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装置的托架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48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机装置的托架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固定打印机装置的托架的机构。更特定地说,本发明涉及在备有设在打印机装置的两个侧面部分上的板状框架、配置在这些框架之间的导轨和通过此导轨导向能左右自由移动并装有印字头的托架的打印机装置中,为了防止在搬运该打印机装置等时因冲击等使上述的托架移动以致使该托架受到损伤,而固定该托架使之不致移动的固定机构。
一般,打印机装置设有和压纸卷筒平行的导轨,并通过导轨导向使托架自由地左右移动,在该托架上装有印字头。因而在印字时,驱动机构驱动上述托架作左右移动,通过该托架上的印字头在由上述压纸卷筒引导的用纸上进行印字。
但是,在搬运这样的打印机装置时,由于从外界带来的振动、冲击等会使托架沿上述导轨移动,该托架会冲撞到该打印机装置的框架等上,有时会使此托架和装在其上的印字头等受到损伤。
为了防止这类不足之处,以前都是在打印机装置从工厂出厂时,使该托架或向右或向左移到头,通过带子等将该托架固定在该打印机装置的框架上,以防止损伤该框架等。这种带子以前都是使用捆扎金属线卷时所采用的线卷紧固装置。
但是、使用这类的线卷紧固装置将托架固定在框架上的作业,不得不依赖于手工作业,这种固定作业很麻烦,且会降低打印机装置的捆包工序的作业效率。此外,在解除该托架的固定状态时,必须切断线卷紧固装置,该线卷紧固装置就不能再次使用。为此,在将已经一度设置在办公室等处的打印机装置再次搬运到其他场所的场合,必须再次用线卷紧固装置将该托架固定。但是,一般在办公室等处要搞到这样的线卷紧固装置是很困难的,每每是将该托架在没有固定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搬运,因而招致托架等被损伤。
为了消除这类不妥之处,而提出一种机构,此种机构做成能利用在此打印机装置中原来已安装有的部件将托架固定,即使没有搞到其他固定托架用的构件,也能简单地将此托架进行固定。其一是在1985年11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本发明的申请人所申请的实愿昭60-184974。再者此申请也于1986年11月26日在美国声明了优先权并提出申请,此美国申请号迄今尚未得到通知。
上述发明为了调整托架导向用的导轨和压纸卷筒之间的距离及调整印字头和托架之间的间隔,在上述的导轨的端部所设的杠杆上,突出式地设有钩形部分。因而通过使此杠杆转动到一个超过通常作调整用的转动角度范围的角度上,上述的钩形部分结合在托架的侧面部分上,使此托架固定而不能移动。此发明中不使用其他固定用部件就能将托架固定,因而使在从工厂出厂之际在捆包作业时固定托架的作业变得很简单,且在一度设置在办公室之后再度搬运到别的场所时也能简单地将此托架固定。但是此发明只能适用于备有如上述的杠杆的适当部件的机种的打印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能简单地将打印机装置的托架固定的托架固定机构。
再者,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不需利用打印机装置的特定部件就能将托架固定,且能适用于一切机种的打印机装置的托架固定机构。
本发明是在备有设在打印机装置的侧面部分的板状框架和通过导轨导向的托架的打印机装置上,在上述框架上形成结合用的孔,再在上述托架的侧面部分形成接合用的孔,此外,还备有与上述的框架和托架不是同一构件的固定用构件,在此固定用构件上备有可装拆自由地结合在上述框架的接合用孔上的第一结合部分和可装拆自由地接合在上述托架的接合用孔上的第二结合部分。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上述的固定用构件使用合成树脂材料并形成一体。在此固定用构件上的板状部分、位于该板状部分的两侧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都形成一体,在这些臂部的前端部分别具有钩形部分。因而,上述的第一臂部与框架的接合用孔相结合,而第二臂部则与托架的结合用孔相结合。上述板状部分的上端部和第一臂部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通过抓这些部分可使第一臂部的前端部从板状部分离开,在该固定用构件结合到框架的接合用孔上的场合,其接合和分离都是很圆滑的。在搬运此打印机装置的场合,将第一臂部与框架的接合用孔相接合,且将第二臂部与托架的接合用孔相接合,就可固定此托架。且在使用此打印机时脱开第二臂部和托架上的接合用孔的结合,而使第一臂部与框架的接合用孔相结合着,并使此固定用构件由框架支持,以免其丢失。
本发明通过参照以下附图的实施例的说明将会清楚了解。
图1 为备有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托架固定机构的打印机装置的斜视图;
图2 为只表示图1的打印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3 为以剖面表示在图2的A-A线处剖开的托架固定机构的斜视图;
图4 到图6为对应于说明使用状态的上述图3的图;
图7 为本发明的别的实施例的托架固定机构的斜视图。
以下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1中表示备有本发明的托架固定机构的装置。此打印机装置,备有压纸卷筒21、且在两个侧面部分别备有板状的侧框架5a、5b。而且备有和上述卷筒纸滚筒21平行的导轨4a,此导轨4a引导托架2左右自由移动。且此托架2做成通过驱动机构的皮带23而左右移动。且在上述托架2上装有印字头1和色带盒20。再者22为压纸棒。
而且在上述的侧框架5a上形成有结合用的孔8。且在上述托架2的侧面部分突出设有板状的固定用凸出部6,在此凸出部上形成有结合用的孔7。
而且设有在上述边框架5a上固定上述托架2用的固定用构件9。此固定用构件的结构如图1到图3所示。即此固定用构件9用合成树脂材料做成一体,并备有板状部分10、设在该板状部分10的一侧上并和该板状部分大致平行的第一臂部11,和设在该板状部分10的他侧且与该板状部分大致平行的第二臂部13。这些臂部11、13在上述板状部分10的大致中央部分上通过连接部15、16连为一体。而且,在这些臂部11、13的前端部上分别突出设有钩形部件12、14。再者,上述第一臂部11和板状部分10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而且在此固定用构件9的第一臂部11和板状部分10之间夹有侧框架5a的上缘部,上述第一臂部11的前端部的钩形部分12钩住上述接合用孔8而防止脱落,此固定用构件9保持在此侧框架5a的上缘部上,做成不致使此固定用构件9丢失。
当将这样的打印机装置从工厂送出时,或在一度设置在办公室等内之后再次搬运到别的场所的场合,通过该固定用构件9将上述托架2加以固定使之不会移动。即在要将此托架2固定的场合首先如图4所示将此固定用构件9从侧框架5a上取下。在此场合,通过用手指抓住上述第一臂部11和板状部分10的上端部,使此第一臂部11的前端部从板状部分10离开,于是此第一臂部11的前端部的钩形部分12和接合用孔8的边缘部分的接合就脱开,从而能将此固定用构件9圆滑地拆下。其次如图5所示,使托架2作接近上述侧框架5a的移动。然后将此固定用构件9按照以板状部分10和第一臂部11之间夹住侧框架5a的上缘部那样,推向下方。据此,如图6所示,此第一臂部11的前端部的钩形部分12与结合用孔8的边缘部相结合,且将上述第二臂部13插入到从托架2突出设置的凸出部6的结合用孔7内,通过此固定用构件9将此托架2固定到此侧框架5a上。再者,在这些臂部11、13的前端部上如上所述形成了钩形部分12、14,用这些部分钩住上述接合用孔8、7的边缘部分,从而防止因振动等而使此固定用构件脱落。在第二臂部13上所形成的钩形部分14或者卡嗒挂住托架2上的结合用孔7或者卡嗒脱开且没有钩形部分14亦可。
再者,在使用此打印机时此固定用构件9如图1到图3所示保持在侧框架5a的上缘部上。从而,在万一托架2的驱动机构发生故障而使此托架2超限移动时,此托架2撞到此固定用构件9的第二臂部13上,由于此第二臂部13的弹性作用,能缓冲在其冲撞时的冲击,可防止此托架2等的破损。
这样的固定机构在使用此打印机装置的场合由于将此固定用构件9保持在侧框架5a的上缘部分,故此固定用构件不会丢失。而且在将此托架2固定时,用如上所述的简单操作就能将此托架2进行固定。又、由于并未使用此打印机装置的部件来固定此托架,故能适用于一切机种的打印机装置。
又、在图7中表示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此实施例是在侧框架5a上形成一个一直开到其上边缘的接合用开口孔30。而且,在此接合用开口孔30的两个侧缘部分上分别形成有卡挡凸出部31。又、在固定用构件32的下端部上形成有能弹性变形的一对足部33。而且,在此固定用构件32上形成有和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臂部34。
此实施例由于将此固定用构件32推入结合用孔30内,足部33碰上卡挡凸出部31而弹形变形,由于这些足部33的弹性力而将此固定用构件32保持在此侧框架5a的上缘部分。又、上述臂部34穿插到托架2的结合用孔7内,而将此托架2固定在此侧框架5a上。
再者,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可作各种改造和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机装置用的托架固定机构,该打印机装置具有压纸卷筒,侧框架和可在侧框架之间平行于压纸卷筒运动的托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架和上述托架上形成有结合装置,及上述机构包括将上述托架固定到上述框架上的固定装置,上述固定装置具有与上述框架的上述结合装置相结合的第一结合部分和与上述托架的上述结合装置相结合的第二结合部分。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打印机用托架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固定装置具有板状部分,上述第一结合部分包括从上述板状部分的一个表面上突出的第一臂部,及上述第二结合部分包括从板状部的另一个表面上突出的第二臂部,及上述第一臂部及上述板状部分的上部安排成可由操作者持于手指之间。
专利摘要
一种打印机装置的托架固定机构,在设置在此打印机装置的侧面部分上的框架上形成有结合用的孔,且在托架的侧面部分上也形成有结合用的孔,且备有固定用构件,此固定用构件具有在上述框架的结合用孔上可自由拆装地相结合的第一结合部分,且具有结合在上述托架的结合用孔上的第二结合部分。
文档编号B41J29/54GK87100952SQ87100952
公开日1988年9月7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24日
发明者工藤悟 申请人:东芝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