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印机定量供墨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1905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印机定量供墨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供墨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供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胶印是现代印刷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印刷方式,作为印刷机的核心部件,供墨系统对于胶印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利用水墨平衡原理工作的胶印机,供墨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印刷品质。
[0003]以前,胶印供墨系统以传统人工加墨为主,油墨采用规格为一千克的铁罐包装,印刷时工人用墨铲将油墨转移到胶印机墨斗中。然而,因为结构限制,油墨罐中的油墨无法被完全使用,据统计,平均每罐I千克的油墨,都约有150克因残留于罐底、罐壁或其他地方而被白白浪费掉。
[000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研发出了新一代的管道供墨系统,其包括集中存储油墨的墨站、管道和控制系统,当控制系统检测到墨斗需要加墨时,发出加墨信号,墨站的动力装置将油墨从墨站里送出,经管道系统输送至墨斗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供墨方式的缺陷,但是这种方案同样也有其不足的地方:1、管道内会滞留大量的油墨,既造成油墨的浪费,也不易精确控制油墨用量;2、管道系统易受温度影响而发生堵塞,系统稳定性不好;3、布置管道系统的成本较高,难以普及;4、由于管道数量及安装位置是固定的,无法实现换色印刷,因此,该系统现主要集中应用于书刊、报纸等四色印刷领域,对于专色印刷、换色印刷等无法实现。
[0005]综上所述,现有胶印机供墨系统存在诸多不足,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有必要研发一种供墨精准、稳定可靠且成本较低的供墨系统。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印机定量供墨的方法。
[000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胶印机定量供墨系统,采用分离式的移墨装置,避免了油墨经管道传输时的滞留,从而可以实现精确供墨,减少资源浪费;消除温度对油墨的影响,避免油墨出现堵塞的问题,增加系统的稳定性;移墨装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分色的数量调整,且供墨时的色序可按需变换,从而能够突破管道的局限性,实现多色印刷,更加利于实用。
[000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胶印机定量供墨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将储墨设备中储存的油墨定量供给用墨设备,以进行印刷,其步骤为:
SlO计算印刷所需的总墨量;
S20利用一移墨装置,从储墨设备中取墨;
S30将取墨后的移墨装置移送至用墨设备,并向用墨设备注入油墨;
S40若移墨装置中的油墨全部注入到用墨设备后,还没有达到SlO中的总墨量,则进行S50,否则结束;
S50继续步骤S20和S40。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步骤SlO中计算总墨量的步骤为:
Sll对印刷文件作分色处理,分别计算各个分色的灰度值,得出单件印刷时各分色所需的有效油墨量;
S12计算印刷过程中损耗的损耗油墨量;
S13根据印刷数量确定各分色的有效油墨总量,并将其与损耗油墨量叠加,得到各分色所需的总墨量。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将墨量信息通过移动媒介传递至储墨设备和/或移墨装置的步骤。
[0011]一种胶印机定量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墨设备,用于集中存储油墨;
移墨装置,用于油墨的转移;
控制系统,获取印刷所需的墨量信息,并根据信息调节移墨装置转移的油墨量;
用墨设备;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墨设备中的墨量;
储墨设备与用墨设备相互分离,二者间可通过若干独立设置的移墨装置传递油墨,且每一移墨装置仅用于一种油墨的转移。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储墨设备包括信息读取装置与若干储墨容器,其通过信息读取装置获取墨量信息后,可从储墨容器内向移墨装置输入定量的油墨。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移墨装置包括由疏墨材料制成的筒体与活塞,筒体用于存储油墨,其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开口 ;活塞设于筒体内,与筒体的内壁密封的贴合,并能沿轴向运动从而吸入和挤出油墨;包括用于控制油墨进出的开断装置。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筒体上设有至少两处的开口,开断装置为设置在开口上的单向阀,且至少两处的单向阀反向设置。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开断装置包括阀门片,阀门片设于开口处,封闭开口,并能在外力的驱动下发生位移,从而打开开口 ;包括弹性件,用于在外力去除后使阀门片复位。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用墨部件为胶印机,其包括墨斗,用于存放油墨,其上设有用于油墨注入的注墨口 ;
移墨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胶印机上,其开口对准注墨口,从而使油墨在活塞的推动下注入墨斗。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移墨装置可相对注墨口发生往复移动,从而使油墨均匀的注入墨斗中。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分离式的移墨装置,极大的减少了油墨经管道传输时的滞留,从而可以实现精确供墨,减少资源浪费。
[0019]2、消除温度对油墨的影响,避免油墨出现堵塞的现象,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0020]3、移墨装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分色的数量调整,且供墨时的色序可按需变换,从而能够突破管道的局限性,实现多色印刷,更加利于实用。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组成图;
图2是本发明储墨设备工作平台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移墨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移墨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移墨装置与用墨设备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25]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002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胶印机定量供墨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SlO预先计算印刷所需的总墨量,由于一张印刷品会包含多种颜色,因此上述的总墨量实质包括各分色总墨量的叠加。具体的,总墨量的计算步骤为:
Sll对印刷文件作分色处理,分别计算各个分色的灰度值,得出单件印刷时各分色所需的有效油墨量;
S12计算印刷过程中损耗的损耗油墨量,包括纸张吸收、校版损耗、印刷机残留等消耗;
S13根据印刷数量确定各分色的有效油墨总量,并将其与损耗油墨量叠加,得到各分色所需的总墨量。
[0027]S20设置独立于储墨设备与用墨设备的移墨装置,从储墨设备中取墨。
[0028]S30将取墨后的移墨装直移送至用墨设备,并向用墨设备注入油墨。
[0029]相比于储墨设备与用墨设备之间通过管道串联传输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减少油墨在管道内的滞留量,从而消除这一部分带来的油墨供给误差,尤其适用于远距离管道传输的改造;同时还能避免温度对油墨的影响,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此外,因为移墨装置是独立设置的,其可以根据分色的数量决定移墨装置的数量,供墨时的色序可按需进行变换,从而能够突破管道的局限性,实现多色印刷、换色印刷。
[0030]优选的,移墨装置的转移可以通过人工运送或者机械运送的方式完成。
[0031]进一步优选的,可将移墨装置暂时安装在用墨设备上缓慢的释放油墨,使移墨装置成为临时的墨源。
[0032]在移墨步骤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还可有墨量信息的输入步骤,如总墨量的计算可以先在其它的设备上辅助完成,然后利用移动媒介向储墨设备或者移墨装置传递墨量信息,从而无需在储墨设备和移墨装置上另行添加计算模组,有助于降低成本。
[0033]优选的,移动媒介可以为IC卡、U盘等。
[0034]S40若移墨装置中的油墨全部注入到用墨设备后,还没有达到SlO中的总墨量,则进行S50,否则结束。
[0035]S50 重复步骤 S20 至 S40。
[0036]优选的,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用墨设备中的残余墨量,从而判定其是否需要更换新的移墨装置:如果墨量充足,则暂停油墨的转移;如果移墨装置内的油墨已经用完,用墨设备处的墨量已经低于限值且未达到SlO中的总墨量,则发出信号提示更换移墨装置。
[0037]参照图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胶印机定量供墨系统,其包括储墨设备、控制系统、用墨设备、检测装置与移墨装置,其中储墨设备可先向若干分离的移墨装置中注入油墨,再将移墨装置安装在用墨设备上,作为临时的墨源为用墨设备提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