面区域11c对应的区域,第1发光体用油墨22a和第2发光体用油墨22b混合一部分。

接着,版铜27上的第1发光体用油墨22a及第2发光体用油墨22b分别以面状(平底状)印刷到基材11上而形成为一体。此时,第1发光体用油墨22a被印刷到基材11上的第1平面区域11a,第2发光体用油墨22b被印刷到基材11上的第2平面区域11b,第1发光体12a配置在基材11的第1平面区域11a,第2发光体12b配置在基材11的第2平面区域11b。

并且,第1平面区域11a和第2平面区域11b相互重合而形成包括第1发光体12a和第2发光体12b的发光体12的重复平面区域11c。另外,重复平面区域11c的发光体12中的第1发光体12a的浓度随着从第1平面区域11a朝向第2平面区域11b而逐渐地减小,第2发光体12b的浓度随着从第2平面区域11b朝向第1平面区域11a而逐渐地减小,重复平面区域11c的发光体12中的第1发光体12a及第2发光体12b配置成渐变状态。

接着,参照图2,对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即发光介质的读取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发光介质10,该发光介质10包括基材11和设置在基材11上的包括第1发光体12a及第2发光体12b的发光体12。

接着,从照射部20向该发光介质10照射可见光或红外线或紫外线。此时,从第1发光体12a发出具备第1波长区域w1的第1红外线a。同时,从第2发光体12b发出具备第2波长区域w2的第2红外线b。

接着,通过与照射部20一体地设置的红外线检测部21而对从第1发光体12a发出的第1红外线a及从第2发光体21b发出的第2红外线b进行检测。

在该情况下,红外线检测部21能够读取第1红外线a的第1波长区域w1和第2红外线b的第2波长区域w2。即,红外线检测部21作为检测波长而具有与第1红外线a的第1波长区域w1对应的波长λ1和与第2红外线b的第2波长区域w2对应的波长λ2,通过红外线检测部21而读取从第1发光体12a发出的第1红外线a及从第2发光体12b发出的第2红外线b这两个红外线,通过红外线检测部21而读取的发光光谱被发送到控制装置25。

在这期间,控制装置30将照射部20及红外线检测部21作为一体而在基材11上从第1平面区域11a及第2平面区域11b当中的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例如从第1平面区域11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到第2平面区域11b。

这样,在控制装置30在基材11上将照射部20及红外线检测部21作为一体而移动的期间,在红外线检测部21连续地读出第1红外线a及第2红外线b,将通过红外线检测部21而读取的发光光谱连续地发送到控制装置30。

图3是表示向控制装置30发送的发光光谱的第1红外线a的峰值强度及第2红外线b的峰值强度的图。

在图3中,横轴表示照射部20及红外线检测部21的移动距离。

图3所示的发光光谱的第1红外线a的峰值强度在第1平面区域11a中形成为最大,在重复平面区域11c中,第1红外线a的峰值强度逐渐地减小。

另外,发光光谱的第2红外线b的峰值强度在第2平面区域11b形成为最大,在重复平面区域11c中,第2红外线b的峰值强度逐渐地减小。

控制装置30预先内置有真正的发光介质10的发光光谱的第1红外线a和第2红外线b的基准峰值强度,控制装置30通过对从红外线检测部21发送过来的发光光谱的峰值强度和内置的基准峰值强度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发光介质10的真伪判定。

如上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平面区域11a和第2面区域11b的重复区域中,第1发光体12a及第2发光体12b配置成渐变状态,因此难以解析从第1发光体12a及第2发光体12b发出的光,能够获得防伪效果高的防伪介质。

另外,第1发光体12a及第2发光体12b包括在照射可见光或红外线或紫外线时发出红外线但不发出可见光的无色的发光体用油墨,因此设有第1发光体12a的第1平面区域11a及设有第2发光体12b的第2平面区域11b不会被视觉辨认。因此,在无需考虑与通过印刷等而设置的其他的设计、文字等之间的干涉的情况下,能够在防伪介质10配置这些第1发光体12a及第2发光体12b。

<第2实施方式>

接着,通过图4,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彩虹印刷法而在基材11上形成第1发光体12a和第2发光体12b,并将第1发光体12a和第2发光体12b以渐变状态配置在重复平面区域11c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基材11上将第1发光体12a和第2发光体12b形成为网点状,并将第1发光体12a和第2发光体12b以渐变状态配置在重复平面区域11c。

在图4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图1乃至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首先准备以网点状形成有用于制作第1发光体12a的第1发光体用油墨22a的第1版28和以网点状形成有用于制作第2发光体12b的第2发光体用油墨22b的第2版29。

接着,通过具有第1发光体用油墨22a的第1版28而在基材11上印刷第1发光体用油墨22a,从而在基材11的第1平面区域11a以网点状形成第1发光体12a。

接着,通过具有第2发光体用油墨22b的第2版29而在基材11上印刷第2发光体用油墨22b,从而在基材11的第2平面区域11b以网点状形成第2发光体12b。

这样,在基材11的第1平面区域11a配置形成为网点状的第1发光体12a,在基材11的第2平面区域11b配置形成为网点状的第2发光体12b。

并且,第1平面区域11a和第2平面区域11b相互重合而形成包括第1发光体12a和第2发光体12b的发光体12的重复平面区域11c。另外,重复平面区域11c的发光体12中的第1发光体12a的浓度(网点浓度)随着从第1平面区域11a朝向第2平面区域11b而逐渐地减小,第2发光体12b的浓度(网点浓度)随着从第2平面区域11b朝向第1平面区域11a而逐渐地减小,重复平面区域11c的发光体12中的第1发光体12a及第2发光体12b配置成渐变状态。

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与图1至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读取方法而读取从第1发光体12a及第2发光体12b发出的红外线的发光光谱。

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第1平面区域11a和第2平面区域11b在独立的工序中制作并使其重合,因此能够分别独立地设计第1平面区域11a的第1发光体12a及第2平面区域11b的第2发光体12b的浓度(网点浓度)。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第1平面区域11a中的第1发光体12a的浓度斜度与第2平面区域11b中的第2发光体12b的浓度斜度彼此不同。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向发光介质10的发光体12照射可见光或红外线,从而从发光体12的第1发光体12a发出具备第1波长区域w1的第1红外线a,从第2发光体12b发出具备第2波长区域w2的第2红外线b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发光体12可具备通过对发光体12照射可见光或紫外线而发出具有第1波长区域的第1紫外线的第1发光体12a和发出具有第2波长区域的第2紫外线的第2发光体12b。在该情况下,来自第1发光体12a的第1波长区域和来自第2发光体12b的第2紫外线的第2波长区域相互不同。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基材11上设置发出具备第1波长区域w1的第1红外线a的第1发光体12a和发出具备第2波长区域w2的第2红外线b的第2发光体12b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基板11上设置发出具备与第1波长区域w1、第2波长区域w2不同的第3波长区域的第3红外线的第3发光体。

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得从第1发光体12a、第2发光体12b及第3发光体发出的光的解析更加困难。

另外,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配置有第1发光体12a的第1平面区域11a和配置有第2发光体12b的第2平面区域11b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这些第1平面区域11a及第2平面区域11b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另外,既可以将第1平面区域11a形成为图案形态,将第2平面区域11b以包围第1平面区域11a的周囲的方式配置,也可以将第2平面区域11b配置在防伪介质10的表面当中的除了第1平面区域11a之外的全部区域。

进而,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防伪介质10为商品券(有价证券)的情况,但是防伪介质10可以是护照、许可证等身份证件。

(符号的说明)

10防伪介质

11基材

11a第1平面区域

11b第2平面区域

12发光体

12a第1发光体

12b第2发光体

20照射部

21红外线检测部

25墨盒

26辊

27版铜

28第1版

29第2版

30控制装置

a第1红外线

b第2红外线

λ1检测波长

λ2检测波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