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喷墨的印刷梁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0676发布日期:2019-05-22 03:5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具有用于喷墨的印刷梁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其包括:用于喷墨的印刷梁;以及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具有条带(band),用于清洁所述印刷梁。



背景技术:

在文献de10028318b4中描述一种印刷机,其中,以清洁条带擦拭喷嘴出口面。清洁条带由纺织或类毡的材料制成且是透气的。在清洁时,借助抽吸机构将印刷油墨透过清洁条带从印刷头抽吸到清洁条带上。展开辊用于存储清洁条带的干净的且还未浸有印刷油墨的区段,而缠绕辊用于存储清洁条带的脏污的区段。这在原理上涉及到喷嘴出口面的干式清洁而不涉及到洗涤/清洗。因为喷嘴出口面和喷嘴是高程度灵敏的,因此在干式清洁中存在将其损伤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喷墨印刷的印刷机,其中,印刷梁能够以没有损坏危险的方式被清洁。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印刷机得以解决。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包括:用于喷墨的印刷梁;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具有条带,用于清洁所述印刷梁;以及检查设备,用于检查所述条带的湿度。

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的优点在于,在该印刷机中,印刷梁能够借助所述条带进行湿式擦拭(即洗涤/清洗)。与干式清洁时相比,在洗涤时硬壳外皮(verkrustung)更容易剥离,进而损坏印刷梁的风险更小。通过检查设备确保了:当应用时条带具有洗涤所需要的湿度。

不同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是可能的:

检查设备能够根据电阻湿度测量(widerstandsfeuchtemessung)的原理工作。检查设备能够具有第一电极触点和第二电极触点,这些电极触点设置在印刷梁上。

第一电极触点和第二电极触点能够相互以触点间隔(kontaktabstand)安置,该触点间隔小于条带的带宽。能够设有水平引导件,该水平引导件引导所述印刷梁,并且在此首先使得第一电极触点和第二电极触点与条带接触,并且随后使得印刷梁的喷嘴面与条带接触。

将印刷梁引导至清洁设备的x-y引导件可以包括水平引导件和竖直引导件。

清洁设备可以具有加湿设备,用于给条带以洗涤剂加湿。

清洁设备可以具有条带用的储备卷轴和用于将条带按压到印刷梁上的按压元件,并且加湿设备可以(沿着条带观察)设置在储备卷轴与按压元件之间。

可以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在其中运行的程序,该程序如此控制印刷机,使得检查设备在每次以条带清洁所述印刷梁之前检查所述条带的湿度。

附图说明

另外的有利的改进方案由实施例和所属附图的以下描述产生。附图示出:

图1:具有印刷梁和清洁设备的数字印刷机的总视图;

图2:印刷梁和清洁设备的单个前视图;以及

图3:印刷梁和清洁设备的单个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用于以单通方法(single-pass-verfahren)进行喷墨印刷的印刷梁1的印刷机。印刷梁1指向承印材料3的输送路径2。输送路径2通过滚筒形成。承印材料3是页张。滚筒沿着输送方向4输送页张。在输送路径2之外设置有用于印刷梁1的清洁设备5。印刷梁1和清洁设备5分别设置成印刷梁或清洁设备的排列,以便实现多色印刷。图2基于视向ii。

图2示出水平引导件6和竖直引导件7,它们将印刷梁1从输送路径2引导至清洁设备5。这两个线性引导件以双箭头表示,并且共同形成x-y引导件。清洁设备5包括由纺织物或毡制成的条带8(所谓的洗涤毛巾)。条带8从储备卷轴9展开并且在使用之后缠绕到收集卷轴10上。以箭头所表示的进给驱动器11将条带8从储备卷轴9输送至收集卷轴10。在这两个卷轴9、10之间,条带8运行经过按压元件12,该按压元件12在清洁时将条带8压到印刷梁1的喷嘴面13上。喷嘴面13可以通过印刷梁1的多个印刷头形成,这些印刷头设置成排列。按压元件12构造成滚轮。按压元件12具有弹簧装置14,该弹簧装置14在清洁时在条带8与喷嘴面13之间产生压力。在此,按压元件12缩进弹动距离a。条带8在储备卷轴9之后和在按压元件12之前在加湿设备15旁边运行经过。加湿设备15将洗涤液施加到条带8上。

检查设备23监控所述加湿设备15的正确功能运行,其方式是,检查设备23测量以洗涤剂所浸润的条带8的湿度。印刷梁1在一端上包括第一接触电极对16,而在另一端上包括第二接触电极对17,这些接触电极对16、17属于检查设备23。每个接触电极对16、17包括两个电极触点,这些电极触点与喷嘴面13齐平,并且在这些电极触点中在图2中分别仅一个电极触点是可见的,而另一电极触点则被遮住。在相应的电极触点与喷嘴面13之间存在具有缝隙宽度b的缝隙。这些电极触点设置在电绝缘体19上并且经由未示出的电流导体与电子控制器18连接。其中运行有程序的控制器18控制所述印刷梁1(特别是其驱动器)用于使其沿着引导件6、7移动以及控制所述清洁设备5(特别是其进给驱动器11)。图3基于视向iii。

图3示出,第一接触电极对16包括第一电极触点21和第二电极触点22。在这两个电极触点21、22之间存在触点间隔c,该触点间隔c大于喷嘴板20的板宽度d,该喷嘴板20具有喷嘴面13。由此能够通过这两个电极触点21、22探测出:条带8是处于正确位置,还是从按压元件12侧向远离地运行。此外,通过触点间隔c确保了:所探测到的条带8加湿是在该条带8的整个工作宽度上存在,该条带8的整个工作宽度略微小于条带8的带宽e。触点间隔c小于带宽e。上述两个电极触点21、22之间的区域回缩了大约3mm,由此在此处不会形成湿气膜。

印刷梁1通过其驱动器沿着这些引导件6、7移动进而这两个电极触点21、22以及喷嘴面13都与条带8接触。这些电极触点21、22附接至测量电桥,该测量电桥是检查设备23的组成部分。借助在这些电极触点21、22上所施加的电压来测量所述条带8的电阻,该电阻与其加湿有关。如果条带8是湿的,那么条带8的电阻显著小于当它是干时的电阻。

在对喷嘴面13清洁之前执行第一次电阻测量,而随后执行第二次电阻测量。借助第一次电阻测量来检查:条带8是否已通过加湿设备15按照规定进行加湿。由此避免了喷嘴面13与干的条带8接触。借助第二次电阻测量来检查:加湿设备15是否在喷嘴面13的清洁期间已经无干扰地运行且没有失灵。喷嘴面13是高程度灵敏的,并且,当该喷嘴面13以干的条带进行擦拭时可能会损坏。如果检查设备23确认了加湿设备15在清洁期间失灵,那么该检查设备23通过信号将此状况传递给操作者,由此该操作者能够去检查喷嘴面13的损坏。

在控制器18中运行的程序包含如下步骤:

1.在清洁所述印刷梁1之前,检查所述条带8的湿度;

2.清洁所述印刷梁1;

3.在清洁所述印刷梁1之后,检查条带8的湿度。

第二接触电极对17的这两个电极触点缩短了对于测量总共所需要的时间,并且第二接触电极对17的这两个电极触点与第一接触电极对16的这两个电极触点21、22并联。这些接触电极对16、17的测量值在控制器18的分析处理电子器件中被分析处理。

在某些不那么需要节省时间的确定状况下,能够省去第二接触电极对17。

在此可能的是,第一接触电极对16的这些电极触点21、22构造成平行条(streifen),这些平行条分别从印刷梁1的一端以没有中断的方式延伸至另一端,由此在清洁期间能够实现连续测量。

附图标记列表:

1印刷梁

2输送路径

3承印材料

4输送方向

5清洁设备

6水平引导件

7竖直引导件

8条带

9储备卷轴

10收集卷轴

11进给驱动器

12按压元件

13喷嘴面

14弹簧装置

15加湿设备

16第一接触电极对

17第二接触电极对

18控制器

19绝缘体

20喷嘴板

21第一电极触点

22第二电极触点

23检查设备

a弹动距离(federweg)

b缝隙宽度

c触点间隔

d板宽度

e带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