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4781发布日期:2021-06-22 15:1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印刷机供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不断发展,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许多企业都倾向于自动化、系统化生产,其中自动供墨系统普遍应用于喷墨印刷机,市面上的自动供墨系统主要由储墨罐、抽墨泵、传感器以及连通管路组成,通过抽墨泵将储墨罐内的墨水抽取至喷墨印刷机的墨桶中,由于整个系统管路上的传感器、计量器等器件繁多,管路排布复杂,常常需要对管路和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以确保正常供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供墨系统大多数需要暂停整个系统才能进行维修,且在维修过程中墨水容易沉淀在管道中,维修后需要排空管道中的沉淀才能进行正常供墨,维修过程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供墨系统维修过程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包括管路单元,所述管路单元通过导墨管与储墨罐的出墨口和回墨口串联形成回路,管路单元通过导墨管并联有缓冲罐,所述管路单元包括手动阀a和手动阀b,所述手动阀a通过导墨管与手动阀b串联,且手动阀a和手动阀b并联有通管,通管的一端连通手动阀a靠近出墨口的一端,通管的另一端连通手动阀b靠近回墨口的一端,所述缓冲罐的入墨口连通在手动阀a和手动阀b之间,且入墨口与管路单元之间设有手动阀c。

优选地,所述通管靠近回墨口的一端与储墨罐的回墨口之间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手动阀a与手动阀c之间设有电磁阀a。

优选地,所述手动阀b与通管靠近回墨口的一端之间设有电磁阀b。

优选地,所述手动阀c和缓冲罐的入墨口之间设有电磁阀c。

优选地,所述储墨罐的出墨口设有抽墨泵。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由单个或多个管路单元通过导墨管与储墨罐的出墨口和回墨口串联形成回路,管路单元通过导墨管并联有缓冲罐,管路单元包括手动阀a和手动阀b,手动阀a通过导墨管与手动阀b串联,且手动阀a和手动阀b并联有通管,通过通管使回路内的墨水处于循环流动状态,避免墨水在管道中沉淀,通管的一端连通手动阀a靠近出墨口的一端,通管的另一端连通手动阀b靠近回墨口的一端,缓冲罐的入墨口连通在手动阀a和手动阀b之间,且入墨口与管路单元之间设有手动阀c,当任意缓冲罐连通的相关管路器件需要进行暂停检查或维修时,可通过手动阀c暂停墨水流入缓冲罐,且通管仍然可以为其他的缓冲罐进行供墨,无需暂停整个供墨系统管路,节省管路的检查或维修成本,提高了管路的检查或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管路单元,2-储墨罐,3-缓冲罐,4-单向阀,5-抽墨泵,11-手动阀a,12-手动阀b,13-通管,14-手动阀c,15-电磁阀a,16-电磁阀b,17-电磁阀c,21-出墨口,22-回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包括管路单元1,单个或多个管路单元1通过导墨管与储墨罐2的出墨口21和回墨口22串联形成回路,管路单元1通过导墨管并联有缓冲罐3,管路单元1包括手动阀a11和手动阀b12,手动阀a11通过导墨管与手动阀b12串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提及到的导墨管均为耐高温高压、防腐蚀的金属管材或者合成金属管材,且手动阀a11和手动阀b12并联有通管13,通过通管13使回路内的墨水处于循环流动状态,避免墨水在管道中沉淀,通管13的一端连通手动阀a11靠近出墨口21的一端,通管13的另一端连通手动阀b12靠近回墨口22的一端,缓冲罐3的入墨口连通在手动阀a11和手动阀b12之间,且入墨口与管路单元1之间设有手动阀c14,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当任意缓冲罐3连接的相关管路器件需要进行暂停检查或维修时,可通过手动阀c14暂停墨水流入缓冲罐3,且通管13仍然可以为其他的缓冲罐3进行供墨,无需暂停整个供墨系统管路,节省管路的检查或维修成本,提高了管路的检查或维修效率。

具体地,通管13靠近回墨口22的一端与储墨罐2的回墨口22之间设有单向阀4,通过单向阀4可避免在维修其他管路过程中发生回流现象,影响维修进程。

需要说明的是,手动阀a11与手动阀c14之间设有电磁阀a15,手动阀b12与通管13靠近回墨口22的一端之间设有电磁阀b16,手动阀c14和缓冲罐3的入墨口之间设有电磁阀c17,可通过电磁阀a15、电磁阀b16和电磁阀c17远程控制管道的导通或者关闭,提高管路维修或检查的便捷性。

更进一步地,储墨罐2的出墨口21设有用于抽取墨水的抽墨泵5,抽墨泵5可以为齿轮泵,齿轮泵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工艺性好、价格便宜、自吸力强、对油液污染不敏感、转速范围大、能耐冲击性负载、维护方便、工作可靠,作为优选实施例,抽墨泵5亦可以为隔膜泵,隔膜泵无轴封、无泄漏、流道宽敞,所以输送含颗粒、高粘度、易挥发和腐蚀性介质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包括管路单元(1),所述管路单元(1)通过导墨管与储墨罐(2)的出墨口(21)和回墨口(22)串联形成回路,管路单元(1)通过导墨管并联有缓冲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单元(1)包括手动阀a(11)和手动阀b(12),所述手动阀a(11)通过导墨管与手动阀b(12)串联,且手动阀a(11)和手动阀b(12)并联有通管(13),通管(13)的一端连通手动阀a(11)靠近出墨口(21)的一端,通管(13)的另一端连通手动阀b(12)靠近回墨口(22)的一端,所述缓冲罐(3)的入墨口连通在手动阀a(11)和手动阀b(12)之间,且入墨口与管路单元(1)之间设有手动阀c(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13)靠近回墨口(22)的一端与储墨罐(2)的回墨口(22)之间设有单向阀(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阀a(11)与手动阀c(14)之间设有电磁阀a(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阀b(12)与通管(13)靠近回墨口(22)的一端之间设有电磁阀b(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阀c(14)和缓冲罐(3)的入墨口之间设有电磁阀c(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罐(2)的出墨口(21)设有抽墨泵(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印刷机供墨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供墨系统的维修管路结构,通过管路单元与储墨罐的出墨口和回墨口串联形成回路,管路单元并联有缓冲罐,管路单元包括手动阀A和手动阀B,手动阀A与手动阀B串联,手动阀A和手动阀B并联有通管,通过通管使回路内的墨水处于循环流动状态,避免墨水在管道中沉淀,缓冲罐的入墨口连通在手动阀A和手动阀B之间,且入墨口与管路单元之间设有手动阀C,当缓冲罐连通的相关管路器件需要进行暂停检查或维修时,通过手动阀C暂停墨水流入缓冲罐,通管仍然可以为其他的缓冲罐进行供墨,无需暂停整个供墨系统管路,节省管路的检查或维修成本,提高管路的检查或维修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阿瑞斯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0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