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975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财会及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章。



背景技术:

印章作为财务、企业及个人印签的证明,被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印章是在印章本体下方刻字或其它符号、标识等,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不卫生,印章面易污染,印泥与印章分体使用时需要单独携带;而且印字时,需要手动沾印泥,故操作速度慢、而且若每次都沾印泥的话,速度更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印章,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印章,具有印章本体88,印章本体的下表面刻有印签文字,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还具有顶盖1、标签2、弹簧3、外壳4、锁扣板5、弹出支架6、印泥盒7、储墨部件71、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底盖9、转轴单元10;其中,

所述顶盖1由顶盖侧边11、顶盖顶部12组成,顶盖侧边凸出顶盖顶部的下表面,顶盖侧边与顶盖顶部之间形成顶盖凹槽13,顶盖侧边的前端及后端各截去了一端分,顶盖侧边的前端表面与顶盖侧边的后端表面是平行的;

所述标签2安装在顶盖凹槽13中,标签2与顶盖顶部相接触的表面上具有标识字符;

所述弹簧3为呈圆台柱形状的盘簧;

所述外壳4由外壳上部43、外壳本体44、外壳下部47、外壳左侧部48、外壳右侧部411、轨道451组成,外壳本体44位于外壳上部43之下,外壳本体44上具有锁扣槽,外壳本体44下方具有卡扣腔46,外壳下部47位于卡扣腔46下方,外壳左侧部48下方具有左右贯穿外壳左侧部48的腰形槽49,外壳右侧部411下方具有左右贯穿外壳右侧部411的腰形凹槽,腰形槽与腰形凹槽的形状、大小都一样、位置对应;外壳左侧部48的下部是凸出外壳左侧部48上部的表面的,外壳右侧部411的下部是凸出外壳右侧部411上部的表面的,轨道451位于外壳左侧部48的中间位置且突出外壳左侧部48的外表面,外壳右侧部411的中间位置具有突出的轨道筋41,轨道筋41的上端的轨道筋顶部42的上表面是高出外壳上部43的上表面的,轨道451的上端的轨道451顶部的上表面是高出外壳上部43的上表面的,所述锁扣槽位于外壳本体44的前表面且是凹陷进外壳本体44的外表面的,锁扣槽具有四个且贯穿外壳本体44的前表面,卡扣腔46位于外壳前表面且贯穿外壳前表面,所述外壳4内部具有外壳内腔40;

所述锁扣板5由锁扣板本体51、凸出于锁扣板本体51前表面的第一锁扣条52、第二锁扣条53、第三锁扣条54、第四锁扣条55组成,锁扣板本体为弯曲的弧柱体,第一锁扣条52位于第二锁扣条53的正上方,第三锁扣条54位于第四锁扣条55的正上方,第一至第四锁扣条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第一锁扣条52的上表面与第三锁扣条54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锁扣条52的下表面与第三锁扣条54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锁扣条53的上表面与第四锁扣条55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锁扣条53的下表面与第四锁扣条55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锁扣条52的左表面与第三锁扣条54的右表面之间是具有间隙的;

所述弹出支架6由支架上部61、支架下部62、支架顶部600、支架左侧部603、支架第一前侧部604、支架下端左卡合部606、支架右侧部613、支架第二前侧部614、支架下端右卡合部616、旋转销619、支架左侧凸条622、支架第一后侧部624、支架第二后侧部634组成;第一滑行槽601位于支架第一前侧部604与支架第二前侧部614之间,支架第一前侧部的前表面与支架第二前侧部的前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滑行槽601的底面位于支架第一前侧部的前表面之后,第一滑行槽601是从支架顶部600的上表面延伸到支架下部62的下表面之上的;第二滑行槽611位于支架第一后侧部624与支架第二后侧部634之间,支架第一后侧部624的后表面与支架第二后侧部634的后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滑行槽611的底面位于支架第一后侧部624的后表面之前,第二滑行槽611是从支架顶部600的上表面延伸到支架下部62的下表面之上的;支架上部61与支架左侧部603之间具有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第一扣合槽602,支架上部61与支架右侧部613之间具有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第二扣合槽612;支架左侧部603与支架下端左卡合部606之间具有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支架左侧腔605,支架右侧部613与支架下端右卡合部616之间具有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支架右侧腔615;第一滑行槽601内具有由第一上垂槽、第一弧形槽、第一下垂槽依次连接而成的第一弯曲槽607, 第一上垂槽、第一弧形槽、第一下垂槽三者都是贯穿第一滑行槽底部且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第二滑行槽611内具有由第二上垂槽6171、第二弧形槽6172、第二下垂槽6173依次连接而成的第二弯曲槽617, 第二上垂槽6171、第二弧形槽6172、第二下垂槽6173三者都是贯穿第二滑行槽底部且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第一上垂槽与第二上垂槽具有相同的形状与大小、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具有相同的形状与大小、第一下垂槽与第二下垂槽具有相同的形状与大小,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弯曲的方向是一样的,在弹出支架的正投影上:第一上垂槽与第二上垂槽完全重合、第一下垂槽与第二下垂槽完全重合、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完全重合;旋转销619位于第一弧形槽及第二弧形槽的左侧且安装在弹出支架的内腔中;第一扣合槽腔6021是与第一扣合槽602相通的且位于第一扣合槽602的右侧,第一扣合槽腔6021与弹出支架的内腔相通,第一扣合槽腔的高度大于第一扣合槽602的高度;支架下部62的下表面向上具自支架下部62的内表面向自支架下部62的外表面凹陷的第一凹陷槽及第二凹陷槽618,第一凹陷槽的上端延伸到第一下垂槽的中下段,第二凹陷槽的上端延伸到第二下垂槽的中下段,第一凹陷槽及第二凹陷槽6173都不贯通弹出支架的外表面;在弹出支架的顶端投影上:支架上部61右侧、支架右侧部613、支架下端右卡合部616三者的外缘重合且三者的外缘都位于支架下部62右侧的外缘之内,支架上部61左侧、支架左侧部603、支架下端左卡合部606三者的外缘重合且三者的外缘都位于支架下部62左侧的外缘之内;支架左侧凸条622位于支架左侧部603的外表面外且从支架左侧部603的上表面向下延伸但未延伸到支架左侧部603的下表面;弹出支架从下部到顶部是中空的;

所述储墨部件71为扁圆柱形在对称的侧面截去两个弓形柱体形成的;

所述印泥盒7由印泥盒第一侧边72、印泥盒第二侧边73、印泥盒第三侧边74、印泥盒第四侧边75、印泥盒底部77组成,印泥盒第一侧边的另一端连接印泥盒第二侧边的一端,印泥盒第二侧边的别一端连接印泥盒第三侧边的一端,印泥盒第三侧边的另一端连接印泥盒第四侧边一端,印泥盒第四侧边另一端连接印泥盒第一侧边的一端,印泥盒底部安装在印泥盒第一侧边至印泥盒第四侧边之下,印泥盒第一至第四侧边、印泥盒底部形成印泥盒腔76,印泥盒第一卡接凸条78位于印泥盒第一侧边与印泥盒第二侧边交接处之外,印泥盒第二卡接凸条79位于印泥盒第二侧边与印泥盒第三侧边交接处之外,印泥盒第一侧边与印泥盒第三侧边是平行的且都是长方体形状板,印泥盒第二侧边与印泥盒第四侧边是都是圆弧柱体形状板且圆弧柱体凸出部分都远离印泥盒中心;

所述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由第一支撑柱81、第二支撑柱82、前支撑侧边83、后支撑侧边84、后限位条85、前限位条86、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组成;第一支撑柱81与第二支撑柱82平行设置,前支撑侧边8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前侧面、前支撑侧边8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前侧面、前支撑侧边83为上部截去部分的圆弧柱体形状,后支撑侧边8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后侧面、后支撑侧边8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后侧面、后支撑侧边84为上部截去部分的圆弧柱体形状;第一支撑柱81上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槽812及第一翻转槽813,第一直槽812从第一支撑柱的上表面外侧向下延伸,第一直槽为长方体槽,第一翻转槽为半圆柱体槽,第一直槽将并未贯穿第一支撑柱的内表面,第一直槽将第一支撑柱的外表面分为第一支撑柱后侧8111、第一支撑柱前侧8112,第一支撑柱后侧8111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后侧,第一支撑柱前侧8112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前侧, 第一支撑柱81下方具有贯穿第一支撑柱的第一轴孔814;第二支撑柱82上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二直槽及第二翻转槽823,第二直槽从第二支撑柱的上表面外侧向下延伸,第二直槽为长方体槽,第二翻转槽为半圆柱体槽,第二直槽将并未贯穿第二支撑柱的内表面,第二直槽将第二支撑柱的外表面分为第二支撑柱后侧8211、第二支撑柱前侧8212,第二支撑柱后侧8211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后侧,第二支撑柱前侧8212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前侧, 第二支撑柱82下方具有贯穿第二支撑柱的第二轴孔824;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轴线重合、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直径相等、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轴线都是水平的;后限位条85由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凸条851、第一倾斜凸条852、第二平直凸条853、第二倾斜凸条854、第三平直凸条855构成,第一平直凸条85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第一支撑柱后侧8111的内侧,第一平直凸条851的另一端与第一倾斜凸条852连接,第三平直凸条85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倾斜凸条854的另一端,第三平直凸条855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的第二支撑柱后侧8211的内侧,第二平直凸条853的后表面比第一平直凸条851的前表面更靠近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轴线,第一平直凸条851、第三平直凸条855的后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前限位条86由依次连接的第四平直凸条861、第三倾斜凸条862、第五平直凸条863、第四倾斜凸条864、第六平直凸条865构成,第四平直凸条86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第一支撑柱前侧8112的内侧,第四平直凸条861的另一端与第三倾斜凸条862连接,第六平直凸条865的一端连接在四倾斜凸条864的另一端,第六平直凸条865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的第二支撑柱前侧8212的内侧,第五平直凸条863的后表面比第四平直凸条861的前表面更靠近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轴线,第四平直凸条861、第六平直凸条865的前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是关于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过轴线的平面对称的,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轴孔的轴线与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直槽812的底部及第二直槽的底部都位于前限位条的上方,第一翻转槽813的底部及第二翻转槽823的底部都位于前限位条的上表面之下;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位于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之下,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的外缘与第一支撑柱81、第二支撑柱82、前支撑侧边83、后支撑侧边84的内缘相连接,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的上表面紧贴前限位条的下表面;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柱81、第二支撑柱82、前支撑侧边83、后支撑侧边84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印章本体88为圆柱体形状,印章本体的下表面刻有印章内容;

所述底盖9由底盖左外侧部911、底盖右外侧部912、底盖前外侧部913、底盖后外侧部914、底盖左内侧部931、底盖右内侧部932、底盖前内侧部933、底盖后内侧部934、底盖前侧连接部943、底盖后侧连接部944、底盖第一支撑板951、底盖第二支撑板952组成;底盖左外侧部911的一端为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的高度高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左外侧部911的一端为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的高度高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与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的高度是一样的,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连接底盖前外侧部913的一端,底盖前外侧部913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右外侧部912的一端,底盖右外侧部912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后外侧部914的一端,底盖后外侧部914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底盖前外侧部913的内侧具有底盖第一支撑板951,底盖第一支撑板951的高度大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底盖第一支撑板951的高度小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第一支撑板951上具有前后贯穿的第一卡接槽961及第三卡接槽963,第三卡接槽963位于第一卡接槽961之下且与第一卡接槽961相接通,第一卡接槽961自底盖第一支撑板951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第一卡接槽961是截去部分圆弧的圆柱形孔;底盖后外侧部914的内侧具有底盖底盖第二支撑板952,底盖第二支撑板952的高度大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底盖第二支撑板952的高度小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第二支撑板952上具有前后贯穿的第二卡接槽962及第四卡接槽964,第四卡接槽964位于第二卡接槽962之下且与第二卡接槽962相接通,第二卡接槽962自底盖第二支撑板9521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第二卡接槽962是截去部分圆弧的圆柱形孔;第一卡接槽961与第二卡接槽962大小、形状、高度位置都相同,第三卡接槽963与第四卡接槽964大小、形状、高度位置都相同;底盖第一支撑板951位于底盖前内侧部933的中央,底盖第二支撑板952位于底盖后内侧部934的中央;底盖前侧连接部943将底盖第一支撑板951与底盖前外侧部913连接并位于底盖前外侧部913之上,底盖后侧连接部944将底盖第二支撑板952与底盖后外侧部914连接并位于底盖后外侧部914之上;底盖左内侧部931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前内侧部933的一端,底盖前内侧部933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右内侧部932的一端,底盖右内侧部932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后内侧部934的一端,底盖后内侧部934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左内侧部931的一端;底盖左内侧部931位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内侧且与底盖左外侧部911相平行,底盖前内侧部933位于底盖前外侧部913的内侧且与底盖前外侧部913相平行,底盖右内侧部932位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内侧且与底盖右外侧部912相平行,底盖后内侧部934位于底盖后外侧部914的内侧且与底盖后外侧部914相平行,底盖左内侧部931、底盖右内侧部932、底盖前内侧部933、底盖后内侧部934四者的高度是一样的;底盖左内侧部931的高度小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小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左外侧部911与底盖左内侧部931之间具有底盖左侧腔941,底盖右外侧部912与底盖右内侧部932之间具有底盖右侧腔942;

所述转轴单元10由转轴本体100、位于转轴本体一端的转轴第一套帽101及位于转轴本体另一端的转轴第二套帽102组成,转轴第一套帽101与转轴第二套帽102的外径相等,转轴第一套帽101的直径大于转轴本体100的直径;

组装状态时,弹簧3的小截面端位于外壳4中,弹出支架6位于外壳4中并且弹出支架6位于弹簧3的下方,印泥盒7倒扣放置,并且储墨部件71放在印泥盒7的印泥盒腔76中,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位于弹出支架6下方的外壳内腔中,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同时位于弹出支架6的内部空腔中,印章本体88的上表面粘贴在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下表面,转轴本体100穿过腰形槽49、第一弯曲槽607、第二轴孔824、第一轴孔814、第二弯曲槽617、腰形凹槽,转轴第二套帽102套接在第一轴孔814之外、转轴第一套帽101套接在第二轴孔824之外,锁扣条扣入到锁扣槽中并卡住弹出支架6,底盖9位于在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下方,转轴本体100卡合在第一卡接槽961及第二卡接槽962上;顶盖1倒扣在外壳4上方;

使用状态时,锁扣条从锁扣槽中脱离,底盖左外侧部911向外及下方推运,底盖9脱离,按压弹出支架6即可实现印签。

上述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顶部是由透明的材料制成的。

一种印章,具有印章本体88,印章本体的下表面刻有印签文字,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还具有弹簧3、外壳4、锁扣板5、弹出支架6、印泥盒7、储墨部件71、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底盖9、转轴单元10;其中,

所述弹簧3为呈圆台柱形状的盘簧;

所述外壳、锁扣板、弹出支架和上述的一样;

所述储墨部件71为扁圆柱形在对称的侧面截去两个弓形柱体形成的;

所述印泥盒7由印泥盒第一侧边72、印泥盒第二侧边73、印泥盒第三侧边74、印泥盒第四侧边75、印泥盒底部77组成,印泥盒第一侧边的另一端连接印泥盒第二侧边的一端,印泥盒第二侧边的别一端连接印泥盒第三侧边的一端,印泥盒第三侧边的另一端连接印泥盒第四侧边一端,印泥盒第四侧边另一端连接印泥盒第一侧边的一端,印泥盒底部安装在印泥盒第一侧边至印泥盒第四侧边之下,印泥盒第一至第四侧边、印泥盒底部形成印泥盒腔76,印泥盒第一卡接凸条78位于印泥盒第一侧边与印泥盒第二侧边交接处之外,印泥盒第二卡接凸条79位于印泥盒第二侧边与印泥盒第三侧边交接处之外,印泥盒第一侧边与印泥盒第三侧边是平行的且都是长方体形状板,印泥盒第二侧边与印泥盒第四侧边是都是圆弧柱体形状板且圆弧柱体凸出部分都远离印泥盒中心;

所述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由第一支撑柱81、第二支撑柱82、前支撑侧边83、后支撑侧边84、后限位条85、前限位条86、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组成;第一支撑柱81与第二支撑柱82平行设置,前支撑侧边8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前侧面、前支撑侧边8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前侧面、前支撑侧边83为上部截去部分的圆弧柱体形状,后支撑侧边8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后侧面、后支撑侧边8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后侧面、后支撑侧边84为上部截去部分的圆弧柱体形状;第一支撑柱81上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槽812及第一翻转槽813,第一直槽812从第一支撑柱的上表面外侧向下延伸,第一直槽为长方体槽,第一翻转槽为半圆柱体槽,第一直槽将并未贯穿第一支撑柱的内表面,第一直槽将第一支撑柱的外表面分为第一支撑柱后侧8111、第一支撑柱前侧8112,第一支撑柱后侧8111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后侧,第一支撑柱前侧8112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前侧, 第一支撑柱81下方具有贯穿第一支撑柱的第一轴孔814;第二支撑柱82上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二直槽及第二翻转槽823,第二直槽从第二支撑柱的上表面外侧向下延伸,第二直槽为长方体槽,第二翻转槽为半圆柱体槽,第二直槽将并未贯穿第二支撑柱的内表面,第二直槽将第二支撑柱的外表面分为第二支撑柱后侧8211、第二支撑柱前侧8212,第二支撑柱后侧8211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后侧,第二支撑柱前侧8212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前侧, 第二支撑柱82下方具有贯穿第二支撑柱的第二轴孔824;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轴线重合、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直径相等、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轴线都是水平的;后限位条85由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凸条851、第一倾斜凸条852、第二平直凸条853、第二倾斜凸条854、第三平直凸条855构成,第一平直凸条85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第一支撑柱后侧8111的内侧,第一平直凸条851的另一端与第一倾斜凸条852连接,第三平直凸条85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倾斜凸条854的另一端,第三平直凸条855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的第二支撑柱后侧8211的内侧,第二平直凸条853的后表面比第一平直凸条851的前表面更靠近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轴线,第一平直凸条851、第三平直凸条855的后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前限位条86由依次连接的第四平直凸条861、第三倾斜凸条862、第五平直凸条863、第四倾斜凸条864、第六平直凸条865构成,第四平直凸条86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第一支撑柱前侧8112的内侧,第四平直凸条861的另一端与第三倾斜凸条862连接,第六平直凸条865的一端连接在四倾斜凸条864的另一端,第六平直凸条865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的第二支撑柱前侧8212的内侧,第五平直凸条863的后表面比第四平直凸条861的前表面更靠近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轴线,第四平直凸条861、第六平直凸条865的前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是关于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过轴线的平面对称的,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轴孔的轴线与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直槽812的底部及第二直槽的底部都位于前限位条的上方,第一翻转槽813的底部及第二翻转槽823的底部都位于前限位条的上表面之下;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位于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之下,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的外缘与第一支撑柱81、第二支撑柱82、前支撑侧边83、后支撑侧边84的内缘相连接,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的上表面紧贴前限位条的下表面;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柱81、第二支撑柱82、前支撑侧边83、后支撑侧边84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印章本体88为圆柱体形状,印章本体的下表面刻有印章内容;

所述底盖9由底盖左外侧部911、底盖右外侧部912、底盖前外侧部913、底盖后外侧部914、底盖左内侧部931、底盖右内侧部932、底盖前内侧部933、底盖后内侧部934、底盖前侧连接部943、底盖后侧连接部944、底盖第一支撑板951、底盖第二支撑板952组成;底盖左外侧部911的一端为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的高度高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左外侧部911的一端为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的高度高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与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的高度是一样的,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连接底盖前外侧部913的一端,底盖前外侧部913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右外侧部912的一端,底盖右外侧部912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后外侧部914的一端,底盖后外侧部914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底盖前外侧部913的内侧具有底盖第一支撑板951,底盖第一支撑板951的高度大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底盖第一支撑板951的高度小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第一支撑板951上具有前后贯穿的第一卡接槽961及第三卡接槽963,第三卡接槽963位于第一卡接槽961之下且与第一卡接槽961相接通,第一卡接槽961自底盖第一支撑板951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第一卡接槽961是截去部分圆弧的圆柱形孔;底盖后外侧部914的内侧具有底盖底盖第二支撑板952,底盖第二支撑板952的高度大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底盖第二支撑板952的高度小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第二支撑板952上具有前后贯穿的第二卡接槽962及第四卡接槽964,第四卡接槽964位于第二卡接槽962之下且与第二卡接槽962相接通,第二卡接槽962自底盖第二支撑板9521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第二卡接槽962是截去部分圆弧的圆柱形孔;第一卡接槽961与第二卡接槽962大小、形状、高度位置都相同,第三卡接槽963与第四卡接槽964大小、形状、高度位置都相同;底盖第一支撑板951位于底盖前内侧部933的中央,底盖第二支撑板952位于底盖后内侧部934的中央;底盖前侧连接部943将底盖第一支撑板951与底盖前外侧部913连接并位于底盖前外侧部913之上,底盖后侧连接部944将底盖第二支撑板952与底盖后外侧部914连接并位于底盖后外侧部914之上;底盖左内侧部931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前内侧部933的一端,底盖前内侧部933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右内侧部932的一端,底盖右内侧部932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后内侧部934的一端,底盖后内侧部934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左内侧部931的一端;底盖左内侧部931位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内侧且与底盖左外侧部911相平行,底盖前内侧部933位于底盖前外侧部913的内侧且与底盖前外侧部913相平行,底盖右内侧部932位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内侧且与底盖右外侧部912相平行,底盖后内侧部934位于底盖后外侧部914的内侧且与底盖后外侧部914相平行,底盖左内侧部931、底盖右内侧部932、底盖前内侧部933、底盖后内侧部934四者的高度是一样的;底盖左内侧部931的高度小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小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左外侧部911与底盖左内侧部931之间具有底盖左侧腔941,底盖右外侧部912与底盖右内侧部932之间具有底盖右侧腔942;

所述转轴单元10由转轴本体100、位于转轴本体一端的转轴第一套帽101及位于转轴本体另一端的转轴第二套帽102组成,转轴第一套帽101与转轴第二套帽102的外径相等,转轴第一套帽101的直径大于转轴本体100的直径;

组装状态时,弹簧3的小截面端位于外壳4中,弹出支架6位于外壳4中并且弹出支架6位于弹簧3的下方,印泥盒7倒扣放置,并且储墨部件71放在印泥盒7的印泥盒腔76中,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位于弹出支架6下方的外壳内腔中,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同时位于弹出支架6的内部空腔中,印章本体88的上表面粘贴在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下表面,转轴本体100穿过腰形槽49、第一弯曲槽607、第二轴孔824、第一轴孔814、第二弯曲槽617、腰形凹槽,转轴第二套帽102套接在第一轴孔814之外、转轴第一套帽101套接在第二轴孔824之外,锁扣条扣入到锁扣槽中并卡住弹出支架6,底盖9位于在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下方,转轴本体100卡合在第一卡接槽961及第二卡接槽962上;

使用状态时,锁扣条从锁扣槽中脱离,底盖左外侧部911向外及下方推运,底盖9脱离,按压弹出支架6即可实现印签。

上述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板上具有突出于锁扣板后表面的防滑凸条。

上述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部件的材料是海绵或吸湿棉布。

本发明中,不用时印章面与外办不接触,故非常清洁;本发明中,每次印签时,都可以自动地在印泥上先压制,因此,使印签更清晰,同时节省了沾印泥的步骤,使效率大大提高,本发明中的印泥还可以方便地更换;印泥与印章合体使用不需要单独携带、使用更方便;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本发明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标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外壳在图6中沿A-A方向局部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外壳在图6中沿B-B方向的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俯视图。

图7为发明中的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发明中的锁扣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发明中的转轴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发明中的弹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后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3沿C-C方向的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4为发明中的储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发明中的印泥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发明中的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9沿D-D方向的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的左侧视图。

图19为图16的俯视图。

图20为发明中的印章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发明中的底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左侧视图。

图23为本发明组装完成后沿前后对称的轴线所在平面向后的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组装完成后沿左右对称的轴线所在平面向左的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准确地理解及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附图标记逐一说明,图中:1—顶盖、11—顶盖侧边、12—顶盖顶部、13—顶盖凹槽、2—标签、3—弹簧、4—外壳、40—外壳内腔、41—轨道筋、411—外壳右侧部、42—轨道筋顶部、43—外壳上部、44—外壳本体、46—卡扣腔、47—外壳下部、48—外壳左侧部、49—腰形槽、451—轨道、5—锁扣板、51—锁扣板本体、52—第一锁扣条、53—第二锁扣条、54—第三锁扣条、55—第四锁扣条、6—弹出支架、61—支架上部、62—支架下部、600—支架顶部、601—第一滑行槽、602—第一扣合槽、603—支架左侧部、604—支架第一前侧部、605—支架左侧腔、606—支架下端左卡合部、607—第一弯曲槽、611—第二滑行槽、612—第二扣合槽、613—支架右侧部、614—支架第二前侧部、615—支架右侧腔、616—支架下端右卡合部、617—第二弯曲槽、618—第二凹陷槽、619—旋转销、622—支架左侧凸条、624—支架第一后侧部、634—支架第二后侧部、6021—第一扣合槽腔、6171—第二上垂槽、6172—第二弧形槽、6173—第二下垂槽、71—储墨部件、7—印泥盒、72—印泥盒第一侧边、73—印泥盒第二侧边、74—印泥盒第三侧边、75—印泥盒第四侧边、76—印泥盒腔、77—印泥盒底部、78—印泥盒第一卡接凸条、79—印泥盒第二卡接凸条、8—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1—第一支撑柱、82—第二支撑柱、83—前支撑侧边、84—后支撑侧边、85—后限位条、86—前限位条、87—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8—印章本体、812—第一直槽、813—第一翻转槽、814—第一轴孔、823—第二翻转槽、824—第二轴孔、851—第一平直凸条、852—第一倾斜凸条、853—第二平直凸条、854—第二倾斜凸条、855—第三平直凸条、861—第四平直凸条、862—第三倾斜凸条、863—第五平直凸条、864—第四倾斜凸条、865—第六平直凸条、8111—第一支撑柱后侧、8112—第一支撑柱前侧、8211—第二支撑柱后侧、8212—第二支撑柱前侧、9—底盖、911—底盖左外侧部、912—底盖右外侧部、913—底盖前外侧部、914—底盖后外侧部、921—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2—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31—底盖左内侧部、932—底盖右内侧部、933—底盖前内侧部、934—底盖后内侧部、941—底盖左侧腔、942—底盖右侧腔、943—底盖前侧连接部、944—底盖后侧连接部、951—底盖第一支撑板、952—底盖第二支撑板、961—第一卡接槽、962—第二卡接槽、963—第三卡接槽、964—第四卡接槽、10—转轴单元、100—转轴本体、101—转轴第一套帽、102—转轴第二套帽。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至图25,一种印章,具有印章本体88,印章本体的下表面刻有印签文字,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还具有顶盖1、标签2、弹簧3、外壳4、锁扣板5、弹出支架6、印泥盒7、储墨部件71、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底盖9、转轴单元10;其中,

所述顶盖1由顶盖侧边11、顶盖顶部12组成,顶盖侧边凸出顶盖顶部的下表面,顶盖侧边与顶盖顶部之间形成顶盖凹槽13,顶盖侧边的前端及后端各截去了一端分,顶盖侧边的前端表面与顶盖侧边的后端表面是平行的;

所述标签2安装在顶盖凹槽13中,标签2与顶盖顶部相接触的表面上具有标识字符;

所述弹簧3为呈圆台柱形状的盘簧;

所述外壳4由外壳上部43、外壳本体44、外壳下部47、外壳左侧部48、外壳右侧部411、轨道451组成,外壳本体44位于外壳上部43之下,外壳本体44上具有锁扣槽,外壳本体44下方具有卡扣腔46,外壳下部47位于卡扣腔46下方,外壳左侧部48下方具有左右贯穿外壳左侧部48的腰形槽49,外壳右侧部411下方具有左右贯穿外壳右侧部411的腰形凹槽,腰形槽与腰形凹槽的形状、大小都一样、位置对应;外壳左侧部48的下部是凸出外壳左侧部48上部的表面的,外壳右侧部411的下部是凸出外壳右侧部411上部的表面的,轨道451位于外壳左侧部48的中间位置且突出外壳左侧部48的外表面,外壳右侧部411的中间位置具有突出的轨道筋41,轨道筋41的上端的轨道筋顶部42的上表面是高出外壳上部43的上表面的,轨道451的上端的轨道451顶部的上表面是高出外壳上部43的上表面的,所述锁扣槽位于外壳本体44的前表面且是凹陷进外壳本体44的外表面的,锁扣槽具有四个且贯穿外壳本体44的前表面,卡扣腔46位于外壳前表面且贯穿外壳前表面,所述外壳4内部具有外壳内腔40;

所述锁扣板5由锁扣板本体51、凸出于锁扣板本体51前表面的第一锁扣条52、第二锁扣条53、第三锁扣条54、第四锁扣条55组成,锁扣板本体为弯曲的弧柱体,第一锁扣条52位于第二锁扣条53的正上方,第三锁扣条54位于第四锁扣条55的正上方,第一至第四锁扣条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第一锁扣条52的上表面与第三锁扣条54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锁扣条52的下表面与第三锁扣条54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锁扣条53的上表面与第四锁扣条55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锁扣条53的下表面与第四锁扣条55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锁扣条52的左表面与第三锁扣条54的右表面之间是具有间隙的;

所述弹出支架6由支架上部61、支架下部62、支架顶部600、支架左侧部603、支架第一前侧部604、支架下端左卡合部606、支架右侧部613、支架第二前侧部614、支架下端右卡合部616、旋转销619、支架左侧凸条622、支架第一后侧部624、支架第二后侧部634组成;第一滑行槽601位于支架第一前侧部604与支架第二前侧部614之间,支架第一前侧部的前表面与支架第二前侧部的前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滑行槽601的底面位于支架第一前侧部的前表面之后,第一滑行槽601是从支架顶部600的上表面延伸到支架下部62的下表面之上的;第二滑行槽611位于支架第一后侧部624与支架第二后侧部634之间,支架第一后侧部624的后表面与支架第二后侧部634的后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滑行槽611的底面位于支架第一后侧部624的后表面之前,第二滑行槽611是从支架顶部600的上表面延伸到支架下部62的下表面之上的;支架上部61与支架左侧部603之间具有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第一扣合槽602,支架上部61与支架右侧部613之间具有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第二扣合槽612;支架左侧部603与支架下端左卡合部606之间具有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支架左侧腔605,支架右侧部613与支架下端右卡合部616之间具有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支架右侧腔615;第一滑行槽601内具有由第一上垂槽、第一弧形槽、第一下垂槽依次连接而成的第一弯曲槽607, 第一上垂槽、第一弧形槽、第一下垂槽三者都是贯穿第一滑行槽底部且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第二滑行槽611内具有由第二上垂槽6171、第二弧形槽6172、第二下垂槽6173依次连接而成的第二弯曲槽617, 第二上垂槽6171、第二弧形槽6172、第二下垂槽6173三者都是贯穿第二滑行槽底部且与弹出支架内腔相通的,第一上垂槽与第二上垂槽具有相同的形状与大小、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具有相同的形状与大小、第一下垂槽与第二下垂槽具有相同的形状与大小,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弯曲的方向是一样的,在弹出支架的正投影上:第一上垂槽与第二上垂槽完全重合、第一下垂槽与第二下垂槽完全重合、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完全重合;旋转销619位于第一弧形槽及第二弧形槽的左侧且安装在弹出支架的内腔中;第一扣合槽腔6021是与第一扣合槽602相通的且位于第一扣合槽602的右侧,第一扣合槽腔6021与弹出支架的内腔相通,第一扣合槽腔的高度大于第一扣合槽602的高度;支架下部62的下表面向上具自支架下部62的内表面向自支架下部62的外表面凹陷的第一凹陷槽及第二凹陷槽618,第一凹陷槽的上端延伸到第一下垂槽的中下段,第二凹陷槽的上端延伸到第二下垂槽的中下段,第一凹陷槽及第二凹陷槽6173都不贯通弹出支架的外表面;在弹出支架的顶端投影上:支架上部61右侧、支架右侧部613、支架下端右卡合部616三者的外缘重合且三者的外缘都位于支架下部62右侧的外缘之内,支架上部61左侧、支架左侧部603、支架下端左卡合部606三者的外缘重合且三者的外缘都位于支架下部62左侧的外缘之内;支架左侧凸条622位于支架左侧部603的外表面外且从支架左侧部603的上表面向下延伸但未延伸到支架左侧部603的下表面;弹出支架从下部到顶部是中空的;

所述储墨部件71为扁圆柱形在对称的侧面截去两个弓形柱体形成的;

所述印泥盒7由印泥盒第一侧边72、印泥盒第二侧边73、印泥盒第三侧边74、印泥盒第四侧边75、印泥盒底部77组成,印泥盒第一侧边的另一端连接印泥盒第二侧边的一端,印泥盒第二侧边的别一端连接印泥盒第三侧边的一端,印泥盒第三侧边的另一端连接印泥盒第四侧边一端,印泥盒第四侧边另一端连接印泥盒第一侧边的一端,印泥盒底部安装在印泥盒第一侧边至印泥盒第四侧边之下,印泥盒第一至第四侧边、印泥盒底部形成印泥盒腔76,印泥盒第一卡接凸条78位于印泥盒第一侧边与印泥盒第二侧边交接处之外,印泥盒第二卡接凸条79位于印泥盒第二侧边与印泥盒第三侧边交接处之外,印泥盒第一侧边与印泥盒第三侧边是平行的且都是长方体形状板,印泥盒第二侧边与印泥盒第四侧边是都是圆弧柱体形状板且圆弧柱体凸出部分都远离印泥盒中心;

所述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由第一支撑柱81、第二支撑柱82、前支撑侧边83、后支撑侧边84、后限位条85、前限位条86、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组成;第一支撑柱81与第二支撑柱82平行设置,前支撑侧边8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前侧面、前支撑侧边8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前侧面、前支撑侧边83为上部截去部分的圆弧柱体形状,后支撑侧边8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后侧面、后支撑侧边8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后侧面、后支撑侧边84为上部截去部分的圆弧柱体形状;第一支撑柱81上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槽812及第一翻转槽813,第一直槽812从第一支撑柱的上表面外侧向下延伸,第一直槽为长方体槽,第一翻转槽为半圆柱体槽,第一直槽将并未贯穿第一支撑柱的内表面,第一直槽将第一支撑柱的外表面分为第一支撑柱后侧8111、第一支撑柱前侧8112,第一支撑柱后侧8111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后侧,第一支撑柱前侧8112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前侧, 第一支撑柱81下方具有贯穿第一支撑柱的第一轴孔814;第二支撑柱82上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二直槽及第二翻转槽823,第二直槽从第二支撑柱的上表面外侧向下延伸,第二直槽为长方体槽,第二翻转槽为半圆柱体槽,第二直槽将并未贯穿第二支撑柱的内表面,第二直槽将第二支撑柱的外表面分为第二支撑柱后侧8211、第二支撑柱前侧8212,第二支撑柱后侧8211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后侧,第二支撑柱前侧8212位于第一支撑柱的前侧, 第二支撑柱82下方具有贯穿第二支撑柱的第二轴孔824;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轴线重合、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直径相等、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轴线都是水平的;后限位条85由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凸条851、第一倾斜凸条852、第二平直凸条853、第二倾斜凸条854、第三平直凸条855构成,第一平直凸条85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第一支撑柱后侧8111的内侧,第一平直凸条851的另一端与第一倾斜凸条852连接,第三平直凸条85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倾斜凸条854的另一端,第三平直凸条855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的第二支撑柱后侧8211的内侧,第二平直凸条853的后表面比第一平直凸条851的前表面更靠近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轴线,第一平直凸条851、第三平直凸条855的后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前限位条86由依次连接的第四平直凸条861、第三倾斜凸条862、第五平直凸条863、第四倾斜凸条864、第六平直凸条865构成,第四平直凸条86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第一支撑柱前侧8112的内侧,第四平直凸条861的另一端与第三倾斜凸条862连接,第六平直凸条865的一端连接在四倾斜凸条864的另一端,第六平直凸条865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柱82的第二支撑柱前侧8212的内侧,第五平直凸条863的后表面比第四平直凸条861的前表面更靠近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轴线,第四平直凸条861、第六平直凸条865的前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是关于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过轴线的平面对称的,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轴孔的轴线与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直槽812的底部及第二直槽的底部都位于前限位条的上方,第一翻转槽813的底部及第二翻转槽823的底部都位于前限位条的上表面之下;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位于前限位条与后限位条之下,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的外缘与第一支撑柱81、第二支撑柱82、前支撑侧边83、后支撑侧边84的内缘相连接,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的上表面紧贴前限位条的下表面;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柱81、第二支撑柱82、前支撑侧边83、后支撑侧边84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印章本体88为圆柱体形状,印章本体的下表面刻有印章内容;

所述底盖9由底盖左外侧部911、底盖右外侧部912、底盖前外侧部913、底盖后外侧部914、底盖左内侧部931、底盖右内侧部932、底盖前内侧部933、底盖后内侧部934、底盖前侧连接部943、底盖后侧连接部944、底盖第一支撑板951、底盖第二支撑板952组成;底盖左外侧部911的一端为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的高度高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左外侧部911的一端为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的高度高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与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的高度是一样的,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连接底盖前外侧部913的一端,底盖前外侧部913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右外侧部912的一端,底盖右外侧部912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后外侧部914的一端,底盖后外侧部914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底盖前外侧部913的内侧具有底盖第一支撑板951,底盖第一支撑板951的高度大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底盖第一支撑板951的高度小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第一支撑板951上具有前后贯穿的第一卡接槽961及第三卡接槽963,第三卡接槽963位于第一卡接槽961之下且与第一卡接槽961相接通,第一卡接槽961自底盖第一支撑板951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第一卡接槽961是截去部分圆弧的圆柱形孔;底盖后外侧部914的内侧具有底盖底盖第二支撑板952,底盖第二支撑板952的高度大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底盖第二支撑板952的高度小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第二支撑板952上具有前后贯穿的第二卡接槽962及第四卡接槽964,第四卡接槽964位于第二卡接槽962之下且与第二卡接槽962相接通,第二卡接槽962自底盖第二支撑板9521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第二卡接槽962是截去部分圆弧的圆柱形孔;第一卡接槽961与第二卡接槽962大小、形状、高度位置都相同,第三卡接槽963与第四卡接槽964大小、形状、高度位置都相同;底盖第一支撑板951位于底盖前内侧部933的中央,底盖第二支撑板952位于底盖后内侧部934的中央;底盖前侧连接部943将底盖第一支撑板951与底盖前外侧部913连接并位于底盖前外侧部913之上,底盖后侧连接部944将底盖第二支撑板952与底盖后外侧部914连接并位于底盖后外侧部914之上;底盖左内侧部931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前内侧部933的一端,底盖前内侧部933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右内侧部932的一端,底盖右内侧部932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后内侧部934的一端,底盖后内侧部934的另一端连接底盖左内侧部931的一端;底盖左内侧部931位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内侧且与底盖左外侧部911相平行,底盖前内侧部933位于底盖前外侧部913的内侧且与底盖前外侧部913相平行,底盖右内侧部932位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内侧且与底盖右外侧部912相平行,底盖后内侧部934位于底盖后外侧部914的内侧且与底盖后外侧部914相平行,底盖左内侧部931、底盖右内侧部932、底盖前内侧部933、底盖后内侧部934四者的高度是一样的;底盖左内侧部931的高度小于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底盖右外侧部912的高度小于底盖左外侧部911的高度;底盖左外侧部911与底盖左内侧部931之间具有底盖左侧腔941,底盖右外侧部912与底盖右内侧部932之间具有底盖右侧腔942;

所述转轴单元10由转轴本体100、位于转轴本体一端的转轴第一套帽101及位于转轴本体另一端的转轴第二套帽102组成,转轴第一套帽101与转轴第二套帽102的外径相等,转轴第一套帽101的直径大于转轴本体100的直径;

组装状态时,弹簧3的小截面端位于外壳4中,弹出支架6位于外壳4中并且弹出支架6位于弹簧3的下方,印泥盒7倒扣放置,并且储墨部件71放在印泥盒7的印泥盒腔76中,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位于弹出支架6下方的外壳内腔中,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同时位于弹出支架6的内部空腔中,印章本体88的上表面粘贴在翻转支撑部件底部87下表面,转轴本体100穿过腰形槽49、第一弯曲槽607、第二轴孔824、第一轴孔814、第二弯曲槽617、腰形凹槽,转轴第二套帽102套接在第一轴孔814之外、转轴第一套帽101套接在第二轴孔824之外,锁扣条扣入到锁扣槽中并卡住弹出支架6,底盖9位于在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下方,转轴本体100卡合在第一卡接槽961及第二卡接槽962上;顶盖1倒扣在外壳4上方;

使用状态时,锁扣条从锁扣槽中脱离,底盖左外侧部911向外及下方推运,底盖9脱离,按压弹出支架6即可实现印签。

本发明的原理是这样的:转轴单元10穿过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的第一轴孔814,将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限制在外壳4的腰形槽49内,同时转轴单元10也穿过弹出支架6的第一弯曲槽607和第二弯曲槽617,同时还有弹出支架6的旋转销619被限制在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的直槽812内,只能直线运动,弹出支架6两边有凹槽601和外壳4的轨道451配合,使弹出支架6只能上下运动,弹出支架6上下运动,迫使印章本体翻转支撑部件8以旋转销619为中心,翻转运动,完成我们所要求的动作。平时由于弹簧3的弹力,使弹出支架6往下推,弹出支架6,此时印章88面正好压在印泥上,当我们压缩弹簧,使弹出支架6回收时,印章88正好离开印泥,向外翻转,当弹簧被压缩到最低点时,印章88面正向外,正对要印的纸面上,从而可以印出印章。当要收起时,也是压缩弹簧至最低点,滑动锁扣板5,使得锁扣板5的第三锁扣条54,第一锁扣条52结构挡住弹出支架6的支架左侧凸条622挡上,锁住弹出支架6。此时转轴单元10的第一套帽102和第二套帽102正好在最下位置,底盖9盖子的第一卡接槽961和第二卡接槽962就可以卡在101和102上,从而可以盖住盖子。底盖左外侧部911、底盖左外侧前凸部921、底盖左外侧后凸部922正好能盖住外壳4的印泥槽部位46,挡住印泥盒7,防止印泥盒滑落。

实施实例2

请见图1、图3至图22,并参考图23至图25,一种印章,基本同实施实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存在顶盖1及标签2。

当然上述所述的一种印章,还可以单独或同时不存在底盖9。

顶盖1及标签2的存在,可以在标签上注明章拥有人的相关信息等,便于使用,便于制造及分辩;当然,完全可以不存在。

底盖9也是非必要的,当其不存在时,只不过对于章的保护弱些,印泥的挥发不可控,但不影响章在不使用时,章面会被污染的问题。

上述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顶部是由透明的材料制成的。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板上具有突出于锁扣板后表面的防滑凸条。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部件的材料是海绵或吸湿棉布。

本发明中的组成元件的材料,都可以是塑料、甚至是回收塑料。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