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5658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喷墨记录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检测替换盒的更换时机的喷墨记录装置。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容纳墨或溶剂的液体容器,还包括:设置于上述液体容器的、使墨或溶剂流向上述液体容器外部的第一管道;以贯通上述液体容器的顶面的方式设置的、与墨或溶剂的盒式液体容器连接而使来自上述盒式液体容器的液体流入上述液体容器内部的第二管道;和液体检测部,该液体检测部的前端在上述液体容器内部被配置在上述第一管道的下端部与上述第二管道的下端部之间。
【专利说明】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连续地喷出墨颗粒来在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喷墨记录装置,尤其涉及可补充墨和溶剂的盒式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背景技术】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45431号公报)。专利文献I记载了这样的内容(参见摘要),“可更换型液体容器设有供插入墨系统一侧的接合器(adapter)中的插入型连接器(connector),在连接器的周围形成凹部,凹部的面起到凸轮从动件(camfollower)面的作用。接合器上设有凸部,凸部的前端面构成与凸轮从动件面卡合的凸轮面。当液体容器旋转时,通过凸轮面与凸轮从动件面的联动,容器从接合器分离。”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454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喷墨记录装置是在连续地、大量生产的产品即被打印物上沿其生产线对其进行打印的装置。如果喷墨记录装置的墨或溶剂的补给出现延迟,产生墨用完等导致打印停止,则生产线会停止,造成巨大损失。
[0008]这种喷墨记录装置很多情况下使用在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等卫生方面的管理非常重要的生产线上,因此在墨补给操作中多使用盒式的墨瓶。
[0009]此外,在使用盒式的墨瓶(替换盒)进行更换操作的情况下,存在替换盒(cartridge,墨盒、溶剂盒)更换的时机不容易掌握的问题。如上所述,在墨或溶剂的补给出现延迟的情况下存在生产线停止的可能,因此配备可早期掌握替换盒更换的时间并通知管理者的机制是重要的。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检测替换盒的更换时机的喷墨记录装置。
[0011]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2]为解决上述问题,例如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多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举其一例如下,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容纳墨或溶剂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上述液体容器的、使墨或溶剂流向上述液体容器外部的第一管道;以贯通上述液体容器的顶面的方式设置的、与墨或溶剂的盒式液体容器连接而使来自上述盒式液体容器的液体流入上述液体容器内部的第二管道;和液体检测部,该液体检测部的前端在上述液体容器内部被配置在上述第一管道的下端部与上述第二管道的下端部之间。
[0013]发明效果
[0014]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检测替换盒更换时机的喷墨记录装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表示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0016]图2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17]图3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工作原理的概要图。
[0018]图4是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5表示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路径结构图。
[0020]图6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0021]图7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用于补充墨的替换盒的纵截面图。
[0022]图8表示实施例1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23]图9表示在图8的辅助墨容器上设置了替换盒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0024]图10表示实施例1的替换盒变空后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25]图11表示实施例1的墨的容量进一步减少后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26]图12表示实施例2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路径结构图。
[0027]图13表示实施例2中替换盒内的空气发生了膨胀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28]图14表示实施例3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29]图15表示在实施例3的辅助墨容器上设置了替换盒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30]图16表示实施例3的替换盒变空后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31]图17表示实施例3的辅助墨容器的液量变少后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32]图18表示实施例3的辅助墨容器的液量将要用完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33]图19表示实施例3的操作画面。
[0034]图20表示实施例3的各状态时的图标。
[0035]图21表示实施例4的替换盒内的空气发生了膨胀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36]图22表示实施例5的替换盒内的空气发生了膨胀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37]图23表示实施例6的替换盒变空后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0038]图24表示实施例6的辅助墨容器的液量将要用完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0040](实施例1)
[0041]图1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装置主体
1、打印头2和导管4,其中打印头2在产品等上进行打印,导管4中收纳有用于对墨等进行供给或回收的管等,装置主体I上配置有操作显示部3,装置主体I与打印头2之间通过导管4连接。
[0042]接着,针对该喷墨记录装置的使用状态利用图2进行说明。喷墨记录装置例如安装在生产食品或饮料等的工厂内的生产线上,装置主体I设置在管理者可操作的位置,打印头2设置在可接近传送带15等生产线上输送的被打印物13的位置。在被打印物13上打印保质期等数字或文字等。在传送带15等生产线上,设置有为了无论输送速度如何均以相同宽度打印而对喷墨记录装置400输出与输送速度相应的信号,并测量输送距离的旋转编码器(rotary encoder) 16,和检测被打印物13并对喷墨记录装置400输出用于指示打印的信号的打印传感器17,它们分别与装置主体I内未图示的控制部连接。根据来自旋转编码器16和打印传感器17的信号,控制部对喷嘴8喷出的墨颗粒7C的带电量和带电时刻进行控制,在被打印物13经过打印头2附近时使带电并偏转的墨颗粒7C附着到被打印物13上进行打印。
[0043]接着,针对喷墨记录装置的工作原理利用图3进行说明。墨容器18内的墨7A被栗24抽吸并加压后送出,形成墨柱7B从喷嘴8喷出。喷嘴8中设置有当施加电压时以规定频率振动的电致伸缩元件9,其对墨以规定频率施加振动,使从喷嘴8喷出的墨柱7B颗粒化。由此生成的墨颗粒7C的数量由施加到电致伸缩元件9上的激振电压的频率决定,与该频率为相同数。墨颗粒7C通过由带有与打印信息对应大小的电压的带电电极11施加电压,来给予其电荷。
[0044]由带电电极11带电的墨颗粒7C在偏转电极12之间的电场中飞行。偏转电场形成在施加了 5?6kV高电压的高压电极与所设置的接地(GND)电极之间,带电的墨颗粒7C受到与其带电量成比例的力而发生偏转,向被打印物13飞行并命中被打印物。此时墨颗粒7C的偏转方向上的命中位置随带电量而变化,并且生产线使被打印物13在与偏转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颗粒也能够在与偏转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命中,利用多个命中的颗粒构成字符而进行打印。打印中未使用的墨颗粒7C直线地在偏转电极12之间飞行,被用于回收墨颗粒的墨槽14捕获后经路径被回收到墨容器18中。其中,被墨槽14回收的墨颗粒是由墨颗粒回收用栗25送至墨容器18的。
[0045]接着,针对喷墨记录装置主体I的结构利用图4进行说明。图4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纵截面图,在装置主体I的上部配置有控制电路300、对控制电路供给电流的电源310等电气系统部件,上部正面配置有操作显示部3。此外,在装置主体I的下部的正面侧空间610中容纳有向墨容器18补充墨的辅助墨容器19、墨用替换盒51、储存用于调整墨浓度的溶剂的溶剂容器20(图5中表示)、溶剂用替换盒52(图5中表示)等。
[0046]另外,在装置主体I的下部的背面侧空间620中容纳有流路板621、电磁阀34?39、栗24?27等循环系统控制部件等,在装置主体I的背面通过导管4与打印头2连接。导管4的长度一般为4?6米。导通4内配置了供墨流入、流出的管和对各电极施加电压的高压电源线以及控制线。此外,通过打开和关闭装置主体I的正面下侧的门600,能够容易地进行墨和溶剂的替换盒51、52的更换操作等维护作业。
[0047]接着,针对喷墨记录装置400的路径结构(墨路结构)利用图5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400的整体的路径结构的图。喷墨记录装置400由装置主体1、打印头2和连接装置主体I与打印头2的导管4构成。
[0048]首先,针对本实施例1的喷墨记录装置400的墨供给路径进行说明。装置主体I包括用于保存循环的墨7A的墨容器18,墨容器18内设置有液面传感器,用于检测容器18内的液体是否达到了适合保存在内部的量的基准液位。
[0049]为了掌握墨容器18内的墨7A的粘度,墨容器18经路径201连接到粘度测量仪43。粘度测量仪43经路径202连接到进行路径开闭的电磁阀(供给用)34,电磁阀(供给用)34经路径203连接到用于抽吸、压送墨7A的栗(供给用)24。并且,栗(供给用)24经路径204连接到用于除去墨7A中混入的异物的过滤器(供给用)28。
[0050]过滤器(供给用)28经路径205连接到减压阀33,该减压阀33将从栗(供给用)24压送来的墨7A调整到适合打印的压力,减压阀33经路径206连接到对供给到喷嘴的墨7A的压力进行测量的压力计31。
[0051]压力计31经由从导管4内通过的路径207连接到配置在打印头2内的具有用于喷出墨7A的喷出口的喷嘴8。喷嘴8能够切换墨和溶剂的供给。此外,喷嘴8的喷出口的前进方向上配置有墨槽14用于捕获由于不在打印中使用而未带电、不偏转的直线飞行的墨颗粒7C。
[0052]接着,在图5中针对实施例1的喷墨记录装置400的墨回收路径进行说明。墨槽14经由从导管4内通过的路径212连接到配置在主体I内的用于除去墨中混入的异物的过滤器(回收用),过滤器(回收用)29经路径213连接到进行路径开闭的电磁阀(回收用)35。
[0053]电磁阀(回收用)35经路径214连接到用于抽吸由墨槽14捕获的墨颗粒7C的栗(回收用)25,栗(回收用)25经路径215连接到墨容器18。此外,墨容器18与排气路径217连接,排气路径217与主体I外部连通。
[0054]接着,在图5中针对墨补给路径进行说明。装置主体I设置有保存补充用的墨的辅助墨容器19,辅助墨容器19的上部连接有用于补充墨的替换盒(墨)51。辅助墨容器19经路径221连接到进行路径开闭的电磁阀36,电磁阀36经路径222连接到与供给路径203连接的汇流路径223。此外,辅助墨容器19由于经路径236与装置主体的设备外连接,因此为与大气压相同的状态。
[0055]接着,针对图5的喷墨记录装置400的溶剂补给路径进行说明。装置主体I设置有保存溶剂补给用的溶剂的溶剂容器20,溶剂容器20的上部连接有用于补充溶剂的替换盒(溶剂)52,溶剂容器20经路径231连接到用于抽吸、压送溶剂的栗(溶剂用)26。栗(溶剂用)26经路径232连接到用于进行路径开闭的电磁阀(溶剂用)37,电磁阀(溶剂用)37经路径233连接到墨容器18。此外,溶剂容器20由于经路径237与设备外连接,因此为与大气压相同的状态。
[0056]接着,在图6中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喷墨记录装置400的功能模块图,对其进行说明。在图6中,喷墨记录装置400设置有具有MPU的控制部300,控制部300经总线301控制操作显示部3、形成墨颗粒的喷嘴8、使墨颗粒带电的带电电极11、使带电的墨颗粒偏转的偏转电极12、相位传感器47、测量传送带的移动距离的旋转编码器16、打印传感器17、栗24?27、电磁阀34?38、减压阀33、压力传感器31、测量墨粘度的粘度测量仪43、检测墨容器18的液面的液面传感器46、和记录部302等各部分。记录部302保存了用于控制喷墨记录装置400的程序,控制部300以基于该程序控制构成喷墨记录装置400的各部分的方式构成。
[0057]接着,在图7中表示喷墨记录装置400中所用的替换盒(墨)51的结构的截面图,对其进行说明。替换盒(墨)51包括可容纳500ml左右的墨7F的瓶身55和位于其上部的用于供给墨的供给口 56,墨供给口 56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其与辅助墨容器19间的连接部的衬垫58、用于防止墨7F漏出到外部的盖57。由于采用了在设置到辅助墨容器19上时颠倒过来将中央刺破的结构,因此盖57使用薄壁的PP(聚丙烯)或较薄的铝膜等。
[0058]接着,针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辅助墨容器的结构和替换盒(墨)51的使用方式利用图8、图9进行说明。图8表示辅助墨容器19的纵截面图,图9表示设置了替换盒(墨)51后的状态的辅助墨容器19的纵截面图。
[0059]在图8中,辅助墨容器19包括保存墨7G的液体储存部61,起到将液体储存部61密封的盖的作用的顶面部61D,延伸到液体储存部61外侧的用于与替换盒51连接的凸管部61A,配置在凸管部61A下侧并向液体储存部61内侧延伸的凹管部61B,和用于设置连接模块63的传感器连接部61C,其中上述连接模块63上设有液位传感器电极等作为检测替换盒的更换时机的检测部。此外,此处凸管部61A和凹管部61B分开记载,但它们也可形成为一体。
[0060]传感器连接部61C在上部隔着衬垫62设置连接模块63,连接模块63由固定盖64固定。连接模块63上设置有与路径221连接且前端浸渍到液体储存部61中保存的墨7G中的吸引管66,和与路径236连接且前端位于比电极(超)71更靠上部的大气开放管67。
[0061]此外,连接模块63上还设置有前端浸渍到液体储存部61中保存的墨7G中的用于检测辅助墨容器内的墨的剩余量下限的电极(GND)68,比电极(GND) 68短的电极(低)69,前端被配置在墨吸引管66的下端部位置与凹管部61B的下端部(标准液位线74)之间的电极(标准)70A,和前端被设置在标准液位线74上方的电极(超)71。
[0062]辅助墨容器19的凸管部61A由于起到在设置替换盒51时将盖57刺破的作用,因此若将其端面斜切则易于刺破。然后,凸管部6IA的外周与替换盒51的供给口 55A之间由衬垫58密封。替换盒51内的墨7F经过凸管部61A和凹管部61B的内侧,被保存在辅助墨容器19内的液体储存部61中。此处,由于墨7F与气体73互换,因此凸管部61A和凹管部61B的内径优选为直径8mm以上。如果处于替换盒51内部剩余有墨7F的状态,则液体储存部61中保存的墨7G的液面75A大致稳定地固定在标准液位线74处。
[0063]接着,针对从替换盒51向辅助墨容器19进行补充时的动作利用图9?图11进行说明。图9?图11都是将替换盒(墨)51颠倒过来设置在辅助墨容器19上补充墨时的状态的纵截面图,表示辅助墨容器19内的墨7G的液面75变化的状况。
[0064]首先,图9中,替换盒51内剩余有墨7F的状态下的辅助墨容器19内的墨7G的液面75A稳定在图8所示的标准液位线74的位置。即,虽然喷墨记录装置400通过打印等消耗了墨7G,但替换盒内的墨7F随时补充到辅助墨容器19中,因此只要替换盒51内有墨7F剩余,液面75A的位置就不会大幅度升降而是大致固定,保持在稳定的位置。此时,电极(标准)70的前端为接触墨7G的状态。
[0065]在此,对作为检测替换盒更换时机的检测部使用的棒状电极进行说明。作为辅助墨容器19内的电极,如上所述配置了最长的电极(GND)68、长度次于电极(GND)68的电极(低)69、长度次于电极(低)69的电极(标准)70和最短的电极(超)71,各电极上分别连接有电线68六、69六、7(^、7]^。在此,对电极标记括号进行表示以在说明上易于区分。电极(6冊)68是用于检测与外部电极的导通状态,即检测辅助墨容器内的墨的有无的作为基准的电极,GND意味着接地。电极(低)69用于检测辅助墨容器内的墨发生减少,辅助墨容器内的墨剩余量变少的状态。电极(标准)70用于检测替换盒51的更换时机,将该液面的高度称作标准。电极(超)71检测从替换盒51补充墨时比标准高度更高的液面状态。
[0066]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未图示的例如检流计等,从连接到电极的电线中选择两根连接到检流计,根据有无电流来观察导通状态。即能够检查电极间的墨的有无。
[0067]在图9中,将电极(GND)68和电极(超)71各自的电线68A、71A连接到检流计,观察检流计,由于电极(超)71不与墨接触因而没有电流流过,可知辅助墨容器内的墨7G的液面75A在电极(超)71之下。
[0068]接着,将电极(GND) 68和电极(标准)70的电线68A、70A连接到检流计,观察检流计,由于电极(标准)70的前端与墨7G接触,因此检流计有电流流过,可知辅助墨容器内的墨7G的液面处于电极(标准)70的位置。并且,该状态为正在从替换盒51向辅助墨容器补充墨的状态,或补充完成后、应更换替换盒的时刻之前的状态。
[0069]接着,在图10中表示替换盒51内的墨7F用完变空的状态。在图10中,在替换盒51为空的状态下,由于墨7G因打印等而消耗,液面75A下降,成为电极(标准)70与液面75B分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将电极(GND)68和电极(标准)70的电线68A、70A连接到检流计,观察检流计,由于电极(标准)不与墨7G接触,因而检流计没有电流流过,能够检测出墨7G的液面75B比电极(标准)70低,替换盒51变空,到达更换时机。此时,如果将电极70设定在比凹管部61B下端部稍低的位置,则能够在替换盒内变空后很快检测到替换盒更换时机。
[0070]将电极(GND) 68与电极(低)69的电线68A、69A连接到检流计,观察检流计,由于电极(低)69浸渍在墨7G中,因此检流计有电流流过,可知墨7G的液面75B位于比电极(低)69高的位置。
[0071 ]在这种状态下,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部300检测到替换盒51内的墨7F用完,可在操作显示部3上显示例如“替换盒已空。请更换替换盒”等消息。此外,虽然未图示,也可安装扬声器播放消息。
[0072]由此,喷墨记录装置400能够提醒管理者更换替换盒,能够预防因辅助墨容器19内的墨7G减少到无法从墨吸引管供给的程度所导致的打印故障。
[0073]接着,在图11中表示辅助墨容器19的液面75C变得比电极(低)69的前端更低的状态。在图11中,液面75C因辅助墨容器19内的墨7G的量减少而成为与电极(低)69分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将电极(GND)68和电极(低)69各自的电线68A、69A连接到检流计,观察检流计,由于电极(低)69不接触墨7G,因此检流计没有电流流过,可检测到墨7G的液面75C位于比电极(低)69更低的位置。
[0074]于是,喷墨记录装置400可在操作显示部3上显示例如“辅助墨容器的墨剩余不多。请尽快更换替换盒。”的消息。由此,喷墨记录装置400能够警告和催促管理者更换替换盒,能够预防因辅助墨容器19内的墨7G减少到无法从墨吸引管供给的程度所导致的打印故障。
[0075]这样通过实施例1,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检测出替换盒51内的墨液用完、到达替换盒的更换时机的状况,能够通知管理者更换替换盒,能够防止打印不良导致的生产线停止。
[0076](实施例2)
[0077]接着,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利用附图进行说明。其中,省略与实施例1共通的部分的说明,主要针对与实施例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首先,针对实施例2的喷墨记录装置410的路径结构利用图12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410的整体的路径结构的图,针对辅助墨容器19的大气开放路径进行说明。在图12中,喷墨记录装置主体I中设置有保存墨容器18的补充用墨的辅助墨容器19,辅助墨容器19经路径241与进行路径开闭的电磁阀38连接。电磁阀38与连接到喷墨记录装置的设备外的路径242连接。利用该结构,通过打开电磁阀38使得辅助墨容器19成为与大气压同等的内压。
[0078]接着,针对图12的喷墨记录装置410的溶剂补给路径进行说明。装置主体I中设置有保存溶剂补给用的溶剂的溶剂容器20,溶剂容器20经路径243与进行路径开闭的电磁阀39连接。电磁阀39与连接到喷墨记录装置的设备外的路径244连接,当电磁阀39开放时,溶剂容器20成为与大气压同等的内压。
[0079]接着,针对实施例2的结构中的喷墨记录装置410的动作利用图12、图13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在图9所示的辅助墨容器19上设置了替换盒51的状态下,喷墨记录装置内的温度上升、替换盒51内的气体73发生膨胀的状态的图。图13中,由于在替换盒51内部气体73发生膨胀,体积增加,因此替换盒51内部的压力上升,替换盒51内的液面被压低而成为液面76B的状态。
[0080]辅助墨容器19内部的液面随着替换盒51内的液面被压低的量而相应地上升,因此成为液面7 5D的状态,液面7 5D与电极(超)71接触。当液面75D上升到图13所示的液位以上时,存在墨7G经路径241流出到设备外产生泄漏,喷墨记录装置410的周边被墨污染的可能。因此,将电极(GND)68和电极(超)71的各电线68A、7IA连接到检流计,当观察检流计发现有电流流过时,能够检测出墨7G的液面7?到达电极(超),由控制部300关闭电磁阀38,能够防止墨7G流出到设备外。
[0081]这样,根据实施例2的结构,即使在替换盒51内的气体发生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墨从辅助墨容器19泄漏。
[0082](实施例3)
[0083]接着,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利用图14?图20进行说明。其中,对于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共通的部分简化说明,主要针对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0084]图14表示实施例3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辅助墨容器19B的结构的纵截面图,图15?图
18表示在辅助墨容器19B上设置替换盒,辅助墨容器内的墨的变化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0085]图4所示的辅助墨容器19B与实施例1的图8所示的辅助墨容器19相比,不同点在于,实施例3的图14的液体储存部81的顶面部81D与用于连接电极等的连接模块83间的距离大于实施例1的液体储存部61的顶面部61D与用于连接电极等的连接模块63间的距离,即采用了上部侧壁81E相比顶面部81D向上侧延伸的结构。
[0086]此外,实施例3的辅助墨容器19B设置有保存墨7G的液体储存部81,起到将液体储存部密封的盖的作用的顶面部81D,延伸到液体储存部81外侧的用于与替换盒51连接的凸管部81A,配置在凸管部81A下侧并向液体储存部81内侧延伸的凹管部81B,从液体储存部81和顶面部81A向上方延伸的上部侧壁81E,和用于设置连接模块83的传感器连接部81C,其中上述连接模块83上设有液位传感器电极等。
[0087]传感器连接部81C在上部隔着衬垫82设置连接模块83,连接模块83由固定盖84固定。连接模块83上设置有与路径221连接且前端浸渍在液体储存部81中保存的墨7G中的吸引管86,和与路径236连接且比上部侧壁81E更靠上部的大气开放管87。
[0088]此外,在实施例3的辅助墨容器19B中,配置在连接模块83上的电极中,按照长度的从长到短顺序,配置了长度至液体储存部81的底面附近的电极(GND)88、电极(低1)89、电极(低2)90、电极(标准)91。
[0089]并且,这里四根电极的长度设定为,将电极(GND)88与电极(标准)91的长度之差大致三等分,电极(低2)90比电极(标准)91长三等分中的约1/3的长度,电极(低1)89比电极(标准)91长三等分中的约2/3的长度。该长度的设定可任意进行。
[0090]此外,电极(标准)91其前端位于墨吸引管86的下端部的位置与凹管部81B的下端部之间。此时,如果将电极(标准)91的前端部的位置设定在比凹管部81B的下端部稍低的位置,则能够在替换盒内变空后很快检测到替换盒更换时机。
[0091]此外,辅助墨容器19B的凸管部81A起到在设置替换盒51时将盖57刺破的用途。然后,凸管部81A的外周与替换盒51的供给口 55A之间由衬垫58密封。替换盒51内的墨7F经过凸管部81A和凹管部81B的内侧,被保存在辅助墨容器19B内的液体储存部81中。此处,由于墨7F与气体73互换,凸管部81A与凹管部81B的内径优选为直径8mm以上。如果替换盒51内部剩余有墨7F,则液体储存部81中保存的墨7G的液面76A大致稳定地固定在标准液位线94处。
[0092]接着,在图15中表示在实施例3的辅助墨容器19B上设置了墨补充用的替换盒51的状态,针对墨补充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5给出了表示替换盒51中剩余有墨7F的状态下的辅助墨容器19B的状态的纵截面图。在图15中,辅助墨容器19B内的墨7G的液面95A大致固定在标准液位线94的位置且保持稳定。即,虽然喷墨记录装置通过打印而消耗墨7G,但替换盒内的墨7F随时进行补充,因此只要替换盒51内有墨7F剩余,辅助墨容器19B内的墨7G的液面95A的位置就不会大幅度变动,而是大致固定且保持稳定。此时,电极(标准)91的前端为接触辅助墨容器内的墨7G的状态。
[0093]在此针对实施例3的结构中的电极进行说明。作为辅助墨容器19B内的电极,如上所述配置有电极(GND)88、电极(低1)89、电极(低2)90、电极(标准)91。并且,各电极上分别连接有电线88A、89A、90A、91A。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地使用检流计等,观察电极(GND)88与外部电极的导通状态,能够检测出辅助墨容器19B内的墨7G的液位,也能够检测出替换盒51的更换时机。
[0094]首先,在图15的状态下,将电极(GND)88和电极(标准)91各自的电线88A、91A连接到未图示的检流计上,观察检流计,由于电极(标准)91的前端与墨7G接触,因此检流计有电流流过,能够检测出墨7G的液面95A处于电极(标准)91的位置。
[0095]接着,在图16中表示辅助墨容器19B内的墨7G的液面95B位于电极(标准)91与电极(低2)90之间的情况下的状态。在图16中,将电极(GND)88和电极(标准)91各自的电线88A、91A连接到检流计,观察检流计,由于电极(标准)91不与墨7G接触,因此检流计没有电流流过,可知液面95B比电极(标准)91低。此外,在该状态下,由于墨的液面95B比电极(标准)91低,因此可知处于替换盒51的更换时机。
[0096]此外,将电极(GND)88和电极(低2)90各自的电线88A、90A连接到检流计并观察检流计,由于电极(低2)90浸渍在墨中,因此检流计有电流流过,可知墨7G的液面95B位于电极(低2)90与电极(标准)91之间。
[0097]接着,在图17中表示辅助墨容器19B内的墨7G的液面95B位于电极(低1)89与电极(低2)90之间的情况下的状态。在图17中,将电极(GND)88和电极(低2)90各自的电线88A、90A连接到检流计,观察检流计,由于电极(低2)90不与墨7G接触,因此检流计没有电流流过,可知墨7G的液面95C比电极(低2)90低。此外,将电极(GND)88和电极(低1)89各自的电线88A、89A连接到检流计并观察检流计,由于电极(低1)89浸渍在墨7G中,因此检流计有电流流过,可知墨7G的液面95C位于电极(低1)89与电极(低2)90之间。
[0098]接着,在图18中表示辅助墨容器19B内的墨7G的液面95B位于电极(GND)88与电极(低I )89之间的情况下的状态。在图18中,将电极(GND)88和电极(低I )89各自的电线88A、89A连接到检流计,观察检流计,由于电极(低I) 89不与墨7G接触,因此检流计没有电流流过,可知墨7G的液面95C比电极(低1)89低。
[0099]这样,在上述图15?图18中表示了对辅助墨容器补充墨和墨的减少过程的状态,而图19?20分别表示各状态下的画面显示的一个例子。其中,画面显示表示的是喷墨记录装置的操作显示。此外,信息可显示在喷墨记录装置的操作显示部3上通知打印管理者,也可不仅进行显示,还通过未图示的扬声器利用声音进行通知。
[0100]图19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操作显示部3上显示的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操作画面在画面的右上显示墨容器剩余量显示部321和溶剂容器剩余量显示部322,其中上述墨容器剩余量显示部321表示替换盒(墨)51是否可更换以及辅助墨容器19内的墨剩余量,上述溶剂容器剩余量显示部322表示替换盒(溶剂)52是否可更换以及溶剂容器20内的溶剂剩余量。此外,操作画面可在设置于画面下方的消息显示部323上显示消息、异常或警告。
[0101]图20表示画面显示的一个例子。这是通过墨容器剩余量显示部321或溶剂容器剩余量显示部322显示的内容。在图20(a)(b)中,(a)、(b)是定期地(例如每隔I?3秒)将显示内容按(a)4(b) — (a) — (b)4……切换的、显示实施例3的图15所示的从替换盒51向辅助墨容器19B补充墨的状态的图标显不,表不由于替换盒内有墨剩余因此“替换盒不能更换”。
[0102]接着,图20(c)是实施例3的图16所示的辅助墨容器19B的墨7G的液面95B在电极(低2)90与电极(标准)91之间、替换盒51变空的状态的图标显示,通过消息显示部323通知“替换盒变空了。替换盒可更换。”
[0103]接着,图20(d)表示实施例3的图17所示的辅助墨容器19B的墨7G的液面95B在电极(低1)89与电极(低2)90之间时的图标显示。
[0104]接着,图20(e)是实施例3的图18所示的辅助墨容器19B的墨7G的液面95B在电极(GND)88与电极(低1)89之间时的图标显示,通过消息显示部323通知“墨不足。请尽快更换替换盒。”,告知紧急状况。这种情况下也可使画面闪烁发光进行警告。
[0105]在图20(e)的状态经过一定时间(例如24小时)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装置在没有墨的状态下持续运行,停止来自墨容器的墨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0(f)所示地进行图标显示,其含义表示辅助墨容器19内的墨不足。
[0106]此外,实施例1?3针对墨的补充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图5和图12所示的溶剂的补充,也可像墨一样进行补充。
[0107]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3的结构,能够检测出替换盒内的墨用完而到达更换时机,能够通知打印管理者更换替换盒。
[0108](实施例4)
[0109]接着,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进行说明。关于实施例4,在图21中表示在实施例3的图14所示的辅助墨容器的结构中设置替换盒并补充墨时,替换盒内的气体因喷墨记录装置内的温度上升等而发生了膨胀的状态。图21中,由于在替换盒51内部气体73发生膨胀,体积增加,因此替换盒51内部的压力上升,替换盒内的墨的液面被压低而成为液面76B的状态。
[0110]辅助墨容器19B内部的液面随着替换盒51内的液面被压低的量而相应地上升,因此流入被上部侧壁8IE包围的空间,成为液面95E的状态。上部侧壁8IE包围的空间确保有替换盒73的液体容量的体积量。因此,即使在替换盒51内的气体73发生膨胀的情况下,液面95E也不会到达大气开放管87。
[0111]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4的结构,能够检测出替换盒内的墨用完而到达更换时机,能够通知打印管理者更换替换盒。此外,即使在替换盒内的墨补充时气体发生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墨从辅助墨容器泄漏。此外,由于不使用电磁阀,因此不需增大容器整体,可提供能够实现节约空间化的喷墨记录装置。
[0112](实施例5)
[0113]接着,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进行说明。其中,关于与实施例1?4共通的部分省略说明,主要针对与实施例1?4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在图22中,由于在替换盒51内部气体73发生膨胀而导致体积增加,因此替换盒51内部的压力上升,压低替换盒内的墨的液面。
[0114]辅助墨容器19C内部的液面随着替换盒51内的液面被压低的量而相应地上升,因此墨流入比凹管部61B下端部更靠上部的空间,成为液面77A的状态。但由于具有凹管部61B的下端部与顶面部61E的空间的体积比替换盒51的墨容量大的容器形状,因此即使在替换盒51内的气体73发生膨胀的情况下,液面77A也不会到达大气开放管67。
[0115]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5的结构,能够检测出替换盒内的墨用完而到达更换时机,能够通知打印管理者更换替换盒。此外,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容器,可提供即使在替换盒内的墨补充时气体发生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容器形状防止墨从辅助墨容器泄漏的喷墨记录装置。
[0116](实施例6)
[0117]接着,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6进行说明。其中,关于与实施例1?4共通的部分省略说明,主要针对与实施例1?4不同的部分利用图23?24进行说明。图23表示替换盒变空的状态下的辅助墨容器19D的纵截面图,图24表示辅助墨容器的液量将要用完的状态下的辅助墨容器的纵截面图。辅助墨容器19D包括用于检测墨液面低于一定液位的浮子传感器100。浮子传感器100组装固定在连接模块83上。
[0118]浮子传感器100包括从连接模块83向液体储存部81方向延伸的浮子支承棒1I,用于检测液面95B低于标准液位线94的浮子A102,用于保持浮子A102使其不会向下下降必要以上程度的挡块104A,用于检测墨7G的容量在一定以下(将要用完)的状况的浮子B 103,和用于保持浮子B 103使其不会脱落的挡块B104B。
[0119]接着,针对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23中,浮子传感器100利用浮子A102与液面联动地下降而检测出液面95B低于标准液位线94的状况。即,可知替换盒51变空。
[0120]此外,在图24中,浮子传感器100利用浮子B 103与液面联动地下降而检测出液面9邪到达液体储存部81的底部附近。即,可知辅助墨容器19D内的墨量仅剩少许。
[0121]此外,本实施例的容器结构也可用于溶剂容器20。
[0122]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6的结构,能够检测出替换盒内的更换时机,进行通知。此夕卜,即使在替换盒内的墨补充时气体发生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墨从辅助墨容器泄漏,由于能够有效地使用装置内空间,可提供能够实现节约空间化的喷墨记录装置。
[0123]此外,进一步地,在使用浮子传感器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在墨或溶剂中混入导电材料,因此能够实现墨的成本降低。
[0124]附图标记说明
[0125]I……喷墨记录装置主体,2……打印头,3……操作显示部,4……导管,7A……墨容器内的墨,7B……墨柱,7C……墨颗粒,7D……带有微量电荷的墨颗粒,7E……回收路径的墨,7 F……替换盒内的墨,7 G……辅助墨容器内的墨,8……喷嘴,9……电致伸缩元件,
11……带电电极,12……偏转电极,13……被打印物,14……墨槽,15……传送带,16……编码器,17……打印传感器,18……墨容器,19、19B、19C……辅助墨容器,20……溶剂容器,
21……气体,24……栗(供给用),25……栗(回收用),26……栗(溶剂用),27……栗(循环用),28……过滤器(供给用),29……过滤器(回收用),31……压力计,33……减压阀,34……电磁阀(供给用),35……电磁阀(回收用),36……电磁阀(补给用),37……电磁阀(溶剂用),38……电磁阀(大气开放用),39……电磁阀(大气开放用),43……粘度测量仪,46……液面传感器,51……替换盒(墨),52……替换盒(溶剂),55……墨瓶,55A……供给P ,57……盖,58、82……衬垫,61、81……液体储存部,61A、81A……凸管部,61B、81B……凹管部,61C、81C……传感器连接部,61D、61E、81D……顶面部,62……衬垫,63、83……连接模块,64、84......固定盖,66、86......吸引管,66A、86A......吸引管道,67、87......大气开放管,
67A、87A……大气开放管道,68……电极(GND),68A……电线(GND),69……电极(低),69A……电线(低),70……电极(标准),70A……电线(标准),71……电极(超),71A……电线(超),73……气体,74……标准液位线,75A?75D……液面,76A?76C……液面,77A……液面,81E……上部侧壁,88……电极(GND),88A……电线(GND),89……电极(低1),89A……电线(低1),90……电极(低2),90A……电线(低2),91……电极(标准),91A……电线(标准),
73......气体,94......标准液位线,100......浮子传感器,101......浮子支承棒,102......浮子A,
103……浮子B,104A、104B……挡块,105……电线,201?208……路径(墨供给用),211?215……路径(墨回收用),217……路径(排气用),221?222……路径(墨补给用),223……汇流路径,231?233……路径(溶剂补给用),235……分支路径,236?237……路径(大气开放),241?244……路径(大气开放),300……控制部,301……总线,302……记录部,310……电源,321……墨容器剩余量显示部,322……溶剂容器剩余量显示部,323……消息显示部,400、410……喷墨记录装置,600……门,610……装置主体I下部的正面侧空间部,620……装置主体I下部的背面侧空间部,621……流路板。
【主权项】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容纳墨或溶剂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所述液体容器的、使墨或溶剂流向所述液体容器外部的第一管道; 以贯通所述液体容器的顶面的方式设置的、与墨或溶剂的盒式液体容器连接而使来自所述盒式液体容器的液体流入所述液体容器内部的第二管道;和 液体检测部,该液体检测部的前端在所述液体容器内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控制部和显示部, 在所述液体检测部检测不到墨或溶剂时,由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指示更换所述盒式液体容器的警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在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部之间具有配置位置在所述液体容器的深度方向上不同的多个液体检测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液体检测部各自检测不到墨或溶剂时,显示按所述液体检测部各不相同的指示更换所述辅助液体容器的警告。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所述液体容器连接的大气开放路径、与所述大气开放路径连接的大气开放阀和前端位于比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部靠上部的位置的其它液体检测部, 在该其它液体检测部检测到墨或溶剂时,所述控制部关闭所述大气开放阀。6.如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的与所述盒式液体容器连接的连接部的周围上表面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在所述突出的部位的上表面连接大气开放路径。8.如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中的所述第二管道下端部与所述液体容器的顶面之间的容积大于所连接的盒式液体容器的容积。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检测部为浮子式传感器。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5916690SQ201480072298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4年1月31日
【发明人】有马崇博, 松下雄彦, 吉田直伦, 原田信浩, 宫尾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