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型移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4068发布日期:2022-03-26 18:1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五轴型移印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五轴型移印机。


背景技术:

2.目前,移印是一种间接的可凹胶头印刷技术,目前已成为各种物体表面印刷和装饰的一种主要方法,其工艺过程很简单:先将设计的图案蚀刻在印刷平板上,把蚀刻板涂上油墨然后通过硅胶头将其中的大部分油墨转印到被印刷物体上。这种印刷技术效果精美细致,并且极适合小面积、凹凸面等其它印刷方法难以奏效的地方,因此移印机广泛用于电器、塑胶、玩具、玻璃灯行业。
3.现有技术中的移印机在生产过程中人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操作,这样就导致移印机自动化程度不高,增加了人工投入,降低了机器的使用效率,同时现有技术中在印刷过程中,对印刷工件的调节非常有限,在进行大角度调节时,需要停机及更换模具进行重新操作,大大影响了机器的生产效率,影响机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五轴型移印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五轴型移印机,包括机器主体,所述机器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上方设置有横臂,所述横臂的内侧壁设置有移动横轴,所述移动横轴的外侧壁移动套接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移印件,所述多个可伸缩移印件的正下方均设置有墨盒;
7.所述机器主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件,所述滑动支撑件的正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所述滑动支撑件的上方设置有左右滑轨,所述左右滑轨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件,所述滑动连接件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承物台
8.优选地,所述机器主体的正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置有万向轮与支撑脚。
9.优选地,所述横臂的侧边设置有操控屏幕,所述操控屏幕位于移动横轴的上方。
10.优选地,所述横臂的侧边设置有两个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位于操控屏幕的正下方。
11.优选地,所述机器主体的侧边设置有检修门。
12.优选地,所述可伸缩移印件的侧边设置有横铲,所述横铲位于墨盒的正上方。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五轴型移印机,通过可伸缩移印件与承物台的配合操作,当需要印刷工件时,可伸缩移印件会下降印刷,当可伸缩移印件下降印刷时,承物台就会将工件输送到合适位置,从而完成印刷,整个印刷过程完全依靠装置的自身运行来实现,无需人
工进行操作,节省了制造流转空间,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因需要人工辅助操作而导致的机器自动化程度不高,影响机器的使用效率的现象。
15.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五轴型移印机,通过滑动连接件、支撑座与承物台之间的滑动设置,可以实现支撑座与承物台之间可独立调节角度,当承物台上有待印刷工件时,可以将支撑座与承物台进行独立调节,当调节到合适位置为止,通过支撑座与承物台的独立调节设置,可以使机器能适用各种较难的印刷角度,提高了印刷精密度,保证了机器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五轴型移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五轴型移印机的结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五轴型移印机的结构后视图;
19.图中:1机器主体、2支撑臂、3横臂、4升降机、5底座、6操作按钮、7操控屏幕、301移动横轴、302移动件、303可伸缩移印件、 304墨盒、401滑动连接件、402支撑座、403承物台、404左右滑轨、 405滑动槽、406滑动支撑件、501支撑脚、50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考图1、图2,五轴型移印机,包括机器主体1,机器主体1 的侧边设置有检修门,机器主体1的正下方设置有底座5,底座5的外侧壁设置有万向轮502与支撑脚501,机器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臂2,支撑臂2的上方设置有横臂3,横臂3的侧边设置有操控屏幕7,操控屏幕7位于移动横轴301的上方,横臂3的侧边设置有两个操作按钮6,操作按钮6位于操控屏幕7的正下方,横臂3的内侧壁设置有移动横轴301,移动横轴301的外侧壁移动套接有移动件 302,移动件302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移印件303,可伸缩移印件303的侧边设置有横铲,横铲位于墨盒304的正上方,多个可伸缩移印件303的正下方均设置有墨盒304,通过可伸缩移印件303与承物台403的配合操作,当需要印刷工件时,可伸缩移印件303会下降印刷,当可伸缩移印件303下降印刷时,承物台403就会将工件输送到合适位置,从而完成印刷,整个印刷过程完全依靠装置的自身运行来实现,无需人工进行操作,节省了制造流转空间,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因需要人工辅助操作而导致的机器自动化程度不高,影响机器的使用效率的现象。
22.参考图2、图3,机器主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槽405,滑动槽40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件406,滑动支撑件406的正下方设置有升降机4,滑动支撑件406的上方设置有左右滑轨404,左右滑轨40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件401,滑动连接件401 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支撑座402,支撑座40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承物台403,通过滑动连接件、支撑座402与承物台403之间的滑动设置,可以实现支撑座402与承物台403之间可独立调节角度,当承物台403上有待印刷工件时,可以将支撑座402与承物台403进行独立调节,当调节到合适位置为止,通过支撑座402与承物台403的独立调节设置,可以使机器能适用
各种较难的印刷角度,提高了印刷精密度,保证了机器的使用效果。
23.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24.参考图1-3,使用时,可以将待印刷的工件放在承物台403上,由于滑动连接件401、支撑座402与承物台403之间的滑动设置,可以实现支撑座402与承物台403之间可独立调节角度,当承物台403 上有待印刷工件时,可以将支撑座402与承物台403进行独立调节,当调节到合适位置为止,当位置合适时,滑动连接件401会在左右滑轨404中进行左右滑动,由于移动件302移动套接在移动横轴301上,所以移动件302会带动可伸缩移印件303进行前后移动,当需要印刷时,墨盒304里会存有染料,当可伸缩移印件303前后移动时可伸缩移印件303的端部会沾上染料,当可伸缩移印件303的端部沾上染料时会对正下方的承物台403上的待印刷工件进行印刷。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五轴型移印机,包括机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臂(2),所述支撑臂(2)的上方设置有横臂(3),所述横臂(3)的内侧壁设置有移动横轴(301),所述移动横轴(301)的外侧壁移动套接有移动件(302),所述移动件(302)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移印件(303),所述多个可伸缩移印件(303)的正下方均设置有墨盒(304);所述机器主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槽(405),所述滑动槽(40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支撑件(406),所述滑动支撑件(406)的正下方设置有升降机(4),所述滑动支撑件(406)的上方设置有左右滑轨(404),所述左右滑轨(40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件(401),所述滑动连接件(40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支撑座(402),所述支撑座(40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承物台(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型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主体(1)的正下方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外侧壁设置有万向轮(502)与支撑脚(5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型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3)的侧边设置有操控屏幕(7),所述操控屏幕(7)位于移动横轴(301)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型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3)的侧边设置有两个操作按钮(6),所述操作按钮(6)位于操控屏幕(7)的正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型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主体(1)的侧边设置有检修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型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移印件(303)的侧边设置有横铲,所述横铲位于墨盒(304)的正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五轴型移印机,涉及移印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器主体,所述机器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上方设置有横臂,所述横臂的内侧壁设置有移动横轴,所述移动横轴的外侧壁移动套接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移印件,所述多个可伸缩移印件的正下方均设置有墨盒,通过可伸缩移印件与承物台的配合操作,当需要印刷工件时,可伸缩移印件会下降印刷,当可伸缩移印件下降印刷时,承物台就会将工件输送到合适位置,从而完成印刷,整个印刷过程完全依靠装置的自身运行来实现,无需人工进行操作,节省了制造流转空间。制造流转空间。制造流转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陈仕锋 陈镇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纳百川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2/3/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