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8061发布日期:2021-08-06 18:3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



背景技术:

在柔版印刷机传递油墨的系统中,市面上通常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墨盘式,既油墨传递滚筒侵泡在油墨盘中,通过旋转带出油墨,再由单独一把刮刀,将多余的油墨刮除。

另一种是使用双刮刀封闭墨腔的形式。由于封闭墨腔针对墨盘式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设备采用双刮刀封闭墨腔。

然而现有市场上的双刮刀封闭墨腔存在以下缺陷:

通过墨泵将油墨从墨桶中泵入墨腔,而利用油墨的自身重力实现油墨回流到油墨桶;

墨腔内油墨压力非常大,漏墨飞墨现象严重;

墨腔内油墨压力非常大,甚至导致刮刀无法刮除多余油墨,或者从刮刀出泄露;

频繁更换刮刀以及墨腔侧面的封闭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以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包括两个左右平行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墨腔、网纹辊和墨水托盘,所述网纹辊设于所述墨腔的出墨口的正前侧,所述墨水托盘设于所述墨腔和所述网纹辊下方,所述墨腔中间设有进墨口,所述墨腔的左右两侧的上部都设有回墨口和透气孔,两个透气孔的开口向上,所述进墨口上设有进墨管,所述进墨管上连接有进墨泵,两个所述回墨口上都设有回墨管,所述回墨管上都设有回墨泵。

进一步地,位于左侧的所述安装板左端面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网纹辊的的第一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网纹辊后侧设有与所述网纹辊贴紧的印版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后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印版滚筒的第二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墨腔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网纹辊相配合的两个刮刀。

进一步地,所述墨腔上面设有提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过在回墨口上设置有回墨管和回墨泵,并设置两个透气孔,这样可以避免墨腔内油墨压力大导致刮刀形变刮刀刮不干净多余油墨和漏墨飞墨的严重问题,刮刀和墨腔侧面的封闭块的磨损也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刮刀和封闭块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频繁更换的时间,提高印刷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中墨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其说明:

1、安装板;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透气孔;5、回墨口;6、网纹辊;7、提手;8、进墨口;9、墨腔;10、印版滚筒;11、墨水托盘;12、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包括两个左右平行的安装板1,两个所述安装板1之间设有墨腔9、网纹辊6和墨水托盘11,所述网纹辊6设于所述墨腔9的出墨口的正前侧,所述墨水托盘11设于所述墨腔9和所述网纹辊6下方,所述墨腔9中间设有进墨口8,所述墨腔9的左右两侧的上部都设有回墨口5和透气孔4,两个透气孔4的开口向上,所述进墨口8上设有进墨管(图中未画出),所述进墨管上连接有进墨泵(图中未画出),两个所述回墨口5上都设有回墨管(图中未画出),所述回墨管上都设有回墨泵(图中未画出)。两个所述回墨口5以所述进墨口8为对称点左右对称,这样可以使油墨能够更加均匀回流,同时能够均衡墨腔9内的压力,避免墨腔9内局部油墨压力大导致漏墨飞墨的严重问题。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回墨口5上设置有回墨管和回墨泵,并设置两个透气孔4,这样可以避免墨腔9内油墨压力大导致刮刀形变刮刀刮不干净多余油墨和漏墨飞墨的严重问题,刮刀12和墨腔9侧面的封闭块的磨损也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刮刀12和封闭块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频繁更换的时间,提高印刷效率和效果。

本技术方案的透气孔4分别和回墨口5、外界气压连通,用于减少墨腔9内的压力;回墨口5用于让油墨回流到油墨桶,制造油墨循环;墨水托盘11用于承接泄露的油墨;进墨口8用于将油墨泵入墨腔9的进口;网纹辊6用于印刷设备传递油墨。

工作原理:利用进墨泵从墨桶抽出油墨,让油墨从进墨口8进入墨腔9,进墨口8在墨腔9中间底部,充满后从回墨口5回到墨桶,回墨口5在墨腔9两侧上边部分,当然回墨口5的回墨管会有一个回墨泵,作用是把油墨从墨腔9内抽出回到墨桶;由于进墨泵和回墨泵的流量差所以墨腔9内会形成一个负压,透气孔4、回墨口5、墨腔9内部是连通的,所以这个负压只是轻微的,轻微的负压就解决了墨腔9压力大刮刀变形刮不干净多余油墨和漏墨的严重的问题。因为只是轻微的负压,所以墨腔9侧面的封闭块、刮刀12和网纹辊6之间的压力也比较小,刮刀12和墨腔9侧面的封闭块的磨损也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刮刀12和封闭块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频繁更换的时间,提高了印刷效率和效果。通过增加的透气孔,解决压差的气流问题。

比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左侧的所述安装板1左端面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网纹辊6的的第一电机2。通过第一电机2来控制网纹辊6的转动。

比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纹辊6后侧设有与所述网纹辊6贴紧的印版滚筒10。印版滚筒10用于刮去网纹辊6表面的水墨起到匀墨作用。

比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2后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印版滚筒10的第二电机3。通过第二电机3来控制网纹辊10的转动。

比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墨腔9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网纹辊6相配合的两个刮刀12。

比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墨腔9上面设有提手7。通过提手7方便墨腔9的储存、运输、安装和拆卸。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回墨口上设置有回墨管和回墨泵,并设置两个透气孔,这样可以避免墨腔内油墨压力大导致刮刀形变刮刀刮不干净多余油墨和漏墨飞墨的严重问题,刮刀和墨腔侧面的封闭块的磨损也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刮刀和封闭块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频繁更换的时间,提高印刷效率和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包括两个左右平行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墨腔、网纹辊和墨水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设于所述墨腔的出墨口的正前侧,所述墨水托盘设于所述墨腔和所述网纹辊下方,所述墨腔中间设有进墨口,所述墨腔的左右两侧的上部都设有回墨口和透气孔,两个透气孔的开口向上,所述进墨口上设有进墨管,所述进墨管上连接有进墨泵,两个所述回墨口上都设有回墨管,所述回墨管上都设有回墨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所述安装板左端面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网纹辊的的第一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后侧设有与所述网纹辊贴紧的印版滚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后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印版滚筒的第二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腔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网纹辊相配合的两个刮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腔上面设有提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式负压双刮刀墨腔,包括两个左右平行的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设有墨腔、网纹辊和墨水托盘,网纹辊设于墨腔的出墨口的正前侧,墨水托盘设于墨腔和网纹辊下方,墨腔中间设有进墨口,墨腔的左右两侧的上部都设有回墨口和透气孔,两个透气孔的开口向上,进墨口上设有进墨管,进墨管上连接有进墨泵,两个回墨口上都设有回墨管,回墨管上都设有回墨泵。本发明通过在回墨口上设置有回墨管和回墨泵,并设置两个透气孔,可以避免墨腔内油墨压力大导致刮刀形变刮刀刮不干净多余油墨和漏墨飞墨的严重问题,刮刀和墨腔侧面的封闭块的磨损也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刮刀和封闭块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频繁更换的时间,提高印刷效率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钜龙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