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印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8556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印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印头大多使用寿命不长,容易损坏。而若是整个移印头都用好的硅胶材料做成来获得较长使用寿命,则成本又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的移印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移印头,包括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还包括外体压注胶硅层,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压注填充在外体压注胶硅层中,外体压注胶硅层连续覆盖在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正面和侧面,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和外体压注胶硅层的材料分别为缩合型硅胶和压注硅胶。

优选地,外体压注胶硅层的厚度为0.5-3厘米。

优选地,外体压注胶硅层的厚度均匀。

优选地,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的正面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凸起形。

优选地,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的正面呈弧形。

优选地,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的侧面到正面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

优选地,侧面为锥面。

优选地,侧面与背面交界处设有凸缘。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移印头通过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和外体压注胶硅层的结合,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为整个移印头定形和提供足够的弹性,外体压注胶硅层则具有足够的耐磨性,保护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从而大大延长了移印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移印头的立体图、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移印头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的剖视图。

其中,1.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1.正面,12.背面,13.侧面,2.外体压注胶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印头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正面”、“背面”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移印头,包括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 1,还包括外体压注胶硅层2,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压注填充在外体压注胶硅层2中,外体压注胶硅层2连续覆盖在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正面和侧面13,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 和外体压注胶硅层2的材料分别为缩合型硅胶和压注硅胶。该移印头采用包注工艺制作,换言之,外体压注胶硅层2是包塑覆盖在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上的,在制作该移印头时,通过压注机电热压注在模具中做好外体压注胶硅层2后,在外体压注胶硅层2中注入缩合型硅胶形成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从而完成整个移印头。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为整个移印头定形和提供足够的弹性,外体压注胶硅层2则具有足够的耐磨性,保护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从而大大延长了移印头的使用寿命。其中,通常移印头的正面用于附着和移印图案,背面12用于与移印机连接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体压注胶硅层2的厚度为0.5-3厘米,这样的厚度既便于制作成型,也能使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以保护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优选地,外体压注胶硅层2的厚度均匀,以利于外体压注胶硅层2在模具中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的正面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凸起形,优选是弧形的,这样移印头使用时有利于图案在移印头上附着和转移。此外,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 1的侧面13到正面的径向尺寸逐渐变小,优选为锥面,这样在移印时有利于移印头的弹性变小和恢复。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侧面13与背面12交界处设有凸缘1a,以便于移印头在移印机上安装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移印头,不必整个移印头都使用好的硅胶材料,通过内体液体固代硅胶层1和外体压注胶硅层2的结合,使得硅胶头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