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设备的供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851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设备的供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印刷设备的供墨机构,包括壳体、泵、进墨管和出墨管,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将壳体内分隔为进料腔和出料腔,进料腔的靠上方处设有进料斗,进料腔的上开口处设有盖板,进料腔和出料腔之间连通有通道,泵固定于出料腔内,进墨管连接于泵的下方,出墨管连通于泵的上方,并延伸至出料腔外。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创造可以避免将过量的油墨储存时间过长,可以随用随加,避免油墨发生部分氧化,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
一种印刷设备的供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创造属于印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设备的供墨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印刷机供墨通常都是直接将油墨加入到上墨槽中,而油墨因为放置时间过长或密封不良等经常造成油墨发生部分氧化。所以油墨内常有结团的杂质,当这些杂质过大,直径超过0.3mm时,会造成印刷产品有黑斑,脏点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印刷设备的供墨机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设备的供墨机构,包括壳体、栗、进墨管和出墨管,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将壳体内分隔为进料腔和出料腔,进料腔的靠上方处设有进料斗,进料腔的上开口处设有盖板,进料腔和出料腔之间连通有通道,栗固定于出料腔内,进墨管连接于栗的下方,出墨管连通于栗的上方,并延伸至出料腔外。
[0005]进一步,所述出料腔的靠下方水平设置第二隔板,进墨管贯穿于第二隔板的上下两端。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是竖直设置的,第二隔板垂直固定于第一隔板。
[0007]进一步,所述通道设于壳体内部的底端。
[0008]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创造可以避免将过量的油墨储存时间过长,可以随用随加,避免油墨发生部分氧化,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盖板;2-进料斗;3-进料腔;4-通道;5-出墨管;6-出料腔;7_栗;8-第二隔板;9-进墨管;10-第一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设备的供墨机构,包括壳体、栗7、进墨管9和出墨管5,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10,将壳体内分隔为进料腔3和出料腔6,进料腔3的靠上方处设有进料斗2,进料腔3的上开口处设有盖板I,进料腔3和出料腔6之间连通有通道4,栗7固定于出料腔6内,进墨管9连接于栗7的下方,出墨管5连通于栗7的上方,并延伸至出料腔6外。
[0013]所述出料腔6的靠下方水平设置第二隔板8,进墨管9贯穿于第二隔板8的上下两端。
[0014]所述第一隔板10是竖直设置的,第二隔板8垂直固定于第一隔板10。
[0015]所述通道4设于壳体内部的底端。
[0016]使用时,打开盖板I,将油墨倒入到进料腔3内,油墨沿着通道4进入到出料腔6,由栗7将油墨吸入到进墨管9,并导出于出墨管5。
[0017]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印刷设备的供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栗(7)、进墨管(9)和出墨管(5),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10),将壳体内分隔为进料腔(3)和出料腔(6),进料腔(3)的靠上方处设有进料斗(2),进料腔(3)的上开口处设有盖板(I),进料腔(3)和出料腔(6)之间连通有通道(4),栗(7)固定于出料腔(6)内,进墨管(9)连接于栗(7)的下方,出墨管(5)连通于栗(7)的上方,并延伸至出料腔(6)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印刷设备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腔(6)的靠下方水平设置第二隔板(8),进墨管(9)贯穿于第二隔板(8)的上下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印刷设备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0)是竖直设置的,第二隔板(8)垂直固定于第一隔板(1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印刷设备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4)设于壳体内部的底端。
【文档编号】B41F31/02GK106004033SQ20161034017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9日
【发明人】李学良
【申请人】天津市常印印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