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1756发布日期:2022-05-11 12:4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丝网印刷属于孔板印刷,它与平印、凹印、凸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其印刷原理是通过刮刀施加一定压力,使油墨透过印版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文字或图像。而承印物可以是柔性材料(纸、塑料)或刚性材料(玻璃、木板),需要被放入工作台的正确位置上,才能正常印刷。被印刷后的承印物还需要进行适当加热,才能烘干固化其表面上的图文浆料,但操作者往往需要把承印物移动到加热烘箱中,其移动过程会因浆料的流动、灰尘颗粒的污染等因素,影响了其丝印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直接在印刷位置对承印物进行烘干,无需移动承印物。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安装有第一移动模组和第二移动模组,所述第一移动模组上安装有承印平台,所述第二移动模组上安装有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设于所述承印平台上方,所述烘干组件和所述承印平台可以错位移动。将烘干组件移动到承印物上方进行烘干,无需移动承印物,从而避免移动过程会因浆料的流动、灰尘颗粒的污染等因素,影响了其丝印质量。
6.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移动台和加热板,所述移动台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上,所述移动台底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加热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通过加热板对承印物大面积烘干,提高烘干效率。
7.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板上方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壁上。隔热板将加热板的热量与移动台隔绝,防止将印刷网版上的墨水烘干。
8.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在靠近印刷位置的一端均设有第一电磁开关,所述第一移动模组在靠近印刷位置的一端设有第二电磁开关,所述第一电磁开关和第二电磁开关均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板,当承印平台和移动台分别都触碰到所述第一电磁开关和第二电磁开关,所述加热板才能加热。在不烘干的时候可以关闭加热板,节约能源。
9.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移动台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板。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加热板是否加热及加热温度。
10.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
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温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承印物进行调节温度,提高烘干效率。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将烘干组件移动到承印物上方进行烘干,无需移动承印物,从而避免移动过程会因浆料的流动、灰尘颗粒的污染等因素,影响了其丝印质量,且烘干组件设置在承印物上方,可以直接对承印物烘干,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中烘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
16.1、工作台;2、第一移动模组;3、第二移动模组;4、承印平台;5、烘干组件;6、第一电磁开关;7、第二电磁开关;8、控制面板;9、温度控制器;51、移动台;52、加热板;53、安装槽;54、隔热板;55、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8.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端安装有第一移动模组2和第二移动模组3,所述第一移动模组2上安装有承印平台4,所述第二移动模组3上安装有烘干组件5,所述烘干组件5设于所述承印平台4上方,所述烘干组件5和所述承印平台4可以错位移动。开始时,第二移动模组3将烘干组件5移动到后端的印刷位置,第一移动模组2将承印平台4移动到前端,将承印放置在承印平台4上,然后承印平台4移动到后端,同时烘干组件5移动到前端,然后对承印物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烘干组件5移动到承印平台4上方,对承印物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再将承印平台4移动到前端,最后将承印物取下放置下一个待承印的承印物。承印后的承印物无需移动,只需移动烘干组件5,烘干完成后再移动承印物,从而避免移动过程会因浆料的流动、灰尘颗粒的污染等因素,影响了其丝印质量。
19.所述烘干组件5包括移动台51和加热板52,所述移动台51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2上,所述移动台51底端设有安装槽53,所述加热板52设于所述安装槽53内。加热板52设置在移动底端,可以直接对承印物表面上的墨水烘干,且加热板52烘干面积大,提高了烘干效率。
20.所述加热板52上方设有隔热板54,所述隔热板54安装于所述安装槽53内壁上。由于烘干组件5在承印位置上烘干,加热板52上的热量会传递到移动台51上,从而传递到上方的印刷网版上,会将未印刷的墨水烘干,造成后续无法印刷,所以通过隔热板54将加热板52与移动台51隔绝,防止热量传递。
21.所述第一移动模组2在靠近印刷位置的一端均设有第一电磁开关6,所述第一移动模组2在靠近印刷位置的一端设有第二电磁开关7,所述第一电磁开关6和第二电磁开关7均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板52,当承印平台4和移动台51分别都触碰到所述第一电磁开关6和第
二电磁开关7,所述加热板52才能加热。只有在承印平台4和移动台51均位于印刷位置的时候,加热板52才会工作,其他时候加热板52不工作,可以节约能源。
22.所述烘干组件5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5,所述温度传感器55安装于所述移动台51上,所述温度传感器55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板52。温度传感器55用来检测加热板52是否加热及加热温度。
23.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控制面板8,所述控制面板8上设有温度控制器9,所述温度控制器9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板52和温度传感器55。同一温度下不同承印烘干的时间具有不同,通过温度控制器9控制加热温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承印物进行调节温度,使印刷后的承印物表面上的墨水得到及时烘干,提高烘干效率。
2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端安装有第一移动模组(2)和第二移动模组(3),所述第一移动模组(2)上安装有承印平台(4),所述第二移动模组(3)上安装有烘干组件(5),所述烘干组件(5)设于所述承印平台(4)上方,所述烘干组件(5)和所述承印平台(4)可以错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5)包括移动台(51)和加热板(52),所述移动台(51)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2)上,所述移动台(51)底端设有安装槽(53),所述加热板(52)设于所述安装槽(5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52)上方设有隔热板(54),所述隔热板(54)安装于所述安装槽(53)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2)在靠近印刷位置的一端均设有第一电磁开关(6),所述第二移动模组(3)在靠近印刷位置的一端设有第二电磁开关(7),所述第一电磁开关(6)和第二电磁开关(7)均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板(52),当承印平台(4)和移动台(51)分别都触碰到所述第一电磁开关(6)和第二电磁开关(7),所述加热板(52)才能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5)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5),所述温度传感器(55)安装于所述移动台(51)上,所述温度传感器(55)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板(5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控制面板(8),所述控制面板(8)上设有温度控制器(9),所述温度控制器(9)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板(52)和温度传感器(5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属于丝网印刷的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安装有第一移动模组和第二移动模组,所述第一移动模组上安装有承印平台,所述第二移动模组上安装有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设于所述承印平台上方,所述烘干组件和所述承印平台可以错位移动。将烘干组件移动到承印物上方进行烘干,无需移动承印物,从而避免移动过程会因浆料的流动、灰尘颗粒的污染等因素,影响了其丝印质量,且烘干组件设置在承印物上方,可以直接对承印物烘干,提高烘干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伟 杨志林 廖从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三恒立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