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29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伪技术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一是高新技术类。高新技术类防伪标识主要靠技术难度防伪,如利用复杂的、新的制作工艺而制得的防伪标记,或只能利用昂贵的设备制得的防伪标记等等,这类技术的缺点是一旦技术扩散了,防伪功能也就减弱了。二是技术秘密类,主要靠技术秘密防伪,如人民币的荧光、水印、磁性等防伪技术,技术秘密很容易破解。三是隐形类。其隐藏的暗记伪造者不知道,伪造会露出破绽,但用户同样也不知道,给用户识别带来一定的难度。四是技巧类。如一次性使用瓶盖。但一次性使用瓶盖缺乏可靠的唯一性特征,因此,常被伪造者调换新瓶伪造。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马桃林编着的《包装技术》一书的185-186页,对防伪包装技术作了如下介绍“目前的防伪技术有两个特点一是防伪手段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二是防伪手段的有效周期越来越短。再先进的防伪技术都不可能绝对可靠和永远有效,……”。不少人在防伪的问题上走入误区,一味追求高新技术。但由于高新技术的时效性短,使得这一防伪技术的成本过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高新技术防伪的时效性越来越短,使得厂家或商家不断开发新技术来进行防伪,增加了防伪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伪标识,该防伪标识的防伪功能强,制造及使用成本低,有效周期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下设计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由图像层和网点层组成,二者相互叠加并且部分或全部通过粘接物粘接,图像层上分布有规律性网点印刷而成的图像或图案,网点层上分布有规律性网点,图像层和网点层的其中之一为透明材料或者二者均为透明材料,分布在图像层上的网点和分布在网点层的网点满足以下条件当二者的网目线成一定角度叠加时,能够产生莫尔花纹。
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图像层或网点层为产品外壳或产品包装外壳。
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图像层上的图像或图案分布于图像层的与网点层相邻的表面上。
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网点层的网点分布于网点层的与图像层相邻的表面上。
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在图像层与网点层之间有透明隔离层,透明隔离层的厚度应满足以下条件当图像层和网点层的网目线成一定角度叠加时,能够产生莫尔花纹。
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图像层上或透明隔离层的与图像层相邻的表面上分布有规律性网点印刷而成的图像或图案,网点层上或透明隔离层的与网点层相邻的表面上分布有规律性网点。
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图像层上或透明隔离层的与图像层相邻的表面上分布的,由规律性网点印刷而成的图像,为以实景照为基础而加网印刷而成的图像。
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在图像层或网点层的外表面粘接有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利用了莫尔花纹的成像原理进行防伪的。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金银河编着的《塑料制品印刷》一书第81-83页介绍“网点对角线的联机叫网目线P81倒数第5行,……基准线与网目线的夹角就是网线角度P81倒数第3行……网线角度选择在制版过程中是一个重要问题。选择原则为尽量使网点的方向性不被觉察,更重要的是注重多色版的网线角度搭配,不能产生龟纹。P82倒数第1-3行……实际上,任何两种周期性结构的图案叠加时,很可能产生第三种周期性结构,即莫尔花纹,当莫尔花纹十分醒目,对正常图案产生干扰时,就称龟纹。P83倒数第1-3行。”本实用新型利用“任何两种周期性结构的图案叠加时,很可能产生第三种周期性结构,即莫尔花纹”这一原理。将作为防伪标识底图的图案加网印刷,使作为防伪图案底图的图案分解成许多周期性网点组成的图案。再在网点层,作特殊处理,使其表面分布有与图像层上网点相适应的网点。当图像层和网点层以网目线呈一定角度的方式叠加时,就会出现莫尔花纹,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而这种视觉效果不能直接复制。制假者如果要复制底图图案相同、视觉效果相同的防伪标识,首先要得到相同的底图图案。为了防止制假者以从厂家或商家的防伪标识为基础,直接得到相同的底图图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将分布有底图的图像层和分布有规律性网点的网点层的部分或全部,通过粘接物粘接。如果制假者将其强行分离,那么将会破坏图像层中的底图图案。换句话说,如果无法采用其它的方式得到底图图案的话,制假者将无法得到相同的防伪标识,从而起到防伪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伪标识,使用时,结合图案和莫尔花纹,识别快速、准确,方便容易。有些防伪标识顾客凭肉眼不能识别,而需要仪器和设备。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伪标识,由图像层和分布有规律性网点的网点层组成,二者结合,产生具有视觉效果的具有莫尔花纹的图案。顾客很容易识别。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伪标识制作简单,仅通过普通的印刷设备就能制作,成本低,比较容易推广。


图1为具有两层结构的防伪标识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有两层结构的防伪标识结构示意图,其中的一层为产品或产品包装的表面,图3为具有三层结构的防伪标识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有四层结构的防伪标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一层为产品或产品包装的表面,图5为具有四层结构的防伪标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两间距为1mm的网点网目线呈15℃时的效果图,图7为两间距为1mm的网点网目线呈30℃时的效果图,图8为两间距为1mm的网点网目线呈45℃时的效果图。
图中1-粘接物、2-图像层、3-网点层、4-隔离层、5-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伪标识,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对于具有两层结构的防伪标识1、如果以产品表面或产品包装的表面作为图像层,则将防伪图案直接加网印刷在产品或产品的表面上,再在网点层上制作与图像层的底图网点相适配的网点,将二者以网目线呈一定角度叠加,并部分或全部通过粘接物粘贴,则得到具有莫尔花纹的防伪标识。部分粘贴时,将未粘贴部分揭开,露出防伪标识的没有莫尔花纹的底图图案,跟粘贴部位的图案产生明显对比。容易识别。
2、如果以产品表面或产品包装的表面作为网点层,则将防伪图案直接加网印刷图像层上。再在产品或产品的表面上,制作与图像层的底图网点相适配的网点,将二者以网目线呈一定角度叠加,并部分或全部通过粘接物粘贴,则得到具有莫尔花纹的防伪标识。部分粘贴时,将未粘贴部分揭开,露出防伪标识的没有莫尔花纹的底图图案,跟粘贴部位的图案产生明显对比。容易识别。
3、将图像层的图像印刷在图像层的与网点层相邻的面上、将网点层的网点印刷在网点层的与图像层相邻的面上时,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利用去掉网点的方法而得到防伪标识的底图图案。
4、如果产品表面或产品包装的表面为两层结构,且这两层结构的其中之一或二者均为透明层,则可直接以产品的表面或产品包装的表面的这两层结构作为网点层和图像层。
5、可以将单独制得的防伪标识粘贴在产品外壳或产品包装外壳上。
对于由图像层、隔离层、网点层等3层图案组成的防伪标识1、如果产品包装外壳或产品的外壳是透明的,则产品包装外壳或产品外壳既可作为图像层,也可作为隔离层,还可作为网点层。
2、网点层与图像层之间,设置一隔离层后,网点层与图像层之间就有了一定的距离,视线呈不同角度观察防伪标识,光线穿越隔离层的行程也不相同,因此,使产生的莫尔花纹具有三维效果,莫尔花纹随视线角度的不同,而在底图图案上面发生游移,具有立体感。也很容易识别。
3、设置保护层后,制假者若清除网点层中的网点,则图像层中的图像也同时遭到破坏,这样,有效的防止了制假者,以清除网点层中的网点的方式伪造防伪标识。
实验证明,相互叠加的两种网点的网目线夹角不同时,呈现的莫尔花纹也有所区别,图3-5表明了两种相同的网点分别以网目线呈15℃、30℃、45℃叠加时的视觉效果图。
实施例1本实施例介绍一种部分粘贴的防伪标识,其结构见图1。由图像层2和网点层3组成。图像层2的与网点层3相邻的面上,分布有加网印刷的底图图案;网点层3的与图像层2相邻的面上,分布有与底图图案相适配的规律性网点。图像层2和网点层3部分邻接面通过粘接物1粘接。使用时,将图像层2的非图案面粘贴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的表面。
实施例2本实施例介绍一种部分粘贴的防伪标识,其结构见图2。由图像层2和网点层3组成。图像层2的与网点层3相邻的面上,分布有加网印刷的底图图案;网点层3的与图像层2相邻的面上,分布与有底图图案相适配的规律性网点。图像层2和网点层3部分邻接面通过粘接物1粘接。图像层2为产品外壳或产品包装外壳的表面。
实施例3本实施例介绍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结构见图3。由图像层2、透明隔离层4、网点层3组成。图像层2上与透明隔离层4相邻的面上,分布有加网印刷的底图图案;网点层3的与透明隔离层4相邻的面上分布有底图图案相适配的规律性网点。三者依次通过粘接物粘接。
实施例4本实施例介绍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结构见图4。由图像层2、透明隔离层4、网点层3、保护层5依次通过粘接物粘接组成。图像层2上与透明隔离层4相邻的面上,分布有加网印刷的底图图案;网点层3的与透明隔离层4相邻的面上,分布有与底图图案相适配的规律性网点。其中图像层2为产品外壳或产品包装外壳本身。
实施例5本实施例介绍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结构见图5。由图像层2、透明隔离层4、网点层3、保护层5依次通过粘接物粘接组成。图像层2上与透明隔离层4相邻的面上,分布有加网印刷的底图图案;网点层3的与透明隔离层4相邻的面上,分布有底图图案相适配的规律性网点。使用时,将图像层2的非图案面粘贴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的表面。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由图像层(2)和网点层(3)组成,二者相互叠加并且部分或全部通过粘接物(1)粘接,图像层(2)上分布有规律性网点印刷而成的图像或图案,网点层(3)上分布有规律性网点,图像层(2)和网点层(3)的其中之一为透明材料或者二者均为透明材料,分布在图像层(2)上的网点和分布在网点层(3)的网点满足以下条件当二者的网目线成一定角度迭加时,能够产生莫尔花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图像层(2)或网点层(3)为产品外壳或产品包装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图像层(2)上的图像或图案分布于图像层(2)的与网点层(3)相邻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网点层(3)的网点分布于网点层(3)的与图像层(2)相邻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在图像层(2)与网点层(3)之间有透明隔离层(4),透明隔离层(4)的厚度应满足以下条件当图像层(2)和网点层(3)的网目线成一定角度迭加时,能够产生莫尔花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图像层(2)上或透明隔离层(4)的与图像层(2)相邻的表面上分布有规律性网点印刷而成的图像或图案,网点层(3)上或透明隔离层(4)的与网点层(3)相邻的表面上分布有规律性网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图像层(2)上或透明隔离层(4)的与图像层(2)相邻的表面上分布的,由规律性网点印刷而成的图像,为以实景照为基础而加网印刷而成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在图像层(2)或网点层(3)的外表面粘接有保护层。
专利摘要一种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由图像层2和网点层3组成,二者相互叠加并且部分或全部通过粘接物1粘接,图像层2上分布有规律性网点印刷而成的图像或图案,网点层3上分布有规律性网点,图像层2和网点层3的其中之一为透明材料或者二者均为透明材料,分布在图像层2上的网点和分布在网点层3的网点满足以下条件当二者的网目线成一定角度迭加时,能够产生莫尔花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伪标识,使用时,结合图案和莫尔花纹,识别快速、准确,方便容易。制作简单,仅通过普通的印刷设备就能制作,成本低,比较容易推广。
文档编号G09F3/02GK2570908SQ0227740
公开日2003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9日
发明者黄泽元 申请人:黄泽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